分享

学校的别名

 杏坛归客 2017-02-03


璧池

古代学宫前半月形的水池。借指太学和皇帝的选士之所。唐 罗隐《暇日感怀因寄同院吴蜕拾遗》:“璧池清秩访燕台,曾捧瀛洲札翰来。”《新唐书·归崇敬传》:“古天子学曰辟雍。以制言之,壅水环缭如璧然;以谊言之,以礼乐明和天子云尔。在《礼》为泽宫,故前世或曰璧池,或曰璧沼,亦言学省。”明 何景明《观石鼓歌》:“璧池日月动华衮,奎阁星斗罗贞珉。”


璧海

犹璧池。太学的美称。宋 陈傅良《送宋国博参议江东》:“忆昔翠华临璧海,儒先一日争声价。”


璧泉

璧池,璧雍,太学。北周 庾信《象戏赋》:“模羽林之华盖,写明堂之璧泉。”倪璠 注:“《汉书·平帝纪》曰:'安汉公奏立明堂、璧廱。’应劭 曰:'明堂,布政之宫,上圆下方。璧廱者,象璧圜,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


璧水

1.指太学。南朝 何逊《七召·治化》:“璧水道庠序之风,石渠启珪璋之盛。”宋 吴自牧《梦粱录·学校》:“古者天子有学,谓之'成均’,又谓之'上庠’,亦谓之'璧水’,所以养育作成天下之士类,非州县学比也。”元 柯丹邱《荆钗记·启媒》:“昔年璧水壮遨游,学冠同流。”2.泛指读书讲学之处。宋 陈亮《谢留丞相启》:“如亮者才不逮于中人,学未臻于上达。十年璧水,一几明窗。”


璧雍

即辟雍。古代天子所设立的太学。汉 王充《论衡·骨相》:“韩太傅为诸生时,借相工五十钱,与之俱入璧雍之中,相璧雍弟子谁当贵者。”《三辅黄图·辟廱》:“周文王璧雍在长安西北四十里。亦曰璧廱。如璧之圆,雍之以水,象教化之流行也。”


璧沼

即璧池。学校。唐 吕令闻《云中古城赋》:“开儒士于璧沼,贮美人于玉房。”唐 韦抗《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广庭临璧沼,多士侍金闺。”



成均

1.古之大学。《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礼记·文王世子》:“三而一有焉,乃进其等,以其序,谓之郊人,远之,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也。”郑玄 注“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2.泛称官设的最高学府。南朝 颜延之《宋武帝谥议》:“国训成均之学,家沾抚辜之仁。”唐 杨炯《崇文馆宴集诗序》:“齿于成均,所以明其长幼;通于博望,所以昭其宾客。”明 何景明《送林利正同知之潮阳》:“忆在成均共携手,泉山门下相知久。”清 昭莲《啸亭杂录·莫葆斋》:“莫葆斋晋,浙江仁和人。少入成均,法时帆先生最为赏识,每考必列前茅。”


崇玄馆

亦称“崇玄学”。唐代官办的道教学校。隋有崇玄署,为管理道士僧尼的官署。唐代皇帝尊崇道教,以崇玄署改属宗正寺,僧尼则别属尚书祠部。开元二十九年置崇玄学,设博士,掌教玄学生,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天宝二年,改称崇玄馆,改博士为学士。


邨塾

旧时乡村的学塾。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肆惟》:“乃使罔殆之言,布满邨塾。”清 陈鳣《对策·文选》:“纂注约注瀹注,只供邨塾之流传。”


村塾

旧时乡村私塾。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尝至登州观海市,过一村塾小憩。”


村学

乡村学堂。旧时多指乡村私塾。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石曼卿》:“若石曼卿《红梅诗》:'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至陋语,盖村学中体也。”《水浒传》第十五回:“小生这几年也只在晁保正庄上左近教些村学。”


大学

太学。《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卢辩 注:“大学,王宫之东者。束发,谓成童。”《汉书·礼乐志》:“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党塾

指乡学。清 赵翼《吏议左迁特蒙送部引见》:“旧学还须传党塾,新诗闲与咏羲皇。”



党庠

指古代乡学。语出《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唐 刘禹锡《绝编生墓表》:“死则必葬我于党庠之侧,尚其有知,且闻吾书。”陈炽《<盛世危言>序》:“故三代以上之为治也,家塾、党庠、学校遍天下,惟恐其民之不智而始皇愚之。”


帝学

即国学。国立学校。《孔丛子·问军礼》:“天子使有司以特牲告社,告以所征之事而受命焉,奠于帝学以受成。”蔡邕《郭有道碑文》:“遂考览六经,探综图纬;周流华夏,随集帝学。”李周翰 注:“帝学,国学也。”元 宫天挺《范张鸡黍》楔子:“为此来就帝学,未及数年,选居上馆,声动朝廷。”


东胶

周代大学。《礼记·王制》:“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


东序

相传为夏代的大学。也是国老养老之所。《礼记.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郑玄 注:“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孔颖达 疏:“《文王世子》云:学干戈羽钥于东序。以此约之,故知皆学名也。养老必在学者,以学教孝悌之处,故于中养老。”清 昭莲《啸亭续录.千叟宴》:“百余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发鲐背者欢饮殿庭,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有过之无不及者。”后亦为国学的通称。


冬学

农村在冬闲时开办的季节性学校。宋 陆游《冬日郊居》:“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自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


洞学

指古代设在名山胜地的书院。明 陈沂《游匡庐山记》:“南唐升元中建学馆,以李善道为洞主,号'庐山洞学’。宋知江州事周述学徒数千,乞赐九经,从之,洞学益显,石鼓、岳麓诸学不能也。”吴炜《重修白鹿洞书院记》:“所望上之所以教与下之所以学者,法朱子洞学之规。”


二学

指国学与太学。《南齐书·礼志上》:“今学非惟不宜废而已,乃宜更崇尚其道,望古作规,使郡县有学,乡闾立教。请付尚书及二学详议。”《魏书·李谐传》:“栖闲虚以筑馆,背城阙而为家。带二学之高宇,远三市之狭邪。”



番学

古代供外国留学生就学的学堂。宋 蔡绦《铁围山丛谈》:“大观、政和之闲……广州、泉南请建番学,高丽亦遣士就上庠。”


蕃学

蕃,通“番”。1.宋朝所设供外族或异国人读书的学校。《宋史·神宗纪二》:“﹝熙宁八年三月﹞戊戌,知河州鲜于师中乞置蕃学,教蕃酋子弟。”2.宋代西夏国创建的学校。《中国通史》:“元昊创制西夏文字后,又命野利仁荣主持建立蕃学(党项学)……选拔党项和汉族官僚子弟入学。”


府学

古代官学之一种。由府一级设立。宋 司马光《议学校贡举状》:“其开封府举人,旧无府学,并令寓教于国子监。”清 顾炎武《日知录·生员额数》:“洪武初,令在京府学六十人,在外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日给廪膳。”《儒林外史》第五回:“一个是王德,是府学廪膳生员。”


府庠

府学。《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十岁进了府庠,次年第一补廪。”


公塾

由地方或团体设立的塾馆。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考试下》:“各乡亦分设家塾、公塾,无论贫富皆习读书习艺。”


宫学

宋 代宗室诸王子弟学校。《宋史·选举志三》:“﹝宁宗嘉定﹞九年,以宫学并归宗庠,教授改为博士,宗谕。”宋 吴自牧《梦粱录·学校》:“嘉定岁,始改宫学为宗学,凡有籍者,宗子以三载一试,补入为生员,如太学法。”


馆学

指私熟。清 徐子苓《与邵位西拟言时事书》:“一曰革馆学之陋。”



国庠

国家开设的学校。《旧唐书·文宗纪下》:“皇太子方从师傅传授六经,一二年后,当令齿胄国庠,以兴坠典。”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二》:“吴君不附国庠,名第在于榜末。”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隋、唐、宋、元、明、清,称国子监。晋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清末改革学制,自光绪三十二年起设学部,国子监并入学部。


国子学

即国子监。《晋书·职官志》:“及咸宁四年,武帝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唐宋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元代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称国子监。


横塾

学堂,学舍。横,通“黉”。《后汉书·儒林传论》:“其服儒衣,称先王,游庠序,聚横塾者,盖布之于邦域矣。”李贤 注:“横又作黉。”


鸿都门学

东汉灵帝光和元年设在洛阳鸿都门的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学生由州、郡、三公举送,学成后多授予高级官职。《后汉书·灵帝纪》:“始置鸿都门学生。”李贤 注:“鸿都,门名也,于内置学。时其中诸生,皆勑州、郡、三公举召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相课试,至千人焉。”《后汉书·蔡邕传》:“光和元年,遂置鸿都门学,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其诸生皆勑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士君子皆耻与为列焉。”清 厉鹗《石经考异序》:“自洛入邺,自汴入燕,之分其地,駮鸿都门学非太学,魏石经非邯郸淳书。”《中国通史》:“一七八年,汉灵帝立鸿都门学。这个皇帝亲自创办的太学里,讲究辞赋、小说、绘画、书法,意在用文学艺术来对抗太学的腐朽经学。”亦省称“鸿都学”。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又创立鸿都学,以集奇艺。”清 陈培脉《陈留吊蔡中郎二十四韵》:“淹贯鸿都学,辉皇清庙珍。”


鸿庠

著名的学府。庠,古代学校。明 无名氏《四贤记·赴选》:“那公子是个大器呵,鸿庠文彦,端的是王家桢干。”


黉宫

学宫。元 洪希文《踏莎行·示观堂》:“郡国兴贤,黉宫课试,书生事业从今始。”明 谢谠《四喜记·喜逢甘雨》:“芹水生涯淡,黉宫道味长。”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我辈身列黉宫,乃在此携酒榼,看游女,其鄙而不顾,宜矣。”


黉门

学宫之门。借指学宫,学校。《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里中那些富家儿郎,一来为他是黉门的贵公子,二来道他经解之才,早晚飞黄腾达,无不争先奉承。”《镜花缘》第二七回:“况令郎身入黉门,目前虽以舌耕为业,若九公刻了此方,焉知令郎不联捷直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七章:“我不是举人,也不是黉门秀才,虽是李氏一族,却是三代清贫。”



黉舍

校舍。亦借指学校。《宋书·臧焘徐广傅隆传赞》:“艺重当时,所居一旦成市,黉舍暂启,着录或至万人。”宋 范成大《送子文杂言》:“城东黉舍有佳人,邂逅使我加餐食。”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今之释教,殆遍天下。琳宇梵宫,盛于黉舍;唪诵呪呗,嚣于弦歌。”郭沫若《咏福建·咏厦门高集海堤》:“金门晴霭外,黉舍碧波中。”


黉室

学校。唐 唐彦谦《送樊琯司业归朝》:“黉室青衿尽,渠门火旆扬。


黉塾

学校。沈惟贤《万国演义序》:“即黉塾之师,用以发明事理,启牖来学,亦于是乎汲汲焉。”引申为在校读书、学习。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彼夫缀学之子,黉塾之暇,其手《红楼》而口《水浒》,终不可禁。”


黉堂

学堂;学校。宋 余靖《兴国军重修文宣王庙记》:“筵开黉堂,以登师儒。局列校室,以来隽秀。”宋 吕本中《紫微诗话》:“﹝汪信民﹞又尝和余《春日》绝句云:'晏坐黉堂一事无,居官萧散似相如。’”清 朱彝尊《六聘山中吊晋处士霍厚》:“弟子半千人,大小开黉堂。”


黉校

学校。《晋书·戴邈传》:“古之建国,有明堂辟雍之制,乡有庠序黉校之仪,皆所以抽导幽滞,启广才思。”明 归有光《南云翁生圹志》:“南云翁者,少为诸生,有声于黉校之间。”清 褚人获《坚瓠十集·真若虚传》:“少年业举子,博识洽闻,游黉校,好侠,多盍簪,颇有季良之风。”


黉序

古代的学校。《北齐书·文宣帝纪》:“诏郡国修立黉序,广延髦俊,敦述儒风。”宋 朱熹《斋居感兴》:“圣人司教化,黉序育群才。”《清史稿·礼志三》:“厥后以热河为时巡所,黉序肇兴,定大成殿龛案如太学式,祭器、乐器亦如之。”



黉学

古代的学校。《后汉书·循吏传·仇览》:“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


黉宇

古时学校的校舍。《后汉书·儒林传序》:“顺帝感翟酺之言,乃更修黉宇,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魏书·儒林传序》:“虽黉宇未立,而经术弥显。”


虎闱

古时国子学的代称。因其地在虎门之左,故有是称。《魏书·世宗纪》:“虎闱阙唱演之音,四门绝讲诵之业。”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出龙楼而问竖,入虎闱而齿胄。”李善 注:“《周礼》曰:'师氏以三德教国子,居虎门之左。’”李周翰 注:“虎闱,教国子之学所也。”


画学

宋 代培养绘画人才的学校。宋 洪迈《夷坚乙志·画学生》:“政和中,肇置画学,用太学法补试四方画工。”《宋史·选举志三》:“画学之业,曰佛道,曰人物,曰山水,曰鸟兽,曰花竹,曰屋木,以《说文》、《尔雅》、《方言》、《释名》教授。”元 汤垕《古今画鉴·宋画》:“米芾元章,天资高迈,书法入神。宣和立画学,擢为博士。”


家塾

私塾。《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相传周代以二十五家一闾,闾有巷,巷首门边设家塾,用以教授居民子弟。后指聘请教师来家教授自己子弟的私塾。有的兼收亲友子弟。宋 陆游《小雨》:“诸孙入家塾,亲为授《三苍》。”宋 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臣闻朝廷开学校,建儒官,公教育于上;士子辟家塾,隆师友,私淑艾于下:自古而然矣。”《红楼梦》第七回:“我们家却有个家塾,合族中有不能延师的,便可入塾读书,亲戚子弟可以附读。”


监学

指国子监。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宋史·职官志五》:“﹝建炎﹞十三年,太学成,增置博士、正、录。参用元祐、绍圣监学法,修立监学新法。”元 虞集《请吴先生书》:“先生抱道怀德,经明行脩,系乎监学者匪轻。”



胶黉

学校的旧称。清 唐孙华《进呈御览诗一百韵》:“梯航通海国,俎豆序胶黉。”


胶庠

周代学校名。周时胶为大学,庠为小学。后世通称学校为“胶庠”。语本《礼记·王制》:“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梁书·裴子野传》:“且章句洽悉,训故可传,脱置之胶庠,以弘奖后进,庶一夔之辩可寻,三豕之疑无谬矣。”唐 元稹《酬杨司业十二兄早秋述情见寄》:“秋草古胶庠,寒沙废宫苑。”清 孔尚任《桃花扇·哄丁》:“读诗书不愧胶庠,畏先圣洋洋灵显。”


胶序

胶序泛指学校。南朝 王融《为竟陵王与隐士刘虬书》:“胶序肇修,经法敷广。”《隋书·炀帝纪上》:“优德尚齿,载之典训,尊事乞言,义彰胶序。”


郊学

周代设在远郊百里之内的小学。清 段玉裁《礼记四郊小学疏证》:“乡学盖在五十里近郊,郊学盖在百里远郊,遂学盖在远郊之外。


京学

京师太学。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光皇命驾北内》:“闽士林自知观过与谢同游于京学。”


精庐

学舍,读书讲学之所。《后汉书·姜肱传》:“盗闻而感悔,后乃就精庐,求见征君。”李贤 注:“精庐即精舍也。”《魏书·儒林传·平恒》:“乃别构精庐,并置经籍于其中。”清 瞿鸿禨《与缪荃孙书》:“钟山既已蝉联,精庐又较南菁为胜。



精舍

学舍;书斋。《后汉书·党锢传·刘淑》:“淑少学明《五经》,遂隐居,立精舍讲授,诸生常数百人。”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二》:“古之儒者,教授生徒,其所居皆谓之精舍。”


觉罗学

清初为皇族子孙设立的学校名。除授满汉文字﹑经史文艺外,兼习骑射。


郡学

郡国的最高学府。《明史·太祖纪二》:“是月,﹝太祖﹞命宁越知府王宗显立郡学。”《中国通史》:“汉时立太学和郡学,讲授五经,太学与郡学成为全国的大小文化中心。”


郡庠

科举时代称府学为郡庠。元 王恽《谒武惠鲁公林墓》:“清秩铨华省,群英萃郡庠。”


里塾

旧时乡里间私人设立的教学场所。南朝 任昉《梁国府僚劝进笺》:“使夫匹妇童叟,羞言伊吕;乡校里塾,耻谈五霸。”清 侯方域《太常公家传》:“﹝公﹞尝出,过里塾,诸生皆诵习公所为文。


里学

古代乡里间的学校。清 侯方域《太常公家传》:“﹝公﹞少从里学。



麟趾学

北周学校名。《周书·于翼传》:“世宗雅爱文史,立麟趾学,在朝在艺业者,不限贵贱,皆预听焉。”


门学

北周学校名。教授皇太子及贵族子弟。《周书·武帝纪上》:“﹝天和二年﹞立露门学,置生七十二人。”《隋书·豆卢勣传》:“﹝北周﹞明帝时,为左武伯中大夫。勣自以经业未通,请解职游露门学。帝嘉之,勑以本官就学。”亦省称“露门”。《隋书·文学传·刘臻》:“周(北周)冢宰宇文护辟为中外府记室,军书羽檄,多成其手。后为露门学士。”宋 李曾伯《沁园春·代寿直院陈文昌》:“对露门进读,銮坡演翰,琐闱批敕,宝牒成文。”宋 晁补之《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金玉谁人咏德音,太平无象属人心。日高初散露门讲,天上五云宫殿深。”


路门学

露门学。古学校名。路,通“露”。《北史·周纪下·高祖武皇帝》:“甲辰,立路门学,置生七十二人。”


律学

1.古代传授法律知识的学校。晋始置律学博士,转相教授。后秦姚兴设律学于长安,召各郡县散吏入学,成绩优良者选任郡县狱吏。隋律学隶大理寺,唐宋律学隶国子监。《晋书·石勒载记下》:“参军续咸、庾景为律学祭酒。”《新唐书·百官志三》:“﹝律学﹞律令为颛业,兼习格式法例。隋,律学隶大理寺,博士八人。武德初,隶国子监。”《宋史·选举志三》:“律学。国初置博士,掌授法律。熙宁六年,始即国子监设学,置教授四员。凡命官、举人皆得入学,各处一斋。”2.法律学科。南朝 沈约《援蔡法度廷尉制》:“郭恭以律学通明,仍业司士。”


蒙馆

旧时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地方。清 钱泳《履园丛话·梦幻·东平王马夫诈人》:“江阴诸生有陈春台者,家甚贫,以蒙馆自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因看见敝同乡,多有在虹口一带设蒙馆的……所以去年就设了个馆。”


蒙学

即蒙馆。清 吴沃尧《历史小说总序》:“吾曾受而读之,蒙学、中学之书都嫌过简,至于高等大学或且仍用旧册矣。”

 


庙学

旧指设于孔庙内的学校。宋 王安石《潭州新学》:“治平元年,天章阁待制兴国吴公治潭州,之明年正月,改筑庙学于城东南。”明 李东阳《改建忻州庙学记》:“盖自侯之来知是州,属意庙学,图革其故而新之。”


南学

周 代五学之一。周有东、南、西、北四学,并太学称五学。《大戴礼记·保傅》:“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而民不诬矣。”《后汉书·祭祀志中》“灵台未用事”刘昭 注引《易传·太初篇》“天子旦入东学,昼入南学。暮入西学。在中央曰太学,天子之所自学也。”2.南朝宋何尚之于南郭外立学聚生徒,称为南学。《宋书·何尚之传》:“尚之为尹,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东海徐秀,庐江何昙、黄回,颍川荀子华,太原孙宗昌、王延秀,鲁郡孔惠宣,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3.清初黄宗羲开塾讲肄,时人称为南学。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国初孙征君讲学苏门,号为北学;余姚黄梨洲宗羲,教授其乡,数往来明越间,开塾讲肄,为南学。4.清代雍正九年,将毗连国子监街南的官房作为学舍,令助教等官及肄业生居住,称为“南学”。《清史稿·职官志二》:“九年,建南学。”原注:“在学肄业者为南学,在外肄业赴学考试者为北学。”


南雍

亦作“南廱”。明代称设在南京的国子监。雍,辟雍,古之大学。明 吴节撰有《南廱志》十八卷,后黄佐增损成二十四卷。明 周子义《<何大复先生集>序》:“侍御谓南雍故藏书府,四方人士游览者众,是集永足以风,盍刻而藏旃!”《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年方二十,也是南雍中朋友。”清 钱谦益《太子太保礼部尚书王文肃公行状》:“先侍郎与故相华亭公之父卒业南雍,皆被赏识。”清 孔尚任《桃花扇·鬨丁》:“捧爵帛,香芹早荐。列班联,敬陪南雍释奠。”


泮宫

西周诸侯所设大学。《诗·鲁颂·泮水》:“既作泮宫,淮夷攸服。”《汉书·郊祀志上》:“周公相成王,王道大洽,制礼作乐,天子曰明堂辟雍,诸侯曰泮宫。”后泛指学宫。唐 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辟雍所以行其礼,泮宫所以辨其教。”清 钱泳《履园丛话·笑柄·两耳太聪》:“族叔印川少府,少与前两广总督吴槐江先生,同入泮宫,最为莫逆。”


辟雍

亦作“辟雝”。辟,通“璧”。本为西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汉 班固《白虎通·辟雍》:“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于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谷水》:“又径明堂北,汉光武中元元年立,寻其基构,上圆下方,九室重隅十二堂,蔡邕《月令章句》同之,故引水于其下,为辟雝也。”元 方行《送贾彦临训导霍邱》:“承恩自合归宣室,论道安能老辟雍?”清 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周石鼓文》:“高宗纯皇帝以乾隆庚戌亲临辟雍,见石鼓漫泐,为立重栏,以蔽风雨。”


秋学

指旧时秋季开馆的乡塾。清 王鸣盛《练川杂咏》:“儿童几队开秋学,正好凉生积雨时。”自注:“乡塾每以七月开馆,至冬则散,谓之秋学。


儒宫

古代官立学校。《陈书·儒林传·沈不害》:“至是国学未立,不害上书曰:‘……宜其弘振礼乐,建立庠序,式稽古典,纡迹儒宫,选公卿门子,皆入于学。’”唐 韩愈《祭窦司业文》:“命守高平,命副儒宫。朱衣银鱼,象服以崇。”宋 范仲淹《代胡侍郎奏乞余杭学名额表》:“建置学舍数十厦,面势显敞,允为儒宫。”清 昭莲《啸亭续录·本朝钦定诸书》:“列圣万几之暇,乙览经史,爰命儒臣选择简编,亲为裁定,颁行儒宫。”



儒肆

学校,庠序。《宋书·礼志一》:“陛下以圣德玄一,思隆前美,顺通居方,导达物性,兴复儒肆,佥与后生。”《梁书·处士传·何胤》:“畴昔欢遇,曳裾儒肆,实欲卧游千载,畋渔百氏。”


儒庠

指古代的官立学校。唐 韩愈 孟郊《纳凉联句》:“儒庠恣游息,圣籍饱商搉。”


鱣序

学校。唐 邢璹《序》:“臣舞象之年,鼓箧鱣序,渔猎坟典,偏习《周易》。”唐 李乂《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贵游鱣序集,仙女凤楼期。


上庠

古代的大学。《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郑玄 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唐 韩愈《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国家典章,崇重庠序;近日趋竞,未复本源。至使公卿子孙,耻游太学,工商凡冗,或处上庠。”《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此人若回来寻时,可叫他来京师上庠贯道斋寻问林上舍名积字善甫,千万!千万!不可误事。”


少学

古代学校名。相对于太学而言。《汉书·食货志上》:“其有秀异者,移乡学于庠序;庠序之异者,移国学于少学。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于天子,学于大学,命曰造士。”清 黄生《义府·少学大学》:“乡学,庠序之总名也。国学,少学之异名也。对乡学而言,则曰国学;对太学而言,则曰少学。”


社学

古代地方学校。宋 林勋 《本政书》:“一顷之居,其地百亩,十有六夫之宅,为地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社学场圃,一井之人共之,使之朝夕群居,以教其子弟。”明 归有光《跋唐石台道德》:“龙兴观已废,仅存半亩之宫,先有尼居之,前太守徐衍祚改为社学。”


师学

1.学校。《荀子·正论》:“聚人徒,立师学,成文典。”《汉书·礼乐志》:“师学百四十二人,其七十二人给大官挏马酒,其七十人可罢。”2.从师学习。唐 元稹《唐故建州蒲城县尉元君墓志铭》:“予与君伯季之间,十岁相得,师学然诺,出入宴游,无不同也。”


市学

村镇上的学校;私塾。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秋社》:“市学先生预敛诸生钱作社会,以致雇倩、只应、白席、歌唱之人。”元 钟嗣成《醉太平》:“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窰,开一个教乞儿市学,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若只要个安身之处,敝村有个市学,倘肯相就,权住几时。”



私馆

1.即私塾。沙汀《凶手》:“这兄弟是一个二十三、四岁的青年,读过几年私馆,结婚以后便很少摸锄把了,却用大部分的时间跟自己的岳丈学起医来。”2.古时他国使者私自寄宿于卿大夫士之家称为私馆。引申指卿大夫的住宅。《礼记·曾子问》:“孔子曰:‘善乎问之也!自卿大夫士之家曰私馆,公馆与公所为曰公馆,公馆复,此之谓也。’”孔颖达 疏:“私馆者,谓非君命所使,私相停舍谓之私馆。”南朝 徐陵《为王仪同致仕表》:“广德之车,方悬私馆。”《北史·崔昂传》:“请准关市,薄为灶税,私馆官给,彼此有宜。”


四门学

古代学校名。北魏正始四年创立四门小学,初设于京师四门,后与太学同在一处。唐代四门学为大学,隶国子监,传授儒家经典,性质与国子学、太学同,惟学生家庭出身品级较低。隋代及北宋亦设四门学,存在时间很短。元以后废。


四学

1.指周分设于四郊的学校。《礼记·祭义》:“天子设四学。”郑玄 注:“四学,谓周四郊之虞庠也。”一说指周、殷、夏、虞四代之学。孔颖达 疏:“天子设四学者,谓设四代之学,周学也,殷学也,夏学也,虞学也。”2.指南朝宋设立的儒、玄(道)、史、文四学馆。《宋书·隐逸传·雷次宗》:“元嘉十五年,征次宗至京师,开馆于鸡笼山,聚徒教授,置生百余人,会稽朱膺之、颍川庾蔚之,并以儒学监总诸生。时国子学未立,上留心艺术,使 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建。”南朝 沈约《为皇太子谢表》:“不闲三善之训,未习四学之仪。”


讼学

旧时教授诉讼的学堂。宋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讼学业觜社》:“江西人好讼,是以有簪笔之讥,往往有开讼学以教人者,如金科之法,出甲乙对答及哗讦之语,盖专门于此,从之者常数百人。”


书院

1.唐代中书省修书或侍讲的机构。玄宗开元六年,干元院改号丽正修书院,十三年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置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掌刊辑经籍、搜求遗书、辨明典章,以备顾问应对。2.宋至清私人或官府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处所,有专人主持。宋代书院以讲论经籍为主,其中最有名的有白鹿、石鼓(一说为嵩阳)、应天、岳麓四大书院;元代书院遍及各路、州、府;明清书院更多,但多为习举业而设。清光绪二十七年后,改全国省、县书院为学堂,书院之名遂废。


太学

国学。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西周已有太学之名。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立五经博士。弟子五十人,为西汉置太学之始。东汉太学大为发展,顺帝时有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质帝时,太学生达三万人。魏晋到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但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汉书·武帝纪》:“兴太学,修郊祀。”《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贡入太学肄业。”


外学

指太学以外的学校。《宋史·哲宗纪一》:“诏大宁郡王以下出就外学。”《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元年》:“甲戌,诏天下兴学贡士,建外学于国南。”



文庠

学校。宋 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今文庠不振,师道欠缺。”


武学

古代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北宋庆历三年正式设置,数月即废。熙宁五年复置,南宋及明代因之。《水浒传》第一百回:“次日,临幸武学,百官先集,蔡京于座上谈兵,众皆拱听。”《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自此太学,武学、宗学三处秀才,恨入骨髓。”


西胶

指学校。《晋书·儒林传序》:“东序西胶未闻于弦诵。”《陈书·徐陵传》:“东序西胶,皆尊耆耋。”


西序

夏代小学名。《礼记·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郑玄 注:“西序,亦小学也,在西郊。”唐 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东胶西序,云阁蓬丘。”


西学

周代小学名。《礼记·祭义》:“祀先贤于西学。”郑玄 注:“西学,周小学也。”孔颖达 疏:“周之小学在西郊。”《大戴礼记·保傅》:“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


下庠

古代小学。《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郑玄 注:“下庠……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


县学

旧时供生员读书之学校。科举制度童试录取后准入县学读书,以备参加高一级之考试,谓之“进学”、“入学”或“入泮”,士子称“庠生”、“生员”,俗称“秀才”。《儒林外史》第五回:“一个叫王仁,是县学廪膳生员。”清 恽敬《重建东湖书院记》:“宋嘉定中,通判丰君有俊建东湖书院,馆四方游学之士。迨明之初,以其地为县学,而书院遂废,今几五百岁矣。”



乡黉

乡学;乡塾。宋 蔡襄《士伸知己赋》:“远陶圣世,少齿乡黉。


乡塾

旧时乡里进行教学的地方。南朝 任昉《齐明帝谥议》:“岩廊有搢绅之谈,乡塾无横议之士。”清 俞樾《茶香室续钞·朔六日》:“明时乡塾,正月朔六日开馆,十二月二十四日解馆。”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学之大小各有次第,乡塾散置民间,为贫家子弟而设,由地方官集资经理。”


庠黉

古代地方所设学校。唐 韩愈 孟郊《城南联句》:“归私暂休暇,驱明出庠黉。”


庠教

古代学校。南朝 梁武帝《立学诏》:“宜大启庠教,博延胄子。”


庠均

古代学校。均,成均。宋 周煇《清波杂志》:“迨今五十余年,庠均之士,未闻祖是编纪事实,以广贤关嘉话者,似为阙典。


庠门.

古代乡学之门。《礼记·乡饮酒义》:“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代指学校。《陈书·周弘正传》:“辞林义府,国老民宗,道映庠门,望高礼阁。”


庠塾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后因以“庠塾”泛称地方学校。《南齐书·武帝纪》:“命彼有司,崇建庠塾。”唐 柳宗元《柳常侍行状》:“既富而教,庠塾列焉。”明 唐顺之《封知县张公墓志铭》:“以贫故,资生事为急也,故不得久从事于庠塾弦诵之业。”



庠校

古代学校。明 李东阳《送孛士常》:“诗书起庠校,戎马壮边疆。


庠序

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亦泛称学校。《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旧唐书·儒学传上·萧德言》:“自隋氏版荡,庠序无闻。”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噪于廛市。”


庠学

古代地方学校。《周礼·地官·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 唐 贾公彦 疏:“谓乡中有贤者皆集在庠学。


庠邑

明清时称县学为邑庠。《剪灯余话·月夜弹琴记》:“到任三日,只谒先圣于邑庠。”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校学

学校。汉 扬雄《法言·孝至》:“辟廱以本之,校学以教之,礼乐以容之,舆服以表之。” 宋 文彦博《圣驾幸太学赋》:“尚乃惕严衷而驭朽,思嘉谟而涉渊,以为治国之道,校学为先。”


杏坛

1.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处。《庄子·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按,后人因庄子寓言,在山东省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北宋时,孔子四十五代孙道辅监修曲阜祖庙,将大殿北移,于其旧基筑坛,环植杏树,即以“杏坛”名之。坛上有石碑,碑篆“杏坛”二字为金翰林学士党怀英所书。明隆庆间重修,并筑方亭。清乾隆于其中立《杏坛赞》御碑。明 梁辰鱼《浣纱记·遣求》:“天下英才尽孔门,杏坛设教簇如云。”2.泛指授徒讲学之所。唐 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空闻《紫芝歌》,不见杏坛丈。”宋 王禹偁《赠浚仪朱学士》:“潘岳花阴覆杏坛,门生参谒绛纱宽。”清 方以智《东西均·道艺》:“而理学家先挥文章、事业二者于门外,天下聪明智能多半尽此二者,不畜之而驱之,此白椎所以日轰轰,而杏坛所以日灰冷也。”清 方文《春日斋居杂咏》:“室虽花县里,人似杏坛边。树影催春课,雷声起昼眠。”


学官

1.指学校。汉 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皇帝建学官,亲近忠良,欲以绝怪恶之端。”《汉书·吾丘寿王传》:“今陛下昭明德,建太平,举俊才,兴学官。”《后汉书·鲁丕传》:“学官传五帝之道,修先王礼乐教化之处。”2.学校的房舍。《汉书·循吏传·文翁》:“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颜师古 注:“学官,学之官舍也。”《晋书·苻坚载记上》:“坚广修学官,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充之。”



学馆

1.学舍;学校。唐 郑谷《送颜明经及第东归》:“闲来思学馆,犹梦雪窗明。”《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自唐末以来,所在学校废绝,蜀毋昭裔出私财百万营学馆。”清 蒲松龄《闹馆》:“上世里我无曾入个学馆,看文书银钱票甚是作难。”2.学宫,学庙。元 杨载《送丘子正之海盐》:“海邦终寂寞,学馆尚穹崇。”


学宫

学校。汉 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复徙舍学宫之旁。”宋 叶适《蔡知閤墓志铭》:“亲至学宫,课率诸生,劝教有义,士人兴起。”清 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孙公行状》:“年十余岁,徒步从职方公读书学宫。”


学庐

1.学校。《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髫齓夙孤,不尽家训,及就学庐,便受大典。”2.学校房舍。《新唐书·李栖筠传》:“又增学庐,表宿儒河南褚冲、吴何员等,超拜学官为之师。”


学舍

1.犹学校。唐 薛调《无双传》:“仙客既觐,置于学舍,弟子为伍。”宋 张淏《云谷杂记·梦阅榜》:“櫄在学舍,素负隽名。”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六丁》:“独学舍禀给皆久废。”2.学校的房舍。《后汉书·儒林传序》:“学舍颓敝,菊为园蔬,牧童荛竖,至于薪刈其下。”《新唐书·刘禹锡传》:“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余。”清 恽敬《重建东湖书院记》:“黎君归帑于官为银若干,诸乡先生任讲堂学舍筑削之赀为银若干。”


学省

即太学。古代中央政府设立的国学。沈约《直学省愁卧》李善 注:“学省,国学也。”唐 张籍《寄陆浑赵明府》:“与君学省同官处,常日相随说道情。”《旧唐书·归崇敬传》:“《礼记·王制》曰,天子学曰辟雍……故前代文士,亦呼云璧池,亦曰璧沼,亦谓之学省。”宋 张耒《晚归》:“学省归来门巷秋,伴眠书史满床头。”


学塾

私塾。《镜花缘》第十六回:“只见有一家门首贴着一张红纸,写着‘女学塾’三个大字。”


学堂

学校的旧称。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始文翁为蜀守,立讲堂作石室于南城。永初后,学堂遇火,后守更增二石室。”唐 韩愈《秋怀》:“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清 赵翼《己未元旦》:“青红省记儿童事,七十年前上学堂。”



学庭

泛指学校。《晋书·虞溥传》:“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年盛志美,始涉学庭,讲修典训。”


学屋

指学校。《安徽捻军传说故事·龚得起手》:“听说他没进过学屋门,习的能写能算。”


学苑

学术的园苑。犹学校。宋 苏轼《刘丑厮诗》:“笔砚耕学苑,戈矛战天骄。”


训塾

训蒙的学塾。明 姜绍书《韵石斋笔谈·宋砚》:“询其所自,皆由古寺中得之,或见于乡村训塾。”


邑庠

明清时称县学为邑庠。《剪灯余话·月夜弹琴记》:“到任三日,只谒先圣于邑庠。”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义塾

旧时不收学费的私塾。明 陶宗仪《辍耕录·双砚堂》:“创义塾以淑后进。”《清史稿·食货志一》:“三屯各建义塾课幼丁。”


义学

旧时各地用公款或私资举办的免费学校。《新唐书·王潮传》:“乃作四门义学,还流亡,定赋歛,遣吏劝农,人皆安之。”清 王韬《征设乡义学序》:“义学者,即以补官学之所不及。”



阴阳学

元明两代地方设立的专习天文、星卜等的学校。《元史·选举志一》:“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夏六月,始置诸路阴阳学。”《明史·职官志四》:“阴阳学。府,正术一人,州,典术一人。县,训术一人。亦洪武十七年置,设官不给禄。”


雍台

即辟雍。古代天子设立的大学。汉 扬雄《剧秦美新》:“明堂雍台,庄观也。”李善 注引《汉书》曰:“莽奏起明堂辟雍。”


右学

即太学。《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郑玄 注:“右学,大学也,在西郊。”


虞庠

周代学校名。《礼记·王制》:“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 郑玄 注:“虞庠亦小学也。西序在西郊,周立小学于西郊…… 周之小学为有虞氏之庠制,是以名庠云。其立乡学亦如之。”或曰,虞庠有二义。《周礼·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法”清 孙诒让 正义:“案虞庠有二:一为大学之北学,亦曰上庠;一为四郊之小学,曰虞庠。《明堂位》云:‘米廪,有虞氏之庠也。’《文王世子》云:‘书在上庠。’此大学之虞庠也。《王制》云:‘虞庠在国之西郊。’《北史·刘芳传》引《王制》西郊作四郊,与《祭义》注合,是也。此小学之虞庠也。”南朝 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虞庠饰馆,睿图炳睟。”唐 柳宗元《四门助教厅壁记》:“周人置虞庠于四郊,以养国老、教胄子。”


中书学

犹太学。北魏时的中央教育机构。《北史·儒林传序》:“明元时,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魏书·李欣传》:“为中书学生,世祖幸中书学,见而异之。”《周书·崔彦穆传》:“年十五,与河间刑子才、京兆韦孝宽俱入中书学,偏相友爱。”


宗塾

教育宗室子弟的学塾。清 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恭逢皇上六旬万寿,率土胪欢,普天同庆。端履宗塾秋课以‘一人有庆’为题,令作五言排律。”


宗学

皇室子弟的学校。《宋史·选举志三》:“﹝绍兴﹞十四年,始建宗学于临安,生员额百人:大学生五十人,小学生四十人,职事各五人。置诸王宫大、小学教授一员。在学者皆南宫、北宅子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陈伯大收得此词,献与似道。似道密访其人不得,知是秀才辈所为,乘理宗皇帝晏驾,奏停是年科举,自此太学、武学、宗学三处秀才,恨入骨髓。”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裘文达公赐第,在宣武门内石虎胡同,文达之前为右翼宗学,宗学之前为吴额驸府。”


众学

指村塾。唐 孙棨《北里志·张住住》:“邻有庞佛奴,与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