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年

 【点石成金】 2017-02-0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对我来说,就不再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了。或许是因为长大了,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与压力了,或许是因为太过在乎世俗眼光,依然想做一个他们眼中的“好人”。但是小时候,过年就热闹的多了。

 

小时候,过年真的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因为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在过年的时候,总能吃到,平时穿的脏兮兮的破衣服,过年时也总会换上一身新的。而家里的大人们,也几乎都会尽量在过年前赶回家里。平时村子里几乎都是老人们看着孩子,很少有青壮年,而过年的时候,村子里就会多很多人,十分热闹。

 

我们那个村里,从小年开始,家里就开始忙活起来了。二十三下午,家家户户都要在家炕火烧,然后拿着提前买好的柿饼、灶糖,还有刚做出来的热腾腾的火烧,在厨房祭灶神。据说这天灶神要上天宫,向玉皇大帝禀名一年来,这一家人的功与过,为了讨好灶神,才备了这些礼品。特别是灶糖,是为了粘住灶神的嘴,让他不要说这家人的坏话。至于柿饼吗?我也不知道,也许是因为柿饼甜,为了让灶神在天宫多说些甜言好话?

 

而且村子里的村官们,每到过年都会组织人敲锣打鼓,过年期间,不定时会有表演。最开始的时候,还有扭秧歌的,大头娃娃等,甚至我还看过舞狮,很多卖小零食的也都会过去凑热闹,只是后来几年就比较少了,就只剩下敲锣打鼓的了。到前几年,干脆连敲锣打鼓的人也没有了,只剩下寂静静的村子。



印象中小时候的村里,似乎比现在冷多了,过年前井里总是结出厚厚的冰,河里也是,所以我们小孩子们,都会去河里的冰上玩,常常会因为冰不够厚,出现裂缝,有时候还会有一只腿掉下去,甚至整个人都掉下去。不过也不用担心,村子统共也没多大,掉下去后,赶紧爬上来,哭着鼻子回家找爸爸妈妈。因为天冷,那时总是会备好多年货,二十三小年过后,二十四扫完家里的房子,这些都要陆陆续续准备起来了。


先是各种肉类,猪肉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割上几十斤,由于我不爱吃肉,爸妈也吃的不多,所以我们家基本上是二十斤左右,其他人家里通常都是四五十斤。有些家里甚至自己养猪,到过年的时候杀了吃,吃不完的就卖给村里人,毕竟自己养的猪,吃着也更放心些。所以一到过年前,经常会看到村里的某个空旷的地方,驾着一口大铁锅,树上绑着一根木桩,把猪吊在上面,锅里烧着热水去毛。稍微有钱的人家里,会再买点其他肉类,比如羊肉、牛肉、鸡肉、鱼肉等。说到牛肉,我们村西边有个回民村,做的咸牛肉远近驰名,附近的村子过年,几乎都会买上一些。

 

肉类之后,就是蔬菜类了。先说馒头,家家户户都会买上一大袋子,就是那种装化肥的大袋子。之后是葱、香菜、萝卜、白菜、粉条、海带等。我们那里过年,都会先煮猪肉,在水里加一些花椒、八角之类的香料,把肉煮了,然后用猪肉水煮萝卜片,糟很多萝卜菜放在大罐子里。然后是下油锅,炸一些丸子、豆腐片、还有鱼块之类的,炸好的东西,用干净的白菜叶子在盆子里铺一层,和煮好的肉,放在一起。过年早上吃菜的时候,就从罐子里挖出来几勺萝卜菜,再切一些肉、丸子和豆腐片,在蜂窝煤上随便一热,一家人就围着火上的菜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热,感觉就像四川的火锅一样。



过年前会用一个很大的盆子,把所有的葱、香菜、海带、等等的菜洗好,放进去,吃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拿着切了炒,不用再费事洗了。当然还会买一些牛肉、香肠、鸡蛋、藕片等,还有各种叫不出来名字的菜,过年的时候家里来亲戚要喝酒时,炒五六盘菜,给他们下酒。这些都准备完之后,基本上就到了腊月二十八了,我们那里最近的一个集市,是逢八才开,每个月的初八、十八、二十八,而到了这一天,集市上的人格外多,因为这是过年前的最后一个集市了。

 

一般家里小孩没买新衣服的,就要在这一天买了,再不买过年就没新衣服穿了。二十八的集市上,到处都是卖门神和春联的,大多数人家都会提前买好,一些人家里忘了,也会在这一天买回去。大门用宽大的门神和对联,里屋有小的。回家的路上,到处都能看到提着大包小包东西回家的乡亲们,个个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我们那里冬天很冷,一般很少洗澡,基本上一个月才洗一次,所以在过年前,家里大大小小也都会去附近的澡堂洗一下澡。头发也都会在过年前理好。而换下来的脏衣服,也都在过年前洗好晾干,准备过年。

 

之后就是剁饺子馅了,以前基本上都是猪肉萝卜馅的,家家户户都会剁上满满一大盆。我家因为我不怎么吃肉,一般都会剁两种饺子馅,一种是爸妈吃的肉的,一种是我吃的素的,那时因为冬天的韭菜很贵,舍不得买,我就用葱花、香菜和鸡蛋剁在一块。后来有些人家里有钱了,都会选择用更贵的羊肉,来剁饺子馅,而我们家也基本上都每年都会提前买好韭菜。



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看春晚,一边包饺子,爸爸经常会去朋友家串门问候,家里就只剩下我和妈妈,我包的饺子很难看,包的还很慢,最关键的是,一放进锅里煮,还很容易就破开。所以一般都是我擀饺子皮,妈妈包饺子,但是每年我都会包个四五个。妈妈会把肉馅的饺子包成一个形状,我的素饺子包成另外一个形状,加以区分,然后再包几个圆圆的饺子,美其名曰“元宝”,而且会多和一点面,留到最后,擀成一个大薄饼,切成面条,也就是所谓的手擀面,美其名曰“金丝”,还会在某个饺子里放一枚硬币。

 

包饺子的时候,外面基本上就已经到处都是鞭炮声了。第一锅,是我的素饺子,里面有圆圆的饺子,和手擀面,美其名曰是“金丝穿元宝”。饺子熟了之后,会盛出来,先敬一遍神。家里的财神啊、观音啦、还有过世的亲人啦,最后还会拿到院子里的方桌上,敬所有的天地众神。敬神的时候,除了放两碗饺子和筷子,还会点上香,插在香炉,烧一些纸钱等。等香烧完,饺子也差不多凉了一些,正好就可以开吃了。只是经常会有一些香表的纸灰落在饺子上,不过没关系,长辈都说,吃了可以发财。村里东边有座小小的关帝庙,一些爱烧香拜佛的人,也都会在这个时候,带着祭品去庙里祈福,祈求来年一家人平安喜乐。

 

吃饺子的时候,基本上春晚就开始了,爸爸也回来了,一家人吃完饺子,就又开始包饺子了,因为第二天是初一,不能吃其他的,只能吃饺子。要包好明天早上吃的饺子。包好饺子后,会拿出提前买的瓜子、糖果、葡萄干等,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春晚,一边吃,守岁。据说熬夜熬得越晚,人就会越长寿,但是究竟熬到多晚没有人能说的清楚。而这一晚,家里会提前接好几桶水,因为初一不能开井。还会把剪刀用红纸封起来,因为过了初五才能用剪刀。到了春晚快结束的时候,零点就到了,零点一到,窗外会迎来第二波鞭炮声的高潮,近处的,远处的,此起彼伏。



第二天早上,家里人不能互相叫,要自己起床,好像是起的越早越有福气,具体是什么名目倒是记不得了。妈妈总是起的最早,我们一起床,就能吃到饺子了。吃完饺子,就会穿上新衣服新鞋子,从头到脚焕然一新,之后小孩子们就会跑到爷爷奶奶家里讨压岁钱,小时候是会跟爷爷奶奶磕头的,现在小孩子倒是没有这种风俗了。初一一整天几乎就没什么其他事了。

 

到了初二,一般嫁出去的女儿,都会在这一天回娘家,大家带着礼品去外婆家拜年,而舅舅们也大多都守在家里,有的舅妈也会在家里等着,自己的娘家要到初三才能回去,有的干脆就舅舅守在家里,舅妈回娘家。那个年代,家里的儿女一般都很多,常常是几个女儿一起,每家每户都挤满了人,好不热闹。之后的几天,也都是走亲戚,无非是男方女方的各种亲戚,不说也罢。

 

而现在,我坐二十一个小时的火车,从杭州赶回老家,还不算是等车的时候,坐公交去火车站的时间,回到村里后,街上都是空荡荡的,人都很少见。虽然我知道,大多数人都回来了,可就是待在自己家里不出来,在看电视,或者睡觉。我二十九到家,第二天出门,甚至很多家连门神和对联都不贴了。

 

也许是因为现在生活水平条件高了,很多以前过年才吃的好东西,过年才穿的新衣服,在平时也能吃到穿到,所以过年便也显得没那么珍贵了。再加上这几年过年,天气一年比一年暖和,屯的年货大都放不了,不放在冰箱里,很快就会坏掉了。而且这几年政府还不让卖鞭炮放鞭炮,更是很少能感受到小时候过年那种热闹的氛围了。小时候我们小孩子们,几乎每天好几小盒小炮,各种各样的,有摔在地上或者墙上就会响的,还有在侧面蹭一下扔出去才会响的等等。



我们那里过去的新年,就是这样的,听说有些地方,还会有挂灯笼、中国结的,还有吃年夜饭的,等等,但无论是什么习俗,大都是为了庆祝这中华大地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但可惜的是,无论什么地方,原先有什么习俗,都慢慢变淡了。


这几年,天气虽然暖和了,心里却总觉得有些凉飕飕的。不过庆幸的是,今年在家里,又听到外面有敲锣打鼓的声音了。但是我没有出去看,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懒得出去。或许过年,真的会一年比一年没味道吧,难道“年”总有一天要消失?


几天是过年后上班的第一天,我在这里对大家说一声,新年快乐,同时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业有成,事业顺利,爱情丰收,生活愉快。对,快乐是最重要的,人这一生啊,如此短暂,一直快乐才是最终目的,不管是结婚、工作、生孩等,都只是通往快乐这条路上的工具。


答应我,新的一年里,一定要快乐。管他有多少七大姑八大姨催婚,I don't care !管他有多少人问你薪资多少工作怎样,随他们去!一定要快乐!每一天都认真地为自己而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