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世袭家族 首任节度使田承嗣原为史朝义旧将。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投降唐朝,唐朝为了笼络河北安史旧部,任命田承嗣为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同年六月改为魏博节度使),驻魏州(今河北大名)。这一带的藩镇割据从他开始。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田承嗣去世。田承嗣临终时,让侄子田悦袭任节度使。他又开了藩镇世袭先例。 魏博节度使共有田、何、韩、乐、罗五姓家族世袭。 田氏 田氏自承嗣至怀谏,4世,凡49年。 田承嗣,唐代宗大历七年(773年)为节度使。大历十三年(779年)九月,卒,时年75。 田悦,承嗣侄,受承嗣遗命继位。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被堂弟田绪击杀。 田绪,承嗣六子,杀堂兄继位。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四月,暴卒,时年33。 田季安,绪子,继父位,年15。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卒,时年32。 田怀谏,季安子,继父位。年幼,政不在己,为田弘正得政。 元和七年(812年),田季安暴死,其妻召集诸将册立其幼子田怀谏。田怀谏11岁,大权落入家僮蒋士则之手,蒋士则处事不公,引起三军愤怒,拥立田承嗣的堂侄田兴为留后。 田弘正归顺朝廷,放弃割据,为唐宪宗平定淄青、成德、淮西立下大功,是元和中兴的关键人物。 元和十五年(820年),田弘正调为成德军节度使,李愬为魏博节度使。 唐穆宗长庆元年七月(821年),田弘正被成德军都知兵马使王廷凑杀害,终年58岁。家属、将吏300余口一同遇害。 魏博节度使李愬听说后,正准备出兵讨伐王廷凑,不料疾病发作,不能处理军务。唐穆宗以田弘正之子田布为魏博节度使讨伐王廷凑,同时命令横海军、昭义军、河东军、义武军协同作战。田布的牙将史宪诚鼓动军士骚动,逼死田布,自称留后。朝廷无奈,授之节度使。 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调史宪诚为河中节度使,史宪诚急于离任,准备将府库中的钱粮全部带走,军心大怒。士兵夜闯军府斩杀史宪诚,拥立牙内都知兵马使何进滔留后,朝廷以何进滔为魏博节度使。 何氏 何氏自进滔至全暤,凡3世,42年。 何进滔,灵武人。宪诚死,众人推为留后。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死,赠太傅,谥曰定。 何重顺,进滔子。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死,赠太师。 何全暤,重顺子,咸通八年(867年)拜节度使。咸通十一年(870年)军中叛乱,死。 何进滔杀死史宪诚,开始何氏割据。任内民心安定,大得民情。开成五年(840年),卒于任上。 何进滔死,子何弘敬袭父位为魏博节度使。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何弘敬去世,士兵推举其子何全皞接任。何全皞年轻,处罚很严,尤其喜欢判死刑,经常因为小错误而鞭笞下属。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年),士兵哗变,何全皞被杀死。士兵推举将领韩君雄继任。统治魏镇长达42年之久的何氏从此被韩君雄取代。 韩氏 韩氏二世,共12年。 韩允中,原名君雄,咸通十一年(870年)为留后。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十一月卒,年61,赠太尉。 韩简,允中子,袭留后。唐僖宗中和元年十一月(881年)兵败身死,彦祯代之。 韩君雄后被赐名韩允中,于874年去世后,其子韩简继任。881年,韩简攻打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失败,被部下所杀。部将乐彦祯趁韩简战败,抢先占领了魏州,取代韩简。 乐氏 乐氏,7年。 乐彦祯,继韩简位,中和二年(882年)为留后。被部下逼迫出家。 乐从训,彦祯子,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兵败,死。 赵文弁,乐彦祯死,众将推举之为留后。旋为众人杀死。 中和四年(884年),前宰相王铎出任义昌节度使,途径魏博,乐彦祯的儿子乐从训伏杀了王铎与300名幕僚,夺取了他的侍妾和财物。乐彦祯报告朝廷,称王铎被盗匪所杀。魏博百姓素知王铎名望,因此痛恨乐从训。这时,乐从训又聚集500名士兵作为心腹,称之为“子将”,进一步引起魏博牙军的怨恨。888年,乐从训察觉后,感到不安,逃离魏州。乐彦祯因害怕牙军兵变,而出家为僧。 魏博牙兵支持都将赵文弁为留后。乐从训得知父亲被迫隐退,率军3万进军魏州。赵文弁拒绝和乐从训交战。魏博士兵因为不知赵文弁意欲何为而杀了他,另推将领罗弘信为节度使。 罗氏 罗弘信,字德孚,魏州贵乡人。文德元年继赵文弁为留后,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九月卒,年63。 罗绍威,弘信子,袭父位为留后,降于朱温(后梁)。 光化元年(898年)九月,罗弘信去世,魏博军推其子节度副使罗绍威为留后,得到唐昭宗认可并任命为节度使。 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年),牙军李公佺作乱。 天佑三年(906年)罗绍威派亲信杨利言向宣武节度使朱温求救。罗绍威在朱温的援助下,诛杀魏博牙兵。 根除了延续200年的牙兵之患。这使整个魏博的军队都恐惧起来,六州皆反。历时半年,叛乱才得以平息。 虽然罗绍威借助朱温除去了自己的心腹大患,但魏博从此元气大伤,逐渐衰弱,只得依附朱温。逐渐沦为小藩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