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霸凌到覆灭:以唐末五代乱局中的魏博牙兵为例

 七侠荡寇志 2019-10-12

从霸凌到覆灭:以唐末五代乱局中的魏博牙兵为例

从霸凌到覆灭:以唐末五代乱局中的魏博牙兵为例

文/老张在路上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 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反唐。

叛乱将近6年时,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史思明被儿子杀害。先是安禄山养子张忠志不愿听从史朝义指挥,以恒赵深定易五州之地归附朝廷,并协助官军攻打莫州(今河北任丘北)。

从霸凌到覆灭:以唐末五代乱局中的魏博牙兵为例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安史之乱平定后,朝廷对安史旧将大多既往不咎。平叛主帅仆固怀恩也担心平乱后自己荣宠减弱,有意将安史旧将引作外援,于是奏请让李宝臣与田承嗣、李怀仙、薛嵩四人统辖河北各郡。

不久,朝廷封李宝臣(张忠志赐姓改名)为成德军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因为这三镇节度使所辖都在唐朝的河北道,所以称为河北三镇,又称河朔三镇。

河北三镇名义是归附了唐朝廷,实际上骄兵悍将,割据一方,对抗中央政府,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魏博牙兵。时人称之为“长安天子,魏府牙军”。

《旧五代史·罗绍威传》对此总结道:“至德中,田承嗣盗据相、魏、澶、博、卫、贝等六州,召募军中子弟,置之部下,号曰‘牙军’,皆丰给厚赐,不胜骄宠。年代浸远,父子相袭,亲党胶固,其凶戾者,强贾豪夺,逾法犯令,长吏不能禁。变易主帅,有同儿戏,自田氏已后,垂二百年。主帅废置,出于其手,如史宪诚、何全皞、韩君雄、乐彦贞,皆为其所立。优奖小不如意,则举族被诛。”

从霸凌到覆灭:以唐末五代乱局中的魏博牙兵为例

01

安史之乱初起后,唐玄宗李隆基退出长安,为了发动各地方势力参与平叛,玄宗颁发《幸普安郡制》:“应须兵马、甲仗、器械、粮赐等,并于当路自供。其诸路本节度采访支度防御等使虢王巨等,并依前充使。其署官属及本路郡县官,并各任便自简择,五品以下任署置讫闻奏,六品以下任便授已后一时闻奏。其授京官九品以上并先授名闻,奏听进止。其武官折冲以下,并赏借绯紫,任量功便处分讫闻奏。其有文武奇才,隐在林薮,宜加辟命,量事奖擢。”

唐玄宗颁发此诏的目的,是通过分镇诸王来拱卫皇权,从而抵御叛军、匡扶社稷。然而这个口子一开,致使藩镇的设立从边防向内陆发展,并授予地方节度使军事、行政、人事、经济的权力,从此揭开唐后期镇割据的序幕。

从霸凌到覆灭:以唐末五代乱局中的魏博牙兵为例

河北三镇割据势力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形成并渐成尾大不掉之势的。而魏博牙兵,就成了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割据中最典型的有代表意义的观察指标之一。

牙兵,即亲兵或卫兵,是唐末和五代时期特有的一种军士名称。

亲军我国自古有之,而五代十国的牙兵,则是中唐以后节度使的私兵,是节度使专兵的产物。

亲卫为什么称牙兵呢?这是从“牙旗”一词引申出来的,牙通衙,古代大将出镇,例建牙旗,仗节而行,因而他们的官署称牙,后作衙。唐朝节度使是独镇一方的将帅,他们出镇,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援古例称官署为牙,称所树之旗为牙旗,称所居之城为牙城,所居之屋为牙宅,称朝见主帅为牙参,称所亲之将为牙将,卫队为牙队,而亲兵则称牙兵。

从霸凌到覆灭:以唐末五代乱局中的魏博牙兵为例

第一支牙兵是公元763年田承嗣所设立,这一年是唐代宗李豫广德元年,安史之乱刚刚结束。

上文已经说到,安史之乱以后,投降唐王朝的叛军节度使摇身一变而为唐朝节度使,平叛有功的将领也都被任命为刺史、节度使,唐朝域内,方镇林立。“既其衰也,置军节度,号为方镇,镇之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其将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土地为其私有,干戈起而相侵,天下之势,自兹而分”。

藩镇各节帅都募编勇悍强壮者以为亲兵,寄以心腹,视为爪牙,使牙兵制度普遍发展。牙兵是节度使专兵的产物,其性质则是节度使私人的武装,是私人之职业兵。受到节度使的优厚待遇,居于其他军士之上,骄横难制。

魏博牙兵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从霸凌到覆灭:以唐末五代乱局中的魏博牙兵为例

02

田承嗣本是安禄山部下,随安禄山反叛。安史之乱平息后,田承嗣投降唐朝廷,被任命为魏博节度使。魏博节度使,又称天雄节度使,管辖着魏州、博州、相州、贝州、卫州、澶州六州,位于今河北大名一带,属唐河北道。

田承嗣割据一方,不听朝令。唐代宗“姑息之政”,将永乐公主下嫁其子田华,希望能笼络其心。后后敕封田承嗣同平章事,赐爵雁门郡王,企图以高官厚实禄让田承嗣放下造反的执念。

大历十年(775年),田承嗣占据相卫四州。唐代宗征发八镇兵马前往征讨,田承嗣屡战屡败,他一面勾结淄青李正己、离间淮西李宝臣与幽州朱滔,一面上表请罪,求得朝廷赦免。后又数次反叛朝廷。

史学家白寿彝评价此人:安史之乱中的干将,骁勇善战,又狡诘多算,反复无常。降唐后,又桀骜不驯,悍然劫夺他州郡,与朝廷分庭抗礼,首开河北三镇割据称雄之肇端,致使河北三镇“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田承嗣则是其罪魁祸首。

从霸凌到覆灭:以唐末五代乱局中的魏博牙兵为例

田承嗣好逞勇武,表面上接受朝廷命令,暗中图谋巩固自身,辖内收取重税、整修武备、统计户口,强拉兵丁。几年之内,部众多达十万。田承嗣还从军中挑选魁梧有力的战士一万名,充作卫兵,称为牙兵。这是魏博牙兵之始。

《太平广记》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田承嗣肺部患病,天气一热就病情加重,因此常说:“山东天气比较凉快,我若能驻守山东,还能多活几年。”他从军中选拔了三千勇士,称为外宅男,给其优厚的待遇,命他们在衙门口和宅院内值班,并欲在适当时机吞并潞州。

潞州节度使名叫薛嵩,知道田承嗣要吞并潞州的打算后,日夜忧愁。薛嵩的婢女红线剑术超人,且有仙术,请命前往魏博,夜入田承嗣卧室,盗得其枕边金盒。

薛嵩派人给田承嗣送信道:“昨晚有人从魏城来,从您床头上拿了一个金盒,我不敢留下,特派专使连夜送还。”派使者半夜登门,将金盒交给田承嗣,田承嗣惊异得几乎晕倒。

次日,田承嗣解散外宅男,并命人赠送厚礼给薛嵩,从此与薛嵩修好。

从霸凌到覆灭:以唐末五代乱局中的魏博牙兵为例

(剧照)

小部分的外宅男可以随时解散,而大部的亲随牙兵制则继续下去。

大历十四年(779年),田承嗣死去,因为考虑到儿子懦弱,田承嗣将节度使之传位于侄子田悦。也是这一样,唐代宗去世,其子李适继位,是为唐德宗。

朝廷诏令承认魏博节度使为田悦,从此开启藩镇世袭之先例。

这正如司马光总结的那样:“朝廷专事姑息,不能复制,虽然藩臣,羁縻而已。”

从霸凌到覆灭:以唐末五代乱局中的魏博牙兵为例

03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同为河北三镇之一的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其子李惟岳秘不发丧,用李宝臣名义上书唐廷,要求由李惟岳世袭节度使。

刚登上皇位不久的德宗李适,图谋削藩,不同意成德节度使世袭。李惟岳见田家世袭皇上同意,而自己家世袭皇上不准,就联合田悦、淄青李纳、山南东道梁崇义起兵叛乱。起兵不久,梁崇义被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击败,自杀而死;李惟岳被自己的手下大将王武俊杀死。第二年,几支叛军首领开始称五: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李希烈称楚帝、朱泚称秦帝。史称“二帝四王”之乱。

贞元元年(784年),田承嗣的儿子田绪杀死田悦,归附朝廷,被授为魏博节度使。德宗以嘉诚公主(代宗第十女)下嫁田绪,魏博依然享有割据的实权。

贞元十二年(796年)田绪暴疾而死,少子田季安袭位。

田季安袭位后,长期沉溺酒色,患风病,杀戮无度。衙内兵马使田弘正屡次规劝田季安。田季安不听,反而迁怒于田。田“阳为风痹,灸灼满身”,始得脱离祸灾。

元和七年(812年),田季安死,田妻召集诸将册立其幼子田怀谏,田怀谏才十一岁,大权落入家僮蒋士则之手,蒋士则处事不公,经常随便更换诸将职位,引起三军愤怒,拥立田承嗣的堂侄田弘正为留后。

田弘正本名田兴,字安道,田承嗣侄子,相州刺史田廷玠之子。

田弘正精通兵法,善于骑射,初为魏博军衙内兵马使。元和七年,士卒拥立为主,率六州之地归顺朝廷。唐宪宗任命他为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魏博节度使,封沂国公。此后,田弘正效忠朝廷,奉命征讨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积功封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是元和中兴的关键人物。

元和十五年(820年),田弘正进封中书令,改任成德节度使。因为田弘正御下不严,生活奢侈,引发将士不满。长庆元年(821年)七月,成德都知兵马使王庭凑集结牙兵作乱,杀害田弘正全家及部属将吏三百人。

从霸凌到覆灭:以唐末五代乱局中的魏博牙兵为例

田弘正死后,唐穆宗以田弘正之子田布为魏博节度使,全军三万人讨王廷凑,同时命令横海军、昭义军、河东军、义武军协同作战。

然而魏博军骄横,怯于战斗,又加上大雪缤纷,粮草供应不足,更加没有斗志,军不得进牙将史宪诚鼓动牙兵骚乱,不听指挥,田布无奈抽刀自刺而死,死前说:“上谢君父,下示三军。”

田氏长魏博节度使50多年,历经6人四代,至此终结。

史宪诚鼓动军士骚动逼死节度使田布后,自称留后。朝廷无法可治,只好授之节度使。大和三年(829年),朝廷调史宪诚为河中节度使,史宪诚急于离任,准备将府库中的钱粮全部带走。此消息一出,六月二十六日夜,魏博军大乱,士兵夜闯军府斩杀史宪诚,拥立牙内都知兵马使何进滔留后,朝廷无法,只好以何进滔为魏博节度使。

何进滔杀死史宪诚,开始何氏魏博节度使时代。何进滔任内民心安定,大得民心。开成五年(840年),卒于任上。唐文宗命柳公权为何进滔撰写德政碑。

从霸凌到覆灭:以唐末五代乱局中的魏博牙兵为例

何进滔死,儿子何弘敬袭父位为魏博节度使。866年,何弘敬去世,士兵推举其子何全皞接任。唐懿宗认可了,任他为留后,867年又任命为节度使。

何全皞对属下处罚很严,尤其喜欢判死刑,经常因为小错误而鞭笞下属,士兵因此畏惧他。870年,传言他要削减士兵在粮食和衣物上的补贴,牙兵哗变。何全皞骑马想逃,被士兵追上杀死。士兵推举将领牙将领韩君雄继任,朝廷同意了。

至此,何氏一族统治魏镇长达41年。

韩君雄被朝廷赐名韩允中,于874年去世后,士兵推举其子韩简继任,唐僖宗同意,任韩简为留后,875年任为全权节度使。883年,韩简攻打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和天平军曹存实,兵败后单骑奔回魏州。此时,韩简牙将乐彦祯已经先返回魏博首府魏州。士兵支持乐彦祯接管魏博。韩简一说被气死,一说被部将所杀。

唐僖宗任乐彦祯为留后,后任他为节度使。884年,前宰相王铎出任义昌节度使,途径魏博,乐彦祯的儿子乐从训伏杀了王铎与三百名幕僚,夺取了他的侍妾和财物。乐彦祯报告朝廷,称王铎被盗匪所杀。魏博百姓素知王铎名望,因此痛恨乐从训。

从霸凌到覆灭:以唐末五代乱局中的魏博牙兵为例

乐从训聚集五百士兵作为心腹,称之为“子将”,引起魏博牙军的怨恨。888年,乐从训察觉后,感到不安,逃离魏州。乐彦祯便任他为相州刺史,乐从训又时常来信索取军器和钱帛,越发激怒了魏博牙军。乐彦祯因害怕牙军兵变,而出家为僧。

魏博士兵支持都将赵文弁为留后。乐从训得知父亲被迫出家为僧,率军进军魏州。赵文弁拒绝和乐从训交战,魏博士兵又杀了赵文弁,另推将领罗弘信为帅。

罗弘信击败乐从训,乐从训向朱温求援。朱全忠派部将朱珍北上,占领魏博三城,击败了魏博军。但乐从训被罗弘信部将袭杀。乐彦祯也被处决,父子都被悬首魏博营门示众。

罗弘信无力对抗朱温,遣使向朱温道歉并送了礼物,朱全忠撤军,使罗弘信得以顺利接管了魏博军。

罗弘信归顺朱温,引起和朱温争霸的李克用的不满。公元896年,李克用大举攻打魏博军。朱温出兵相救,俘获李克用儿子落落,交给罗弘信,被魏博人杀死。从此,河东李克用常年攻打魏博,魏博只有依附朱温才得以生存。

从霸凌到覆灭:以唐末五代乱局中的魏博牙兵为例

光化元年(898年)九月,罗弘信去世。魏博军推其子节度副使罗绍威为留后,得到唐昭宗认可并任命为节度使。

天祐二年(905年),牙军李公佺作乱。天祐三年(906年)罗绍威向朱温求救。罗绍威在朱温的援助下,诛杀魏博牙兵。《旧五代史·罗绍威传》:“天祐三年正月五日,太祖亲率大军济河,声言视行营于沧、景,牙军颇疑其事。是月十六日,绍威率奴客数百与嗣勋同攻之,时宿于牙城者千余人,迟明尽诛之,凡八千家,皆赤其族,州城为之一空。”

至此,从田承嗣开始设牙兵,延续140多年的魏博牙兵之患得到根除。

从霸凌到覆灭:以唐末五代乱局中的魏博牙兵为例

04

公元912年,朱温死。夺取了魏博节度使之位的军阀杨师厚重组魏博牙兵,号称“银枪效节军”。杨师厚死后,李存勖杀死魏博牙将张彦等为首七人,兵不血刃,占领魏州,将银枪效节军八千人置于自己麾下,号帐前银枪都,成为一支勇悍的亲军劲旅,在对后梁作战中得其死力,功勋卓着。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后唐明宗李嗣源下令全部处斩牙兵3500人,家属合计万余人。魏博牙兵从此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从以上魏博牙兵兴衰史,可以知道,牙兵骁勇善战,但又恃宠而骄,桀骜难制,成为祸乱之源。不但魏博一镇是这样,五代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也都有牙兵参与其事。

从霸凌到覆灭:以唐末五代乱局中的魏博牙兵为例

(李存勖)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朱温是被其子朱友珪与左龙虎统军合谋,率牙兵五百人,中夜斩关入寝殿,用刀刺死。后唐李存勖依靠帐前银枪都牙兵之力灭梁后称帝,由于刘皇后惜财,不能满足魏州牙兵贪得无厌的欲壑,皇甫晖、张破败率牙兵作乱,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率牙军射死李存勖。“初庄宗之克梁也,以魏州牙兵之力,及其亡也,皇甫晖、张破败之乱亦由之。”

兴也牙兵,亡也牙兵。至于牙兵废立节度使、州刺史从魏博牙兵史上更可以看出是家常便饭。

从霸凌到覆灭:以唐末五代乱局中的魏博牙兵为例

(赵匡胤)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杯酒释兵权,又进一步改革兵制。高怀德、石守信、王审琦、张令铎等大将罢去军使,交出兵权。牙兵制度也走到了它的尽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