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建筑施工坍塌事故应急救援处置

 百战归来 2017-02-04


 

事故分型:

建筑施工



 

1.事故名称

坍塌



 

2.事故知识

坍塌主要是指施工基坑(槽)坍塌、边坡坍塌、基础桩壁坍塌、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及施工现场临时建筑(包括施工围墙)倒塌等。坍塌事故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事故类型,原建设部曾专门制定了《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对预防建筑工程坍塌事故作出预防性规定和要求。导致坍塌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施工单位不重视安全生产、缺乏安全管理经验。二是盲目施工,不编制安全施工方案,缺乏安全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开挖基坑、基槽时,边坡坡度过陡,且没有采取临时支撑等措施;现浇混凝土梁、模板支撑体系没有经过设计计算,模板或支撑构件的强度、刚度不足,模板支撑体系失稳造成倒塌;梁板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提前拆模;脚手架、操作平台等集中堆放材料过多造成倒塌等。

坍塌事故的常见形式:

(1)基槽或基坑壁、边坡、洞室等土石方坍塌。

(2)地基基础悬空、失稳、滑移等导致上部结构坍塌。

(3)工程施工质量低劣造成建筑物倒塌。

(4)塔吊、脚手架、井架等设施倒塌。

(5)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倒塌。

(6)现场材料等堆置物倒塌。

(7)大风等强力自然因素造成的倒塌。



 

3.救援及处置措施

(1)坍塌事故发生时,安排专人及时切断有关闸门、电源或对未坍塌部位进行抢修加固或者拆除,封锁周围危险区域,防止进一步坍塌。同时,立即组织抢险人员赶赴现场。

(2)要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发生事故的初步原因,可能波及的范围、坍塌范围、核准人员人数、人员伤亡情况等。

(3)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当现场遇有人员受到威胁时,首要任务是抢救遇险人员,应急抢险人员应注意做好自身安全。

(4)事故现场周围应设警戒线,严禁与应急抢险无关的人员进入。

(5)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人工清除和机械拨土、打钻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坍塌现场进行处理,建立通风、通讯和供水通道。抢救中如遇到坍塌巨物,人工搬运有困难时,可调集大型的吊车进行调运。在接近边坡处时,必须停止机械作业,全部改用人工扒物,防止误伤被埋人员。现场抢救中,还要安排专人对边坡、架料进行监护和清理,防止事故扩大。

(6)如发生大型脚手架坍塌事故,必须立即划出事故特定区域,非救援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特定区域。迅速核实脚手架上作业人数,如有人员被坍塌的脚手架压在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压住伤者的杆件,将伤员移出。如脚手架太重可用吊车将架体缓缓抬起,以便救人。

(7)统一指挥、密切协同的原则。坍塌事故发生后,救援单位多,现场情况复杂,各种力量需在现场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积极配合、密切协同,共同完成。

(8)以快制快、行动果断的原则。鉴于坍塌事故有突发性,在短时间内不易处理,处置行动必须做到接警调度快、到达快、准备快、疏散救人快、达到以快制快的目的。

(9)讲究科学、稳妥可靠的原则。解决坍塌事故要讲科学,避免急躁行动引发连续坍塌事故发生。

(10)当施工人员发生身体伤害时,急救人员应尽快赶往出事地点,并呼叫周围人员及时通知医疗部门,尽可能不要移动患者,尽量当场施救。如果处在不宜施救的场所时必须将患者搬运到能够安全施救的地方,搬运时应尽量多找些人来搬运,观察患者呼吸和脸色变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不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要使患者身体放松,尽量将患者放到担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  

(11)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12)救援人员应注意自身保护,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13)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坍塌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加固或拆除,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14)救援物资装备

a. 救护车;

b. 担架;

c. 应急药品箱(止血带、常用药品及消毒剂等);

d. 电焊机;

e. 气割设备;

f. 应急灯;

g. 安全带、安全绳;

h. 移动通信设备;

i. 供电设备;

j. 挖掘机、装载机、吊车等。



 

4.决策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

(2)注意防止救援过程中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

(3)保护好事故现场,防止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影响事故调查。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