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取暖极简史

 茂林之家 2017-02-04

  大家好,我是史壳郎2号

  一个来自南方的安静的美男纸(捂脸)

  重点是我为什么会选择在

  这个寒风凌冽的季节来到北京呢?

  (当然是响应极简史大王的号召)

  当然是来蹭暖气的咯

  享受一下“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废话不多说

  我要一边挨着暖气一边跟你们讲讲

  古人是怎么取暖的

  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

  土面、灶炕、火塘

  原始人就学会了使用火

  并控制了火

  通过烧土面、灶坑乃至火塘来取暖


  旧石器时代北京人使用的土面和灶炕


  碧村遗址火塘 ?《碧村访古——揭秘早期石城》,文/王晓毅 张光辉

  商

  (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温酒

  温酒斩华雄,煮酒论英雄

  均发生于三国

  但温酒方式早在商代便出现了

  殷墟出土的温酒器皿便是明证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共饮暖胃温酒

  亦成为古人叙旧的一种常见方式


  周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羽、皮、丝、麻、葛

  《诗经》有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

  毳衣即鸟兽毛羽制成的羽衣

  属于贵族阶层专用

  另《周礼·司裘》提到

  周天子祭祀上天时会穿礼裘

  穿皮裘者非富即贵

  比如“披襟当之”并言“快哉此风”的楚襄王


  (这图当然不是楚襄王,史君临时找来凑合下啦)

  而普通人穿丝、麻、葛等材质做成的衣裳

  虽然那会儿也已出现棉衣

  《诗经》中有首《无衣》开头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袍即指棉袍

  不过直到唐宋后

  棉花种植才兴起

  并逐渐得到推广

  《诗经·国风·豳风》曰: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穷人穿不起裘(皮制品),则穿褐(毛织品)。


  朱熹撰《诗经集注》,明万历时期无锡吴氏翻刊吉澄本

  有盘鼎

  除了衣装,胃也不能耽搁着

  故宫博物院有一件西周有盘鼎,又名灶鼎

  是青铜器中炊器与盛器的结合体

  鼎下有托盘用于盛放炭火

  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火锅的祖先?


  有盘鼎 ?故宫博物院


  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焚烧木炭、牛粪、稻草、秸秆

  都学过白居易的《卖炭翁》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便会烧炭了

  然而,炭非寻常人家用得起的

  寻常人家一般使用稻草、秸秆,甚至牛粪


  晒太阳

  当然也有穷屌丝到一定程度的

  比如宋国有位农夫仅有一件粗麻衣过冬

  来年春天

  他躺在田垄上晒太阳,觉得很暖和

  没见过世面(没见过宫殿和裘衣)的他

  竟妄想将这一方法进献宋王以

  邀功

  (史壳郎:我也是醉了。。。)

  这便是

  负暄之献

  的典故


  秦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火墙、壁炉

  贵族宅邸及皇宫内出现了

  “火墙”和“壁炉”可供取暖

  如咸阳宫的火墙,将两块筒瓦相扣,

  做成管道筑于墙内,并与火灶相通。

  (史壳郎:“这不就是今天的暖气简易版吗?”)


  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椒房

  古代民宅一般不具备保暖功能,

  且“违章搭建”(建材不达标),

  所以才会

  为秋风所破

  不过王公贵族、富人宅邸

  还是具备保暖功能的

  比如典型代表帝王家必建有厚厚的墙壁和屋顶

  可以达到较好的保暖效果

  《礼记·礼运》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解释了上古时,未掌握建筑技术前,古人如何解决居住问题。营窟指掘地或累土而成的住所。

  为了御寒,古人又想出了一怪招

  将花椒剁碎混合泥浆制作保温层

  (史壳郎:你们汗潮人做事真爱走极端哦)

  因为椒房殿设在未央宫

  后来“椒房”也逐渐成为了后宫权力的象征


  火炕

  古人所用火坑与今天不同

  它是与锅炉相连的一个坑,实现

  取暖、烧饭

  两用,真是经济实惠

  手套、昭君帽

  马王堆汉墓中还出土了露指短手套

  应该算是最早的手套了。还有昭君套

  相传是昭君出塞时戴头上的一种女式帽子


  寒食散

  汉代还出现了一种名为“寒食散”的偏方

  始为曹魏何晏所服用

  由于其配方皆大燥大热之物

  服后使人短时期内全身发热

  据说还有提高

  啪啪啪

  的能力

  一时间

  竟成为魏晋神经病名士们

  趋之若鹜的爆款

  (史壳郎:药药切克闹 休闲时刻来一包)


  服用后燥热难耐

  必须不断步行来散发

  这就是

  散步

  一词的由来

  《世说新语》:“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并觉神明开朗。’ ”(何晏,字平叔;寒食散又名五石散。)

  唐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改良炭

  首先是烧炭的改良

  唐有羁縻(朝贡)制度

  西凉外邦进贡名瑞炭者,可燃烧十日,

  有光、无焰,热气逼人。

  权贵甚至烧出了花样

  杨国忠吩咐下人将炭材削捏成“双凤”的形状

  每回烧炭前

  先清空上回剩余炭渣

  再加入已改造美观之炭

  (史壳郎:官会玩!)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权贵烧炭甚至玩出了花样,如“杨国忠家,以炭屑用蜜捏成双凤,至冬月,则燃于炉中,及先以白檀木铺于炉底,余灰不可参杂也。”


  手炉

  唐朝人发明了手炉

  不仅有取暖功用,还兼具赏玩功能

  人们将炉壁精雕细琢

  炉内放置香薰、药材


  (史壳郎:“难怪你们都捧手炉,不仅御寒,还能当香水勾引皇上啊!”)

  纸裘、鹅绒被

  唐时,麻的种植相对减少

  加之造纸术已成熟,穷苦人家从中取材

  便出现了特意加厚的“纸裘”。

  原料是楮皮纸(厚而坚)。

  揉皱后,耐穿、透气性佳、造价低廉,

  是贫民士子出门首选。

  甚至出现了鹅绒被!

  在唐人看来,鹅绒被不光保暖

  还可防止小儿发癫痫

  (史壳郎笑了)

  这算羽绒被服的雏形吧~

  据《岭表录异》记载,“南边之酋豪,多选鹅之细毛,夹以布帛,絮而为被,复纵横纳之,其温柔不下于挟纩也。俗云,鹅毛柔暖而性寒,偏宜覆婴儿,辟惊痫也。”


  妓围、暖手

  还有一招令人脸红心跳的玩法,

  官讳妓围,俗名

  肉阵

  史载每逢严冬,

  申王就让宫女围成一圈,

  自己端坐其中。

  (申王:你有炉子,我有妹子)

  还有位好色の岐王,手冻僵了,

  不靠火取暖,而是把手伸入宫女怀中,

  称为“暖手”,天天如此!

  (史小姐:“咸猪手!”;史壳郎默默流哈喇子中)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岐王少惑女色,每至冬寒手冷,不近于火,惟于妙妓怀中揣其肌肤,称为“暖手”,常日如是。……申王每至冬月,有风雪苦寒之苦,使宫妓密围于座侧,以御寒气,自呼为‘妓围’。”男同胞们自行脑补吧!



  宋

  (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汤婆子

  宋朝有一种特殊保暖用具

  有多个名称

  “汤婆子”、“锡夫人”、“汤媪”、“脚婆”,

  类似于热水袋

  一般是由锡或者铜制成椭球状或南瓜状的瓶子

  上方开口带塞子,从该口灌进热水,临睡前放被窝里。

  苏轼在写给朋友杨君素的信里便提到送了一只暖脚神器汤婆子,他赞道:“只要每夜灌以热水,就可以彻夜不冷。”(史壳郎:“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就送汤婆子。”)

  黄庭坚曾作诗戏咏曰:“小姬暖足卧,或能起心兵;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他赞叹汤婆子带来的温暖,会令人心感物而动,写得别有一番风趣。

  南宋范成大也有一首《戏赠脚婆》诗:“日满东窗照被堆,宿窗犹自暖如煨;尺三汗脚君休笑,曾踏靴霜待漏来。”自叙他过去冬天睡觉,犹如两脚踏霜,冷得整夜难眠。而有了汤婆子相伴,脚暖得都出汗了,早晨日上三竿也还赖在床上,不想掀开暖暖的被窝起来。


  煤炭

  同时期的辽金已经开始使用煤炭了

  金代学者赵秉文长住北方,有《夜卧炕暖》诗,说“近山富黑瑿,白金不难谋。地炉规玲珑,火穴通深幽……门前三尺雪,鼻息方齁齁”,黑瑿指煤炭,由于设计得当,煤烟熏不到人,即便屋外积雪三尺,屋里也暖气融融,在暖炕上睡得很舒服。(前文提到的炭均指木炭)

  元

  (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暖帽

  元世祖忽必烈有不少皮暖帽、银鼠暖帽


  明清

  (公元1368年~公元1912年)

  火炕取暖

  明清时期,开始流行“火炕取暖”

  在房屋四周建筑排烟管,外面用石头围砌

  烟管一端连接炉灶,炊烟就不会外泄至屋外

  而是通过管道环绕屋子四周,形成一个热循环系统

  原理和今天的暖气设施类似

  间宫林藏《东鞑纪行》中记载:“屋内四周垒炕,外面以石砌成,中空,于两端之近门处从上凿孔修灶。故炊烟不外溢,均经炕洞达屋之四周后,从屋外之木烟筒中冒出。因此,严冬积雪季节,屋内亦感温暖,不穴居亦可过冬。”

  暖阁

  清朝的皇宫中有暖阁,

  就是根据火炕原理改造成的

  地下火道

  《宫女谈往录》记载:

  慈禧太后身边宫女回忆,宫殿建筑都是悬空的

  像现在楼房有地下室一样,冬天用铁制辘轳车

  将烧炭推进地下室,人在屋里像在暖炕上一样

  坤宁宫东暖阁,如今还保留着这种设施。殿前的炉坑口覆盖着包着铁板的木盖,至今可见。

  惜薪司

  为了保障取暖,宫里还设置了

  负责供暖事宜的专门机构

  明代叫“惜薪司”,清代则称为“营造处”。

  该官职负责炭的供额,

  从中亦可看出身份高低之别。

  乾隆年间,宫内按份例供应木炭: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

  暖椅

  清代李渔是古代文人中少见的善于工技的人物

  在其《闲情偶记》里,专门讲了他如何设计暖椅的经历

  椅子下面设计了一个抽屉,抽屉里面放炭炉

  这样一来全身都不冷了


  暖砚

  还记得高中文言文篇目《送东阳马生序》?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伏案作书,光有暖椅还不够,于是古人又发明了暖砚

  砚腹中空,内置炭火,这样墨汁也不冻结了


  五彩长方形瓷暖砚 ?故宫博物院

  史壳郎突然好奇,

  假如可以穿越到古代,

  你最想get哪种取暖神器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