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入出有致 2017-02-04

    121日招生就业处潘明全主任在国旗下讲话,就目前世界经济危机而给学生就业带来困难的形势,给全校学生上了《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生动的一课。现将国旗下的讲话内容转登如下:

什么是职业素养?概括的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 职业道德、(二) 职业思想(意识)、(三) 职业行为习惯、(四) 职业技能。

  前三项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从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亡逐步形成,逐渐完善,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后一项,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例如,计算机、英语、数控等属职业技能范畴的技能,可以通过两、三年左右的时间令我们掌握入门技术,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而成专家。可企业更认同的道理是,如果一个人基本的职业素养不够,比如说忠诚度不够,那么技能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越大。可见企业的老板更看中的是员工的道德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企业通常将二者的比例以6.53.5进行划分。

  我们可以用大树理论来描述两者的关系:每个人都是一棵树,原本都可以成为大树,而根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枝、干、叶、型就是其显现出来的职业素养的表象。要想枝繁叶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所以我们要想成为一棵有用的大树,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职业规划是针对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

那么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就要明白自己想干什么?未来希望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如果你不知道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同样,一个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人通常什么也干不好。所以,确立一个具体的职业目标和专业方向,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想干什么是做好职业规划的前提条件。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认清自己,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要清楚自己对什么有兴趣,朝着自己的兴趣方向去发展。

当然仅凭兴趣选择是不全面的,感兴趣的事情并不代表其有能力去做,宇航员杨利伟,导演张艺谋,球星姚明等人所从事的职业可以说是众多年轻人的兴趣和梦想,但从事这些职业所必备的个性能力特征决定了不是只有兴趣就能干好的。因此,清楚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是选择职业的必备条件。因为不同能力优势的人适合学习的专业和未来从事的职业是有所区别的。在这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个性特征,有自己的长项、弱项,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前提下,才能恰当地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职业。

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毕业的大学生有559万之多,浙江省毕业的大学生就有21.9万人,2009年预计还在增长。迄今还没有落实工作的大学生预计还有五分之二。还有象我们这样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浙江省每年还有数以万计。今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许多企业纷纷倒闭或裁员职工。大家可以想,到社会上去谋求一份职业竞争是何等激烈。

因而我们校学习时就要有忧患意识,在平时的学习中摆正思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为以后到社会上谋求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招生就业处近期要把我们职教中心的优秀毕业生事迹展示在校园内,作为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我们坚信:在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安吉职教中心一定会有更多的职教之星在我们学校里诞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