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高寒缺氧的考验 这名“车辆医生”在青藏铁路上默默坚守!

 铁道之旅 2017-02-04

面对高寒缺氧的考验 这名“车辆医生”在青藏铁路上默默坚守!

付国正在对列车车窗进行检查。

面对高寒缺氧的考验 这名“车辆医生”在青藏铁路上默默坚守!

付国正在对列车车窗锁进行检查。

面对高寒缺氧的考验 这名“车辆医生”在青藏铁路上默默坚守!

付国正在对列车车端电力连接器进行检查。

面对高寒缺氧的考验 这名“车辆医生”在青藏铁路上默默坚守!

付国正在对列车集便器控制柜进行检查。

面对高寒缺氧的考验 这名“车辆医生”在青藏铁路上默默坚守!

付国正在对列车进行巡视。

面对高寒缺氧的考验 这名“车辆医生”在青藏铁路上默默坚守!

付国正在对列车灭火器进行检查。

面对高寒缺氧的考验 这名“车辆医生”在青藏铁路上默默坚守!

付国正在对列车水阀进行检查。

面对高寒缺氧的考验 这名“车辆医生”在青藏铁路上默默坚守!

付国正在对列车洗面镜进行检查。

面对高寒缺氧的考验 这名“车辆医生”在青藏铁路上默默坚守!

付国正在对列车制氧口进行检查。

面对高寒缺氧的考验 这名“车辆医生”在青藏铁路上默默坚守!

付国正在对列车走行部进行检查。

面对高寒缺氧的考验 这名“车辆医生”在青藏铁路上默默坚守!

付国正在对列车坐席边凳进行检查。

面对高寒缺氧的考验 这名“车辆医生”在青藏铁路上默默坚守!

付国正在对走行部进行检查。

面对高寒缺氧的考验 这名“车辆医生”在青藏铁路上默默坚守!

付国正在关闭集便器控制柜门。

39岁的付国是沈阳车辆段乘务车间青藏乘务大队六组的一名车辆乘务长。2016年2月1日,沈阳铁路局开行了沈阳北至拉萨的东北首趟进藏列车,多年从事库检、站列检检车员工作的付国被顺利地选入青藏乘务大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青藏车队乘务员。

进藏乘务员的工作是辛苦而艰巨的。车辆乘务员不仅要适应长达十天的超长出乘时间,还要克服高原缺氧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反应,处理列车各种临时故障和突发事件。对于付国来说,每一趟出乘都是一次技术和心理上的双重考验。冬春运期间,段和车间对青藏车走行部和制动系统的运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为乘务员,付国不仅要保证列车运行途中车下走行部、制动系统等重点部位绝对安全,还要保证车上旅客服务设备正常使用,同时在拉萨和成都两个终到站还要按标准要求对车辆进行入库检修作业。对此,付国不敢有丝毫地懈怠。

格尔木到拉萨间,是值乘的“非常时段”。最高海拔达五千多米的高原带来的生理反应考验着旅客,同时也考验着车辆乘务员。缺氧的状态下人会头痛、胸闷,容易疲劳,不能进行剧烈运动,甚至走快了身体都会感觉不适。而付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穿过一节节车厢内拥挤的人群,完成一次次的对制氧机、配电柜、集便器等上部服务设施项点的巡检作业,确保车辆设备设施在运行途中的安全使用。“尽管条件艰苦,但巡视的标准不能降低,故障的处理不能含糊。”这是付国经常鼓励大伙儿的话。

2016年11月4日,付国担当Z321次值乘任务,在列车终到成都站后,他在成都库内对车辆走行部进行技检作业时,发现YW25T676490车3位抗侧滚扭杆座组装螺栓折断。走行部关乎列车运行品质,直乎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发现故障后,付国的脑袋“嗡”的一下。将故障信息上报后,付国立即组织同组乘务员对故障部位进行进一步排查和确认。他们找来铁线对故障部件进行了捆绑应急处置。由于列车还要完成数千公里的运输任务,同组的3名乘务员在列车拉萨返沈阳的运行途中,全程监控故障车辆运行状态,他们甚至还将休息的铺位搬到故障车辆车厢内。11月9日17时58分,Z621次旅客列车车底安全到达沈阳,缓缓驶入沈阳车辆段沈北运用车间检修库,付国和同事们牵动多日的心终于得以平静。沈阳车辆段领导对付国等人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处理突发故障并对故障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了列车运行数千公里后安全抵达沈阳的事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给予付国经济奖励3000元。

这便是付国,一名普普通通的青藏车辆乘务员,却又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人生的不平凡。无论酷暑、严寒,他始终立足岗位,默默坚守,他是沈阳车辆段乘务车间“挑战极限、勇克难关、安全优质、甘于奉献”的拉萨精神的最好传承者和发扬者。肩负光荣使命,守护进藏之路,是他作为一名青藏乘务的无悔坚守。

(于伶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