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B 病毒脑炎临床诊治四大要点

 神圣使者飞雪 2017-02-04

与普通病毒性脑炎不同,EB 病毒脑炎有其独特的临床影像学表现。近期 AJNR 杂志发表了一例 EB 病毒脑炎的病例,一起来看下。


病例描述:


患儿男性,8 岁,因癫痫持续状态、发热以及剧烈头痛就诊。



图. 分别为轴位 T2-FLAIR(A)、 T2 加权像(B)、 ADC 成像(C)、以及增强的 T1 加权像(D)


图像显示双侧纹状体对称性异常高信号(尾状核和壳核),伴有深部和皮层灰质肿胀,病灶无增强。


诊断:EB 病毒脑炎


EB 病毒导致的脑炎占所有儿童脑炎的 5%。大约 20% 原发性 EB 病毒感染患者伴全身性并发症,而神经系统受累的患者占 5%。


不同患者的临床预后不同,从完全康复到死亡均可出现。影像学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类型具有预后价值,脑干受累患者预后较差。


临床症状:


癫痫、发热、头痛以及爱丽丝梦游仙境综合征。


关键诊断要点:


1. CT 显示非特异性密度减低,但是敏感性很低;


2. MRI-T2 加权像显示尾状核和壳核对称性高信号,由于病毒对基底节区具有特殊的亲和性。也可累及丘脑、皮层等。白质、脑干胼胝体压部可能受累,但十分少见;


3. ADC 成像可见信号增高或减低;


4. MRS 成像显示 NAA 减少,氨基酸和肌醇水平增加,但这些均为非特异性表现。


鉴别诊断:


EB 病毒对基底节区有特殊的亲和性。


1. 线粒体脑病以及其他有机酸尿症患者中也可见到类似的影像学表现,但是这些患者伴进行性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症状,而没有其他神经系统缺损症状;


2. 缺血和缺氧损伤、一氧化碳中毒或低血糖可出现类似于 EB 病毒脑炎的表现,但这些患者通常会伴有白质受累,ADC 成像显示信号减低(比如弥散受限);


3. 还需考虑深静脉血栓形成,因其也会出现肿胀和不同的 ADC 信号变化,但 T2 成像以及 MRV 有助于排除诊断;


因此,临床病史和首发症状有助于鉴别 EB 病毒脑炎与其他基底节异常疾病。


治疗:


皮质类固醇激素、阿昔洛韦以及抗癫痫药物。


本文来自丁香园。


今日自测
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的典型 MRI 表现是什么?

回复「0801」可获取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