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种不合格的父母,你占了哪一种?

 平安健康如意好 2017-02-04

文丨大白

   来源丨温馨爸妈读物(ihaha233)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父母在孩子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很多时候,父母甚至能决定孩子的一生。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们身为父母,漫漫求索,苦心孤诣,却还是难免会出错,一不小心成了“不合格”父母!我们千万不要做下面这6种父母。


01

工作狂型父母


《家有儿女》中有一集,说的是爸爸戴天高整天忙于工作,连吃饭的时间都在打电话谈业务,就连和女儿戴明明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后来女儿“报复性”的变得叛逆,父女关系剑拔弩张。对于电视剧中的情节我们一笑了之,却没意识到可能自己也是这样的父母。


在生活中,工作狂的父母并不少见。我见过为了工作而忘记接小孩的,也见过一直在电话里谈业务,却全然不知道孩子在身后露出的落寞神情……


忠于工作,是我们的职业操守,但是凡事都讲个度,我们常说,工作和家庭要分开。的确,过分的把工作带入到家庭中,会“强迫”孩子疏远你,甚至为了引起你的注意,孩子会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


工作是做不完的,而父母陪伴孩子的有效期是有限的。不妨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暂时放下工作,陪陪孩子,你收获的将不只是金钱。


02

过度溺爱型父母


如果说鲜花般孩子没有父母的陪伴,会凋零,那么,父母的过度溺爱也会让孩子禁不起风吹雨打。我们总是对“熊孩子”避之不及,害怕他们的胡搅蛮缠、任意妄为,却忘了造成熊孩子张牙舞爪的背后,是过度溺爱他的父母!


有一次,晚上下班坐公交车回家。车上遇见了一对母子,小男孩特别闹,指着座位上的女生,霸气的说:“我要坐这个位子!”而妈妈的反应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她非但没有教育小家伙,还特别不客气对那女生说:“你起来一下,让宝宝坐这个。”


后来一车子的人,看着那小男孩大叫着在座位上踩来踩去,配合着妈妈的鼓励,越来越起劲。


这是爱孩子吗?不是,这是在害孩子啊!爱孩子不是说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如果爱变成了溺爱,也就意味着,开始伤害。你溺爱的孩子,最终都会被现实毫不客气的教育!


03

言而无信型父母


“宝宝,你听话,妈妈下班回来给你买玩具。”


“对不起啊,妈妈下班太匆忙,忘了给你买玩具……”


人无信不立,尤其是为人父母,更该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有时候,生活已经把我们逼得够累、够苦,我们还要去应付孩子的“无理取闹”,就会想着先搪塞一下孩子吧!


得一时清净也好,真心承诺也罢,孩子在意的不是你说出来的承诺有多美,他期待的是你,真的做到了!你答应买的玩具,远不及你守信的魅力!


孩子是较真的,可能你言而无信,一次两次,孩子心里只是不舒服,次数多了,他会觉得,自己的爸妈也变成了“放羊的小孩”,谁还管他大灰狼来没来呢?


大概父母听到的最心痛的话,莫过于孩子毫无波澜的说:“算了吧!反正你永远做不到。”



04

棍棒教育型父母


不知道是哪位先人无聊时说了一句“棍棒底下出孝子”,就这么流传后世,被引为教育宝典了!与其说,拿起棍棒是为了教育孩子,不如说是父母给自己的不尽职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孩子不是不可以打,但是,拿打作为教育本身,一味的打孩子,除了让孩子自卑、叛逆,有暴力倾向以外,大概是没有好处了。


《小别离》里的张小宇的爸爸,一言不合就“我打死你这个不孝子”,有用吗?没用,张小宇在受到“威胁”以后,反而更加猖狂,和后妈闹得更加不可开交。相反,在张爸冷静下来以后,父子两个心平气和,倒处的像朋友。


家庭教育可真来不得简单粗暴,教育是需要父母的爱心、耐心和包容心的。


05

婚姻困难型父母


都说父母恩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一家三口,大手牵小手的家庭常常惹人羡慕,孩子牵连着父母,徜徉在深深的爱里。一般这种家庭的小孩,大都活得快乐。可是,遇见婚姻不幸福的父母,孩子会快乐吗?


听一个做老师的朋友说起她班上的一个小孩,明明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开心不起来,问她什么也不说,后来她在作文中写道:“我害怕回家,我不喜欢那个地方。因为爸爸妈妈老是吵架,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就吵的不可开交,摔东西……”


一个爸爸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爱他们的妈妈;一个妈妈能该让孩子明白的,就是欣赏、尊重他们的爸爸。婚姻里出现问题,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夫妻双方,更可怜的是,孩子。


06

幼稚啃老型父母


前几天和朋友一起吃饭,说起她的哥哥。这位哥哥已经成家,做了爸爸,却尚未立业。一家三口全靠朋友的爸爸去工地上打工挣钱养活,买了房子要车子,全然不顾近60岁老爸还在拼命。


啃老是个很难听的词,意味着你已是成年,却尚未摆脱幼稚,还是个“巨婴”。父母不都该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吗?我们口口声声希望孩子做一个独立的人,却忘了自己还没断奶吗?


幼稚啃老的父母,是在孩子面前最站不稳的父母。试想,孩子从小看着父母好吃懒做、不思进取,靠爷爷奶奶养着,孩子难道会自立吗?


既然做了父母,就意味着我们从心智上应该成熟起来,毕竟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着最爱的那个小生命的未来。我们不是“巨婴”,而是巨人,一肩挑着年迈的父母,一肩扛着待哺的孩子,我们每踏一步,都是他们的骄傲!


都说希望孩子好,那就尽力去做个好父母!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责无旁贷。


家庭教育,重结果,更重过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讲究方法策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看看孩子需要什么,我们才敢给什么。过程是好的,那结果自然不会差。


我们都要做合格的父母啊,对“不合格”坚决说“不”!


- END -


*来源:温馨爸妈读物(ihaha233),最温暖的亲子读物,最优秀的教育态度,最美妙的家庭生活,大白陪你,度过快乐每一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