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军神李靖用兵就一个字:稳

 茂林之家 2017-02-05

孙子用兵正奇集合,虚实结合。所谓正奇就是指正兵和奇兵。正兵是在战场正面采用常规战术进行战斗的部队,奇兵是指根据不同的战场情况,出其不意的特种战术和部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凡将正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斗将也;奇正皆得,国之辅也。执正以驭奇。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以正合是以奇胜。大唐军神李靖用兵就一个字:稳


李靖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精通兵法,善于用兵。年轻时,其舅隋朝名将韩擒虎就感叹说:“可与语孙、吴者,非斯人尚谁哉!”唐高祖李渊曾赞道:“李靖是萧铣、辅公祏膏肓,古之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岂能及也。大唐军神李靖用兵就一个字:稳


武德二年(公元619 年),他跟从世民东讨王世充,由于军功而被授予开府。在唐太宗经略东都的同时,唐廷派他率兵进攻占据荆州的萧铣。四年(公元621 年),李靖向唐高祖陈述进攻萧铣的十条策略,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任命他为行军总管,平定了萧铣,并任岭南道安抚大使,安抚岭南。六年(公元623 年)辅公祏在丹阳起兵,唐廷命李孝恭为元帅,李靖为副帅率兵讨击。李靖率兵稳扎稳打,先破其阻击之兵,轻骑袭取丹阳,平定了辅公祏。七年(公元624 年)唐在蒋州(今江苏南京)设置东南道行台,李靖出任行台兵部尚书。行台撤销后,改任扬府大都督府长史,八年(公元625年)突厥南下攻掠太原时,李靖统领江淮兵1万北上御敌,当时诸军皆不利,只有他一军独全。突厥退后,以李靖检校安州(今湖北安陆)大都督。
大唐军神李靖用兵就一个字:稳


唐高祖曾说"李靖是萧铣、辅公祏膏盲,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太宗即位后,前后任命李靖为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检校中书令。贞观三年(公元629 年)任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3000 出击突厥。次年突袭定襄(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颉利逃遁,后被生擒,灭东突厥。唐太宗曾感叹说:"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李靖以功进封代国公,任尚书右仆射。九年(公元635 年),负足疾而任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西征吐谷浑。还朝后,以足疾为由,请求退职,谢绝宾客。十一年(公元637 年)改封卫国公,二十三年(公元649 年)卒。
大唐军神李靖用兵就一个字:稳


从李靖平定萧铣,攻打突厥、吐谷浑的几次重大军事行动中,可以略窥其最主要的战略原则是稳扎稳打,不冒险躁进;在具体用兵时,却着意于"出其不意"。在平定萧铣时,唐军结集于夔州,但正值秋水上涨,三峡一带危险万分,萧铣以为唐军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出兵三峡,唐军军将也大多主张待江水落下再进兵。但李靖却出其不意,乘险而出三峡,直逼江陵,萧铣进退失据,只得投降。贞观三年出击突厥,时突厥尚强,而李靖出其不意,直抵恶阳岭。突厥认为"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于是仓惶而逃。第二次出击,他利用唐使节前去慰抚,颉利可汗见使者而疏于防范之机,出其不意,大破颉利。
大唐军神李靖用兵就一个字:稳


虽然李靖用兵多出其不意而制胜,但却不尚冒险,这在攻打辅公祏的战役中表现最为突出。其时诸将建议绕过公祏的阻击而直攻其老巢--丹阳,丹阳破,则诸军自溃。但李靖认为这样做万一唐兵不能很快攻克丹阳,则会陷于腹背受敌的险境,主张稳扎稳打,先破阻击之兵,再攻丹阳。虽然在攻打突厥时孤军直抵恶阳岭,但这是以一旦受击可全军而退为前提的,绝非冒险。李靖戎马一生,著有《李卫公望江南》、《六军镜》、《玉帐经》、《兵家心书》、《兵铃新书》、《李卫公问对》、《卫公兵法》。现今,仅存《李卫公问对》及《卫公兵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