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生产与消费琐谈

 稷下阿蒙 2017-02-05

这里企图略微展开一点关于“经济学”的思考,然而思考的对象却是精神产品精神产品生产等因素。

涉及到精神的活动、行为、影响因素与现象,似乎与经济关系不密切,牛唇不对马嘴;将它们牵强比附到涉及物质资料生产及相关服务的“经济”上,似乎不够严肃,而失之于庸俗,不够“唯心”,而过于“唯物”,姑且尝试、不妨听之,“有则加勉”(原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里故意异其道而用之),何如?

人们不仅需要和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及相关服务,同时也需要并进行精神产品生产及相关服务,所以相关思考有现实基础,虽然谈不上创新,却也还不是镜花水月。

要素:精神产品、精神商品、精神产品的生产、精神产品生产者、精神产品消费者、精神产品的流通与分配、精神产品生产成本、精神产品的生产工艺与生产效能,等等。

社会分工中,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等等,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之间的差别显然呈回归相关关系。

基本上,相应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物质资料生产及相关服务的领域和范围有多宽,精神产品生产及相关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也会有多宽,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精神产品的类型划分:其中一个标准或角度是,有些侧重于形象思维,如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而音乐也可以视为涉及到听觉形象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产品,有些则侧重于逻辑思维,如词典、辞海、辞源、百科全书类工具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方面的教科书、历史记载与人物传记等等。当然,只是侧重,不绝对,例如一本儿童读物,将不会仅限于形象思维,而是也会循循善诱讲道理。

还可以有其他很多标准、很多不同角度的划分。

精神产品,尽管不总是,但往往无需借助于物理质量的加工处理,而仅表现为信息。每句话,甚至每个字,都可以看作一件精神产品或其构件。容易认可,这里同样有耐用消费品,如大博物馆、代表国家文化水准的百科全书类鸿篇巨制等,也有低值易耗品,如简单的口语交流、卖萌装酷的微博之类。其中不乏垃圾。

……关于物质资料生产及相关服务的经济著述,可谓汗牛充栋,而涉及精神产品及其生产的研究,相形之下是否太过“苗条”?迄今,或无人专题研究思维之效率、精神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之效率(即使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等,也很局限);

因而精神生产等之实践亦或多半在黑暗中摸索,效率低下,且具“小生产者”“自然经济”特征,缺少市场分工与交换,而这正是过度要求“统一思想”的某种意识形态偏执所希望保持的局面,即限制思想、限制创新、闭关锁个人。

实质上,如果科学分工、科学协同,能够像大工业那样提高精神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技术水平。例如,语音识别文字识别等也是精神产品生产技术的特定工艺,语音识别等目前正确识别率还不高,如果通过科技协作加以完善,其效率必将大幅超越键盘输入这样的“常规、传统”工艺,从而使得无数文字型文化遗产可以尽早数字化,得到更好的发掘、保护、批量复制、开发利用。

斯大林提出,社会主义要满足人们的物质与文化需要。尽管对其人草菅人命之所为颇有微词,但他的这句话本身没有错。随着人类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所占的比重也在提升,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自然也就有如何提高精神产品生产的质量与效益等问题。

教育,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物流配送”活动。学习,就是采集精神矿石资源并提炼、铸锻、车削…,也有大量边角余料被抛弃、浪费。也像纺织、缝纫、裁剪。

凡用一定规格的材料加工成刚性、柔性构件,即有优化、省料的课题。而人作为精神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被浪费,是最大的浪费。社会体制机制设计得好,则人尽其才,否则祸莫大焉。

关键是少数人自命为伯乐,在自己的裙带小圈子中选人,如武大郎开店,形成人身依附关系,这样的社会不可能创新,而只能退化。

观念、文化、精神产品的多样性,正如物质营养多样性对生物生理活动的作用一样。不能想象,一个人可以只靠意识形态狂热,而不懂、不用基本的算术常识、基本工具操作技术等等,就可以生活,并胜任“领导”职务。

一个社会更是如此,疯印疯背红宝书、绿宝书(卡扎菲上校),用主义来代替科学,将软科学、行为科学、甚至遗传学说(此项否定系前苏联李森科同志等所为)等等封为伪科学,在文学艺术中只允许8个“样板戏”和浩然的几部长篇小说存在,怎么能称得上精神文化的极大丰富呢?

至今,仍有些人倾向于过度限制很多揭露社会弊端、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将婴儿和洗澡水一同泼掉。如果限制公民合法的精神产品生产,某种程度上是自毁长城,“自行”限制这个社会精神产品生产的合理产能,降低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