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一个穴位(解溪穴)

 文汇秋雨书馆 2017-02-05

定位:本穴属足阳明胃经。在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腿十字韧带、胫腓韧带联合。皮肤由腓浅神经分布。小腿深筋膜致密,在踝关节前方形成小腿十字韧带。该韧带由附着于跟骨外侧前部的外侧束, 和附着在内踝及足内侧缘的内侧上下支组成。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在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达胫、腓骨之间的胫腓韧带联合。

主治:①下肢痿痹、踝关节病、垂足等下肢、踝关节疾患。

②头痛,眩晕。

③癫狂。

④腹胀,便秘。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足下垂神经性头痛胃肠炎、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名称释义:溪。解,散也。溪,地面流行的经水也。解溪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散解,流溢四方。本穴为丰隆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因本穴的通行渠道狭小,地部经水满溢而流散经外,故名解溪。

解溪穴不仅可以放松身心,改善脑部供血不足。还可祛热消肿,他常用来治疗扁桃体、咽喉部位的肿胀,消除胃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