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外文化的“奇石”情结

 johntong 2017-02-05

中外文化的“奇石”情结

2017-01-06 10:25:54   来源:   评论:0 点击:3
奇石,西人译作文人石。然而,要了解文人石一词的确切含义,文人士大夫们常以寄情山水、啸傲烟霞、崇尚宗教为生活旨趣,而标志着这一东方...

    奇石,西人译作“文人石”。然而,要了解“文人石”一词的确切含义,文人士大夫们常以寄情山水、啸傲烟霞、崇尚宗教为生活旨趣,而标志着这一东方精神特征的“奇石文化”则应时而生。这种文化更多的是建立在传统中国佛教“禅宗”与儒家学说基础上的。唐宋时期,随着各种宗教文化艺术的繁荣,此种雅尚更是演至巅峰;从此,记载文人贤士们的赏石逸闻便不胜杖举了。
  长期以来,奇石的美学集形、色、声、韵于一身,体现了特有的东方“禅”文化趣味,折射出灿烂的东方哲学理念。
  由于以中美、英日为代表的东西方学术界、收藏家群体以及各种科学媒介物的作用,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已发展到一个崭新的互融阶段。
  1919年,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开始收藏中国奇石,这也许是20世纪以来西方艺术机构收藏中国奇石的较早实例。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物馆,都因收藏有神秘的中国奇石而声名鹊起。这种奇石一般泛指古代雅室案头或厅堂内外陈设的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即所谓的四大名石。他们搜集的渠道一般是从东西方的个人收藏以及国际上各种艺术品拍卖中获得。近年来,在美、英、东南亚的一些地区,出现了一批奇石收藏家,他们频频举办风格多样的奇石收藏展,并出版专著,撰述赞美东方奇石文化的神秘特性。
  这方面,以美国雕塑家理查德·罗森布罗姆、收藏家伊恩·威尔逊和苏珊夫妇等较为引人注目。作为美国人,他们努力排除文字等方面的差异障碍,对东方石文化长期潜心研究并从中享受着这一切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古老的东方奇石正“落户”在大洋彼岸,成为东方石文化新成员家中不可或缺的至尊之“道”。显然,从他们对这些石头的研究与撰述中不难发现,这个“道”已经成为他们探求人类精神永恒支点的重要依托。
  然而,对于多数不了解这些情况的人们来说,就自然地倾向于把石头看做与地质学有关的物质,他们强调对石头的外形欣赏,也因此不能进一步透过石头去体会那些蕴涵在石头之内“道”的感召力,从而无法获得更为深邃的精神启示。中国道家学说中的“朴”,被翻译成“未事雕琢的状态”(或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事物)。而浑然天成与不事雕琢则正是奇石中“禅”的文化特性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