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的人生八阶段,你正在哪里?

 HNYZL 2017-02-05

播种,发芽,开花,结果,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人也是要经历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过程。在这不断成熟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也是经历着渐进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师承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他从生物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八阶段理论”。

心理学的人生八阶段,你正在哪里?



第一阶段:婴儿期(0--2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信任感,克服怀疑感,拥有“希望”的品质。如果婴儿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感觉到安全舒适,就可以发展出对周围环境的基本信任,这就要求父母要在孩子哭闹或饥饿时,及时出现并给予满足,这对其今后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拥有希望品质的孩子敢于希望富有理想,对未来充满向往。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2--4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拥有'意志'的品质。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自主的走、跳、说。他们有“意志”的决定自己想要做什么,开始有了自主感,他们总是要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甚至要做家务,像一个小大人一样。这时,父母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也不能对孩子管教过于严厉,一定要把握一个“度”,即让孩子获得一定的自主感,又不能放任不管。该阶段如何度过将影响接下来他对社会组织,社会理想的态度。

第三阶段:游戏期(4--7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培养'目标'品质。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活动就是游戏,如果他们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就会渐渐形成主动感,这将有利于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有创造力的人,埃里克森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是与这一时期的主动感发展程度有关系。

第四阶段:学龄期(7--1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形成“能力”的品质,这一时期,儿童的重心活动从游戏变成了学习,如果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习的课程,就可以获得勤奋感,可以对以后生活工作的态度有积极地影响,可以自信积极的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2--18岁):该阶段的任务是获得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形成“诚实”的品质。青春期阶段是一个发展迅速的阶段,也是人格发展中比较困难的时期,将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我是谁?”是一个核心问题,如果可以得到成功地答案,就可以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获得角色同一性),即一个人可以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并且可以欣赏自己。

对于大学生来说,获得同一性的大学生经过积极的自我探索与思考,已经明确了个人的价值观、目标、发展方向和生活的意义,获得了内在的成长动力。他们通常是思想成熟、喜欢思考的人,表现出较高的自主和自尊水平,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潜力,能对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主动解决成长中的困扰,主动适应外部的环境变化。因而,能够不断战胜成长中的各种挫折,以积极的心态向人生的目标迈进。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实现“爱情”品质。这一时期的青年男女已经具备能力并且自愿准备去分担相互信任,文化娱乐,生儿育女等生活等。这些都是在上一个阶段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的基础上的,并在此阶段巩固自我的同一性。发展亲密感对是否可以满意的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50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获得“关心”品质。这一时期大多建立了家庭,他们的兴趣扩展到下一代,主要是指导下一代的成长,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繁衍”不单指“生殖繁衍”。如若缺乏繁衍感,就会退行到一种假亲密,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只一心专注自己,就会形成停滞感。

第八阶段:成熟期(65--dead)此时的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此时形成的良好品质是“贤明智慧”。这是人生的最后阶段,人们总是会回首自己的一生,如果对自己的人生比较满意就会产生一种完善感,其中包括长期人生阅历形成的智慧和哲学。良好的“完善感”可以让人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和死亡。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时期的任务和要求,解决了这些核心问题就会产生相应的品质,就可以不断完善我们的人格。我们很幸运有前人指引,让我们站在巨人肩膀上直面人生,风雨兼程。

心理学的人生八阶段,你正在哪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