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厉害的“春兰”怎么被搞砸

 q1338 2017-02-06

1994年,对春兰公司来说,是一个无比关键的年份。在成为行业老大之后,采取何种发展战略,决定着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春兰掌门人陶建幸做出了一项后来被证明有失妥当的决策:“多元化扩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董明珠说,“我们只做空调”。

90年代初,“多元化”在家电领域颇为流行。环宇、能猫、上菱等老牌家电企业纷纷开辟新业务。环宇电视机厂举债扩张,熊猫厂转做手机,上菱转攻电梯,家电行业掀起了转型潮流。

风气渐染,人心躁动,陶建幸也开始盘算春兰“多元化”的可能性。他对美国GE公司推崇备至,被这家美国公司“多元化”的案例深深吸引。自从掌管春兰公司,他就生出一个梦想,希望在有生之年,有朝一日,亲手打造“春兰帝国”。

1994年,春兰荣登空调冠军王座,陶建幸认为期盼已久的“多元化”时刻到来。

这一时期,正值摩托车热流行,大江南北一夜涌起众多摩托车生产厂。1993年,国产摩托车销量达335万辆,稍逊空调产量,每年30%的增长速度却令人震惊。陶建幸也看中了这块处女地,投资20多亿,兴建了一条年产100万辆摩托车生产线和一条年产100万台发动机生产线。

自从踏上“多元化”道路,陶建幸一发不可收拾,后来还将触角延伸到冰箱、卡车甚至汽车领域,拉开家电行业“造车”的序幕。然而,上述尝试多以失败告终,15年后春兰黯然退出空调领域。彼时,格力与美的“空调双雄”在国内称霸多年,在国际上亦是名头响亮。

很长时间内,春兰都成为人们探讨“多元化”的经典案例。它的衰落,让人警醒又叹息。

每当一家公司做大,“多元化”似乎都会成为必然选择;当它还弱小之时,往往能韬光隐晦,专注单一领域。这本是商业世界的惯例,无可指责,世界上亦不乏“多元化”转型成功的案例。但“扩张”毕竟是一项冒险的举动,尤其在前路不明、后有追兵的境况下,贸然出击,往往落得鸡飞蛋打的窘境。

从历史角度考量,1994年也许可以视为春兰公司命运的分水岭,“多元化”迷乱了它的双眼。

曾经厉害的“春兰”怎么被搞砸

某种意义上,陶建幸选择“多元化”是出于无奈。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然,上游生产商加重对渠道商的依赖,利润被分割。又因品牌优势不足,本土生产商大规模生产,依靠销量取胜。完成规模化发展之后,陶建幸发现,似乎再难有长足进步,遂转而开辟新的利润来源。

不容忽视的是,苏宁与春兰虽为伙伴,同样存在博弈和较量。随着苏宁壮大,谈判筹码加大,渠道的重要性开始体现出来。苏宁代理那个厂家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厂的销量,为进入苏宁这个渠道,上游厂家必须听从张近东的安排。这样一来,就成为“低价策略”的实际埋单者。

尽管春兰空调的光辉岁月还要持续几年,陶建幸却隐约感到不祥之兆。面对日益强势的苏宁,一次次让步,最终结果是,与华宝、美的并列为苏宁三大代理品牌。后来,空调主业被荒废后,领先优势荡然无存,质量大不如前。产品平均以比美的、格力低500元的价格在苏宁出售,鲜有问津,“大品牌空调一个月的销量都够春兰卖一年”,直至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