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芪柴胡汤治疗肝胆疾病合并 肝功能不良

 柴桂苓 2017-02-06
黄芪 30 g、柴胡 12 g、枳壳 12 g、黄芩 10 g、半夏 10 g、陈皮 10 g、白芍 15 g、当归 15 g、炙甘草 6 g、制大黄 6 g、郁金 15 g、薄荷 3 g、鸡血藤 30 g、白术 10g

腹胀、食欲不振明显者,加鸡内金 12 g、砂仁 6 g;大便稀溏者,加葛根 15 g、赤石脂 15 g;右上腹部疼痛甚者,加香附 12 g、木香 10 g;黄疸甚者,加金钱草 20 g、猪苓 10 g。



急慢性肝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传染病,而慢性胆囊炎、 胆石症或脂肪肝合并肝功能不良患者在临床上也很常见,患者常被反复发作的右上腹部疼痛不适、食欲不振、腹胀、黄 疸等所困扰,给患者的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拟黄芪柴胡汤方中黄芪、白术、陈皮、半夏、炙甘草健脾益气和胃;当归、白芍、柴胡、薄荷养血疏肝理气;郁金、鸡血藤活血通络止痛。其中白术与白芍的用量大小视肝脾病孰轻孰重而定,如以肝为主,倍用白芍; 以脾为主,则倍用白术。 治疗肝功能不良者,多配伍柴胡、 郁金、 薄荷三药,紧紧抓住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的生理病理特点。盖柴胡疏肝自不待言,而郁金辛开苦降,性寒清热,入气分以行气解郁,入血分以凉血散瘀,为血中之气药,是以一药而兼理气、散瘀、止痛之长,且有健胃、 利胆、 利尿之功,复助以凉散之薄荷少许,以增疏肝解郁的作用,既照顾到疏肝,又无香燥耗气之弊。通过临床观察,发现 ALT、AST 的升高是脾气亏虚、正气不足之证,而 TBIL、DBIL、AKP 的升高是湿热之邪较盛的表现,在方中加入大黄通降,使湿热有一出路,从大便而去。由于生大黄性较峻猛,用量稍多则便稀频频,不易掌握,且该病素多正虚,加之湿热邪气非指日可除,而需较长时间服用,故多用性缓之制大黄,以合病情。诸药配伍,可收健脾和胃、疏肝理气之效。
本研究证实,黄芪柴胡汤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及慢性胆囊炎、 胆石症或脂肪肝合并肝功能不良患者,改善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厌油、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有效率为 80.0%,并可使大多数患者的转氨酶降低,说明黄芪柴胡汤具有一定的促进肝功能恢复作用,也有比较明显的降低胆红素作用,与其减轻皮肤巩膜黄疸症状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