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服饰解析(下):皇帝后妃篇

 老刘tdrhg 2017-02-06
2017-02-06阅读原文5评

文 | 青果煎饼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洗稿,授权请微博私信@青果煎饼)

把本文分享到朋友圈,或以链接形式分享无须授权

皇帝服饰

皇帝朝服篇

本片中的皇帝服饰在清宫题材影视剧中算是比较用心的了。至少皇帝在重大场合穿的朝服就在搭配和应用方面做得不错,朝服在本片中出场次数不多,全部都是在重大场合下出现的,很符合清代朝服应用次数少的特点,这一点相比皇帝整天穿着朝服到处跑的其他剧实属良心。更加良心的是,在这部剧中大家终于见到了皇帝朝服的标准搭配:在朝袍外穿了一件较为朴素的衮服。

乾隆帝 石青色缎缉米珠绣四团云龙夹衮服。注意两肩处的日月两章(即红色与浅黄色的小圆形)

影片中同咸丰皇帝(梁家辉饰)穿衮服与明黄色朝袍的形象

清代的皇帝在穿朝服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在朝袍外穿一件石青色四团正龙、两肩处有日月两章的长外褂,这种皇帝专用的外褂被称作衮服或金龙褂。前文提及的僧格林沁穿的四团正龙补服便与皇帝的衮服很类似,唯独两肩处少日月两章而已。当石青色的衮服套穿在明黄色的朝袍外时,正符合古代冕服“玄衣纁裳”的制度。

《崇庆皇太后万寿图》为母后祝寿的乾隆皇帝穿衮服与朝袍的形象

《雍正临雍图》坐在黄桌前的为穿衮服的雍正皇帝,一眼看上去和朝臣们的服饰并无两样

敬酒及画像时,皇帝只穿朝袍而免去衮服。影视剧多因画像上的清朝皇帝只穿朝袍而无衮服,所以在设计皇帝上朝服装时只用明黄色朝袍,但实际上并不符合清朝的习惯。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包括大朝)皇帝的朝袍外都是要加一件衮服或者端罩的。

皇帝常服篇

比朝服更加良心的是,影片中大量出现了皇帝穿常服的场景,这一点非常符合清朝实际情况。清朝皇帝只在大朝、元旦/冬至、祭祀、生日等重大场合穿朝服,其日常起居、上朝(御门听政与叫起等)的衣着极其朴素,即常服— —一种同时具有便服与低级正装性质的服装。上篇中讲过王公大臣的常服,皇帝常服也与之类似,特点为无彩织刺绣的素色袍褂,最多只有织出的暗纹,常服褂长度过膝,色用石青色(即一种深蓝色);皇帝常服袍为有箭袖的大襟右衽长袍,前后左右四开衩,用色不拘,多为蓝色、酱色、浅驼色等。常服袍既可以搭配常服褂穿(比较正式的装束),也可以免褂单穿。在穿常服袍褂时,皇帝腰束吉服带、头戴皇帝常服冠。

电影里朝堂之上的咸丰皇帝(正面对我们的这位),穿常服袍褂与常服冠,对清代服饰缺乏了解的观众往往很难把这种符合历史的朴素装束与高高在上的皇帝联系起来。

穿全副常服袍褂的清太宗皇太极

影片中出现的皇帝单穿常服袍的形象。影片中皇帝的常服袍出现了明黄色、银灰色、酱色、浅驼色等几种颜色。

乾隆帝酱色暗花缎常服袍

区别男式常服袍与便服的方法:便服无箭袖与前后开衩。图为分别穿便服(左)与常服袍(右)的道光皇帝。

影片中有两个镜头中可以清晰看到咸丰皇帝在穿常服时戴了常服冠。皇帝常服冠又称红绒结顶冠,即顶子用红绒结,就是我们俗称的算盘疙瘩,盘扣扣头的结构。夏常服冠仅额前有珍珠一枚,冬常服冠则无任何珠宝。别看这红绒结顶冠材料无奇,等级却最高,制度上只有皇帝的常服冠和太子的吉服冠可用(有记载一些幼年的皇子皇孙也准戴),偶尔也会赏赐给王公大臣。

“国朝定制,皇上燕服,宫中冠红绒结顶冠,凡皇子皇孙皆以是为礼服,甚属尊重。近支王、贝勒得上赐者,许常冠戴,辅臣间有赐者,皆不敢戴。惟张文和公蒙特旨许元旦日冠戴,时以为非常之荣。成王尝戏谓余曰:‘吾帽冠祗值清钱百文,然胜汝辈数百金之顶多矣!’时红宝石顶价甚昂,故王以为戏云。”

——(清)昭梿《啸亭杂录》

电影中的咸丰皇帝

道光帝夏常服冠

夏常服冠的“红绒结顶”的细节

乾隆帝狐皮冬常服冠

注:除皇帝外,其他王公大臣常服一般通用吉服冠,即有球状珠宝顶子的凉暖帽

影片中皇帝除了戴常服冠外,还出现了用瓜皮帽搭配常服的情况。瓜皮帽本属于便服,但是实际中也存在混搭。

电影中穿常服袍戴瓜皮帽的咸丰皇帝

幼年的载淳(后来的同治帝)身穿常服袍头戴瓜皮帽的画像

瓜皮帽源于明代的六合一统帽,在清代也被称作小帽、如意帽。电影中,咸丰帝戴红色宝石顶子的瓜皮帽。而清宫旧藏的皇帝瓜皮帽一般为红绒结顶、有垂下的红缦。需要注意的是,与常服冠不同,瓜皮帽的红绒结顶并不是皇帝的专利,清代士庶也有戴红绒结顶的瓜皮帽的。

光绪帝 石青色缎缉米珠灯笼纹如意帽

行服篇

火烧圆明园后,咸丰皇帝偏安于避暑山庄行乐。影片还原了清代皇家狩猎中“哨鹿”的场景,即头戴鹿角的清兵吹起哨子模仿鹿鸣,吸引鹿前来,由皇帝及皇子、王公大臣涉猎。不料咸丰皇帝射鹿未中,却一箭射伤了哨鹿人。

郎世宁《哨鹿图》局部,左起第三人为乾隆皇帝

照例在打围行猎中,清朝皇帝会穿行服。行服是清代特殊服制,与明代的对襟衣、贴里曳散,唐代的开后圆领袄子类似,属于骑马装束。清代皇帝在离京行猎、巡幸时,就会穿上行服。皇帝行服包括行冠、行褂、行袍、行带、行裳等组成部件。其中行冠冬即用常服冠,唯材质稍有不同而已;夏则用雨缨凉帽(雨缨即帽缨材质采用茜草染红的动物鬃毛),黄色绒结为顶。行袍与常服袍类似,但是右膝处大襟被裁短一截,并用一排纽扣与底襟扣合。行裳为护腿两片裙,用织物或兽皮制成,围在袍外。

康熙帝 香色夔龙凤暗花绸皮行服袍,注意其右大襟下摆被裁断并钉有一排扣子

雍正帝 梅花鹿皮行裳

《乾隆帝一箭双鹿图》局部 标准的皇帝行服画像。皇帝穿石青色马褂,侍从穿黄马褂。

需要注意的是,皇帝行褂(行褂即俗称马褂的对襟短褂,满语olbo)在制度上为石青色(冬季也会用翻毛),也就是说理论上皇帝并不穿黄马褂。而在电影离京及哨鹿的场景中,咸丰皇帝身穿对襟黄马褂,理论上并不符合制度。但是制度规定与实际情况并不是完全符合的。如咸丰帝之父— —道光皇帝就有身穿行服而着大襟明黄色马褂的画像,与制度上皇帝行褂对襟、石青色的规定完全不合。故宫中同样对襟有收藏皇帝对襟黄马褂的文物,但是暂时不清楚如何穿戴搭配,故也不能排除皇帝穿黄马褂的可能性。

《策骏清尘》图中,道光帝穿明黄色大襟马褂,转自微博@大岳太和山道士

影片中穿明黄色对襟马褂的咸丰皇帝

皇帝黄马褂实物(嘉庆帝 明黄色暗葫芦花春绸草上霜皮马褂)

实际上,对襟明黄色黄马褂一般为御前大臣、侍卫班领在离京扈行时穿着。在紫禁城内时,侍卫们一般并不穿属于行服的黄马褂,而是视礼仪场合穿戴常服、吉服或朝服。电影中除咸丰皇帝外,仅还有一人穿过黄马褂,那就是蒙古亲王僧格林沁,他于道光九年获赏穿黄马褂的资格,这就是明黄色马褂的第二种应用:赏赐有功大臣或随皇帝行猎时箭术高超的人。僧格林沁在与奕?商讨时,穿了黄马褂。而在八里桥之战中他率骑兵冲击联军的洋枪洋炮时却穿了普通大臣的石青色马褂。僧格林沁一生获赐服颇多,前后有三眼花翎、黄马褂、四团正龙补服(在前文已经有提及)等,可见为古代帝王用赏赐服装收买人心、达到巩固统治目的的典型。

穿黄马褂的僧格林沁

穿石青色马褂的僧格林沁

清代另有一种明黄色对襟长褂,为喇嘛所用,在电影中也有出现。这种黄褂非世俗服饰,是西藏喇嘛的一种外套,穿在前后不开衩的喇嘛蟒袍外。

其他服饰细节

避暑山庄打猎的戏中还出现了穿大阅甲的咸丰帝与穿欧洲盔甲的丽妃策马同行的场面,一旁还有一位外国画家在观察描绘这一场面。这个场景明显是意在还原《靖戎扬烈图》画中的场面。但是很可惜的是,这幅署名为郎世宁的画实际上应该是一件假画,是依照清宫里一幅穿西洋盔甲的女子像(即被讹为“香妃像”的那幅)以及《乾隆大阅图》开脑洞仿造的。(导演:我可能看了假画)

《靖戎扬烈图》(此为假画)

台北故宫藏穿西洋盔甲女子像(此为真画),转自微博@新水令

打猎这段戏中还有一个槽点(导演还专门给了特写,相当尴尬),就是皇帝的扳指戴在了拿弓的左手上,而在现实中,应该是要戴在扣弦的手(通常为右手)的大拇指上才对。在清代,有很多人平日也戴着扳指,作把玩用,清代容像中就常可见在右手上戴着扳指的人。

在避暑山庄的场景中,咸丰皇帝脱去朝服袍褂后,似乎还出现了一种了一种独特的夏季内衣:竹衫,韩国古装剧中有时可以见到这种竹衫,但是在国产剧中还较为罕见。

电影中的咸丰皇帝

竹衫实物,转自微博@安徽博物馆

穿竹衫的晚清中国古董商人

咸丰皇帝在穿常服和朝服时用一双黄色朝靴。我们在很多清宫剧中都见过这种黄靴,似乎已经成了皇帝专用。但是这种华丽土豪的朝靴实际上多是清早期服饰制度未完全确立时的产物,后来已经基本不用,而改为使用黑色靴。它也不是皇帝的专用服饰,在山东博物馆就收藏着一双类似的朝靴,清初降将、汉人王爷尚可喜的画像中也可见一双同款。

影片中的朝靴特写

康熙帝 黄缎缉米珠绣朝靴

山东博物馆藏朝靴

尚可喜朝服像

后妃服饰

后妃朝服篇

说起后妃服饰,一开始看到两宫皇太后的朝服时感觉还是挺用心的,至少人家朝褂还用了两种款式呢:

比较正规的两套女朝服,两位皇太后分别穿一式朝褂与三式朝褂

皇太后、皇后一式朝褂前后样式,有自上而下的襞积,且衣身上下分为四层,后开衩。或即满语ojin对应的“捏褶女朝褂”(《皇朝礼器图式》内府彩绘本)

皇太后、皇后三式朝褂,前后各有两条立龙,左右开衩。(故宫藏石青缎绣云龙金版嵌珠石夹朝褂)

最近奇迹暖暖的活动中就可以免费兑换三式女朝褂,不过暖暖的画师在绘制时出了些小差错,三式女朝褂应该为左右开衩,而在奇迹暖暖中没有表现出来。

但是后面在避暑山庄的时候,后妃们的朝服就出现了错误:头戴朝冠、肩披披领的后妃们身上却穿了吉服褂,这一点属于朝服和吉服的不正确混搭。清代的男朝服与吉服的褂是可以通用的,即皇帝为衮服、王公大臣为补褂。但是女朝服与吉服的褂却相差甚大,女朝服的褂— —朝褂,为无袖;而女吉服的吉服褂则有袖,石青色,织绣有团纹,部分吉服褂下摆和袖口还有海水江崖(这种样式的吉服褂被称为“有水吉服褂”)。两种女褂一般不能相互代替混搭。

影片中后妃的朝服混搭了吉服褂

石青纱缉线绣八团龙纹单褂(有水女吉服褂)

女朝服(左)与吉服(右)的直观差别就很大。关于女朝服,以后可能会再专门开一贴来介绍

《崇庆皇太后万寿图》最前排嫔妃穿朝服、戴女朝冠,其他的穿吉服、戴女冬吉服冠或穿其他民族服饰(如穿金凤冠、红蟒袍的汉族)

注:关于不同服饰间的混搭问题,在古代一般服饰越隆重、越难出现不合规矩的混搭情况,以清代为例,隆重的朝服就很难容忍混搭的存在,而相对较不正式的常服、行服和便服的穿戴就更随心一些。同时,女装的混搭也要较男装更多,如清代画像上女吉服相对男吉服更容易出现混搭情况,但更加庄重的女朝服仍很少出现不合制度的混搭。

后妃便服篇

女装便服上,倒是还有可圈可点之处。一开始观看老工匠雕刻石头及选秀女时的年轻慈禧(刘晓庆饰)的装束还比较符合晚清旗人少女的形象:头梳象征未婚少女的大辫子,额前梳刘海,身穿朴素的左右开衩便袍。

电影中的青年慈禧及选秀秀女

晚清旗人百姓妇女多穿左右有短开衩的便袍(左侧妇女所穿),与宫里的氅衣衬衣不同,普通人家的妇女穿的较为朴素,也不及宫里宽袍大袖。图为晚清已婚旗人妇女,故不梳辫子而是戴了大拉翅(当然这个照片要比《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背景晚很多)

清末的满族少女,梳刘海、辫子(辫子在脑后)

晚清少女的刘海与辫子

青年慈禧入宫选秀时胸前木牌的特写。秀女上衣的大襟扣子上往往挂有一枚长形木牌,上书其出身某旗、父名及秀女名

晚清秀女

宫中后妃便服中出现了后来的清宫剧爆款——氅衣,如刘晓庆扮演的青年慈禧在圆明园里跑动的这一段,明显显示了氅衣衣身两侧高高的开衩:

同治二年收入敬事房的一件氅衣

同治元年收入敬事房的一件氅衣

除了氅衣外,还出现了一种现在的清宫剧几乎不会用到的、而在真实的清宫应用极多的女便装:衬衣。衬衣(满语可能是camci)的历史比氅衣更早,雍正时期已有实物。衬衣与氅衣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不开衩的女长袍。除穿在各种开衩袍内为衬外,也能单穿,行时以不动尘为有礼。

电影中多次出现了衬衣的身影,在后妃走动的镜头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其不开衩的特点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影片中衬衣的配色也是相当的素雅,在观众看来自然比现在争奇斗艳的清宫剧戏服更显淡雅脱俗,赏心悦目,亦符合时代背景。

《玫贵妃、春贵人、鑫常在行乐图》局部,咸丰时期宫廷绘画

月白色团荷花暗花绸女衬衣,清道光

杏黄绸夹衬衣一件,同治二年五月十七日收

但是宫里后妃们的发型就出现了较多的错误:明显的朝代内穿越,参考咸丰/同治时期的宫廷绘画,可见当时宫廷里的后妃头上的两把头规模尚较小,还没有大到用青缎作假:

《玫贵妃、春贵人、鑫常在行乐图》头饰细节,两把头主要簪时令花卉、戴耳挖簪、红头绳

约同治初年的慈安太后像

慈禧年轻时的画像,穿氅衣,两把头上用黑头绳推测其可能为守丧期间

而片中的旗头规模太大,已经是光绪末~民国初年间的大小了,由于女人们的真发不够多,此时的旗人流行用假发乃至青缎制作大型两把头,称作“大拉翅”。

青缎制成的大拉翅(“旗头板”)出现已经是清末民国时期了

朝代内穿越还不算错的离谱,但本片又在大拉翅上增加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装饰,看来清宫剧中两把头成为重灾区的传统还是由来已久的

大拉翅上奇怪的头饰不仅不符合本片的咸丰~同治时期的背景,就是在清朝其后的几十年中也没有这种扮相

作为较早的影视作品,《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的服饰今天看仍有可圈点之处,整体上的效果也较佳,但也不代表就能做到百分百的还原历史,仍然出现了许多错误。虽然很多时候不应该对影视剧的还原水平过于苛求,但还是希望中国的古装剧能在服饰上多用些心,尤其《火烧/垂帘》这样的反映宏大历史题材的作品,能尽量去做到接近历史、再现历史。

《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这部电影本身场面恢宏、配乐到位,再加上已经绝版的故宫实景拍摄,刘晓庆、梁家辉和张铁林的实力演技,不少在其他清宫剧中罕见的服饰的登场,如此众多的加分项,还不打算去看这部经典老片么?

本文由@青果煎饼 授权首发

授权请联系作者本人

请通过上面二维码打赏作者

本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