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咬文嚼字/是“山清水秀”不是“山青水秀”

 金_玉_满_堂_ 2017-02-06





咬文嚼字

“山清水秀”是个非常常用的词,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了。西师大版第二册识字一《春天来了》的课后练习2的“读读想想记记”中,就有“山清水秀”一词;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3中,也有“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的对句。然而,这个常见的词往往会被误写为“山清水秀”。

为什么是“山清水秀”而不是“山青水秀”?




一、“山清水秀”是互文修辞。

互文修辞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即互文见义。它是指在意识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个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其显著特点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秦时明月汉时关”就用了这种修辞。“山清水秀”的意思是山水清秀,所以是“山清水秀”而不是“山青水秀”。

二、“山清水秀”是中国古典文学音韵美的体现

中国的古典文学非常注重音韵美,即使是散文,也很讲究词句的工整与和谐,所以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山清水秀”是并列式的复合词,由“山清”和“水秀”联合而成。“山清”和“水秀”的平仄和词性对仗都非常工整,而“清”的意思是干净,“秀”的意思是美丽,词义也对仗工整。“青”可以对“碧”一类的色彩词,但“青”和“秀”是难以对仗的,所以只能是“山清水秀”而不是“山青水秀”。

            (安徽省宁国市津南小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