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汉语特殊修辞方法(上)

 智者1111 2013-06-02

古汉语特殊修辞方法(上)

修辞与写作第六讲

前 言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我们的古人非常重视修辞。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出现了“修辞”一词。《周易》:“修辞立其诚。”意思是君子要讲究语言,修饰文词,借以表达自己真诚的思想。学习古汉语修辞的目的,一是为了更好地阅读文言文,掌握古代汉语;二是为了借鉴古汉语修辞知识,开阔知识视野,提高写作能力。

古汉语修辞非常讲究委婉,不懂委婉,有的句子就没法理解。《崤之战》中有一段对话(秦将孟明说):“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这段话的字面意思是:贵国国君宽宏大量,不把我们这些俘虏杀掉,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死刑,如果我们国君把我们杀死,死了也不会忘记大王的大恩。如果托大王的福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一定会来拜谢晋军的恩赐!孟明果真是要在三年以后来拜领晋君的恩赐吗?不是。所谓“三年将拜君赐”其实是说三年后再来跟晋军决一死战。

学习古汉语修辞,还有利于我们掌握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的许多词汇。汉语书面语言中的词汇很多都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它们形成之初往往包含了某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用典等。城府现在指人的心机,比如说某人城府很深,说一个人胸怀坦白为胸无城府。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它出自《晋书》中写司马懿“性深阻如城府”,当时是以“城府”比喻深藏难测的心机,后来逐渐凝固为一个双音词。

一、比兴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比兴”本来包括“比”和“兴”两种修辞手法,但人们谈论古典诗歌和民歌时常“比兴”连及,当以兴为主,兼有比喻的作用。由于“起兴”具有引发、联想等作用,故常置于篇章的开头。《诗经·卫风·氓》两章的开头即用了兴的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象,创造出缠绵悱恻的情调,又能引起下文的故事,起到统摄全片的作用。非诗歌作品也有用比兴手法的,如《陋室铭》开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为什么要从山、水、仙、龙写起呢?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旨呢?本文开头四句既是“比”,又是“兴”,言山水引出陋室,言仙、龙引出德馨,言名、灵暗喻陋室不陋。

现代诗歌或歌词中,由眼前所见的景或物唱起,引出想要抒发的感情或所要歌咏的事物,起营造氛围,烘托主人公心情等作用。如:“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黄梅戏《天仙配》)于文华、尹相杰原唱的流行歌曲:“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走了太阳来了月亮又是晚上,哥哥什么日子才能闯进你的梦乡。”这都是运用比兴手法。

 

二、互文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古人解释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形式上是分开说,理解起来要合起来。其特点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互相补充。通俗的说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古代诗歌和散文中都经常见到互文手法。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秦”与“汉”互文,“秦”包含了“汉”,“汉”包含了“秦”,意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这一句中的“下马”跟“在船”是互文,意思是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到了船上,如果理解为下马的只是主人,在船上的只是客人,那就无法正确理解这里的意思了。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按字面解释是:“将军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这就会使人产生疑惑,怎么将军都死了,壮士都活着回来了呢?其实“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在这里都是“互文”,所以正确的意思是: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概述了战事的频繁,战斗的激烈,服役时间之漫长。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字面意思是:不因为外物而高兴,不因为自己而悲伤。就大错特错。这里范仲淹是说: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

(5)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杜牧《阿房宫赋》)字面意思是:早晨唱歌,晚上弹琴,都做了秦廷的宫女。实际应为:从早到晚,吹弹歌唱……

(6)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贾谊《过秦论》)实际意思是:无论强国弱国都前来朝拜,请求降服。

(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捕蛇者说》)正确翻译是:说说笑笑、来来往往的都是有学问的人,而没有学识浅薄的人。

三、委婉

不把要表述的意思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有意识地把话说得隐晦曲折、拐弯抹角,显得谦虚,客气,得体,这就是委婉。古书中常见的委婉手法包括使用谦敬、忌讳和迂回等方式。

(1)建中贞元间,余就食江南。(韩愈《欧阳生哀辞》)“就食”等于说混饭吃,实际是说作者在江南为官。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2)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史记·高祖本纪》)“息女”,亲生女儿。“季”,汉高祖刘邦的字。箕帚妾,意为拿着箕畚和扫帚打扫卫生的婢女,这是吕公把女儿许嫁给刘邦的客套话。

(3)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会猎在这里是会战、交战的委婉的说法。

(4)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李密《陈情表》)译文: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在封建时代,改嫁被视为失节,是很不光彩的事情,所以李密用“舅夺母志”这样一种委婉的说法将母亲改嫁掩饰过去。

(5)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战国策·冯媛客孟尝君》)齐王看到孟尝君威望高,势力大,恐怕将危及自己的统治,所以想不再任用他,但却碍于情面,于是说了一句:“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其言外之意就是我不想用你了的意思。

(6)(烛之武)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去见秦伯说:“秦晋合围郑国,郑国已知要灭亡了。如果灭亡郑国而有益于秦君,那么麻烦执事来攻打吧。”实际意思是打郑国对你们秦国是没有好处的,这里拐个弯说出来。“执事”本指秦伯下属官吏,烛之武不敢直指秦伯,所以用“执事”来替代。

(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诸葛亮不能直言蜀汉后主刘禅亲小人的弊病,只能用后汉桓、灵两帝的史实曲折地加以讽喻,暗示刘禅必须吸取前代帝王的反面教训,疏远小人,亲近贤臣,才能成就千秋大业。

(8)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吾未见其明也”是说我看不出他有什么明智的地方,实际是批评士大夫之族这样做(“小学而大遗”)很不明智,很糊涂。

古人提出批评意见,经常使用委婉的方法。如: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崤之战》)对话中说: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其实是蹇叔不赞成这样做。然而并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用 “非 所闻也”来婉转地表达。例(4)要说的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然而却用“则非某之所敢知”来委婉地回答。“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同样也是委婉的批评。

四、对仗

对仗现在称对偶,不过古代诗赋中的对仗要严格得多。不但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而且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必须词性相同,意义相似、相反或相关,还要讲究平仄。

对仗的种类很多。主要有:

(一)工对。工对也叫严对。工对要求工整严谨。不仅同类词语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而且小类也要对,类别越小则对仗越工。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如天文、地理、植物、宫室等,要各自相对。有些特殊的小类如颜色词、数目字、专名词等相对,尤见工整。有些特殊语音的词语(如叠音词、连绵词)相对属于工对。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间两联对仗非常工整:“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登高》八句皆对。前人说它“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其中有叠音词对叠音词(“萧萧”对“滚滚”),联绵词对联绵词(“艰难”对“潦倒”),数量词对数量词(“百年”对“万里”),颜色词对颜色词(“清”借“青”字与“白”对,谓之借对)。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宽对。“宽对”是与“工对”相对的概念。词性相同,但不同类别的词语相对,便是宽对。更宽一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是最普通的情况。又更宽一点,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杜甫的五律《月夜》中的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的颔联“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就是半对半不对。为达到特殊的联意、内容的相对统一性,可在词性方面放宽,如形容词对动词,副词对助词等。岳飞墓阙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青山”对“白骨”,名词对名词,但小类不同类,应属宽对。

宽对还涉及到平仄放宽,这就是人们常用的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三)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也叫假对。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量词“几度”。毛泽东《七律·到韶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牺牲”是动词,“日月”是名词,本不能相对,但“牺牲”还有另一意义:古代把作为祭品的牲畜称为“牺牲”(“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这样,“牺牲”作为名词,就可以对“日月”了。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例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刚才说的“渚清沙白”中,“渚清”对“沙白”(当句对),“清”对“白”就是借对。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以“沧”对“蓝”。又: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红”对“子”(紫)。

(四)流水对,也叫串对。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在形式上是并列结构。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话说,两句话是一个整体,从结构上是并列关系,从语法上却是承接、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或仅是一单句。这叫流水对。如白居易《古原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为承接关系。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为转折关系。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为假设关系。骆宾王《在狱咏蝉》:“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此为一单句。流水对在律诗对联中最受人欣赏,艺术性较高,是比较不容易弄出来的一种对子。一首诗里面有了一联的流水对,就显得灵动了许多。

(5)扇对。以两句对两句的对仗,称为扇面对,简称扇对,也叫隔句对。扇对在诗里不常见,但在词里面,尤其长调中却是常见的。如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古代骈体文也常用扇面对。《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6)当句对,就是在同一句中的词语自成对仗,同时又与另一句成对。例如刚才讲的杜甫《登高》的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颔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其中“虎踞”与“龙盘”,“天翻”与“地覆”分别对仗,同时两句又构成对仗。王勃《滕王阁序》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五、割裂

所谓割裂,是把古书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组分割开来,用其中的一部分代替另一部分。实际上割裂也是一种借代,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借代。《尚书》中有一句:“惟孝友于兄弟”,意思是只有孝顺父母的人才会对兄弟友爱。后人从这句话中截取“友于”二字来表示后一部分的“兄弟”。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万里抛朋侣,三年隔友于。”其实,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论语·为政》里的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人遂以“而立”表示三十岁,“不惑”表示四十岁,“知命”表示五十岁,“耳顺”表示六十岁。其实,这几个词语的本意和人之岁数无关。

韩愈《祭十二郎文》中说:“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所怙”字面上是“所依靠的(人)”,而实际上是指父亲。语本《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人就摘取“怙”代父,摘取“恃”代母。《聊斋志异·云栖》:“此王氏女也,京氏甥也。怙恃俱失,暂寄此耳。”“怙恃俱失”就是说“父母双亡”。

由于任意分割,随意组合,东拼西凑,断章取义,这就严重损害了语言的纯洁和完整。因此,割裂不能算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段,在今天是不足为训的。但我们了解这种修辞方式,对于阅读古籍,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