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诗对仗问题简说

 虹72 2015-11-04



律诗对仗问题简说

 



       大家都喜欢写格律诗,格律诗的关键在于对仗。如果把对仗搞好了全篇皆活。当然,还要注意起、承、转、结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这样,一首格律诗就基本合格了。这里,我简要的说说对仗问题,供参考。

      一、对仗的发展和源流?

      对仗,也就是对偶。对仗的“仗”,取义于仪仗,意思是两两相对,排列整齐,如同仪仗。对仗是一种修辞形式,它是人们在修辞活动中自然产生的,并不局限于诗歌。在近体诗对仗原则确立之前,对仗艺术已经有一个很长的发展历史。《诗经》已有不少对仗句,如《邶(bè)风·舟》:“覯闵既多,受侮不少。”《齐风·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都已经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句了。不过总的来说,《诗经》中这种严格的对句并不多,其出现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到了汉魏六朝时期,随着文人诗的产生和发展,诗歌中的对仗艺术开始成熟。《古诗十九首》中就有不少对仗,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魏晋以后,诗人运用对仗的意识更加自觉,诗歌中的对仗较为常见。

       南朝齐梁诗人更是将对仗作为诗歌创作最重要的一种修辞技巧,甚至到了滥用对仗的程度。

可见,唐人近体诗的对仗是从古诗里面发展过来的。近体诗一方面对对仗作出一些格律上的规定,另一方面也对对仗作了改革。在近体诗中,对仗成为律诗的必俱要素。但近体诗中规定中间两联对仗,首尾两联原则上不用对仗。这其实也是革除齐梁体滥用对仗的弊病。所以,近体诗的修辞艺术,其实是对句和散句的平衡合理地使用。这也是我们掌握近体诗的体制特点时必须注意的。

       二、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

       诗词中的对仗除了一般地要求相对的两个句子字数相等、结构相似之外,还要求它们字面相对,并且词性一致。

       ㈠字面相对。所谓字面相对,就是构成对仗的字词意义相对或相反。如: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在这一联中,“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字面意义都是两两成对的;动词“兼”和“接”相对,名词“天”和“地”相对,字面意义也是相对的。又如:

              新松恨不高千丈,

              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在这一联中。“新松”对“恶竹”,“恨不”对“应须”,“高千丈”对“斩万竿”,字面意义正好相反,表达出很鲜明的爱憎。

      ㈡词性一致。所谓词性一致,是指对仗的字词的词性要求一致。一般来说,名词和名词相对,动词和动词相对,形容词和形容词相对。如:

              欲寻芳草去,

              还与故人违。——孟浩然《留别王维》

“欲”和“还”都是连词,“芳草”和“故人”都是名词,“去”和“违”都是动词。

       ㈢另外,近体诗中的对仗,除了上述两个要求之外,还有不能在对应的位置用同一字。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有点类似于后人所说的扇面对。但是,在对应位置上出现同一个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仗。这类看起来和对仗很接近的修辞格,在古体诗里较多出现,如“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梅尧臣《河豚鱼》)之类。初学者要注意,不要将此类也认成是对仗。

       三、何谓工对?何谓宽对?

       工对即词性完全相同的对仗。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黄鹂”对“白鹭”,“翠柳”对“青天”,不仅是名词对,而且还包含颜色对。“两个”对“一行”,量词和量词相对,名词和名词相对,“鸣”和“上”是动词对。像这样上下句每个词的小类都是一致的,是标准的工对。

       工对以追求对仗的工整为目的。在对仗上就有这样一种追求。如:字面相对也就是词类相同的互为对仗: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依照传统,名词还可以分为以下一些小类:(1)天文(日月风云等);(2)时令(年节朝夕等);(3)地理(山水江河等);(4)宫室(楼台门户等);(5)器物(刀剑杯盘等);(6)衣饰(衣冠巾带等);(7)饮食(茶酒餐饭等);(8)文具(笔墨纸砚等);(9)文学(诗赋书画等);(10)草木(草木桃杏等);(11)乌兽虫鱼(麟凤龟龙等);(12)形体(身心手足等);(13)人事(道德才情等);(14)人伦(父子兄弟等)。

 同类的词相对是工对,颜色对、数目对也是近体诗常用的工对类型。同义词相对在近体诗中比骈体少得多。一联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或基本上同义),是诗家大忌,叫做“合掌”,诗中极少这种情况。因为诗的篇幅短,要使诗的内容丰富,就应该让每一个词都充分发挥作用。

       宽对的一个意思,就是词类上面放得很宽。其要求是,只要用以对仗的词语词性相同,也就可以了。换句话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如骆宾王《在在狱咏蝉》颔联:

              那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那堪”与“来对”,对的意味就不是那么明显。但仔细体会,还是“对”。又如杜甫《题张氏隐居》颔联:

              涧道余寒历冰雪,

              石门斜日到林丘。

这一联,乍一读看,对仗的意味也不是很明显。主要是因为“石门”对“涧道”,“斜日”对“余寒”,甚至“林丘”对“冰雪”,都给人对得不是那么工整的感觉。其实,这正是对仗的无穷妙用。对仗艺术不只有工对一个方向,还有宽对的一种艺术处理。宽对有时能造成更多的变化之美,让人感觉对仗可以层出不穷。而且宽对能破除匠气,在叙事达意方面也有妙用。当然,初学律诗的人,还是以求工对为主。宽对其实是更为纯熟、变化多端的一种对仗艺术。在对仗艺术处理上,唐人多以自然的工对为主,宋人则多利用宽对来破匠气。

       总而言之,对仗的工对与宽对是相对而言的,与艺术高低也不是一回事。对仗要掌握在工整中求流动、在稳健中见变化这一原则。

       四、何谓流水对?

       流水对是对仗中上下句的关系,一般来说是两个相对的句子,如: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蜀州》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上下联都是两个意思完整的独立的句子。流水对则是上下两句的意思紧密相联,光看一句,无法知道其全部意思,得两句合在一起,意思才是完整的。比如沈佺期的《杂诗》: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中间的两联,流水对的味道都很足。如只看“可怜闺里月”,意思还是不完整,必须两句连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可见流水对的要点,在文字上严格遵照对仗修辞的前提下,又造成对仗两句之间意思上的紧密联系。这的确是要求更高的语言艺术,也造成更丰富的美感。

       五、何谓借对?

       借对,或称假对。借对分为两种,一种是借义,就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该词的某一意项与对句中相应的字词构成对仗。例如杜甫《曲江》: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又例,杜牧《商山富水驿》:

              当时物议朱云小,

              后代声华白日悬。

“寻常”是副词,意指平常,这里借用其作为数词的含义(“八尺为寻,倍寻为常”),与句中的“七十”构成对仗。“朱云”是人名,这里借其中的“朱”字与“白”字对,“朱”是“红”,“红”“白”相对。“云”字与“日”相对。这些都是借义的例子。

       借对的另一种是借音对。所谓借音对,就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来和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例如孟浩然《裴司士见访》:

              厨人具鸡黍,

              稚子摘杨梅。

按:借“杨(谐音“羊”)来对“鸡”。

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如借“篮”为“蓝”、借“沧”为“苍”、借“清”为“青”、借“珠”为“朱”,等等。各举一例:

              偶值乘篮舆,

             非关避白衣。——王维《酬严少尹见过》

 

             一卧沧江惊岁晚,

             几回青琐点朝班。——杜甫《秋兴八首》(其六)

 

             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别》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

借对用得好,可以在不损害诗意表达的同时,构成极为精妙的对仗。

       六、近体诗使用对仗有哪几种情况?

       近体诗中,律诗必须用对仗,而且对仗的位置也是固定的。一般来说,除了首、尾两联外,中间两联是要求对仗的。对五律和七律来说,就是颔联(即第二联)和颈联(即第三联)必须对仗。例如李白《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一般来说,一首律诗,只要颔联和颈联对仗就符合要求了。首联或尾联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以不对为多。如果尾联或首联也对仗,那么一首律诗中就有三联都是对仗了。相对而言,首联和颈联、颔联都对仗的例子还是较多的。例如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也有尾联和颈联、颔联都对仗的例子。如祖咏《泊杨子岸》:

             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

             林藏初霁雨,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

             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又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也有四联全用对仗的。例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也有极少的唐人律诗,四联中完全不对仗的。但是,起承转结都符合律诗的要求,也被视为律诗。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七、何谓偷春格?

       律诗的通常格式,是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但是,有一种特殊的格式,是颔联(即第二联)不用对仗,首联和颈联(即第三联)对仗。初唐律诗中有不少诗都采用这种格式。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又如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律诗中这种特殊的对仗格式,名曰“偷春格”。为什么叫偷春格?北宋·沈括《梦溪笔谈》的解释很形象,他说:“次联不拘对偶,疑非律诗,然起二句明系对举,谓之偷春格,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总的来说,这一格式在五律中是比较常见的,七律罕见。又就时代而论,则初盛唐比较多,中晚唐则较少。

       八、何谓蜂腰格?

      除偷春格外,律诗的对仗还有一种变格,称为蜂腰格所谓蜂腰格,其实就是一首律诗中,只有颈联(即第三联)对仗。例如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此外,还有隔句对、当句对,等等,这里就不多说了。

      九、对仗联的词汇上下句式要相同?

      有的人在这点上往往忽略。殊不知对仗联的词汇上下句式必须相同,不可随意。否则就造成格式上的错乱。它的词汇句式如王湾《次北固山下》对仗的两联是: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把它分解开其词汇句式就是: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又例如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对仗的两联是:

              灯火万家城四畔,

              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

              月照平沙夏夜霜。

把它分解开其词汇句式就是:

             灯火︱万家︱城︱四畔

             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

             月照︱平沙︱夏夜︱霜

以上可见对仗的词汇句式也是有规定的。不可错位。

 (岁寒斋主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