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琅琊榜里最惊心动魄的这段情节,怎样读懂家国天下?

 泥盆纪的鱼石螈 2017-02-06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历来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以才有了生生不息的奋斗、前赴后继的热血春秋。

“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若无百姓,何来天子?若无社稷,何来主君?

战士在前方浴血沙场,你远在京城只为了一念猜疑就挥下屠刀,在陛下的心中恐怕只有巍巍皇权,又何曾有过天下?”

这段话在《琅琊榜最惊心动魄的情节是哪一段?他是这么看的》中久久回响,激荡着我们琅琊粉的一颗赤心之心。

我觉得靖王这把刀太过刚硬,好在有静妃这把上好的刀鞘。

他讨厌阴诡之术没错,但是凭什么这样对待梅长苏?凭什么认为谋士就是一个样子?

这一幕我看了不下十遍甚至更多,也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大义,什么是风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得好,靖王如果不是有母亲静妃的上善若山,可能会至刚则断。

还有琅琊粉慷慨激昂地表示: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这是琅琊榜这部小说真正的中心。

林殊复仇为了一个公道,景琰夺位为了一个情意,而究其根本,还是为了心中的那个海清河晏的锦绣江山,为了万千民众。

很多人都说景琰没有早点认出小殊太笨了,但我觉得,不论是霓凰还是静妃,她们熟悉小殊,却远离梅长苏。

而且梅长苏在她们面前基本没有表现出阴诡谋士形象,所以容易认。

但对于景琰,他既熟知小殊,又深知梅长苏。

在他面前,梅长苏是个玩弄权术的谋士,即使与他为友,也绝不会、也不愿意将他与好友林殊联系在一起,所以才难以相认。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想,一千多年前张拭在岳麓书院书写的这句话,也是梅长苏心中不灭的理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