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铜元龙图众生相(上)

 红豆居士 2017-02-06

清代铜元龙图众生相(上)


中国清代铜元的铸造始于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农历庚子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农历辛亥年)结束。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2000年的帝制,而清朝最后的这十一个年头,让机制铜元成为中国货币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币种,见证了一段重要历史的发展和变革!


不同于现代货币发行中央一统的现状,近代货币包括民国时期的发行实行的是中央审批,地方铸造、流通的制度,这与当时中国所处在的世界格局、政治关系、经济条件和历史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也正是这样的状况导致了近代货币在币值属性上的杂乱,在种类区别上的庞杂以及数量统计上的繁复,所以近代货币每一个分类,不管是银币、铜元还是纸币都让不同兴趣的藏家们孜孜不倦,兴趣盎然,时至今日,近代货币仍然在研究和学术领域有着不小的遐想空间,更多的专业著作也不断涌现!


今天,笔者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和大家聊一聊清代铜元上的龙图,能让初涉铜元收藏的玩家更容易入门和赏玩,也就不失吾之初心了!笔者认为,目前对铜元龙图属性比较符合传统文化的注解来自于铜元研究学者段洪刚先生编著的《铜元收藏与投资》一书,其大胆运用中国传统五行文化和铜元上的龙文化进行结合,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各种形态的龙进行归类,其总结有理有据,使铜元爱好者在收藏和研究上又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注:内容参见《铜元收藏与投资》第154页~156页)。笔者从段先生的理论延展,以下按省别解析一下清代各制造局铜元龙图之众生相,以飨广大爱铜之友品鉴:


1、 广东篇


几乎所有的铜元著作都以广东作为开篇,因为作为中国最早被资本主义武力胁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广东既是西方糟粕的最早受害者,却也是最先接受西方先进思想和技术的受惠者,在当时英殖民地香港的影响之下,广东最早铸造一仙和当十两种铜元,所以说,被归入火龙系列的飞龙最早进入清代铜元龙族图谱,而且飞龙也是清代铜元出现最为频繁的龙形,只是随各地文化认知而设计各异。


应该说,广东铜元的铸造是认真和严谨的,光绪元宝搭配飞龙,大清铜币搭配蟠龙(注:笔者在本文中将所有部颁龙,仿部颁,地方大清龙和异形龙统称为蟠龙,因为此称谓更为形象和简明,利于初学者入门)。广东铜币的集藏除了少数混搭和肥绪外,流通品种是最容易收集齐全的省份,而广东飞龙家族和蟠龙家族里的每一条龙都很有颜值,即使容颜有别,但一脉相承的家族基因却让玩家们印象深刻,成为玩藏必备之品!



2、 福建篇


福建的铜币铸造始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也是机制币铸造早期阵营中的一员,福建铜币的龙家族只有蟠龙和坐龙两大家族。


笔者认为,早期进行铜币铸造的地区在设计和工艺上都相对保守和严谨,户部对这些下辖制造局的审批和监管也更规范。所以,福建铜币的玩赏门槛较低,光绪元宝搭配坐龙,大清铜币搭配蟠龙(此蟠龙在环绕龙身的云朵方面有十五、十六和十九云三个版别)。福建铜币除十文以外,另铸有一文、二文、五文和二十文,皆遵循此搭配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福建铜币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类别:闽关,光绪三十年福州将军兼船政大臣崇善为自行解决船政经费部分来源,决定在福建船政局内创设铜币局,史称东局,即闽关局,全称闽海关铜币局。闽关龙属于坐龙家族,但龙形张扬,龙身粗长,特征明显,再配以“闽关”二字的变化,颇具玩味,笔者认为闽关龙是铜元玩家收藏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品种。



3、 江西篇


自江西始,清代铜元的龙家族便开始兴旺和繁复起来,江西清代铜元铸造较为准确的说法笔者认为出自梁启超的《各省滥发铜元小史》,始于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至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停铸,因各地铜元充斥,钱价大跌,后归并江宁制造局。


但清代江西铜币有两个特点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一个是同时拥有“宝源”和“宝昌”两个制造局的身份;另一个就是采用“库平”这一计量单位。江西铜币的版式丰富,笔者认为,一方面和其铸造体制复杂有关,另一方面也有造币厂实力有限,设备相对落后,铜坯不够精良的多种原因。这对当时的货币发行并非利好之事,但对后世的钱币爱好者来说却是藏趣的泉源所在。


清代江西铜币除了遵循惯例的光绪元宝搭配坐龙(因星数的不同在设计上亦有多种变化)和大清铜币搭配蟠龙(因部颁和地方的设计有多种明显差异)以外,因铜币字面的丰富性,造就了光绪元宝另有飞龙(珍罕)、立龙(水龙、蛟龙和反尾龙,蛟龙和反尾龙的设计为江西独有)的搭配,真可谓龙丁兴旺啊。江西龙的设计逐渐摆脱了标准化和模式化的框框,龙的造型各异,构思独特,每一种龙形都有着明显的地域烙印,让藏家们过目难忘。值得一提的是,江西是清代唯一只发行“十文”面值铜元的两个省份之一,而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民国。


4、 浙江篇


浙江的铜元铸造的时间应该算是在第二梯队了,甚至晚于安徽和湖北,在浙江的铜币铸造中与上述三个地区不同的是大量的使用了黄铜作为材料进行铸币。从如今收藏的角度看,保存完好的黄铜币金光灿灿,如金币一样璀璨,所以有些藏友偏爱黄铜币的集藏。


而在当时,黄铜材质的应用最主要的目的无非为了降低铸造成本,因黄铜为铜锌合金,纯度远不如红铜。但这并不影响黄铜成为铜币的重要材质,黄铜币在多个省份铸造发行,形成了铜元流通中一道靓丽的风景。浙江铜币在发行上是比较系统的,除了一文制钱外,二文、五文、十文和二十文都有正常流通。而浙江铜币在光绪元宝的龙面设计上也匠心独具,采用中间有圈的立龙作为标准搭配,十文和二十文皆如此,而大清铜币系列则采用部颁或仿部颁的蟠龙作为搭配,相比其他地区的铜元在版式复杂程度上算中等偏下,除个别品种外,多数较容易集藏。


笔者特别说明在光绪元宝立龙中有一个圈中间带点的版式,圈内俗称“小铜锣”,是浙江铜元中少而经典的品种,而且多数为黄铜,红铜更为稀罕,值得关注与收藏。



5、 湖南篇


湖南自古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而湖南铜元也借助这块宝地成为铜元家族中重要的一支,无论是从品类还是数量都在中国铜元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湖南铜元也是最早被独立研究和著作的一个系列。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湖南设立铜元局,到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扩建新厂(新局),清代湖南铜元只有一种制钱就是十文,和江西一样又一个只有十文制钱的省份,但民国后湖南即有铸行二十文铜元。虽然制钱单一,但湖南铜元的版别却是相当的丰富,从光绪元宝搭配飞龙(有五爪、四爪、英文倒U)、各种坐龙(五角星龙、连毛龙、离毛龙、大火珠等等),到仅发行一年有余的大清铜币也搭配了丰富的各种蟠龙(毛火珠、扫帚龙、乙字龙、驼背龙)。


其中五角星龙为国外设计,多为样币,偶有流通版多数品相不佳。扫帚龙和乙字龙更是湖南铜元中的响当当的大名牌,价高难得。湖南铜元中的每一款龙都有着相当数量的细节变化,所以在湖南铜元的集藏上要以流通品的收集和鉴赏为主,对高端品类的集藏需要适当的时机,绝无可能一蹴而就。



6、 湖北篇


笔者认为,湖北铜元之于近代铜元的地位就好比湖北之于中国在推翻清朝统治中的反封建革命的地位。


首先湖北铸行铜元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光绪二十七年末(公元1901年),虽然湖北铜元局由原来湖北铸钱局在光绪28年改建,但借助湖北银元局现有的机器以及国外技师的参与,湖北在是年即先行设计和铸造了一百万枚铜元作为试销品投放市场;


其次,湖北铜元铸造早期采用的是美国机器,到铜元局成立后又和英国伯明翰造币厂合作,在技术和工艺方面属于领先,所以湖北铜元不乏设计精美和品相上乘之作;


再者,湖北不但自己铸行大量铜元,还帮助邻近省份进行代铸,湖南早期发行的铜元即由湖北代铸,到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为规范流通,整顿市场,湖北铜元局成为归并后的九处造币厂的一处。


武昌造币厂最早购置的是美国汉立克纳浦厂的机器,首先铸行的是湖北光绪八瓣花系列坐龙铜元,龙形类似银元局之前铸行的银币上的坐龙,湖北独有的特大龙和珠圈坐龙都在这个系列中。随后在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铜元局正式成立后则购置的是英国伯明翰退辣车伦造币厂的设备,光绪六瓣花水龙系列则由该批设备铸造并发行。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最早的水龙是由退辣车伦厂设计并试制的圆珠龙,但最终没有被湖北铜元局采用,反而在浙江水龙中我们看到了圆珠龙被采用并发行。而湖北则在圆珠龙的设计上进行改刻而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湖北大火珠龙,然后从大火珠龙变成了小珠环龙,再变成无环水龙,而水龙也从须内爪到须外爪,也因此成就了一条明星龙——珠圈水龙。


由此看出,湖北铜元局在铜元铸行发面是相当规范和有虑可循的。而在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汉阳兵工厂设立的铜币厂则有点天马行空的味道,设计上虽然也有依循,但始终缺少质感,制作也不算精良,岁然因为上述原因汉阳造币厂在第二年就被关停,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家族中的圆嘴龙、跳E龙或小胖龙成为如今一众玩家追寻的心头之好!


相比较光绪元宝系列,大清铜币的分类就没有那么复杂了,这个和后续的规范管理和铸行时间有关,大清丙午纪年以部颁面、仿部颁面和地方面搭配部颁、仿部颁蟠龙和地方蟠龙,到了宣统纪年则完全以地方面搭配地方蟠龙。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湖北光绪元宝有一文和十文两种面值,大清铜币系列则从一文、二文、五文到十文和二十文各种面值俱全,而且这些制钱都有正常的入市流通,属于制钱种类比较齐全的一个省份。正是由于制钱种类的齐全、铸造品质的精良以及发行数量的可观,湖北铜元不仅在省内广泛流通,以九省通渠的地理便利性更是被商贾人士在多省各地常年进行兑换和交易。


A、光绪元宝系列:



笔者注

BIZHE

1、文中所涉及之铜币龙图分类为常规版别及搭配,不涉及样币、混搭版别以及各种细版;

2、文中所采用考证及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为本人编纂、自藏或网络相关参考,如有引用不当或涉及所有者隐私的请告知,我将立即修正,谢谢!

                                                                                         近秋

                                                                                     2017年2月5日阴

                                                                                      农历正月初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