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們為什麼要炒房

 祥雲山人杨克昌 2017-02-07


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們為什麼要炒房



認真回想起來,在中國的我們這一代人,從學生時代結束開始,到進入社會工作,房地産就從來不僅僅是一個單純意義的住宅概念,它的巨大影響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我們的生活。



 人生上半場:常羨人間琢玉郎

 

1994年畢業後,我去了一個北京的房地産公司上班。那時正逢中國大陸第一輪房地産泡沫破滅之前,也是地產商四處行騙最瘋狂的時候。大量的房地産公司如過江之鯽各施手段。我供職的那家公司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樣板。

 

老闆是個來自湖北的高才生,普通話雖然說得不好,但是口才和頭腦卻相當了得。每次給員工演講時,總能縱論天下、神采飛揚。那時我才是一個剛出校門的學生,心裡總對老闆所描繪的美好藍圖心馳神往。



我被分到物業管理部門,那時「物業」對我來說還是個新鮮名詞,所以心裡高興極了。後來才發現,原來就是打掃衛生、干零工。那一陣子真是什麼都干過,包括在建築工地上推車搬磚,經常午飯後累得和衣而睡,然後被走廊裡的工頭從夢中催醒。工資也少得可憐。公司裡提供有償的食堂供應,價格很貴,吃的很差,總是感覺很餓。

 

想辭職走人。但是前面自己家人上了當——已經在這個公司裡買了樓花,所以等於被「綁架」了,不敢輕易離開。周遭工友們的基本境況也都類似。這是我這個學生仔的社會第一課,越來越開竅醒腦了。親眼目睹要賬的老人在走廊裡痛哭失聲、老闆在背後指揮著保安們痛打上門討債的律師;明明土地還未徵購到手、地裡的麥苗都還是綠的,公司就已經開始用漂亮的畫冊給客人賣虛構的房子了……心裡的痛苦日甚一日。

 

自己是讀書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有很強的危機感。後來老闆發現我平日裡愛學習、好讀書,正好當時中國社會興起美國傳過來的新詞「信息高速公路」,作為精明的生意人,老闆頭腦裡立刻又找到一個新的忽悠障眼法,宣布成立「首都信息城」,提拔我成了中層幹部,榮升副部長。

 

進入公司的中層,有了更多機會見識老闆的「謀略」過人。有次老闆心血來潮,讓我們想想房地産生意最重要的是什麼,然後在各自手心裡寫下來。我們寫的都是資金、信息、品牌等等,某總裁寫的卻是「造勢」,老闆看後笑逐顏開,直誇「知我者,某某也」。至今記得老闆當時總掛在嘴上的口頭禪:「我騙的是過程,不騙結果」。當時自己年輕,頭腦簡單,一度還被這詭辯邏輯蒙住了,不去想其背後的荒謬。

 

後來自己回到了家鄉。從1996年開始做汽車配件,之後是輪胎生意。中國的這一批生意人誰都沒有祖業繼承,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資金都是得依靠上游的國營工廠的産品融資。回想自己真正賺的第一桶金,實際上還是得益於買房。

 

在我的家鄉,人們的認識層次、心理狀態商業嗅覺等,都和內地有很大的落差,我大膽的出手買商鋪,買住房。記得當時買商鋪時要上百萬,我的父母親都擔心得睡不好覺,竭力阻攔,我父親罵我「老子一輩子二球,你比我更二球……」借助銀行貸款,最終還是把它買下來了。回頭看,這也許是我商業生涯中關鍵的一步——近3,000尺的的高級臨街商鋪、超大的停車位,商業形象好了(造勢!還記得前面的故事嗎),所以願意與我合作的上游工廠自然就更多了,商業機會越來越多,生意自然越做越大。我樹立了自己最初的商業形象,資金也不再是問題。進一步閃轉騰挪、經營運作,一步一步地走過來。直到移民來到加拿大之前,公司的經營已經達到了人民幣一個億的銷售業績。這時家鄉的房價也從2000年左右開始一直瘋漲(或者說人民幣一直在狂貶),離開中國前我賣掉了所有的商鋪和住房,因為持有時間都在十年以上,也都取得了5倍以上的投資收益。

 

這就是我的故事,我的人生上半場。


為什麼地球人都知道,華人愛買房,華人愛炒房?也許你從我這個中國投資移民的樣板裡,從我的「人生上半場」的經歷中可見一斑。

 


人生下半場:此心安處是吾鄉

 

一下飛機,初來乍到、立足未穩,時差還未能倒過來,熱情的經紀就已經開始載我們四處看房。我們是中國的「迷你土豪」,過去住的不過就是面積大一些的單元房,所以經紀帶我們看什麼房我們都覺得好啊,太好了——幽靜的花園、小徑、碧波蕩漾的游泳池……真有眼花繚亂之感。但是,我是商人,商人是不可以用刺刀逼著他上戰場的。後來我們租了一套Townhouse,開始了新的加拿大生活。

 

我還在國內時就已經瞭解到加拿大華人區熱烈的炒房情況,從一開始就對這點有所保留,也不想去趟這淌渾水。時光荏苒,轉眼之間我們已經移民兩年有半了,自己也在遠離華人熱區的地方購置了豪華大屋。這時的我,也許可以有資格談談自己對於加拿大華人炒房更深的體悟了。



 

為什麼我們華人熱衷於買房?


1.首先是缺乏安全感。從中國這個巨大的現世「肖申克監獄」出來的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另類的一群人。我們誰都不相信,也不去娛樂(沒啥愛好,除了賺錢),只是緊緊攥著手裡的錢袋,警惕的打量著四周……為什麼買房?也許只有在自己的買下來的「堡壘」裡,我們才能有些許的喘息和安寧吧。

 

2.其次,老天作證,在加拿大,我們確實沒有別的投資辦法!

以我自己為例,我把一些資金放在某家銀行裡打理,一年後竟然本金都虧損了一些!但是,我還得照樣付給銀行不菲的理財費用。天下還有比這更不講理的事嗎?

 

3.在中國過去20年房産投資中受益的歷史慣性。前面我已經詳細記錄了自己的生意歷史,以資佐證。

 

4.加拿大華人區炒房太誘人了。以我自己的一個朋友為例2010140加幣Warden & Major Mackenzie買下一棟三車庫大宅,四年後230萬賣出淨賺近$100這樣的誘惑,你能抵擋得住嗎?

 

5.政府不作為,甚至在鼓勵炒房。最近在溫哥華出新政,購房要征收15%外國人稅、空置稅;聯邦政府轉移風險給銀行,導致銀行克制住了一些貪婪,不得不增加房屋貸款利率……這些實際上就是一個反證,充分證明政府只要想做,它是完全有辦法阻止炒房瘋潮的。



 

對於房産投資我的一些個人想法,僅供參考:

 

對於買房投資,長期擁有,只要是看準了(見仁見智了),而且你錢袋深,完全不影響生活,也許投資買房、長期持有仍然有機會。但是短線的純炒作,我覺得就算了吧。

 

市場的大天侯在變。社會對房産泡沫已經越來越難以容忍,民怨沸騰。臨界點正在或說是已經到來。

 

2000年前我們的商人老祖宗范蠡告誡我們: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華爾街大亨巴菲特說:別人貪婪時,我們要恐懼。反正我膽小,我一直很恐懼。如果你虎膽龍威、英雄無懼,繼續攜大錢袋殺入房市,那我只能祝福你。

 

最後,抄錄先賢蘇軾《定風波》,權作本文的結語: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東坡先生說得多好啊,此心安處是吾鄉。恭喜你來到加拿大!安心放鬆下來吧。這裡已不是率獸食人、推崇叢林法則的中國社會,這裡是新的大陸、新的國家,是你新的天地、新的生活。人生下半場,也許真像高曉松說的,「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推广--------------

--------------推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