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名家杜德五针刺指力秘诀

 杉木轩 2017-02-07

杜德五老中医为齐鲁针灸名家,从事针灸临床工作60余载,学术造诣颇深,临床经验丰富。杜老一生勤于临床,不论是急性病或疑难病,均所擅长,特别是针刺手法,不但继先人之验,而且结合临床创立了独特的杜氏手法。笔者受院领导委托,跟杜老习医,并协助整理经验,今择其中有关指力的妙用,整理出来,以飨同道。


1指力的临床意义


所谓指力是指在针刺过程中进针、行针、出针时所用的不同手指的力量做出不同感应的手法,起到不同的治疗作用。指力是针法的基础,是针刺效果的前提,需要医者通过进针、行针、出针的旋转提插速度,用力的轻重缓急和病人的感应来体现。技术高明的医生,运用指力刚柔相济,促使得气迅速,以指力控制得气感应,据病情令气上行或下行,直达病所,收效无不显著。


2进针指力


进针透皮时,只有合理地使用指力,方可做到无疼透皮,只有无疼透皮,才能立即唤起病人对医者的高度信任感,导致病人精神爽快,气机活跃,为行气创造有利条件,达到治神调气的目的。杜老在进针透皮时,其特点双手协作,在针尖与皮肤接触的一瞬间,利用手腕的弹力,使手指劲直有力,疾速一挺而进。


3行针指力


杜老行针指力多采用复合法。他的经验是复合指法的效果好于单一指法。


3.1烧山火与透天凉


杜老集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烧山火与透天凉均属于重刺激,即操作时运用指力较重。但两者比较,烧山火手法较重,透天凉手法较轻。


烧山火,杜老遵“既入徐进”的精神,施行徐进疾退的指法三进一退。三进,即一进天,二进人,三进地。将针刺深度分为天人地三部,每入一部均行捻转、提插、呼吸、震颤等术,故谓徐进;一退,即从地部一次将针退至皮下,故谓疾退。每三进一退为一度,一度术毕后无热感可再行二度、三度直至出现热感为宜。杜老所施震颤之术,在运用提插、捻转的同时结合震颤。即以拇、食两指捏着针顶,用足力气催动手指和手腕作震颤动作,且不可做成摇动,并配以捻转、提插手法。指力运用步步重,使针刺产生的颤波,如同以石击水所产生的水波一样,缓缓向四周扩散,以加强针感扩散。由于徐徐重按,导致阳气入内,正气充实。故病人自感温煦舒适。此法主要用于寒证,具有温补之能。


透天凉,操作要点与烧山火正相反。杜老“出针贵缓”的精神,施行疾入徐出的手法进三退。一进,即一针贯地,意指将针一次刺入应进的深度,可谓疾入;三退,即从地部、人部、天部,分三步按三层提针向外引退,每层中运用指力引针上提,并结合捻转、提插、呼吸、震颤等术,此谓徐出或徐退。每一进三退为一度。一度术毕后无冷感,可再行二度、三度,直至出现清凉之感为宜。行针时指力运用要求步步轻。此法是依据“邪气来也紧而疾”的特点疾插其针,使邪气急聚针下,再用指力缓缓引提外出,故曰急泻其邪。故病人自感清凉舒适。此法主要用于热证,具有凉泻之功。


3.2凤凰展翅


多年来杜老把此法称为快速捻转手法。操作时以拇食两指捏着针顶,中指、无名指、小指展开,捻转动作由慢渐快,逐步加速,每分钟可达120次之多,随捻转的同时扇动中指、无名指与小指,形如凤凰展翅状。其特点是捻转速度快,指力强,刺激一量大,病人感应明显,得气迅速。若双手同时施术,收效更佳。此法用于虚实夹杂证,具有上下催气之能。


随杜老学习此法,必须严格训练指力基本功。为了让学生掌握好指力,杜老特研制了一种带频率的放声机,打开电钮即发出有节奏的叭、叭、叭……响声,令学者随声捻转针柄,频率由慢到快,每分钟达12次以上。


运用指力,虽有进针、行针、出针三个部分,但关键在于行针指力,故杜老在针刺留针期间强调“多捻转、勤行针”,反对那种针后了之,到时起针的懒散行为,真乃宝贵之经验。


4出针指力


在收到针刺预期效应后,稍待片刻,等下气缓,提针缓缓引退至皮下,一次将针拔出。据病不同,有时摇大针孔,边摇边退,有时在摇动时令针孔溢血,以泻其邪。出针后属泻的手法则开其穴,使邪气外散,属补的手法则应紧闭其孔,以防正气外出,巩固疗效。


本文选自中医杂志1991年第10期,中医集结号编辑整理,尊重知识和劳动,转载请注明由中医集结号(zhongyijjh)分享。


联系请加微信:yunlingtcm

 
推荐几篇近期的原创文章,都是走心之作,点击下方蓝字阅读

这种生活,你是否也曾想象?

中医临床让我勇往直前,记一则速效降低转氨酶病例

2016年度词汇:感恩、成长与梦想

请勿打着中医的旗号推销毒品,会遭报应的

中医集结号


【微信号】zhongyijjh

传递中医正能量

集结中医有志之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