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子否认在酒菜中下了毒,此君道:那你把酒给喝了,把菜给吃了

 濮山才子 2017-02-07

话说郭子兴临死时,对女婿朱元璋进行了托孤,没有把帅位给他,而是让他尽力辅佐自己的两个儿子郭天叙、郭天爵。

于是乎,郭子兴死后,郭天叙、郭天爵兄弟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当仁不让”地坐上了元帅的位置。

当然,郭天叙、郭天爵虽然“当仁不让”,但心里却“当人不嚷”。朱元璋这个总兵掌握了和州城的兵权,拥有精兵和良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威胁啊!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郭氏兄弟却是这样说的,有朱元璋在,这元帅还不如士兵好当。因此,郭氏兄弟很快就把父亲托孤那段把朱元璋当亲兄弟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无毒不丈夫,只有除掉朱元璋,他们才会心安;只有除掉朱元璋,天下才会太平。

当然,要想除掉朱元璋,直接硬碰硬地对着干,郭氏兄弟知道,他们肯定不是朱元璋的对手。既然明的不行,就来暗的了。于是乎,他们很快想到的方法是“下毒”。毒从何来,当然是药店了。然而,正当郭氏兄弟派人买砒霜时被朱元璋的谋士李善长看见了。

“怎么买这么多砒霜啊?可以毒死一头牛或是一头猪了。”李善长问。

“牛猪算什么,简直可以毒死人!”当时李善长的名气还没有完全打出来,那人并不知晓他,因此毫无提防地随口答道。

只一问一答就足够了。李善长知道事情的严重性,马上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一听心凉了半截。我已尽心尽力来照顾你们这两个“孤主”了,怎么你们却不容我,反而要害我呢?

当然,雷厉风行的朱元璋并没有只停留在心里说,而是对郭氏兄弟直接说了。现代人通常会发出“爱要怎么说出口”,朱元璋表现的却是“恨也要说出口”。

当然,说话是要讲究技巧的,时间、地点也不可或缺。这天,郭氏兄弟也许是一时心血来潮,也许是闲来无事,也许是吃饱了撑得慌,总之,他们决定去南山赏菊,凡尘仙子落芳菊,轻香曼舞醉南山,这种感觉一定很美。考虑到了青春作伴好还乡,郭氏兄弟还叫上了朱元璋。

朱元璋是聪明人,本能的反应是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这花不是那么好赏的,花之所以这么红,那是因为鲜血染红的。这一去,郭氏兄弟是想让我的鲜血来祭花吧。按常理说,去无好处不如不去,但郭氏兄弟现在是“主子”,朱元璋现在是“臣子”,主子相邀,他能不去么?

去,没有好果子吃;不去,又不行。朱元璋当然选择了去,但为了不吃“坏果子”,他来了个先发制人,走到半路时,朱元璋突然双腿夹鞍,双手一提马缰,那马长嘶一声人立而起,朱元璋仰面望天,嘴唇嚅动,嘴里念念有词,似在低诉,又似在自语,抑或在与人长谈。郭氏兄弟好奇地望着朱元璋的举动,正不明所以,突然,朱元璋回过头来,用手指着郭氏兄弟,劈头盖脸就是一阵大骂:“你们两个卑鄙的小人,和曹操有一比了。你父帅托孤于我,要我好心辅佐你们,我凡事鞠躬尽瘁,任劳任怨。你们却要陷害我,这是何道理?”

“什么陷害?哪跟哪的事啊?”郭氏兄弟闻言脸色大变,极力否认。

“刚才空中有金刚神甲飞来告诉我,说你们在酒菜中下了毒药,想送我到阎王那里去,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没,没有的事啊!”郭天叙和郭天爵对视了一眼,再度达成统一,有默契地进行否认。 “既然如此,那你们两个把这些酒给喝了,把这些菜给吃了。”朱元璋跳下马来,指着酒菜对郭氏兄弟说。

郭氏自然不会吃,但一时又找不到拒绝吃的好理由,眼看阴谋暴露了,最后只好来了个“不欢而散”。

一招不成,郭氏兄弟没有灰心,也没有气馁。马上又祭出一阴招;请神。你朱元璋不是搬来金刚神甲来相助么?那我们也请神过来相助,唯一不同的是朱元璋请的是“死神”,而他们请的却是“活神”。

这个活神叫小明王。说起小明王可能大家有点儿陌生,但说他的真实姓名韩林儿大家应该就有印象了,如果再说刘福通大家就更如雷贯耳了。前面已经说过,韩山童被杀后,刘福通扶持他的儿子韩林儿为皇帝,号称小明王。

小明王虽然年纪小,但有三老:一是资格老——最先革命;二是资历老——革命创始人韩山童的儿子;三是资质老——第一个称王者。

郭氏兄弟本着“家有三老如有一宝”的原则,不顾山高水远,亲自去拜访了小明王一趟。如果你认为郭氏兄弟这是去“公费”旅游,那就大错特错了,毕竟去时鸟惊心,归时花伴容。郭氏兄弟提着大量的金银珠宝去,也没有空手回,双手捧了一个证书之类的东西,并且第一个便交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一看差点没气得吐血。原来这是任命书,但见上面白纸红字写道:(首先省去那可恶的八个字)封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也就是说朱元璋在军中是第三把交椅。按照托孤来说,这是合情合理的,但郭氏兄弟心怀叵测,非要走“非法程序”,想借小明王的“玉手”来个名正言顺,彻底压制和扼杀住朱元璋。当着众人的面,朱元璋城府再深,也认为这是对他极大的羞辱,极大的不尊重。于是,他愤怒了,发作了,拿起任命书狠狠地扔到地上,用脚边踩边道:“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岂能受制于人?”

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弄不好当场就要刀剑相见。正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身边的李善长出手了,用脚轻轻地碰了他一下。朱元璋蓦然醒悟过来,马上拾起任命书,说:“大丈夫虽然不能受制于人,但小明王是革命军的领头羊,在革命队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归附于他们,一是可以弥补自身实力的不足,二是可以把我们的革命队伍做强做大,也是好事一件嘛!”

就这样,一场分封风波就这样点到为止。当然,令朱元璋幡然醒悟的还有,小明王颁给的任命书只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罢了。什么都元帅,什么左元帅、右元帅,到头来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得实力者得天下,朱元璋相信自己的实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