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一只小狗变成了老狗的结果

 洪澜 2017-02-07

如何成为一条老狗

——略论“从心所欲不逾矩”

许锡良

 

自孔子之后,中国在二千多年时间里,孔子的那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每一位读书人所耳熟能详的,大家对此都顶礼膜拜,以为道破了人一生的成长规律。

 

其实,圣人的这种有感而发,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因为时代不同,人与人不同,所得出结论自然而然也就不同。细细推究起来,一个人的学习并不是从十五岁才开始的,而是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更有甚者从胎教的理念来看,人之受教育甚至还要往前推进。三十而立,要看怎样理解。如果是自食其力的话,那么,现在显然三十岁有点太晚了。就现代来说,比如韩寒今年还没有三十岁,却已经立了十多年,如果用这个年龄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那么只能够说韩寒比孔圣人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可见如今仍然用圣人的思想观点来约束现在的年轻人,那是不合理也不道德的。

 

“四十不惑”也是很含糊其辞的。什么叫“不惑”?如果是指没有疑问,那么只能说明这个人思想已经僵化,缺乏了好奇心与想像力,缺乏了质疑问难的批判精神。因为,一个人到四十岁,也许可以明白许多道理,但是,绝对不可能是面对人生,面对世界,可以从此宣称自己“不惑”了。

 

至于“五十知天命”,我不知道这个“天命”在孔圣人心中是如何定义的,如果是指上天的旨意,显然是过于狂妄了。如果是指科学规律,那么说一个人五十岁就可以穷尽科学规律,那只能够是胡说八道。那么“五十知天命”究竟是指什么呢?其实就是指自己要承认自己的命运。也就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知道自己这一生无论怎样“富而可求”、“学而优则仕”,这一生都是命中难求的。无论从时间与精力来看,都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因此,五十岁流漓颠沛一生,仍然毫无结果的孔子这个时候明白了,要认命。升官发财之事,虽然一生努力追求着,但是,命中无时莫强求,这就是孔子的“知天命”。

 

至于“六十耳顺”,其实就更好理解了。年轻时的孔子只要听到不同意见,立即就上来破口大骂。那些敢于向他质疑问难的学生,不知道被他骂过多少次了。无论骂出“朽木粪土”,还是“小人”或者“老而不死谓之贼”,都是气血难平。因此,孔子后来概括为这三条:“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一个人到了六十岁,以孔子时代的养生知识与生活条件,应该算是比较高寿了,因为那时七十岁的人就算古稀。六十岁的人,人生阅历丰富,听的不同意见多了,到这个年龄也是见怪不怪了。这种状况叫“耳顺”,也就是听什么,都感觉无所谓了。

 

因为,自己都快死了,无论是升官,发财,还是黄金屋、千钟粟或者颜如玉,对于自己的意义都不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到了六十岁的人,在当时应该是“及其老也,血气既衰”之年,之所以听不同意见没有那么刺耳,是因为那时耳朵已经不太好使唤了,耳背,听不太清楚,自然就耳根清净了,这是完全符合一个人一生的衰老规律的。

 

至于最后一条,也是最令一些人得意洋洋的一条,也就是那条:“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后来的人根据这一条,创设出无数的人生境界。比如前半辈子对孔子儒家顶礼膜拜,后半辈子,对孔子儒家批倒批臭的儒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就根据这一条得出了人生的四个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然而果真是如此吗?“从心所欲”在这里解释为:自己内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应该是不错的。问题是,一个人达到天地境界的时候,他无论想干什么,都不会超出规矩。这个规矩可以理解为世俗社会的风俗习惯,约定俗成的那些规则,也可以理解为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如果是前者,应该是真的,一个在人世间打拼了七十年的人,对所在的社会的各种现象应该是烂熟于心的。如果是后者,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孔子时代并没有自然规律的概念。

 

因此,所能够有适合的理解应该是前者,即世俗的风俗习惯之类的现象,特别是孔子一生所强调的“克已复礼”之礼。只不过,这个时候要符合礼的要求,并不像孔子年轻的时候那样艰难,所要“克已”,到了七十岁的孔子其实已经不需要“克已”,也就是说,一只巨大的犬儒,经过一生反复训练,现在自宫起来已经不再会有痛感了。不但没有痛感,而且反而因三日不宫,就惶惶不可终日。后来推而广之,就是表现在三天不能够跪拜,就浑身不自在的奴才心理。

 

其实孔子对自己一生的粗略的描述,也只是与一只狗的成熟过程是一样的,与其说这是一个圣人的成长过程,不如说,这也是一只狗的成熟过程。如果要出一道题问:“一条老狗是怎样炼成的?”孔子这段话就是非常好的阐释。

 

早些年读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先生的《客观知识》一书,内有一篇演讲稿,叫《云与钟》,也谈到人生的这个过程,这是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19654月,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一次演讲的题目。相信波普尔先生在演讲之前并没有读过《论语》中孔子的这段话。但是,他还是把这个意思说得很清楚,那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一只小狗变成了老狗的结果。

 

波普尔用云的特性来代表非常不规则、毫无秩序而有点难以预测的社会现象。而把钟的稳定而非常准确的特性来表示人类社会行为的规则性、有序性和高度可预测性。很显然,这两个物体所表示的都只是社会现象的极端。如果这两个极端放在一起的话,那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就其稳定性而言,都可以在它们之间的某个位置找适合它们的地方。如果是一只小狗,那么它的稳定性要放在云这一边多一些,如果是一只老狗的话,则它的稳定性要放在钟这一边。经验越是丰富,那么稳定性就越强。人越是成熟,性格就越是稳定。

 

 一只小狗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了一只老狗,因此,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不再留恋,不再有兴趣,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自豪的事情。因为,小狗虽然因经验不足,而经常犯一些错误,会表现出不稳定的心理特征,但是,小狗却比老狗有好奇心,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精神。而变成了一只老狗的结果,就是“稳定压倒一切”,时时刻刻处于保守状态之中。虽然“从心所欲”,但是,随着“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所产生的欲望其实也是有限的。无论是黄金屋、千钟粟,还是颜如玉,都是有心而无力,对升官发财的梦想,更是要大大地衰退。即使所谓从心所欲,其实所欲也不会太大。有限的欲望,表现在行动上就更是动作缓慢,反应迟钝。

 

一个人年老如此,还要想对这个世界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充满生机以及充满信心,那是不太可能的。人的生命活力,常常就是通过旺盛的欲望来表达的。一个人老来好色不是不可以,只是,即使“随心所欲”,恐怕也欲速则不达,因而难以逾矩也。至于一些人老到孔子所说的七十岁,仍然晚节不保,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一是可能身体比孔子要好,孔子七十从心所欲,难逾之矩,被他轻而易举地逾了过去。二是人老心不老,老当益壮,心欲比孔子多了一些。

 

孔孟之后的宋明理学为了达到圣人老狗的境界,就发现了一种特别的方法叫“存天理,灭人欲”,其实存的只是皇帝圣人的大私,灭掉的只是平民百姓的小欲。只要灭掉了你的那点可怜的作为人所赖以生存的小欲,那么,即使让你“从心所欲”,你也蹦达不到哪里去,这样下面越自宫,上面就越放心。这样要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会越来越容易。铁打的江山,流水的百姓。皇帝的家天下就会万万年。一方面,富有天下,贵为天子;另一方面万民争相做稳奴隶,社会和谐稳定,万民颂圣,天下可运于掌,也就水到渠成了。

201115日星期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