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对于循证医学有个很模糊的印象,只知道他是一门在临床中遇到问题后,去数据库查一些资料,然后从诊断、治疗、经济、人文等方面。给患者提供治疗方案,从患者角度出发的医疗思维方法。对于循证医学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李老师的那个循证医学入门的帖子上。 今年3月份,因为需要写一篇关于meta分析的论文,所以,开始大量阅读书籍。下面是我的学习过程。里面有很多菜鸟级的经验教训。请高手多指导。 1,先下载别人写好的meta分析的论文,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 掌握了meta分析的常规格式,但是对于数据时怎么来的,森林图和漏斗图怎么分析,真是头疼啊! 2,研究revman。 因为着急写论文,白天还得去临床,所以每天早晨4点就爬起来研究这个英文软件,很是头疼。 最开始我用的是4.2版本的,研究了足足5天啊,但是怎么的都出不来图。后来经高人指点,改成了5.0版,马上就解决了。在研究revman的时候,还要感谢万能的丁香园啊,里面有各种的教程,都是最直接的经验! 3,照猫画虎,我的第一批meta分析。 我的第一篇meta分析就出炉了,主要是因为太赶了。当时什么都不懂。 4,后来看了很多的书。 包括图书馆,丁香园的电子书。从书中了解了很多循证医学的基础知识,原来看论坛里面的帖子,都不知道各位在说什么,后来慢慢的能读懂些了。 5,与时俱进的论文。 我喜欢时刻检验自己的水平,每一个阶段都为自己设立一个目标。于是,勇敢的把论文投到核心期刊上面。结果等了两个月,结果遭到了主编的拒稿。 6,拒稿中的收获。 (1)meta分析不适用于所有的疾病 (2)知道了异质性的真正含义 (3)meta分析是客观的,不能加入自己主观的评价 (4)meta分析的每一个步骤必须客观化、科学化、明确化。 感悟与收获: 1,选题:没有大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真的很难完成一篇高质量的meta分析。 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制定一定要客观化,准确化,科学化。 3,检索策略很关键,这个我主要听的是华西大学的视频,和讲座的PPT。关键词的组合,高级检索的应用等等。 4,文献筛选挺关键的,现在我筛选的还一般。 5,异质性检测,是为了确定用哪种模型区分析。 6,最后的分析一定客观,指出数据真实性的程度,对可能存在的偏倚进行分析。 7,感觉翻译SCI中的文献提高蛮大的。 本文系丁香园站友08030100240原创。 想了解更多有用的、有意思的前沿资讯以及酷炫的实验方法的你,都可以成为师兄的好伙伴 师兄微信号:shixiongcom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