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七大失败的御驾亲征

 睁眼的沙加 2017-02-08

所谓的“御驾亲征”就是皇帝亲自征讨,一般来讲开国皇帝都有“御驾亲征”的经历,我们说皇帝“御驾亲征”的好处在于一反面皇帝可以节制各个将领使整个军队团结一致,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皇帝御驾亲征对于鼓舞士气是非常重要的。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是皇帝御驾亲征必须要成功,这不仅关系到皇帝的“面子”,有时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运。如果在战争中皇帝被俘虏或者被杀都将会给一个国家带来严重的灾难。

1:周昭王伐楚

周昭王是周朝的第四任君王,他在位期间想要树立威严拓展疆土,于是把目标锁定了南方的楚国。楚国当时被鄙视为蛮夷和中原各个诸侯之间的关系也不好,当时的楚国建国也不久,实力也不强大,在周昭王时期,楚国爵位不过是楚子,封地仅五十里,荒僻贫弱[,看起来是个很好的捏软柿子。从昭王十六年开始,周昭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周昭王十九年,昭王再次亲帅六师伐楚,结果全军覆没,死于汉水之滨。据揣测当时的楚国人献给周昭王军队的船被做了手脚,周昭王大军沉船渡水时,船沉入江三军覆灭。

2:汉高祖讨伐匈奴

匈奴在秦汉是一直活跃在中原王朝北方的游牧民族,在楚汉争霸的时候刘邦项羽争夺天下无暇北顾,得以使匈奴屡次犯境。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公元前200年冬季,汉高祖刘邦为解决边患亲率32万大军,出征匈奴。随行的主要谋士是陈平、娄敬,将领有樊哙、夏侯婴、周勃等。刘邦率骑兵先到达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此时汉军步兵还未完全赶到。冒顿单于见汉兵蜂拥赶来,在白登山设下埋伏。刘邦带领兵马一进入包围圈,冒顿单于马上指挥40万匈奴大军,截住汉军步兵,将刘邦的兵马围困在白登山,使汉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能相救。刘邦发现被包围后,组织突围,经过几次激烈战斗,也没有突围出去。汉军在被围了七天后,粮食也快吃完了,饥寒交迫,危在旦夕。最后谋士陈平通过贿赂单于的妻子阏氏得以说服单于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汉军撤出。这一战汉军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果不是陈平的计谋,刘邦可能就沦为阶下囚了。

3:刘备伐吴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这次战役使刚刚成立不久的蜀汉彻底遭到了重创,之后诸葛亮派使者重新和孙权结好才化解这次危机。

4:隋炀帝征讨高句丽

隋炀帝时,高句丽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的一个比较大的国家,国都在汉乐浪郡的故地平壤城,亦名长安城。平壤城与国内城、汉城,并称高句丽国的“三京”。因高句丽曾多次小规模袭击隋北部边疆对隋朝又表示出不臣服的姿态。隋炀帝于是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

第一次东征,因隋炀帝指挥错误,隋朝遭遇惨败,损失惨重,隋朝国内开始发生百姓农民起义。第二年正月,隋炀帝就开始筹划第二次东征,但因杨玄感叛乱最终退兵。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四月,隋炀帝第三次发动战争,高句丽国王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隋炀帝班师还朝。

隋炀帝对高句丽发动战争,连续三年的征战使隋朝数十万军人丧生,还有大量民夫死亡,巨额物资损失,过度征敛破坏了隋朝的经济,后来中原各方诸侯崛起,将隋朝推向了覆亡。

5:宋太宗伐辽

公元976年,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登基为帝。公元979年,赵光义不顾众臣反对,趁伐取北汉之势,从太原出发展开北伐。北伐初期一度收复河北易州和涿州。赵光义下令围攻燕京,宋军与辽人在高粱河畔展开激战。赵光义亲临战场,结果受伤中箭,乘驴车仓惶撤离,北伐失败。赵光义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

6:蒙哥大汉围攻钓鱼城

南宋末年,蒙古大军横扫亚洲,为了消灭南宋,蒙古大汉蒙哥绕道取四川,公元1243年,四川制置使余玠命冉琎﹑冉璞主持修筑钓鱼城,迁合州治所于此,驻以重兵,以控扼嘉陵江要冲。蒙哥率领大军进入四川攻占很多地方,唯独钓鱼城久攻不下。

公元1259年,蒙哥进驻石子山,亲自督阵攻城。从二月到五月,先后猛攻一字城和镇西﹑东新﹑奇胜﹑护国等城门以及外城,均被击退。六月,宋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吕文德率战舰千艘往援,为史天泽击败,退回重庆。蒙古军加紧攻城,仍不能破,其先锋大将汪德臣被击伤死去。接着,蒙哥亦被击伤,七月二十一日死于军中,蒙古军被迫撤围。

7:明英宗讨伐瓦剌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首领也先大举进兵明境,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亲率大军出征。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明军仓促应战,死伤惨重,英宗被也先俘去, 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当时京师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人心惶惶,有大臣提议南迁。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也先以英宗为质要求明军投降,于谦等大臣拥立郕王为帝。并亲自率军在北京城下击败也先,避免了靖康之耻的再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