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词后芳馨】一代词后的欢悲人生(三)

 老刘tdrhg 2017-02-08

【词后芳馨】一代词后的欢悲人生(三)   

    “有情人终成眷属”,李清照夫妻因此有了婚后的一段甜美时光。婚后两年以来共同爱好的培养、彼此的爱慕、时而分离的思念,都加深了两人的情感。与心爱的丈夫朝夕相处,李清照时时表现出楚楚可爱、娇媚依人的神情。她的词记录了这段生活与情感。《减字木兰花》说: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李清照喜爱梅花,常常通过咏梅自我比拟。这首词不是咏梅词,却仍然以梅花的形象比喻自己。春天的时候,从卖花担上买得一枝含苞欲放的梅花,鲜艳的花瓣上还带着薄薄的晨露。青春妙龄的少妇李清照,买花是为了赏花,是对美的欣赏;同时也是为了装饰自己,珍视自己的青春年华。花季女子,最爱美丽的鲜花。这时候的精心化妆,当然是为了博得丈夫赵明诚的赏识,所以,卖花、戴花的动作中又多了一层对幸福爱情执着追求的含义。一心想获得丈夫全部爱情的女子又是“小心眼”的,她会对周围一切与自己比美的事物发生莫名其妙的嫉妒,这种嫉妒又转过来表现她对丈夫的深爱。因此,买得鲜花的李清照,忽然多出了一个心眼:不知丈夫是否会更赏识这梅花,认为“奴面不如花面好”。对自己青春容颜充满信心、争强好胜的李清照,便一定要与梅花比个高低,特意将梅花“云鬓斜簪”,让丈夫仔细端详,究竟谁更漂亮。通过这种对丈夫撒娇的动作,表现出小夫妻之间的亲昵和温情。充满了自得、自信的语气里,透露出李清照婚后的愉悦欢欣。实际上,李清照并不担心丈夫分心到梅花上,只不过借这样一个题目与丈夫逗趣撒娇。少妇的柔情婉娈在这些夫妻日常生活画面中得到徐徐展示。  

  赵万里辑《漱玉词》时,又以“词意浅显”为理由,否认这是李清照的作品。其实,李清照众多作品皆深得民歌风韵,活泼清新。“易安体”之清丽自然的特色,就是从民歌中汲取了相当的养分。这首词从民歌中脱胎而出的痕迹非常明显。唐无名氏词《菩萨蛮》说:“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一面发娇嗔,碎挼花打人。”李清照用其意,语言变得相对雅丽。在写夫妻日常生活甜蜜恩爱的同时,突出了自己自信、争强的个性,这与李清照的为人非常吻合。

  与《减字木兰花》格调、语意相近的小词还有《丑奴儿》,清代王鹏运四印斋本《漱玉词》注也认为这首词“词意肤浅”,不象是李清照的作品。这类猜测如果没有证据的话,都不足为凭。这首词说: 

  晚来一阵风兼雨,冼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 

    闺中少妇的日常生活是平淡的,无非是梳妆、弹琴等一些琐碎小事,而且每日重复。但如果有了一位心爱的夫君常伴身旁,平淡的生活将闪耀出奇异的光彩,一切琐事都将蕴涵着夫妻绵绵的情谊。李清照就是选择了这样一个日常生活画面来写夫妻生活的无穷乐趣。这是一个酷热的夏季,黄昏时刻一阵的“风兼雨”,消除了大地的炎热,带来了夜晚的清爽凉快,李清照与赵明诚有了一个纳凉消闲的好时光。于是,李清照对夫君而“理笙簧”,这是李清照从少女时代以来就喜欢的日常消遣。在自己心爱人的面前,又不免格外投入。一次演奏结束,恐怕是“薄汗轻衣透”,脸上妆饰略显凌乱。李清照兴致勃勃,她仍然不想卸妆入寝,仍然想延续与赵明诚倾心相对的旖旎时光。她便对着“菱花”镜子再施“淡淡妆”,时时要以最光彩美丽的形象出现在丈夫面前。“女为悦己者容”,对镜梳妆,丈夫在身后偎依相看,这是夫妻生活中多么亲昵甜蜜的小场景!妆饰完毕,穿着“绛绡缕薄”的丝织衣裳,如冰雪般洁白晶莹的肌肤隐约可见,阵阵“酥香”淡淡传来,赵明诚一定会陶醉其中。下片开头两句的描写,是李清照对自己肤容美貌的非常珍视与自信。女子梳妆打扮之后,总是要好好自我欣赏一番,这大约是古今相通的。而李清照的这一份珍视与自信,就与欣赏她、热爱她的丈夫赵明诚密切相关。只有在心爱与爱她的异性之前,今夜的梳妆、穿著、美丽,才有其特殊的意义。古代女子“出嫁从夫”,一生中只能面对这样一位特定的异性,如果没有丈夫的爱意和赏识,对一位妻子的容貌自信与生活兴致都将是极大的打击,她将只能在“雨横风狂”的环境中默默地“泪眼问花”。李清照是幸福的。所以,她又能够“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今夜的凉爽,将宜于寝眠入睡,其中暗示着夫妻的欢娱恩爱。李清照就是这样真诚大胆,闺中亲昵语、亵狎语敢于形诸笔端,她是在由衷地表达恩爱夫妻生活的无穷乐趣。与李清照同时代的王灼在《碧鸡漫志》卷二里斥责李清照说:“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搢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指的就是这类语言的作品。而李清照能够卓然于纭纭女子之上,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作家,也得力于她的真性情与坦率大胆。 

  李清照现存唯一的一首咏牡丹花之作《庆清朝》,语调从容和缓,对雍容富贵、秾艳盛丽的牡丹充满着赞叹之情,与词人这个时期的生活格调相侔。词说: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竟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上阕正面咏花,写出牡丹的容颜、姿态、仪表、风貌、神采。牡丹是娇贵的,需要有低低垂挂的帷幕和朱红栏杆的悉心精巧呵护。这样,在暮春时节群花凋零之际,牡丹才能艳丽开放,“独占残春”。唐人皮日休《牡丹》说:“落尽残红始吐芳”,李清照用其诗意。牡丹绽放时的美丽是天然的,她容颜淡雅,姿态柔婉,纯真无暇。“待得群芳过后”,风吹露洗,牡丹如同拂晓新妆的美人,更加显示出清丽妩媚的迷人姿容。这二句也是对“就中独占残春”的详细解释。“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惟独牡丹盛开之际才有这番艳丽雍容的仪态。在风月丛中,在春天的相伴之下,牡丹傲然怒放。从唐朝以来,人们就有倾城观赏牡丹的习俗。唐人刘禹锡《赏牡丹》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北宋邵雍《洛阳春吟》也说:“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所以,下阕就转写满城赏花的盛况。“东城边,南陌上”,赏花的人群熙熙攘攘。人们或者乘坐“香轮”小车,竞相奔走,观赏牡丹;或者张罗“绮筵”,歌舞相随,花中作乐。池塘四周,别馆旁边,牡丹盛开之处都笼罩在和暖的阳光之中,也被兴致勃勃的人群“烘”挤得分外热闹。“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二句是过渡,从民间的纵情狂欢过渡到宫廷的高雅清赏。当宫外的牡丹渐渐开尽,游人渐渐散去,喧闹渐渐消逝,宫中的牡丹依然匀称地开放着。宫内依然可以举“金尊”,点红烛,“不管黄昏”的到来,尽情赏花。汉朝有宫有殿,俱名明光。《三辅黄图》卷二引《关辅记》说:“桂宫在未央北,中有明光殿。”卷三又说:“明光宫,武帝太初四年秋起,在长乐宫后,南与长乐 宫相连属。”后世用来泛指皇家宫殿,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说:“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李清照这里用来代指北宋京城汴梁。所以,这首词非常可能作于与赵明诚一起居住京城的这段时间内。

【词后芳馨】一代词后的欢悲人生(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