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阅读素材:更将硕果献尧天

 老刘tdrhg 2017-02-08

   清明时节,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陕师大校园内花团锦簇,暗香浮动。霍松林先生的书房“唐音阁”里,更是春光明媚,书香袭人。书桌上方,悬挂着于右任先生的画像和书法作品。《唐音阁诗词集》中有多首吟诵于右任先生的诗词,足见霍松林对于右任先生的无限敬仰。“爱国热忱燃笔底,诗豪草圣冠群伦。”虽是吟诵于老之句,但若用来形容霍松林先生本人,又何尝为过!

  当代文心再雕龙

  1951年初,霍松林赴西北大学师范学院任教。到校伊始,霍松林就承担了文艺学、现代诗歌、现代文学史三门新课。在极少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他只能边学边教,自己动手,拟出提纲,一节一节地编写讲义。到了1953年秋,几经补充修改,完成了26万字的《文艺学概论》,先后作为高等学校的交流教材和函授教材。1957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样,便有了我国最早的一部新型文艺理论专著。

  文艺理论家陈志明教授在《霍松林的文艺理论研究述评》中这样说道:“《概论》不仅开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国人自己著述系统的文艺理论教科书的风气之先,而且发行量大,加之其前已作交流讲义与函授教材流传,影响及于全国,大学师生、文艺工作者、中学语文教师以及文艺爱好者,不少人都从中得到教益,受到启发。上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的大学中文系学生,其中有些今天已成为专家,还不忘《概论》在当年如春风化雨给予他们心灵的滋养。”《概论》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究不可没,它更具一种界碑的价值和意义。1982年,经过对《文艺学概论》的增删修订,霍松林完成了37万字的《文艺学简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两论”是霍松林先生研究文艺理论的力作,也是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领域的力作。作为教材,它把一代代学者引入文艺理论的殿堂;作为理论专著,霍松林先生构建了体大思精的理论体系,对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都有独特的见解,绝不随波逐流,绝不蹈袭他人,自成一家之说。“两论”被学术界誉为“当代《文心雕龙》”。

  1956年,《新建设》5月号上发表了霍松林《试论形象思维》的长篇论文,是国内以专题形式论述形象思维的第一篇理论文章,产生了广泛反响,启动了有关形象思维的第一场学术论争高潮。上世纪70年代末,全国文艺界对形象思维的大讨论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任《陕西师大学报》主编,后任陕西师大党委书记的谢振中先生走进霍松林家,力邀他为学报撰写一篇关于形象思维的长文。“焚膏油以继晷”,霍松林每天的写作时间都在十六小时以上。八天之后,一篇题为《重谈形象思维——与郑季翘同志商榷》的两万多字的长文面世了!这篇文章,反响极大。全国著名美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蒋孔阳先生给霍松林来信说,读君作,“大有暑天饮冰之感!”

一代骚客唱大风

  霍松林先生幼承家学,秉性爱诗,从十五六岁就沉潜于诗词创作,大学时代从师于著名诗人汪辟疆、胡小石、陈匪石、卢冀野诸先生,并受知于于右任先生,诗名远播,饮誉骚坛。在以后的岁月中,霍松林始终没有间断诗词创作。1988年,集结为《唐音阁吟稿》,约600首。随后,台湾百骏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用繁体字直行排印出版,改名为《唐音阁诗词集》。

  《吟稿》共收诗6卷,词1卷,其中诗约530首,词44首;在各体诗中,五、七古近百首,五律50余首,七律100余首,五、七绝280首。从表现内容看,举凡国计、民生、亲情、友情、个人际遇与感受,乃至山川胜迹,无不纳入作者视野,而其中最为突出的,乃是对民族历史行程和个人际遇的反映。从艺术特点看,《吟稿》诸作或激情奔涌,雄放不羁,或深沉浑厚,境高意远,或含蓄蕴藉,一往情深,具有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正如程千帆教授所说:“松林之为诗,兼备古今之体,才雄而格峻,绪密而思清”,卓有众体兼擅的大家气象。

  霍松林先生的诗作,在感时伤世、抒发忧国忧民的愁思方面,自然不乏上乘之作。如《放逐偶吟》(一):一息犹存虎口余,破窑权寄野人居。翻江倒海吾兹惧,淑世匡时愿岂虚。休恨无门可罗雀,也知有釜亦生鱼。携家放逐宁关命,佳气曾传夜满闾。诗不为个人的得失而发牢骚,不是没有牢骚,而是“眼底风云读懂时,自家烦恼不需说”,足见其胸怀和气量。

  王子江把霍松林先生的诗歌特征概括为“四大”:一曰大爱。是最朴实最高尚的生命态度,是“至尊无上的爱”,即对祖国、对人民深沉而神圣的执著热爱。二曰大情。霍先生笔下始终流淌着饱满、充沛的大感情。三曰大理。诗应不避说理,妙理,哲理,且不与人雷同方好。霍松林先生便是善于说大理、妙理的诗人。四曰大气。霍松林先生之诗“大气”似乎是公认的。吴调公先生在《读霍松林先生〈唐音阁吟稿〉》一文便对其评价“才胆识力,大气包举”。

  霍松林先生诗歌之“大气”表现为:第一大题材。霍先生在事关国家命运的大题材中纵横捭阖,反复吟咏。第二大胸襟。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过:“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读霍松林先生的诗总能感觉到他阔大的胸怀。第三大气魄。气魄大,诗则雄健有力。诗之气魄既有诗人内在的先天因素,也有诗人后天的历练和修养。从诗中感受他的气魄,是读者徜徉唐音阁的一种享受。

  2008年12月20日,由中华诗词学会主办的“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颁奖大会暨5位诗家作品集首发式,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霍松林教授成为首次颁发的“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5位获奖人之一,其他4位获奖者分别为孙轶青、叶嘉莹、刘征和李汝伦。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周笃文教授认为,《霍松林诗词集》共收录诗词1200余首,时间跨度70余年,可说是历史的实录。

  尺幅素笺走风云

  霍松林先生曾说:“书法嘛,还是要写自己的。我没有刻意学习于先生的字。”“变化固我在,成家非一蹴”。他从不刻意于古法,而是在数十年的广采博取中不断地将古来成法转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只有用自己的语言,才能充分吐露和倾泻自己的心声。

  霍松林先生的书法作品,拙中见巧,朴实内美。点画坚浑开张,运笔舒缓沉着,结体茂密雄秀,章法朴实自然。从单字到整体,稳健洒落、一任自然而顾盼有致。没有丝毫的刻意讨俏、故作姿态。霍先生的书法之所以如此真切朴实,拙中见巧,富有精神内涵,别具一种活生生的生命风采,正是他内在的品格、学问、事功、阅历、胸襟、气度在书法上的展现。先生作品血浓骨老,内劲充盈。行笔如“逆水行舟”,铺毫充分开张,八面出击,将墨运送到点画的各个部位。这是一种向内聚拢的运动,同时是一种向内生发的势,因而能产生一种沉实饱满的内劲,静中寓动,增强了点画的生命意味。

  而对照当代书坛上的一些走火入魔式的所谓“创新”,霍松林先生在《论书诗》中的观点,无疑是对这种“怪象”的当头棒喝:文字本工具,诗文载以出;书写传情意,字随情起伏;情变字亦变,万变宜可读。东涂复西抹,信手如画符。自炫艺术美,谁能识面目!

  乐育英才浑忘老

  霍松林《九十自寿二首》中有句:“乐育英才浑忘老,秾桃艳李竞芬芳。”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界和诗词界的泰斗级人物,一代宗师,因为他半个多世纪住在陕西西安,被学界尊称为“西北王”。

  1953年起,霍松林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至今,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霍老的门下已有60位博士,22位硕士,人称“霍家军”,这些后起之秀大多已独立出版专著,在文坛和学术界崭露头角,成为新一代学术带头人。

  霍先生认为: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的高低,与他的师承关系很大。名师的指点和传授固然非常可贵,但是启蒙老师的作用也不应忽视。霍松林的启蒙老师不是别人,就是他的父亲。在霍松林大约只有三岁的时候,父亲就教他认字、读书了。父亲是按照传统教育的那一套教霍松林的。先教他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主要是认字;然后循序渐进,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幼学故事琼林》、《诗经》、《子史精华》、《古文观止》、《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白香词谱》等等。

  至于怎样培养写作能力,霍先生的体会是:“写作方法”之类,当然需要学习、研究;但更有效的还是老办法:多读、多作、多商量,即欧阳修所说的“三多”。此外要培养一种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较深的理论修养。还有一点应该特别强调。学文科的人,往往以学理科方面的课程为额外负担,不愿多下苦功,这是不对的。文理渗透的好处很多,仅就培养思维能力说:读哲学著作和文史著作,可以使思路开阔,思想活跃,想象丰富,学好数学、物理等理科方面的课程,则可以加强思维方法的科学性。就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来说,还应该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旧注(而不是今人用现代汉语作的新注),基本上读懂先秦两汉以来的古籍。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和文化史等等;更需要通读若干部重要的古籍,包括原文和注疏,从头到尾,读得相当熟,甚至能够背诵。

  霍先生指导学生,尤其是指导博士生,一贯主张品学兼优、知能并重,要求他们做学问必须多动笔写论文,还应该兼搞创作。要出成果,就要不断研究、不断写作。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的人,还应该学会运用传统样式进行创作。有创作经验、创作甘苦,才能比较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为讲课和研究打好基础。博与精,或者说博与专,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合起来就是“通”,霍先生是希望培养“通才”的。所以他总是强调:拓展广博的知识领域,由广博走向专精。霍先生培养的博士生,其研究领域分别涉及从先秦至近代各个历史阶段,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较高质量的论著引人注目。

  “高歌盛世情犹热,广育英才志愈坚。假我韶光数十载,更将硕果献尧天。”这是霍先生《八十述怀》诗抒发的豪情,也用它作为本文的结尾!

      【注:霍松林教授于2017年2月1日去世,享年97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