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第四章 释“本末”。

 chenliwei80 2017-02-08

6第四章 释“本末”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孔子说:“听取、审理案件,我的方法也和别人一样。一定要使诉讼不再发生才好。”

要让隐瞒实情的人,不敢尽情的编造谎言,要使民心畏服,这就叫做知道根本。

1.       子曰句:出自《论语·颜渊》。听,听取。讼,诉讼。犹人:指和别人一样。必也使无讼乎:儒家注重以礼教感化人心,使人人自觉向善,从而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       无:隐瞒。情:指真实情况。

3.       尽其辞:尽情陈述虚诞不实之词。

4.       民志:民心。

5.       知本:知道道理的根本。

 

对大多数人而言,只要不隐瞒实情,尽本分,认天命。诚实守信,知礼守法,对如此安分守法的良民来说,就算犯了法,如果老实交代犯罪事实,我想法官也会从轻量刑。人难免会犯错,如果长期受到不平等待遇,而导致内心充满了愤慨,一时情绪失控,导致犯了法,我想,只要在监狱中改过自新,服完刑,再好好做人,这个社会会重新的接纳他。

在过去封建时代,大多数的人民群众都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所以必须使民众畏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此,就可以免于耻辱和罪责。如果一时情绪难以控制,犯了法,也应该陈述事实,面对刑法。

 

右传之四章,释本末

以上一段是传文的第四章,解释的是本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