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如血》3.28 “春城第一子弟”

 闻道山人 2017-02-08

2017-02-08 博尊宝 缅甸在线1

第三章:外五县大串联

3.28 “春城第一子弟”

“春城第一子弟”何许人呢?“昆明市花灯剧团”的一位演员黄少华——

其自幼受父母的熏陶和影响,对云南本土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按他本人的话:“我父亲喜欢文学,我母亲喜欢滇戏、花灯,就带我看,从小对这个就比较喜欢”)。

小学毕业后考入“昆明市艺术学校”学习滇剧表演。1962年毕业后却被分配到了“昆明市花灯剧团”。

“昆明市艺术学校”和“昆明市花灯剧团”都设在文庙——

昆明文庙,方圆1.8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前后历经清朝、民国,解放后又进行过保护性的修葺。“文庙”,是以前拜祭孔子的地方,又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设东西两道大门,大门外都立着书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石标牌,意思是再大的官至此都得下马。路分左、中、右三条,中间一条,只有皇帝赐匾或本省有人中状元才能通过,平时,任何人都只准走侧路。中门为棂星门,是一枋、四柱、三门花岗石建筑。棂星是一星座,又叫天田星,意为尊孔必尊天。左右为礼门、义路。孔子的核心思想为:仁、礼,提倡以礼治国,故叫礼门;义即仁义、正义、舍身取义等。中门下为蟠龙抱柱,制作精巧,栩栩如生。棂星门后为清代建筑碧水泮桥,桥下为泮池,又叫学海。有道是“书山有道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海即指这池水,以前中了秀才才能称之为“入泮”,成为学海一粟。

文庙门口还挂着另外一块牌子:“昆明群众艺术馆”——  

操场上有篮球、排球比赛;茶馆里有评书、相声;几个大殿里分别有文史讲座(天簧告诉小付:自己对此特别感兴趣,有段时间是每堂必到,受益匪浅,为自己增添了许多知识);有书法绘画、唱歌跳舞、棋艺培训班;有本省出土的文物、美术品及珍稀动植物标本的展览;剧场里有京剧、滇剧、花灯表演;另外还有一个专供滑旱冰的场地…建筑物周围尽是高大的松、柏树,绿荫笼罩着整个的空间,随风送来的是阵阵草木的清香。

因此附近的街坊邻居小伙伴们,没事的时候,就经常跑进文庙消磨时光,这里成为大家青少年时代流连忘返的地方。而天簧这伙人,每到星期六晚上或者星期天,也是常到文庙来玩,记不得是怎么搞的,一来一去的就与黄少华成了朋友。

那时大家对花灯很是看不起的,认为只有京剧,滇剧才能算得是真正的艺术。而花灯,昆明农村土话叫“唱灯”,只是和对山歌唱小调一样而已。

据说自明清以来,民间就有唱灯对调子的习俗和传统。小河两岸,这山那山,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打谷场上,花前月下,均是唱灯对调子的场地。唱腔及内容单一,大多为两个男女一问一答的对唱,或者群男众女轮番上阵。说白了,就是通过歌声,对智力、应变、见识的检阅和比赛。也是人们认识交流的最自然的桥梁,当然更是青年男女互诉衷肠的爱恋平台。在农村流传很广、是“乡巴佬”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

除了零星的、见面就来、唱后就散的即兴表演外,民间还自发地搞出许多大规模的“唱灯会”。最有名的,当属农历六月十九观音山的、八月十六到十八桃源乡的、正月初九金殿的、三月三西山的、八月十五大观楼的唱灯会。一到这些日子,周边九乡十八寨的人们便蜂拥而至,你来我往,盛况空前。到处是此起彼伏的悠扬歌声,有时会持续几天几夜。这些唱灯会,上台表演者唱的多为《猜调》、《耍山调》、《赶马调》、《绣荷包》、《小河淌水》之类群众喜爱的曲调。台下的对唱者则是即兴现编现唱,生动活泼,妙语连珠,不时引起阵阵开心的笑声和掌声。

这些曲调,都是正儿八经的,虽内容也涉及情爱,但大部分是机智幽默、深情动人、健康向上的。

但是有一些人觉得老唱些“山对山来岩对岩”、“调子好唱口难开”、“小乖乖来小乖乖”不太过瘾,要唱就整点火爆燥辣的、不太正经的、“尖钢”(昆明方言:出格、精彩)一些的调子。这些调子让人耳热心跳,让人想入非非,让人想粗俗下流一回…这样一来,花灯就被庸俗化,让城里人所不齿。  

在正派人眼里,这些都是农村人当中那些不正经,游手好闲、吊二郎当的懒汉、混混们百无聊赖打发时光的劣行,很是见不得人的。也被当局定性为“黄色的、庸俗不堪的、低级下流的、封建主义的”、“不三不四男女腐朽的”东西。常有派出所、居委会的人员苦口婆心教育青年人:你也是十几岁的人了,这么不学好,成天情呀爱呀地跟着农村人“唱灯”,没出息!

因此大家都觉得,1米7的个把长得一标子弟(昆明方言:帅)的黄老兄,怎么也会去做了个“唱灯”的人!?面对大家的质疑,黄经常不厌其烦地解释——

“花灯,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渊源于明代或更早一些时候的民间'社火'活动中;是农村和小城镇中每年农历新年到元宵期间或在祈雨等场合举行的一种宗教性文艺活动;是云南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小戏。杨升庵有诗曰:“滇歌棘曲齐声和,社鼓渔灯夜未央”,就是写滇池附近老百姓的花灯节目《秧老鼓》。

花灯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当地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它的一部分曲调,来自明清小曲。这些小曲传人云南后,与当地的方音、风土人情结合,演变成花灯曲调的重要组成部分。

花灯的舞蹈动作,以'崴'为特色,故农村人也把唱花灯称作“崴花灯”。“花灯越崴越喜欢,手帕扇子团团转”,就是对花灯舞蹈的真实写照。其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 

其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鸡步、梭步、碎米步、矮桩步、妇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盖扇、差扇、扑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黄龙缠腰、海底捞月、雪花盖顶、岩鹰展翅等。”

说到这里,黄必然手舞足蹈,为大家来段即兴表演,以佐证自己的论点:

“而且,花灯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只是些唱唱灯、对对山歌和小调的小打小闹,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虽然最早的花灯起源于明清俗曲、民歌小调,如“金纽丝”、“挂枝儿”、“倒板浆”、“绣荷包”、“送郎调”、“十大姐”等。但后来新灯剧的兴起,运用了一些新的曲调,都更通俗易懂,更接近当时群众的生活,戏剧性增强了,形成了一种剧种——“花灯剧”,也有自己的唱本、剧目。

花灯剧剧目多达200个左右,分为3大类:第一类叫花灯歌舞,有《小邑拉花》等;第二类叫花灯小戏,有《打鱼》、《打花鼓》、《红宝回门》等;第三类叫花灯大戏,有《蟒蛇记》、《白扇记》等。传统的剧目有《探干妹》、《游春》、《刘成看菜》、《闹渡》、《金铃记》、《董永卖身》等等。

我挨你们说,花灯剧完全是可以与京剧、滇剧、平剧、黄梅剧…等剧种一样相提并论的艺术,哈哈哈…” 

黄年纪并不大,65年大家认识的时候,他20岁,只比大家年长几岁,是个不折不扣的半大小伙子。然而,他举手投足有点“奶”(女性),但一颦一笑一招一式,也没有让人不自在的地方,有人在背后叫他“奶倌儿”,实际上,据说所有从事舞蹈工作的年轻男人,都会有点这方面的倾向,与“奶倌儿”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慨念。

他个子高高大大,眉清目秀,很子弟,对人很客气,有礼貌,脸上老挂着笑。为人实在,有些孤傲,也绝顶聪明,能过目不忘。而且他兴趣爱好广泛,除了舞台表演,还喜欢写诗和散文,又学着写剧本。1965年,年仅19岁就创作了自己的花灯剧《战友》处女作,搬上了舞台,在文庙第一剧场上演,广受好评。文化大革命初期,革命样板戏红遍大江南北,“昆明市花灯剧团”把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移植为花灯剧,他在剧中扮演洪常青一角。凭借着英俊挺拔的外形,准确到位的表演,一时红遍了昆明。因此,整个朋友圈便慷慨地送了个令他骄傲的外号:“春城第一子弟”

他是天簧这伙朋友圈中唯一的一个正版从事艺术工作的音乐人。当天簧赞同公孙老师把《小河淌水》用小提琴演奏的提议后,就专门请教了他,征求意见,探讨了是否可行及成功的可能性。 

黄少华思考了很长的时间认为:《小河淌水》是与《茉莉花》并称为中国最优美的两首民族歌曲,流传了半个多世纪,是人们熟知和喜爱的,已被许多音乐专业人士整理,以钢琴曲、抒情乐、歌曲乃至散文等形式成功地出现。大家都是听着《小河淌水》长大的,对这首歌不但熟悉,而且都怀有深厚的情感。凭着这份情感用小提琴来演奏曲,应该是没有问题而且是可行的。

同时表示:

“公孙老师的提议,还触发了我的一个灵感,根据原来民歌的意境,是否可以植入一些情节,比如说少数民族地区,年轻男女相遇、相知、相恋的爱情故事,以载歌载舞、通俗易懂的花灯形式,把‘小河淌水’的神韵表现出来,充实成一部跌宕起伏、地老天荒的花灯歌舞剧。

我想,把一首民歌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甚至改编成一台戏来表演,这在创作形式上是一种新颖的东西,不但可行,而且一定能够成功。让从泥土中诞生出来的东西,再回到泥土当中,生根、发芽、开出各形各色的花、结出各种各样的果来,这将成为中国音乐史的一个丰碑。” 

(果不其然,若干年后,已经是国家一级编剧的黄少华,根据《小河淌水》原来民歌的意境,填入了走乡串寨的马帮汉子与纯情的彝族寨主女儿,擦出了火花的爱情故事情节放大演绎成了一出同名花灯歌舞剧。在上海第四届国际艺术节上演,获得巨大成功,入选了“国家精品工程”30部初选剧目;在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上获得了优秀导演奖、优秀音乐奖、剧目奖、编剧奖、舞美奖,两位主演获得了优秀表演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