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洞山禅师《过水颂》把“我”灭掉=如今我是渠、渠不是我!

 老张365 2017-02-08
  原文地址:洞山禅师《过水颂》把“我”灭掉=如今我是渠、渠不是我!

  原文作者:灯下黄卷

  切忌从他觅 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 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 方得契如如

  洞山禅师《过水颂》对我“致命一击”把“我”灭掉=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公案原文:

  师(洞山)参沩山,问曰:“顷闻南阳忠国师有‘无情说法’话,某甲未究其微。”沩曰:“我这里也有,只是罕遇其人。”师曰:“某甲未明,乞师指示。”沩竖起拂子曰:“会么?”师曰:“不会,请和尚说。”沩曰:“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子说。此去澧陵攸县有云岩道人,若能拨风瞻草,必为子之所重。”

  师遂辞沩山,径造云岩,便问:“无情说法,什么人得闻?”岩曰:“无情得闻。”师曰:“和尚闻否?”岩曰:“我若闻,汝即不闻吾说法也。”师曰:“某甲为什么不闻?”岩竖起拂子曰:“还闻否么?”师曰:“不闻。”岩曰:“我说法汝尚不闻,岂况无情说法乎?”师曰:“无情说法,该何典教?”岩曰:“岂不见《弥陀经》云:‘水鸟树林皆悉念佛念法。’”

  师于此有省,乃述偈曰: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

  岩曰:“价阇黎,承当个事,大须仔细!”师犹豫。

  后因过水睹影,大悟前旨,有偈:

  切忌从他觅 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 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 方得契如如

  洞山良价(807~869)俗姓俞,中国曹洞宗开山之祖。唐代筠州会稽(浙江会稽)人,幼年出家,性极聪颖。8岁时,一日从师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句时,忽以手扪面,问师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其师骇然异之,谓良价曰:“吾非汝师”。即领良价到五泄“三学禅院”,拜灵默禅师(747~818年)为师,并蒙披剃。其后十几年,良价在灵默禅师的潜心指导下,精研佛学,阐扬佛道。

  20岁时赴河南嵩山受具足戒。戒毕回五
泄。旋又离五泄至各地游历。在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县境内)他拜谒了南泉禅师,得领玄契,继参伪山灵桔禅师受心印。再至云岩(今江苏吴县虎丘山)参谒昙晨禅师

  宜丰洞山(782~841年)。良价听罢昙晟说法后,“过水睹影,大悟前旨”,为昙晨之法嗣。唐宣宗大中(847~859年)未,在新丰山(今江西宜丰县同安乡境内[1]),建“洞山寺”。在此接引后学,弘扬大道,世称“洞山良价”。

  良价圆寂于唐咸通十年三月(869年)。相传,死时,缁徒(即僧侣)悲号,良价忽开目而起,曰:“出家之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息死,于悲何有。”遂令主事僧办愚痴斋。由于众心恋慕不已,乃延七日,至八日斋毕,在方丈室端坐而寂,年六十三,法腊五十五。唐懿宗授他以“悟本禅师”谥号,并敕建“慧觉宝塔”。

  2参禅编辑

  洞山在二十岁以前信念还没有确定,因此他必须游化各地去拜师问道。他第一个参拜的是马祖最得意的学生南泉。那天正是马祖逝世纪念日的前夕,南泉对大家说:“明天我们为马祖高斋,不知马祖是否会来”。

  大家听了都默然无语,洞山却站出来说:“等到有伴,他就会来”。南泉听了便说:“这和尚虽然年轻,却颇堪雕琢”。洞山不以为然的说:“大和尚,可别压良为贱啊”!在这里他又表现出那种独立的精神。事实上,以内在的真我来说,根本不是能雕琢的。

  他第二个参拜的是沩山,他问沩山是否无情之物真会说法。如果无情会说法,为什么我们却听不见他说法呢?经过了一番讨论,最后,沩山说:“我父母所生的嘴巴,不是替你解说的”。听了这话,洞山迷惑的问:“那么,是否另外还有得道之人,我可以向他去求教呢”?于是沩山便介绍洞山去见云岩晟(公元七八二至八四一年),见到云岩,他便直截了当的问:“无情说法,谁能听到”?云岩立刻回答:“无情能听到”。洞山再问:“你能听到吗”?云岩说:“假如我能听到的话,我便成了法身,那么,你就听不到我的说法了”。洞山仍然不解的问:“我为什么听不到呢”!云岩便举起了拂尘说:“你听到吗”?洞山回答:“听不到”。云岩便说:“我说法,你都听不到,更何况无情说的法呢”?洞山又问:“无情说法出自何典”?云岩回答说:“弥陀经中不是说:‘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吗”?听了这话,洞山心有所悟,便作了首偈子说:“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接着云岩又问洞山说:“现在你很高兴,是吗”?洞山回答:“我岂敢说不高兴,我高兴得正像在垃圾堆中,检到了一颗明珠”。所谓明珠,当然是指新的悟境,至于垃圾堆可能是利余的积习。他自认这些积习存留在心中。当洞山辞别云岩时,云岩对他说:“自此一别,恐怕很难再相见了”。洞山却说:“是难得不相见呢”!临行时,洞山又对云岩说:“在你离开世间后,如果有人问起关于你的情形时,我将怎么回答呢”?云岩沉默了好一会,才说:“就是这个”。听了这话,洞山沉吟了一会,云岩接着说:“你须承当大事,自己要小心啊”!于是洞山走上了行程,路上玩味着老师的那句:“就是这个”。后来,当他渡河时,偶然的看到河中自己的倒影,使他突然音彻悟了所谓“就是这个”的真意,便把心得写成了下面一首偈子:“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这里所谓如如,也就是道德经中的常道,印度教中的梵天,和旧约中的“我是自有者”。其中最有意义的两句是:“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大约在公元八六零年,洞山五十余岁时,便做了江西洞山的方丈。有一次,在云岩的逝世纪念会上,有个和尚问他说:“师父,你在云岩处是否得到了什么特别的指示”?洞山回答:“我虽然在他那边,却没有得到指示”。对方又问:“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设斋供奉他呢”?洞山回答:“我岂敢暗地违背他”?对方又问:“师父最先拜见的是南泉,为什么却替云岩设斋”?洞山回答:“我并不是尊重云岩的道德佛法,只是尊重他没有替我说破这个秘密”。对方又问:“师父替先师设斋,是否完全同意先师的见解呢”?洞山回答说:“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对方又问:“为什么不全部同意呢”?洞山回答:“如果照你所说全部同意,那我便完全辜负了先师之意”。

  《宝镜三昧歌》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

  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弗齐,混则知处。

  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

  背触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属染污。

  夜半正明,天晓不露。为物作则,用拔诸苦。

  虽非有为,不是无语。如临宝镜,形影相睹。

  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婴儿,五相完具。

  不去不来,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无句。

  终不得物,语未正故。重离六爻,偏正回互。

  叠而为三,变尽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刚杵。

  正中妙挟,敲唱双举。通宗通途,挟带挟路。

  错然则吉,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属迷悟。

  因缘时节,寂然昭著。细入无间,大绝方所。

  毫忽之差,不应律吕。今有顿渐,缘立宗趣。

  宗趣分矣,即是规矩。宗通趣极,真常流注。

  外寂中摇,系驹伏鼠。先圣悲之,为法檀度。

  随其颠倒,以缁为素。颠倒想灭,肯心自许。

  要合古辙,请观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观树。

  如虎之缺,如马之馵。以有下劣,宝几珍御。

  以有惊异,黧奴白牯。羿以巧力,射中百步。

  箭锋相值,巧力何预。木人方歌,石女起舞。

  非情识到,宁容思虑。臣奉于君,子顺于父。

  不顺非孝,不奉非辅。潜行密用,如愚若鲁。

  但能相续,名主中主。

  =================================

  云岩昙晟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云岩昙晟(sheng)禅师,药山惟俨禅师之法嗣,俗姓王,钟陵建昌人。少年时出家于石门,受具足戒后,即往参百丈怀海禅师,执侍二十余年,因缘不契,未能悟旨。

  后参药山惟俨禅师。药山禅师问:“甚处来?”

  云岩禅师道:“百丈来。”

  药山禅师又问:“百丈有何言句示徒?”

  云岩禅师道:“寻常道‘我有一句子,百味具足’。”

  药山禅师道:“咸则咸味,淡则淡味,不咸不淡是常味。作么生是百味具足底句?”

  云岩禅师被问得无言以对。

  药山禅师又道:“争奈目前生死何!”

  云岩禅师道:“目前无生死。”

  药山禅师道:“在百丈多少时?”

  云岩禅师道:“二十年。”

  药山禅师道:“二十年在百丈,俗气也不除。”

  云岩禅师参药山的时候,当时道吾宗智禅师亦在药山座下,且已经开悟。为了帮助云岩禅师早日见道,一天,道吾禅师陪同云岩禅师前往池州参南泉和尚。南泉和尚见道吾禅师,便问:“阇黎名甚么?”

  道吾禅师道:“宗智。”

  南泉和尚又问:“智不到处,作么生宗?”

  道吾禅师道:“切忌道著。”

  南泉和尚道:“灼然,道著即头角生。”

  三天后,道吾禅师与云岩禅师在后架缝补衣服。南泉和尚见了便问:“智头陀前日道,智不到处切忌道著,道著即头角生。合作么生行履?”

  道吾禅师当即抽身进僧堂里去了,南泉和尚一见,便回方丈。

  过了一会儿,道吾禅师又回来,接着缝补衣服。云岩禅师问道:“师弟适来为甚不祇对(回答)和尚?”

  道吾禅师道:“你不妨灵利!”

  云岩禅师仍然不明白,于是前往问南泉和尚:“适来智头陀为甚不祇对和尚,某甲不会,乞师垂示。”

  南泉和尚道:“他却是异类中行。”

  云岩禅师问:“如何是异类中行?”

  南泉和尚道:“不见道:智不到处,切忌道著,道著即头角生。直须向异类中行。”

  云岩禅师仍然不能契会。

  道吾禅师知道云岩禅师仍未能见性,便道:“此人因缘不在此。”

  于是又带着云岩禅师回到了药山。

  药山禅师问:“汝回何速?”

  云岩禅师道:“只为因缘不契。”

  药山禅师道:“有何因缘?”

  云岩禅师于是把参南泉和尚的因缘详细地告诉了药山禅师。

  药山禅师问:“子作么生会他,这个时节便回?”

  云岩禅师无言以对。

  药山禅师于是哈哈大笑起来。

  云岩禅师接着便问:“如何是异类中行?”

  药山禅师道:“吾今日困倦,且待别时来。”

  云岩禅师道:“某甲特为此事归来。”

  药山禅师道:“且去!”

  云岩禅师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出方丈。

  当时,道吾禅师一直站在方丈外面,静听药山禅师与云岩禅师的对话。当他听出云岩禅师仍不能言下契悟时,心里为他着急,不觉把自己的指头咬出血来了。

  道吾禅师跟在云岩禅师后面,问道:“师兄去问和尚那因缘作么生?”

  云岩禅师道:“和尚不与某甲说。”

  道吾禅师听了,便低头不语。

  后来,终于有一天,因缘成熟了。

  趁云岩禅师侍立的机会,药山禅师又问云岩禅师:“百丈更说甚么法?”

  云岩禅师道:“有时道‘三句外省去,六句内会取。’”

  药山禅师道:“三千里外,且喜(只可惜)没交涉。”

  过了一会儿,药山禅师又问:“更说甚么法?”

  云岩禅师道:“有时上堂,大众立定,以拄杖一时趁散。复召大众,众回首。丈曰:是甚么?”

  药山禅师道:“何不早恁么道,今日因子得见海兄。”

  云岩禅师一听,豁然大悟,身心踊跃,即起礼拜。

  为了进一点磨砺云岩禅师,药山禅师仍不时地给予点拨。一天,药山禅师问:“汝除在百丈,更到甚么处来?”

  云岩禅师道:“曾到广南来。”

  药山禅师道:“见说广州城东门外有一片石,被州主移去。是否?”

  云岩禅师道:“非但州主,阖国人移亦不动。”

  药山禅师又问:“闻汝解弄师子,是否?”

  去岩禅师道:“是。”

  药山禅师道:“弄得几出?”

  云岩禅师道:“弄得六出。”

  药山禅师道:“我亦弄得。”

  云岩禅师道:“和尚弄得几出?”

  药山禅师道:“我弄得一出。”

  云岩禅师道:“一即六,六即一。”

  云岩禅师契悟后,曾参访过沩山禅师。

  沩山禅师问:“承闻长老在药山弄师子,是否?”

  云岩禅师道:“是。”

  沩山禅师问:“长弄?有置(搁置、停止)时?”

  云岩禅师道:“要弄即弄,要置即置。”

  沩山禅师问:“置时师子在甚么处?”

  云岩禅师道:“置也,置也!”

  云岩禅师住山后,道名远布,四方尊宿争相造访。石霜、洞山、道吾等大德,都曾与云岩禅师有过机锋对辨。

  与道吾的对机:

  道吾问:“大悲千手眼,那(哪)个正眼?”师曰:“如人夜间背手摸枕子。”吾曰:“我会也。”师曰:“作么生会?”吾曰:“遍身是手眼。”师曰:“道也太煞道,只道得八成。”吾曰:“师兄作么生?”师曰:“通身是手眼。”

  扫地次,道吾曰:“太区区(辛苦)生!”师曰:“须知有不区区者。”吾曰:“恁么则有第二月也。”师竖起扫帚曰:“是第几月?”吾便行。

  与洞山的对机:

  上堂示众曰:“有个人家儿子,问著无有道不得底。”洞山出问曰:“他屋里有多少典籍?”师曰:“一字也无。”曰:“争得恁么多知?”师曰:“日夜不曾眠。”山曰:“问一段事还得否?”师曰:“道得却不道。”

  师作草鞋次,洞山近前曰:“乞师眼睛得么?”师曰:“汝底与阿谁去也?”曰:“良价无。”师曰:“设有,汝向甚么处著?”山无语。师曰:“乞眼睛底是眼否?”山曰:“非眼。”师便喝出。

  云岩禅师圆寂于太和三年(829)。敕谥无相大师之号。

  ◎本文转自: 显密文库,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read./news/news_view.asp?newsid=236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