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这里,今年再也不用为论文发愁了

 pxiang818 2017-02-08

随着春节假期的脚步逐渐远去,你是否已经卯足干劲、准备在新一年的工作与学习中大显身手了?今天博雅君为大家推荐一本非常实用的书,作者为北大历史系教授荣新江。作者在书中以简明易懂的语言,几乎是手把手地为读者指明了治学和论文写作的途径与方法,相信你读完会受益匪浅。


一个研究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特别是在某些方面比较全面地收集了史料,又看了相关的研究论著后,就会逐渐地在自己所熟悉、特别是自己所感兴趣的学术领域里,发现一些尚待解决或者还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值得撰写论文来加以清理。小的问题可以写札记,大的问题可以写论文,最后形成自己的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若放不到学位论文里的题目,则可以投稿给杂志。论文有各式各样的,这其中也包括参加导师科研项目的论文,给前辈先生祝寿的论文。一般来说,博士论文是基于对一些问题比较系统的思考和对一些未知领域的新探索,是由几篇颇具规模的论文组合而成的,有的博士论文其实是一本书。


标 题

在确定一篇文章的题目时,要根据所要撰写的文章种类、材料基础、发表去向、读者受众等情况来加以限定,不要给出一个大而空的题目。题目本身一定要尽可能地短,但又要使读者大体上知道你要说明的问题所在,历史论文一般要有朝代或其他表示时间的提示。硕士、博士论文的题目可能会比较长一些,因为你不像在某一领域里已经成名的作者那样,他本人的名字就代表了某些讨论的题目。比如一些断代史的专家,一些专门史的专家,他的姓名本身已经就有了限定,而研究生一般来说是学界的新人,所以论文的名称要长一些,明确一些,让读者知道你讨论什么时代的什么问题。



博硕士论文题目最应当注意的一点是,要在写作之前就考虑好你的论题要有所限制,以便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全部论文。这样的话,你的论文题目也一定要有限制。有不少学生构思宏阔,但在规定的时间里无法完成,于是只好不断地删削内容,但已确定的题目又不舍得或者忘记修改,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文不对题。这几乎成为许多研究生论文的通病,所以也常常成为匿名评审专家或答辩委员会成员挑剔的一个方面,比如说你题目上是研究“唐代的岭南”,可是你的文章只写到开元、天宝年间,这就不能说是整个唐代的岭南了。


我主张不要用“试论”、“述论”一些字眼在论文题目中。要论就论到底,虽然学无止境,一般情况下你可能觉得已经论据掌握得十分充分了,但那也不一定就能论到底。但是否有这样的决心和功夫,还是只是浅尝而止,是不一样的情形。所以我觉得不应当只是“试论”,如果只是“试论”,那就暂且不要发表,等研究透彻了再来发表。“述论”则给人的印象是你的文章是综述式的,不是论文,但博硕士论文要的是论,不是述。如果你要把某个问题做学术史的清理,倒是可以写成“述论”,既有“述”,也有“论”,但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论文。



选择文章的题目时,可以借鉴一些西文论文的题名方式。因为中国传统的札记式的题名方式往往不能把论文的主旨明确地显现出来,比如旧式的札记就叫“说××”,不够明确,现在很少人这么用。与白话文相符的论文题目,也应当是通俗易懂的,但文字可以紧凑,甚至半文言的也可以被接受。另一方面,现在不论博硕士论文,还是期刊论文,都要有英文题目,所以最好在你拟定自己文章的题目时,就给出一个英文题目。有时候这样的思考,会弥补一些只用中文思考的缺陷。顺便说说,在投给杂志时,最好把自己的英文题目也拟好了给他们,免得外行随意翻译,闹出笑话。


我们可以参考前辈学者的文章题目来拟题,比如周一良先生的《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唐代的书仪与中日文化关系》,都是非常好的范例。现在学者常常用一些比较漂亮的短语或诗句来作为文章或书的正题,而把要写的具体内容用副标题表现出来,比如柯素芝(Suzanne Cahill)的《“自恨罗衣掩诗句”——唐代女冠诗作中女性的声音》,齐东方《浓妆淡抹总相宜——唐俑与妇女生活》,都是用诗句来点出文章的主题,而且前者的“诗句”和“声音”是相呼应的,后者用“浓妆淡抹”来说陶俑也是非常贴切的。我觉得这也是增加历史学文章可读性的一种好方法,是值得鼓励的。我自己近年来也比较喜欢用这样的方式题名,比如《于阗花毡与粟特银盘——九、十世纪敦煌寺院的外来供养》,用于阗花毡与粟特银盘作为归义军时期敦煌寺院的外来供养》,用于阗花毡与粟特银盘作为归义军时期敦煌寺院中的外来供养物品的代表,地点、物品都很对称,正题让人很容易记住,副题告诉读者所要具体讨论的全部内容是什么。另外,这样的题目翻译成英文也完全没有问题,这篇文章也的确以“Khotanese Felt and Sogdian Silver: Foreign Gifts to Buddhist Monasteries in Ninth and Tenth-Century Dunhuang”的题目,译成了英文发表。又如《女扮男装——唐代前期妇女的性别意识》,正题是人人都可以记住的短语,也是本文着力论证的唐代前期社会现象,副题则表示文章的目的是要从性别史的角度讨论由这种现象而看到的性别意识问题,因为这是给“唐宋妇女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我不专门做性别史,但也希望利用这个新史学的角度,来看唐朝的社会现象和意识形态。还有我自己感觉比较满意的题目是《金樽美酒醉他乡——从安伽墓看粟特物质文化的东渐》,本文要讨论安伽墓围屏图像上所见到的粟特物质文化传入中国的情形,这其中有粟特人喜爱的金银器,有他们畅饮的葡萄酒,即标题上“金樽”和“美酒”,而这些入华粟特首领居住着汉式的宅第,前面小桥流水,其乐融融,也就陶醉于此,最后埋骨异国他乡,即所谓“醉他乡”。

  

篇章结构

一篇文章一般是由导言、正文和结论构成的,各个部分有各自的内容分工。导言一般要介绍研究史,并简要提示本文的创新点在哪里。正文可以再细分成几节,从几个方面来论证你的观点。结论是对论据和论点的总结,能够从理论上有所提升最好,有时要提示将来的课题展开。



在安排文章的结构时,一定要注意各个部分的比例要大体上合适。


过去,有的中国学者在撰写论文时,不注意交代学术史,让人不清楚他的观点是自己的,还是别人已经说过的。其实交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是为了铺陈出你自己观点的创新之处,为正文中自己观点的论证做一个铺垫。

  

但现在又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学术发展极快,而且许多文章存在学术史交代不清的问题。因此,要做一个清晰的学术史并不容易,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提示大家要先做研究文献索引。因为可以通过对研究文献索引的精选,做出分类索引,通过去伪存真,把真正的研究成果继承下来,理清楚一条研究这个问题的线索,抓住有贡献的论著。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已经在清理学术史了,即首先把没用的文章清理出去,然后把有用的文章保留下来。但学术进步的表现之一是有用的文章确实也不少,全面叙述会占许多导言的篇幅。因此,我有时建议研究生先写一些研究综述,在正式的刊物上发表,这样可以在导言中提示这篇文章,使得导言部分不致过于冗长。


正文是文章的主体,要用浓重的笔墨来书写自己的创造性成果,因此文字一定较多。这样就要求大家要把正文的内容分出层次,有时要用章节来划分,在安排章节和层次时,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注意文章的逻辑性,要由浅入深,一环套一环地展开论述,各个章节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这里要特别强调逻辑性问题,这是现在一些研究生写文章很不注意的问题。写论文的基本模式是提出一个论点,要举出史料,也就是各种各样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要提示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论点,所以要有问题,而你的论点要有新意。论据方面不能只是孤证,要提出多项证据。但如果是前人论证过的问题,那么人家已经用过的材料你可以提示,但不能再用,除非你有新的解释;论据要在下笔之前做仔细的排列,先举什么,后举什么,这中间要有符合逻辑的次序。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仅要说有多少证据,还要说就目前所见,没有更多的证据了。最后是如果有对你论点不利的反证,要加以解释,不能装作不知道而不提。



其实写文章时准备的东西要大大多于写出来的东西,但你是否都检索到了,考虑过了,与没有检索和考虑过是两回事的。一个人的学术功力是否深厚就表现在这里,就是许多与本文相关的问题,你都思考和论证过了,但并没有写出来,有的时候要在注释里简单地提示一下,表明你思考过了。因为审查你论文的人是会在你提出的论据之外考虑问题的,如果这些外延的问题你都思考过,是可以从文章中看出来的,也经得起别人的检查,是有功力的论文。文章最重要的部分是论证的部分,而这部分要有逻辑性,哪些在前面讲,哪些后面说,环环相扣,不自相矛盾,而且让人读起来感到有说服力。


结论一般要简要,文字要凝练。但也不能重复前面的话,而是真正的总结和提炼。现在许多学生不会写结论,觉得前面都已经说了,没什么好写的了。其实结论非常重要,有的时候,读者在浏览文章时是先看你的结论的,觉得你有新意,才仔细看你的文章,所以结论一定要写好。如果涉及比较大的问题,最好结合本学科的理论问题,做超出具体问题之外的一些理论思考和讨论。如果能提出一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观点,那就是最好的结论了。


至于各种文章的长短,应当视内容而定。过去因为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刊物限制不能超过一万字,但有些文章不能在一万字内解决,特别是考虑到注释规范的话,篇幅一定会比以前的文章要长,所以不能削足适履。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坚决反对故意写长文。能用札记解决的,不写成论文,能用一万字解决的,不写一万五。这样省时省力,也省资源。现在因为电子文本使用起来极其方便,所以很多人写文章引很多的史料,其实有许多史料是相似的,这样的史料引一丽条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不必多引。

  

学术史

在此我想接着前面一节提到的学术史撰写问题,再单独说说应当注意的事项。


对于学术史的概述,首先是要全面,就是要把和你讨论的主题相关的研究论著都收集齐全,然后对比阅读,剔除那些完全是炒冷饭的文章,选择有贡献的论著,仔细排比出哪一点贡献是哪篇文章、哪本专著做出来的。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收集、阅读、理解、消化,最后还要有逻辑地写出来。



应当留意的一点是,有的论著研究的问题并不能在题目上显现出来,特别是一些学者的札记,往往太过简略,所以不知道具体在讲什么。但是在写学术史的时候,这样的研究成果还是不能够漏掉的,同样也应在叙述之列。在我熟悉的敦煌学界,一些研究者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不够尊重,比如一个敦煌文书,是谁先录出来的,这一般是要标出来的,因为第一位录出来的人很可能是到巴黎、伦敦,不辞辛苦地抄录出来的,光是旅行费用的投入就很大,而且这些抄自原卷的录文,有的时候比较准确。另外就是最好的录文也应当注出来,这就需要进行对比,有所选择,而中间的一些过渡形态的录文,可以省略。但有时没有一个最好的录文,那你自己就得对照原卷(或照片),择善而从,给出一个最好的录文,同时也要把自己的根据交代给读者。过去没有电脑的时代都是抄卡片,我有一套敦煌文书编号研究的卡片,按号排列,每看一本书、一篇文章的时候,都把其中研究哪个敦煌文书的信息(作者、书刊名、页码)注到卡片上。这样积累多了,我就可以一眼看出一篇新的文章在引用一个敦煌文书时是在炒冷饭,还是做出了新的贡献。如果我需要拿一张新的卡片时,我就知道自己所读的这篇文章是有贡献的。现在有电脑了,大家可以做类似的积累,先慢后快,写作中可以省很多事,我的《归义军史研究》在引用敦煌文书时给的出处,就是从这些卡片上来的。


在做学术史的叙述时,要按照论著的发表先后来叙述。我现在看一些研究生写的开题报告,这个本来不是问题的做法好像很成问题,前人的文章拿过来随便排列叙述。写学术史,一定要知道学术研究成果的谁先谁后。现在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今天出版业非常兴旺,所以很多学者都有机会把自己已经发表的文章收集在一起,编成论文集出版。论文集当然比散在杂志、会议论集、纪念文集等书刊上面的论文好找,所以有的研究生就直接引用论文集,但是在叙述学术史的时候,要找到原本刊载的论文来看。这里要注意几种情况:一是原刊论文和论文集所刊一模一样,那基本上可以写作“原载《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收入张广达《西域史地丛考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217—248页。”但有的作者在收入论文集的时候有增补和改订,那就需要仔细对证出来,提示读者“原载××;在收入××时有所订正”。如果正好是你要论述的问题是在收入论文集时才改订的,那一定要写明,这个看法是在论文集中首次提出来的。



我们知道,在A学者发表论文和编自己的论文集之间,有的时候有较长的时间差,其间又有B学者研究同样的问题,在杂志上发表了同样的观点,如果你只引用A学者的论文集和B学者的杂志论文的话,那么这个学术的首发之功就会易主,这是绝不能允许的做法。其实也有些人明知故犯,用偷汤换药的做法来改写学术史。比如做敦煌研究的个别人就只引《归义军史研究》而不引此前单篇发表的同样论文,但引用自己老师或朋友的文章时却只引先出的杂志而不引后出的论文集。这是一种很卑劣的手法。


原本我们标注研究论著,一般都只到年,不及月份,我现在撰写的这本讲义在引用论著时也基本上都不标月份。虽然我们收集的资料很多都有月份,但因为不是所有论著都有月份,所以为统一起见而没标。但是现在学术发展很快,有的时候是按月计算的,谁先说什么,谁后说什么,可能就差那么几个月。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按月来叙述,注释中也应增加月份。


有的比较大一点的题目恐怕需要按照内部的逻辑再细分专题进行学术史的叙述,否则就像流水账,看不出问题点。在所有收集的论著中,还是要把炒冷饭的、没有什么发明的论著淘汰出去,有选择地介绍优秀的研究成果。综述学术史的首要价值是要有全面的信息,其次是要给出一个清晰的、有年代线索的学术史脉络。在具体的评述中,应当尽量利用有限的文字,给出优劣的评价,以便读者有所取舍。



节选自荣新江:《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北大博雅好书

博识雅行  学知天下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史哲事业部

微信号:boyabook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