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大论8

 maqianzi 2017-02-08

阴阳大论8

(2011-05-02 12:22:27)

不舒则下焦之气亦不化。故泾溲不利。肝主筋。筋无气故足软好卧而屈膝。脉环阴器。故阴缩肿。当所过脉不行。故内热。盖郁则热也。
    
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手太阴为元气之主。虚则不能治节而苦气上逆。故虚满而咳。虚满者。上焦之满。
    
虚而无实也。满则咳矣。善呕沫者。其脉循中焦胃口。逆则精不能散。故呕沫也。
    
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二经属火。为神明之府。血脉之主。今俱厥逆则阴精无以承阳矣。阳独亢则自焚。故心痛也。其系皆上挟喉。故痛引喉也。身热者。血脉胀也。心为脏腑之大主。逆之则死。
    
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小肠经为心之下流。属带脉之间。其气若逆则必使其经俱逆。
    
小肠经主目之内外。故泣出。又皆入耳。故耳聋。从缺盆循头。故项不可顾。小肠连睾丸属脊。故腰不可俯仰。
    
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痉。手阳明为胃之下流。手少阳为胃之孔道。其气皆逆。必从其经上逆。大肠之脉。上头贯项。三焦之脉。出缺盆上项。故皆发喉痹。嗌肿。痉。以致手臂肩背强直也。
    
有厥逆而为头痛数哕不已者。以其人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以脑为主。故寒逆而于脑。今头痛齿亦痛。是邪之逆于上也。故亦名厥逆。
    
有厥逆而病在太阴。盛在胃。颇在肺者。其为痛。死不治。太阴脉细如发而身热如炭。头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一日数十溲。夫太阴脉微细如发。而又一日数十溲。此脏气不足。中气不摄。溲便为之变也。乃热留在胃。阳明方盛。见于人迎。身膺则如炭如烙。此为阳不入阴。故盛在胃。惟阳不入阴。故太阴细微喘息气逆。颇在肺也。欲泻其邪。则阴虚于里。欲补其虚。则阳实于外。所谓不表不里。阳证阴脉之类也。故死不可治。
    
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厥逆也。治之须并其气而治之。肿痛满胀。皆在上中二焦。此为阴并于阳。下逆于上。
    
正所谓厥逆也。治之之法。不可灸。以有余于上。灸之则以火济火。阳极乘阴。阴不能支。当失声为喑。亦不可石。以阳并上则下虚。刺之则阳气去。上下俱虚。神失其守。故必为狂。惟俟其既逆之后。其气并而渐通。然后随其盛衰而调之。庶可无偏绝之患也。
    
痹内经曰。病在阳曰风。病在阴曰痹。故痹也者。风寒湿杂至。犯其经络之阴。为合而痹。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闭经络。血气不行。故名为痹。以风胜者为行痹。行痹者走注历节疼痛之类也。寒气胜者为痛痹。以寒凝气聚壅而不行。痛不可忍。所谓痛风也。湿气胜者为着痹。重着不移。或顽木不仁。多发于肌肉。湿从土化也。然而三气之合。
    
有轻有重。故有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之异。其痛者。寒多则血脉凝滞。故必为痛。其不痛不仁者。
    
痛久入深。营卫行涩。经络时疏。则血气衰少而滞逆亦少。故不痛。皮肤不荣。血气不至故不仁。其寒者。其人阳气少而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其热者。其人阳气多而阴气少。阳与病气胜而阴不胜故热。阳胜其阴而阴不能荣故燥。其逢湿之甚。与寒相感者。则阳少而阴盛。故多汗而濡也。而其不痛者。则又有五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
    
在于筋则屈而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盖筋皮肉血脉之间。得痹则气缓。故虽痹而不得为痛也。是以凡痹之类。逢寒则筋挛如虫缩。逢热则弛纵筋缓也。然痹之所由成。其风寒湿三气每各以时而遇。冬气在骨。以冬遇为骨痹。
    
春气在筋。以春遇为筋痹。夏气在脉。季夏气在肌。秋气在皮。皆以主时之气相遇而受。而皮肉筋骨脉又各有五脏之合。
    
苟五者受而不去。则必内舍于其合。而五脏之痹起矣。
    
五脏痹者。皮肉筋骨脉。痹不已将复感于邪而内舍五脏。遂为五脏之痹。肺痹者。烦满喘呕。痹既入脏。则脏气闭而不通。本气不能升举。肺职治节。痹则上焦不通而胃气逆。故烦满喘而呕也。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心合脉而痹入之则脉不通。不通则心气郁。
    
故心下鼓暴。鼓暴则上气而喘也。嗌干善噫。以心脉起心中。上挟胃挟咽也。厥气上则恐。心火衰而邪乘之。故神怯而恐也。
    
肝痹。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肝藏魂。血和则魂安。今肝痹则气血两衰。故魂不归而多惊也。肝内热而脾不淫精于肝。故渴而多饮。肝热下乘膀胱。故数小便也。上为引如怀者。经络有气无血。故上下相引而血不得赴。
    
若结于中而如有所怀也。
    
脾痹。四肢解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又经曰、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四肢解惰。则肉痹之类也。
    
脾痹者。本脏不足。不能散精。反上壅于肺。故发咳。上焦不通故呕汁。甚则痞塞为大塞也。
    
肾痹。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善胀者。阳明之气下行。肾为胃之关。痹气在肾。肾气不行。是阳明逆也。故善胀。肾为作强之官。痹则足挛而不能伸。故尻代踵。身偻而不能直。故脊代头。
    
肠痹者。数饮而水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肠痹兼大小而言。二肠病痹。则下焦之气热郁不化。故虽数饮而水不得出。水不出则本末俱病。故与中气喘争。其清浊不分。故时发飧泄。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胞。膀胱之胞也。气闭故按之内痛。水闭不行故蓄热若沃汤。且小便涩也。太阳之脉。从巅络脑。故上为清涕也。
    
凡七情过用。则亦能伤脏气而为痹。不必三气入舍于其合也。所以然者。阴气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故气不养而上逆喘息。则痹聚在肺。忧思过用。则痹聚在心心。不谨而遗热阴茎以成淋。则痹聚在肾。用力不息而致乏竭。则痹聚在肝。营卫之气不行以致肌绝。则痹聚在脾。盖七情过用。而淫气能聚而为痹。以躁则消阴故也。其客于六腑者。亦以饮食居处为其病本。然后风寒中其俞而内应之。是以循其俞而各舍于其腑也。诸痹惟风胜者易已。寒湿留滞不已。亦益入内不易行也。入脏者死。真阴已伤也。留连筋骨脂而痛久邪深也。留皮肤者易已邪浅也。
    
十二经筋之病。支转筋痛。皆曰痹者。缘其经筋在外。其病不及经隧之营气。故脏腑亦无涉焉。此惟风寒湿三气得以病之。故按为四季之痹以见其所感之由。然而三阴手足之筋。皆内结于胸腹肓膜之间。其为病则有异焉。如足少阴筋主痫螈及痉。足厥阴之阴器不用与不起不收。手厥阴之舌卷。手太阴之息贲胁急吐血。手少阴之伏梁吐脓血。虽属筋痹病。而已动脏腑之气矣。
    
诸痹不已。亦益入内而伤脏气。然有三阴三阳应之。而为有余不足者。有曰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滑则病狐风疝。涩则少腹积气。涩与滑者。其脉之现于其部。而知其有余不足者也。厥阴位下焦而总诸筋。有余则为阴痹者。
    
不壅而不升。则邪郁阴分故病阴痹也。若不足则虚而生热。故病热痹也。其脉见滑。是邪有余也。病狐风疝。其疝如狐而数变如风也。疝在前阴少腹之间。肝气郁于此。正当其部。盖即阴痹也。其脉见涩。为气虚血滞。故邪气留止而为积聚。亦所谓热痹也。
    
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不足病肺痹。滑则病肺风疝。涩则病积溲血。少阴为君火之气。有余则克金。肺合皮故皮痹。瘾疹不足。则不能温金。故病肺痹。若脉滑则心火不胜水。邪使郁而实于肺。故病肺风疝。风则肺动。疝则肺聚也。脉涩则为心血不足。火收于内而入胞络与小肠。故病积与溲血也。
    
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涩则病积心腹时痛。至阴为湿土之气。位处中焦。邪入之而有余。是湿壅于中。脾主肉。脾湿不运。故为肉痹。中风湿则阳明之火不能扬。故寒中。若不足则脾自受之。故成脾痹。
    
盖本气窒而不行也。脉滑者水湿壅土。当为肿重坠之病。亦病在湿也。脉涩者积而不运。满于中州。故心腹时满也。
    
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涩则病积时善惊。阳明为燥金之气。肺应之。而燥有余则伤及血脉。故病脉痹。燥伤阴。则病内热。故身热。肺为心行脉者也。若不足则心脉反窒。故病心痹。脉滑者风燥合邪而伤肺伤血。将心气抽掣而不得散。故病心风疝。涩则金敛而不舒。而脉为之不行。故病积善惊者。木侮金也。
    
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滑则病肾风疝。涩则善时巅疾。肾气应太阳。太阳之气有余。则浸淫及骨。
    
故为骨痹。水邪盛则作强之官弛。故身重。不足则本脏先受。故为肾痹。肾痹者。足缓脉缓而精不固也。滑脉见则太阳之风寒合邪。故病肾风疝也。涩则邪痹太阳经脉。当见有积而又善时巅疾也者。阳气不通巅顶。故常风痛也。
    
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涩则病积时筋急目痛。相火之气犯阴则肝受之。若邪有余则火风伤筋。故筋痹。部在胁肋。故胁满。不足是肝脏本虚。故成肝痹。肝痹者。肝气郁而血不荣筋之症也。脉滑为风热合邪。故病肝风疝。淫气聚筋而寒热往来。抽掣相引者是也。涩则血滞故病积。肝主筋而开窍于目。故筋急目痛。
    
以上六气犯阴犯阳之痹症也。人身阴阳。外应六气。则六气有时而内淫。亦因脏腑阴阳之有余不足。而外邪得以留之。此于运气之外。又有所留为阴阳之痹也。脉滑为邪气有余。故留滞为风疝。风谓其动。疝谓其聚也。涩为本气不足。
    
故不能胜邪而为积。疝与积。概指其聚。而积者非特前阴少腹之病也。
[卷之四\述病部下] 疟痿咳病第六

    疟疟疾皆生于风。得之夏。伤于暑。暑气舍于营。令人汗孔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凄沧水。
    
寒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行阳。夜行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入。是以日作。作则阴阳上下交争。虚实相倾。故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胜则骨寒而痛。此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阴气逆极。则后出之阳。并于阳则阳胜。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冻饮料也。有间日而作者。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其日晏日早者。邪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其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邪则日下一节故作晏。二十五日下至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下。其气复上行。九日出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早也。其间日作者。邪气内薄。五脏横连募原。道远气深。故其行迟而不得与卫皆出。唯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不论日与间日。唯疟气随经络以内薄。必俟卫气应乃作。是以早晏随之也。其先寒后热者。遇夏气凄怆之水寒。寒者阴气也。秋伤于风。风者阳气也。
    
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后热。名曰寒疟。其先热后寒者。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后寒。名曰温疟。有但热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其病之发。如火热如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毋刺之热。毋刺浑浑之脉。毋刺漉漉之汗。以其病逆不可治也。唯当其未发阴阳未并。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已。然疟亦有不必应暑者。其病异形反四时也。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恶风。以夏病者多汗。以四时之气。寒热各有相反。皆能为疟也。
    
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骨髓之中。至春而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腠理发泄。兼有用力。
    
邪乃与汗皆出。斯时阴虚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人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温疟先热后寒也。
    
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入舍之。阳气盛而不衰。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合分肉之间。令人销铄肌肉。故为瘅疟也。
    
疟之所发。六经皆有见症。足太阳之疟。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焰然。热止汗出难已。邪在三阳。
    
盛于表。汗不易收。故曰难也。
    
足少阳之疟。身体解。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解。谓倦甚。不耐烦劳。不甚寒热者。病在半表里也。惕惕邪在胆而怯也。少阳主木火。故并多于寒。且汗出甚。
    
足阳明之疟。先寒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阳明热盛之腑。而寒反胜之。故先寒久乃热。
    
热去则邪衰。故汗出。喜见日月火者。阳明而受阴邪。故喜暖也。
    
足太阴之疟。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脾喜乐。病则否。上焦痞塞。故好太息而不嗜食。太阴主里。邪不易解。故多寒热而汗出。脾病及胃。故病至善呕。呕已乃衰。
    
足少阴之疟。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少阴主里。病则阴邪上冲。故呕吐甚。肾病见阴虚。阴虚则热多寒少。在阴则欲闭户牖而处。肾为至阴之脏。而邪居之。故病难已。
    
足厥阴之疟。腹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厥阴环阴器。抵少腹。布胁肋。故为腰腹小便之病。凡小水不利。为癃如癃状者。病不在水而在邪气之陷。急欲数便也。肝气不足则恐惧。悒悒者。不畅之貌。
    
疟邪之深。亦能为五脏疟。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肺为心之盖。邪寒乘所不胜。故令人心寒。寒甚复热。心气受伤。故善惊而有所见。
    
心疟者。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疟邪在心。故烦心欲得水以解也。心本阳脏。为邪所居。则阳虚阴盛。
    
故反寒多不甚热。
    
肝疟者。色苍苍然。善太息。其状若死。苍肝色也。肝郁则气逆。故太息。木病则强。故状若死。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也。汗出。脾至阴。而疟邪居之。故令人寒而腹痛。寒已而热。则脾气行。
    
故腹中鸣鸣也。热则阳气外达。故汗出而解也。
    
肾疟者。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然。手足寒。洒洒。寒栗貌。肾脉背脊开窍于二阴。故腰脊痛而大便难也。眩眩。视不明貌。水亏也。手足寒。阴之厥也。
    
胃疟者。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胃为六腑之长。故独言之邪。在阳明则胃痛及脾。故善饥而不能食。支满腹大也。
    
凡治疟先发如食顷。过之则失时也。
    
痿痿为五脏皆有之症。热伤血脉。则皆能发为皮毛血脉肌肉骨髓之痿。然其证必以肺为主。肺为一身元气之主。
    
而职行治节。苟金清而气行。则一身之皮血筋肉骨皆得其宜。何痿之有。唯邪热乘金。肺先受克。则肺热叶焦。征之于外则为皮毛虚弱急痹而着。是则热邪伤肺。必及于筋脉肉骨而痛生痿也。而其所以得之者。以肺为脏之长。为心之盖。
    
凡一应烦劳房室伤精。必至伤气。伤气则唯肺受之。且心火上乘。肺气虚而受乘于火。则金病而发为喘鸣。金失整肃。
    
火留不去。故肺热叶焦。五脏因肺热自病。而气不得行。故发为痿也。然痿以肺为主。而经论治痿独取阳明者何也。
    
盖阳明为肺之母。而为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又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唯其阳明虚。则宗筋弛。故致足痿不用。是以欲除肺热。必先除阳明之热。而养其阴。调其虚实。和其逆从。则病自已矣。
    
五脏痿症。自肺热叶焦皮薄着而下。有脉痿肉痿筋痿骨痿之不一。脉痿者。心气热则脉下厥而上。枢折挈胫纵不任地。又得之悲哀太甚。阳气内动。则心下崩。数血溲。肉痿者。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又渐于湿而有所留。亦痹而不仁。
    
筋痿者。筋膜干。筋急而挛。又入房太甚。宗筋弛纵。亦发筋痿。及为白淫。骨痿者。肾气热骨枯而髓减。腰脊不举。
    
及远行劳倦。阳气内伐。则足不任身。此五痿者。必外征之于色。肺热色白而毛败。心热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色苍而爪枯。脾热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色黑而齿槁。
    
咳咳之一症。内经以皮毛为肺之合。皮毛受邪。入而从其合。又内则寒饮食。入胃从肺。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咳。然肺为五脏之华盖。五脏各以时受病。虽非肺之所受。而皆能各传以与之。故五脏时盛于寒。邪气虽微。必传于肺而为咳。咳之则六腑所受之。是以五脏六腑皆有咳。而肺咳乃兼有五脏六腑之证也。
    
肺咳者。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吐血。肺主气而司呼吸。故病则喘息有音。吐血者。随咳而出。其病在肺。呕与血不同。
    
心咳者。咳则心痛。喉仲介介然如梗状。甚则嗌肿喉痹。本经既病。上挟于咽。故喉中妨碍而梗介。甚则为肿痹也。
    
肝咳者。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下满。咳在肺而肝部本经之病仍见。故名肝咳。肝脉布胁肋。故胁下痛不可转。转则气逆而下满也。
    
脾咳者。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痛引肩背者。脉从胃别上鬲也。阴土之气应坤而出于西南。故右胁下痛也。动则咳剧者。脾喜静而不欲动也。
    
肾咳者。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腰背相引。肾脉贯脊也。肾主涎而脉循喉咙。故甚则咳涎。
    
五脏之咳。更能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胃受脾邪而不能客。必气逆作呕。长虫。
    
也。呕甚则虫随气上也。肝咳不已。则胆受之。咳呕若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咳而遗矢。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
    
咳而失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咳而腹满不欲饮食。咳而不已。则上中下三焦俱病。出纳升降。皆失其宜。故腹满不能饮食。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聚胃关肺者。胃为五脏六腑之本。肺为皮毛之合。自外自内。皆不能去此二脏也。阳明脉起于鼻。会于面。肺亦开窍于鼻而主气。故使人多涕吐。而面浮肿。又气逆也。然内经之咳。皆谓风寒伤皮毛。寒饮食伤胃。传肺使肺寒而内外合邪。又五脏非时受邪。亦能传以与之诸条。皆以外邪伤肺。传肺而咳。则凡五脏内伤。非待之热而火上炎。亦必传于肺无疑矣。
    
又肾水与肺金为子母。则病每相关为本末。于是有寒热水火两症。如肾火虚。水泛则侮肺溢肺。而为寒痰上壅之咳。肾水虚。火沸则挟肝刑金。而为肺痿喉之咳。他若龙火起肝挟心火上逆而咳。脾气不运上焦不通而咳。胃受饮食之火上通于咽而咳。以火移肺而咳。此又五脏非时之热。能移于肺之咳。其发亦兼五脏之见症。与风邪不殊。不可不察也。治之之法。自表入者。宜辛温发散。自内传者。其阴已伤。阴虚于下。则阳浮于上。水涸金枯。治宜甘以养阴。润以养肺。
    
而兼治根本之真阴。则肺自宁矣。然形气病气俱虚者。又当培补其中气。而命门阳虚不能纳气者。则亦当温气以化水。
    
不然无济也。
[卷之四\述病部下] 胀卒痛肠如疟积消瘅病第七

    胀鼓胀之因经以病。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又曰。五脏阳已竭。
    
又曰合之于真。三合乃得。夫厥气在下者。此病根也。人身上下。阳布阴生则肺行而肾纳。何有厥。厥气在下。此肺不行而肾失纳也。大气既厥。则营卫之流行经络者留止。而无根之阴气于是逆上。与真气相搏。寒气留而不行。乃合为胀也。又藏阳即光气运之气。今藏阳已竭。则诸停而不行可知也。又曰合之于真三合而得。经既以胀为卫逆于营。而曰三合而得。则虽在血脉而合经络合脏合腑。固阴阳俱有矣。然而要言之。则厥气在下。此胀之本也。故诊之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大者。邪气之盛。坚者。邪气之实。两气相攻。胀而已成。故其脉大坚。此厥于阳而实也。涩者气血之虚不能流利。此阴气之衰。阴气。真气也。此厥于阴而虚也。阴虚阳坚。中气已损。其胀必矣。是以涩而坚者。知其为阴在脏。大而坚者。知其为阳在腑。皆以三合而得。于是有脉胀。肤胀。五脏胀。六腑胀。而又有水胀。鼓胀。肠覃。石瘢。
    
石水之别。要在明知逆顺。补虚泻实。所谓其道在一也。
    
五脏六腑。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营色循脉卫气之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夫营行脉中。其精专。未必即胀。卫则悚疾滑利而行分肉。故必由卫气之逆而后病及于营。则为脉胀。是以凡胀皆发于卫。若卫气逆而并于脉。
    
复循分肉之间。则为肤胀。然胀无常所。既胀于皮肤。则排脏腑而廓胸胁。凡膻中心主之宫城。胃之太仓。咽喉小肠之传逆。胃之闾里门户。及五窍廉泉玉英之津道无不受胀也。故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嗽。肝胀者。
    
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脾胀者。善哕。四肢烦体重。不胜衣。卧不安。肾胀者。腹满引肾。央央然腰髀痛。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而不坚。胆胀者。胁肋下痛。口中苦。善太息。
    
水胀之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肿胀。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水与肤胀。下六事病异而形相似。宜有以别之。目之下为目窠。颈脉之阳明人迎也。水邪乘胃。故颈脉动。水之标在肺。故时咳。劂阴邪结于阴分。故阴股间寒。按水囊必随手而起。故病水者亦若是。
    
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浓。按其腹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寒气客于皮肤。则阳气不行。气在气分。故有声若鼓。气本无形。故不坚。气无所不至。故腹大身尽肿。若因于水。则有水处肿。
    
无水处不肿。然有水则皮泽而薄。无水则皮浓。气在肤腠。按而散之。不能猝聚。故而不起。腹色不变者。皮浓故也。
    
鼓胀者。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色苍黄者。赤皮浓腹也。即不变之义。但腹有筋起为稍异耳。此病亦在气分。故名鼓胀也。
    
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因有所系。着恶气乃起。肉乃生。大如鸡卵。及其成也。如怀子之状。大者离脏。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覃延布而深也。寒气与卫气蓄积不行。汁沫所聚。留于肠外。致癖积肉生。离脏者越脏也。然邪客于肠外。不在胞中。故无妨于月事。
    
石瘕者。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血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行。皆生于女子。可导以下。胞即子宫也。男女皆有。男谓精室。女谓血海。寒既相搏。则子门闭塞。血留止。其坚如石。故曰石瘕。此妨月事。唯女子有之。
    
石水一症。岐伯本章无答。必阙文也。阴阳别论曰。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其义即此。述见阴阳中。
    
按内经治肿胀。首义以去菀陈。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者。开其郁积也。开鬼门。发汗也。洁净府。利水也。
    
其治以表里上下分消为主。而至真大要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水热穴论曰。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聚水也。又曰。肾者。胃之关也。关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内经之言鼓胀。不惟五脏六腑。凡五运六气。司天在泉。胜复淫郁。
    
无不皆有。然无有不干于脾肺肾三脏者。盖脾主运化精微。肺主气而行治节。肾主五液而行水。故五气所化之液。悉属于肾。五液所行之气。悉属于肺。转输二脏。利水生金。悉属于脾。所以肿胀之生。无不由三者之失职。然又必先由肾气不足。下气厥上。三合而成。故其症虚实不伦。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行其实当顾其虚。补其虚毋忘其实。而卒归于大补脾肾以培根本。则得之矣。张介宾胀论。可以熟玩。姑举其要附此。
    
卒痛卒痛诸症。种种不同。皆本寒邪之入经脉。环周不休。变而积留凝泣。或在脉外。或在脉中。或在肠胃膜原。或在冲脉。或在厥阴。或在小肠。膜原络血之中。或五脏阴气厥逆。或从肠胃厥逆而上。或留为痹热坚干于小肠。
    
是以其证多端。在脉外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惟重中于寒则痛久不散。在脉中者。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故痛不按。甚则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在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而痛止。在冲脉者。随腹直上。寒逆而不通。故喘动应手。其在夹脊者。其气深。按亦不及。按无益也。其客背俞者。
    
脉泣血虚。血虚则痛。而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若按之则热气至而痛亦止。客于厥阴之脉者。厥阴部胁肋小腹。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小腹相引而痛也。客于阴股上及少腹上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若寒气客于五脏。其阴气厥逆上泄。
    
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也。至气复反则乃生矣。客于肠胃。则厥逆上出。故痛而呕。客于小肠。不能成聚。故腹痛后泄。又稽留其热于小肠。则痹热焦渴。肠中痛而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然此皆寒气也。寒不入则脉不涩。
    
脉不涩而气乃流通矣。其征于色部者。白为寒。青黑为痛。亦视而可知也。其痛处脉坚而泣。及陷下亦扪而可得也。治此者。温之而已。其热而闭者。斟酌下之而已。然有里虚而痛者。阴不足也。非养阴不可。上虚而痛。心脾伤也。非补中不可。下虚而痛。脱泄亡阳也。非速救温补命门不可。此又以温而兼补之治也。孰云痛无补法哉。
    
肠肠之成。以阴不胜阳。阳入阴而乘之。使热郁下焦。传道之官失职。久而乃成。成则数欲大便而不得快。
    
或刮积而痛。或下声。聚如蟹HT。其病如今之痢。实痢之别种也。痢以暑邪及夏月饮食滞腻停积而成。及秋而发。
    
亦有非时而发者。此非肠之厉也。肠。起足三阴厥热。留滞与手少阴手厥阴热邪移下而大肠受之。故其症虽与痢同。
    
而实为诸阴根柢之邪所致。何则。阴者地气也。其气主内。若起居不时。饮食不节。积虑房劳。皆足伤阴。阴伤则一身之阳袭而下陷。因入五脏而乘阴位。阳陷于阴而不得舒升。则满闭塞。久为肠。夫下气厥而上。阳不胜阴则为胀。
    
阴自乘阴。寒气聚沫留着则为积。唯五脏阴伤。阴不胜阳。遂致阳陷下焦而阻其传道。是以为肠也。经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为痔。此症以热郁食塞。阳气不能流散而下乘尻阴。故为痔。痔亦肠之类也。推此可以知矣。然其症伤阴特甚。故多下血。而唯肾传脾者为最甚。以酒色两伤之故也。顾心肝亦下血。而以酒伤脾者为酒积。所谓下白沫者。如酒积之类。下纯血者。如手少阴足厥阴则乘之类。下脓血者。如肾移脾之类也。大约治法。肠胃自伤者。调节饮食。升其阳气以和其阴。自肝来者。于土中泻水。自肾来者。温养命门。以升中土。此其法矣。
    
如疟如疟者。内因正气不足。肝脾相乘。伤于营卫。而厥阴少阳心主寒热。又以司天六气胜复会遇之时因而感发。如有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日发。大约阴气多而阳气少。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其发日近。此胜复相搏。盛衰之节。应亦同法。盖寒热者阴阳之气也。迟速者。阴阳之性也。人之阴阳。则水火也。营卫也。内而心肾不交。木土相克。则水火营卫。偏胜不和。阴阳和则血气匀。表里治。阴阳不和。则胜复之气。会遇之时刻制见矣。阳入之阴。则阴不胜阳而为热。阴出之阳。则阳不胜阴而为寒。以阴阳之多少。为发作之迟速。然所谓正疟亦同者。阴阳出入之理也。
    
其不同者。有邪无邪之辨也。有邪则但由营卫之相会以为止作。无邪则直由水火之争胜以为盛衰。一在治邪。一在持正。
    
症同而治各不同矣。
    
积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又曰。卒然多饮食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为役血。故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又曰。内伤于忧恐。则气上逆。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且外中下寒。与此偕厥。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着而不去。
    
则积皆成矣。夫经络之气。得寒则厥。内伤肝肾脾。外厥寒气。两厥别先逆于下。而为足。肢节痛而不便利也。于是足胫寒血气凝涩。渐入肠胃。阳不化气。而肠外汁沫迫聚不散。兼卒暴多食。使肠胃运化不及。汁溢膜外。与血相搏。
    
又或起居用力过度。络伤血动。瘀血得寒。则食积血积所不免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