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都好有讲究,“七不出,八不归”真正含义原来如此!

 知行合一117 2017-02-08


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内必定删除

来源丨| 读史 |ID:dushi818

文:张扬


春节刚过,相信不少微友又多次听到“七不出,八不归”或“七不出门,八不归家”这句话,说什么农历的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回家。更有人连十七十八,二十七二十八都算了进去。也有解释是出门要择吉日,一般的规矩是农历逢七的日子不出门,逢八的日子不归家,逢九的日子出门最好,所谓的二五八,不归家;三六九,往外走。总之,都基本和出行的日子联系起来。


笔者要说的是,这句老祖宗留下来的教育人的俗语确实和出行有关,但与“初七”“初八”风马牛不相及。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男人是一家之主,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不便抛头露面的妻室,所以他们在出门前,必须安顿好家里,让一家人衣食无忧才行。故,七不出,就是说没有办好七件事不能外出,这七件事就是开门七件事:

当然,所谓的七件事,也是泛指,总之,要安顿好家里的生计,才好出门。类似的话还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翻译过来就是:“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


“七不出”强调了男人的家庭责任,“八不归”则是对男人社会责任的要求,说的是出门后,有八件事没做好,就不要回家,不能回家,无脸回家。


这八件事就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我们传统社会最为强调的:

故,“八不归”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在外面违犯了“礼、义、廉、耻、忠、孝、信、”这社会八德中的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无脸回家面对家人的。


所以,“八不归”是对外出人的一种心理警示,时刻约束人们不要做出不好的事情来。


一句话,我们五千年积累下来的文明博大精深,很多老祖宗留下来的遗训都有其深刻含义,我们不能只通过其表面意思去理解,也不可认为是封建迷信,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通过学习了解其真正的含义,并深刻地去感悟,去践行。


共勉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