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泾阳民间习俗

 刘沟村图书馆 2017-02-09

泾阳民间习俗之衣食起居

一,衣饰

据《泾阳县志》载:明时,泾阳人“习尚朴素,城市衣履稀有纯绮,乡落父老或襜  靸履,不袜。”

清末,男人多穿长袍马褂,后改为上下两截装。先时尚“宽、大、短”,后时尚“窄、长、小”。妇女多穿大襟衫,系裙子,戴镯子,吊耳环,穿绣花鞋。乡间妇女系裙子,仅限于出嫁、回娘家、走亲戚,穷家小户置不起,出门时向富裕人家告借。小孩子无论春夏秋冬皆戴“裹兜”,穿猫娃鞋。商贾多穿长袍,戴瓜皮帽。由于泾阳盛产棉花,纺线织布极为普遍,故衣服材料基本为家织土布,少有“洋布”绸缎。色彩多以黑、灰为主,皆自购颜料染色。

民国时,政界、军界要人开始着西装、扎领带、戴大礼帽;其眷属(小姐、太太)着旗袍、裙子。一般庄户人家的男性穿马褂、对襟衫、戴帽、扎腰带;女性上穿大襟袄,下穿大腰便裤,老年妇女顶包头、手帕,扎腿带。小学生时兴童子军装和学生服。

因为泾阳盛产棉花,故服饰多用家织土布,用石墨染色。

建国初期,长袍马褂、大襟衫子逐渐消失,中山装、列宁服取代了马褂、大襟衫子和大腰便裤。士林蓝、直贡呢、白平布、花格呢、花哔叽等品种淘汰了家织土布。

“文化大革命”期间,原先新颖时尚的服饰被视为“奇装异服”,斥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衣饰品类单调,花色式样差别不大,黄军装、红卫服盛行,军大氅、军帽、军鞋红极一时。

进入20世纪80年代,纺织工业迅猛发展,布匹面料品类日渐丰富,服装款式不断变化。牛仔裤、夹克、西装、猎装、航空服、防空服、风雪衣、花呢大衣、健美服、长短裙、运动装……应有尽有。鞋袜式样亦多变化,圆口方口布鞋被旅游鞋、休闲鞋、皮鞋、军用鞋、高跟鞋、长筒靴所替代。

泾阳人穿衣也同样是以传统保守的款式为主,服饰讲究长、宽、大,上衣多高领,以大襟为主,这样就不露肌肤,保暖性能也好。衣服宜穿戴整齐,少有花花絮絮,如下摆毛边,形同丧服,不吉利;纽扣一般5颗,因为农村人有“四六不上身”的习俗。中山装、学生服领上有风纪扣。

农村人穿戴虽很俭朴,但也有禁忌:衣袖上有黑圈,则意为守孝;小孩子衣袖上缝个小小的布公鸡,则表示春天到来了,春为年始,图个吉利平安;如果胳膊上缝绺红布条,则表示刚种过牛痘,不可碰撞。旧时,如果衣领上插根谷草,则示为生活紧迫,自卖自身。

泾阳城乡也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崇尚红色,认为红颜色是吉利喜庆的象征,有驱邪护身作用。男女结婚时,男方要给女方送红衣;如果遇到本命年,讲究系条红裤带,以便消灾免祸,平安吉祥。

泾阳民间有“打人不打脸,欺人不欺帽”的讲究。头上的帽子是不可随便乱抓乱碰的,帽为冠,是人首之物,随便抓碰则示为对主人的不礼貌,不尊重。旧时人们特别讲究衣冠整洁端正,故忌讳帽子反戴、歪戴,否则别人会笑话你没个正样子,说你是个邋遢货。

二,饮食

建国前,泾阳一般人家均以食小麦、玉米、小米为主,兼食荞麦、豆类等杂粮。贫穷之家多以糠菜充饥。习惯一日三餐,早饭约在9——10点左右,午饭约在2点半——3点左右,(晚饭俗称喝汤)在麻眼黑,人们收工回来之后。如果早上去地里干活早,走的时候取个馍扛着农具边走便吃,名为“打点”。

早饭一般为玉米糁、沫糊、蒸馍、锅盔,偶尔也烙个油馍或蒸油花馍;午饭(俗称晌午饭),以面条为主,有干面、汤面(俗称连锅面),间或擀臊子面、打搅团、饺子、饸;晚饭简单,如中午有剩的饭菜,热一热喝点开水就行了。因为冬季天短,有时就把晚饭省去。

蔬菜主要有萝卜、白菜、菠菜、芹菜、莴笋、黄瓜、南瓜(当地人称为北瓜)、苜蓿、辣子、豆芽,有时也打点豆腐,换点粉条,间或摘点野菜,如荠儿菜、扫帚菜、灰条、苦苣菜、小蒜、马齿菜、地软等。

关中八大怪“辣子就当菜”。泾阳城乡也一样,户户备有油泼辣子,餐餐必有,如无其他菜时,便以辣子代菜。旧时,泾阳是全国有名的产棉区,籽棉脱棉之后,剩余的花籽榨油,故炒菜、泼辣子均用棉籽油。肉食多以猪肉为主,羊肉、牛肉、鸡肉次之。农村贫寒人家,吃饭时把碗端到门口,对门近邻三五成群蹲在一块,边吃边拉闲话,苗出得怎样,粪上了没有,二茬水浇了没有,花骨朵稠不稠,今年能有几个花(旧时扎好的棉花用草绳打成捆,每捆10斤,俗称一个花),今年天旱少雨,油汗多,有的成红杆溜了……天上一句地下一句,想到哪谝到哪。只有少数富裕之家吃饭时讲究高桌子低板凳。旧时,农家大都在庄前屋后或空院子里种菜,自给自足,很少上集镇买菜。若是来客人或管待匠人,才配“四盘子”招待。

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一般人家多以细粮(麦面)为主,杂粮为辅,蔬菜也日渐丰富。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单家独户的小灶被取消,整村人进“公共食堂”吃“大锅饭”;1961年,“公共食堂”解散,各家各户又重开小灶。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增长,百姓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细面、白米成了寻常百姓家的主食;搅团、鱼鱼、饸  成了人们饮食生活的调剂品;蒸油花、烙油馍、摊煎饼、面皮、包饺子、蒸包子极为普遍;逢喜庆宴席,大都是“十三花”、“四到底”,而且讲究全鸡全鱼,萝卜、白菜已不在席上露面。

泾阳人有饮茶的习惯。建国前后,一般人家平时喝花杏(蜜果树)叶子,也有少数人家喝茶梗、老湖叶子。20世纪80年代后,以喝玉兰、陕青、茉莉花茶居多。改革开放以后,喝龙井、铁观音、子午茶的日益增多。当时代进入廿一世纪以来,泾阳县茯砖茶再度兴盛,泾阳县还专门成立了“泾阳县茶业协会”,紧跟着陕西高香茶业有限公司、泾阳县根社茶业有限公司、泾阳县复兴盛茶业专业合作社等相继诞生。目前县内砖茶厂多达上百家,产品远销省内外,泾盛裕茯砖茶还搭乘“一带一路”的东风,进入了前苏联的吉尔吉斯坦 ,重振了泾阳茯砖茶的雄风。由于茯砖茶厂遍布泾阳,所以喝茯砖茶的人越来越多。由于它菌香浓郁、滋味醇厚、平和顺畅、满口生津、齿颊留香、喉底回甘、余味无穷,且茶汤鲜艳透亮、色泽橙红、持久耐泡,以“七泡有余香之秉性和特殊的茯砖茶韵”及独特的功效而饮誉中外。

建国后以至20世纪50年代末,泾阳男人大多有抽烟的习惯,主要是抽旱烟,而且是自家种的,成熟后自家晾晒炮制,也有在集上称的。一般人家都备有水烟袋、火纸煤头,专门招待客人。20世纪60年代后,抽纸烟者日渐增多,但多数都吸低档烟:羊群、经济、名花、军舰、宝成、勇士、大雁塔,稍好的有海河、墨菊、黄金叶,再好点就算大前门、金丝猴之类的。中华烟很少见。20世纪80年代后,红塔山、云烟虽然店里有,但多数都是买整条送人情办事的。到了廿一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先的低档烟、中档烟已经很少见到,代之而起的是芙蓉王、黄鹤楼、中华、磨砂猴,不过,普通老百姓还是抽软猴王、硬盒猴王。

旧时,因为交通不便,泾阳当地水果品类很少,主要是杏、桃、枣、柿子、西瓜、梨瓜、葡萄、石榴、花杏(也称蜜果)。到了20世纪80年代,地分到了户,经济种植放开了。一亩园,十亩田。栽果树的很普遍,当然也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后来,由于交通事业的大发展,南方水果如香蕉、菠萝、椰子、栗子、桔子、荔枝、芒果、芦柑等随处可见。水果几乎成了人们的“家常便饭”。

旧时,泾阳城乡人大多都有饮酒的习惯。一般都饮白酒,且散酒为多,家家备有酒壶酒盅。亲朋聚会,吃饭菜之时,均以白酒助兴。边吃边饮,加上吆三喝五的划拳,把盏碰杯,显得热闹喜庆。比较讲究的人家才以瓶装酒上席,当时的瓶装酒有太白、西凤、竹叶青,其他名酒甚少。饮酒者多为男人,女的饮酒者极少。遇着红白大事,酒是绝对少不了的。难怪俗话说:无酒不成席。

三,饮水

建国前,泾阳南原饮用井水,北原饮用窖水,泾惠渠沿渠边近的村庄饮用渠水或井水。井上、窖上备有辘轳、挂桶,往上绞水。河滩、县城周围水位浅,饮用时只需扁担挂住桶往上提即可。

20世纪60年代后,县城用上了自来水,20世纪70年代,许多水位较深的农村群众在家里安上了手压泵,省力方便,干净卫生。20世纪80年代,许多农村都相继打了深井,修了水塔,安装了自来水。不但方便了家庭用水,还可灌溉庄稼、蔬菜。由于井水中碱性大,故县政府在上级的支持下,花巨资将郑国渠首筛珠洞的泉水通过管道引进了县城,也使沿途群众受益。

四,住宅

建国前,泾惠渠川道人家习惯住房,北原及沿山一带多住窑洞(原区多住地窑,沿山一带多住崖窑),村庄街道多为东西走向一家一户,紧紧相连。院落宽约3丈左右,长约10丈不等,基本在3分地左右。

房屋结构布局多为六间厢房带倒座,门楼迎街道。进门后左右厢相对称,中间留有4尺左右的小院庭。下雨时,房上的水滴在院庭,再由水道排到屋外。厢房山墙之间修有照壁,灶房靠着山墙,一般为间半房。照壁后边称为后院,用于堆放柴草杂物,喂养猪、羊、鸡、犬,后院留有后门,出后门是场畔。房屋多是土木结构,唯门楼迎面用青砖砌成,上有用大青砖雕刻的匾额,诸如“耕读传家”、“四季平安”、“勤俭持家”、“吉祥如意”、“忠厚传家”之类,以示为人持家之道。

贫穷之家,一般只盖3间厢房和间半灶房。也有的富裕之家,在厢房尽头盖3间大房。倘若更有钱者,就有正院、偏院之分。正院住人,偏院放车辆、农具、喂养牲口。

住人的小房间里盘有土坯大炕,冬季用棉柴或玉米杆烧炕取暖。

北原上的地窑(俗称地坑院子),窑上四周设有2尺多高的围墙,窑门洞用胡基箍成,院中央打有渗井,供平时倒污水和渗雨水用。

20世纪70年代后期,安间房增多。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房舍结构变化较大。水泥板平房、两层小楼房日渐增多,内外装修也越来越讲究。

绕县城四关的庆家道、张家村、西关村、都家村及南关的先锋村,居民住宅已成排连片,一般为二层小楼,装修美观大方,楼内客厅、灶房、卫生间一应俱全。

泾阳人视盖房为人生大事。建国前后,人们盖房之前,必先请风水先生选址定向,烧香拜神择动土吉日。立木之时,则在房梁上贴“上梁大吉”的梅红纸横批。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前来帮忙,主人则备席招待。安放头门时,门楣上贴红纸大字“安门大吉”。房屋落成后,主人则备席酬谢匠人,饭毕清算工钱,由领头者按出勤天数分发给干活者。然后让一名年轻者拿扫帚在房檐台上扫几下,意为“扫地出门”,活儿做得干净。

在建房选址时,风水先生主要依据自然地形、地貌、水流方向、气候特征定一个“大的方位”,一般都选坐北朝南的“负阴抱阳”格局为上。因为民谚有“有钱没钱,大门朝南”的说法。当然,这些禁忌在民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还是根据地形决定的。起基划线时,后院比前院多少要宽那么一半寸,意为“聚宝”,进的多出的少,同时还忌讳“前高后低,门户必败”;如果后高前低,主多牛马,家业兴旺。所以,人们都喜欢把房屋建在山南水北的阳处。

新房落成之后,一般都要过夏的,这才算彻底干透。迁入新房谓之“入烟”,“入烟”前要选择吉日,鸣放鞭炮,有的还散发“请柬”,邀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前来热闹一番。农村人把“入烟”也称“敞院”,当然,主人一定要备席做菜,摆酒宴招待嘉宾。

20世纪60年代后,请风水先生、拜土地神的现象逐渐消失。

20世纪90年代之后,此风又日渐复燃,且愈演愈烈,若要开工,必先择“黄道吉日”,鸣放鞭炮之后再动土。

五,起行

建国前,一般人家外出全靠步行。若遇婚嫁迎娶,新媳妇坐轿,其他客人坐轿车,或坐大车。富豪人家出门,讲究骡马轿车,普通人家逢年过节走亲戚,坐搭席棚的硬轱辘大车。20世纪60年代,一般职工干部,有条件的大多使用自行车。好的有名牌飞鸽,次点的有红旗、双喜牌,其他杂牌子的很少见。20世纪70年代后,自行车开始普及,但还是凭票供应,供不应求。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日益发展,票证供应取消,几乎家家都有,有的家庭多达三四辆,同时摩托车日渐增多,少数富户,已备有专用小汽车。进入21世纪,摩托车已经普及,家用小汽车日渐增多,电动车也开始走向市场。现在,雅迪、绿源、绿驹等名牌电动车基本替代了自行车,各式各样的名牌小汽车挤满街巷。自从村村通公路之后,小客车、大客车也随之进村,上街下县进西安,根本不用跑路;县城村镇,出租车、三轮车招手即停,方便多了。

六,用器

20世纪50年代前,农家用具摆设,一般讲究实用,比较简单。大多用衣柜、箱子放置衣物,立柜仅见于富裕之家。茶具、水壶、油灯、梳妆盒,放在单桌(极简易的桌子)或带柜柜的桌子上。水壶、油灯、酒壶皆由锡铁打制;也有的用生铁翻砂的灯。点灯照明多用棉油。晚上外出、浇地多用四明灯(四周用玻璃围起来,不怕风雨,里面点蜡烛或放置一个固定的小油灯)或手提马灯。来客招待用方桌,坐椅子或板凳,休息睡觉有土炕,上铺苇席、粗布单子和被褥。灶房用器有水瓮、面缸、瓦罐、木水桶、扁担、油罐、醋墩子、木盘、笊篱、案板、菜刀;烧火用风箱,煮饭用尺八铁锅,蒸馍用柳木圈笼,吃饭用粗瓷碗和菜盘子。

新中国成立后,日用工业品在家庭日渐增多,油灯、水壶逐步被煤油罩子灯、电灯和暖水瓶(俗称电壶)代替。粗陶瓷炊具被搪瓷品替代。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小闹钟普及农家;大立柜、半截柜、写字台时兴起来;棉毯、毛毯为一般家庭享用。20世纪80年代后,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进入普通家庭。椅子、板凳开始被沙发替代,席梦思流行,装饰灯具也由城镇进入普通家庭。

七,礼俗

民国年间,乡里晚辈见长辈或朋友相见,多行拱手礼;拜师学艺要磕头;外出向陌生人问路要行礼自降身份。若不行礼,尊称对方,会遭冷眼相待,斥为“少教”。

建国初,小学生见父母长辈,先行少先队礼;现在,除丧葬在灵前磕头,或拜祭先祖时行跪拜礼磕头外,一般朋友、同学相见,大多握手问好;设宴请客,一定要让长辈坐上席,行酒、动筷子也由上席的长辈开始。

客人上门,要笑着上前主动打招呼、让座,忌冷淡、不理不睬,或只站着说话不让座、不倒茶、不敬烟,或只说不做。来了比较尊贵的客人,还要饭菜相待。旧时民间用旱烟袋敬客,递烟袋时应擦净烟袋嘴,装满烟叶,并主动给客人点烟。

如果自己上门做客,忌破门而入,应提前打个招呼,或先敲门,等主人允许后方可进屋。民谚云:不进无人之家,不入无人之门。进门后最忌东张西望,乱动主人的摆设、饰物,更不可乱翻别人的书报杂志或书稿。主人宴请时,最忌先于主人动筷子夹菜,“主不动,客不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否则,会伤主人的自尊心。

泾阳城乡人如果去探视亲友,也是有讲究的。不是随便看的。如看老人、长辈,看小孩、同事、朋友,看时所带礼品要因对象而定,一定要选择适合对象能吃、能喝、能用、并喜欢的东西。同时还要选择好时机,看老人、长辈、病人,宜在上午、中午,最忌下午或晚上。若这时候去看人,人家认为你不是来看人,而是有事相求。看小孩也要忌夜晚。农村老年人认为,小孩子魂魄未定,邪气容易上身,晚上去会把不干净东西或鬼祟之气带去,小孩子会中邪气,哭闹出毛病。旧时家里大人回来晚了,或有外人上家来,进大门后,都要先去灶房,用手动动灶具,这样会把外边的邪气动掉,起到避邪的作用。

看病人以带苹果最好,千万不要带梨,因为苹果取“平安”之意,而“梨”与“离”同音,生病的人忌分离、离去。

看同事朋友,下午晚上都不大讲究。多讲些关照方面的话,让人不愉快的事最好不要提起,免得对方难堪。

与人交往,称谓很要紧,不可直呼父祖、尊长的名字。不仅在言谈中不能直称父祖辈及尊长的名字,而且在函牍书信中也不可直称别人的父母姓名,尤其是子女绝对不可直呼长辈姓名。若是平辈小称大时,都要呼字号加兄长称谓,如王哥、李姐等。平辈称别人年龄大的时,往往加儿孙名:某某他爷、某某他婆、某他爸、他妈。夫妻之间对外人讲时,多以掌柜的、老伴儿称之。如果儿女起名时,也要尽可能的避开长辈的名字或重音字。古人云: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

“好出门不如歹在家”。如路径不熟悉,需向旁人打问时,一定要尊称对方,绝不可“白搭话”,“出门人三辈低”,不足为怪。

附一,唐诗人孟郊《择友》诗:

兽中有人性,形异遭人隔。人中有兽心,几人能真识。古人形似兽,皆有大圣德。今人表似人,兽心安可测。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若是效真人,坚心如铁石。不谄也不欺,不奢复不溺。面无吝色容,心无诈忧惕。君子大道人,朝夕恒的的。

附二,家人和睦相处歌

亲切有礼,笑脸相迎;设身处地,原谅宽待;内刚外柔,有灵活性;信义为重,与人为善;堂堂正正,做人处事;受恩于人,莫记于怀;遇有非礼,不妄不燥;对上对下,不卑不怠。

泾阳民间习俗之生育习俗

一,生育习俗

泾阳城乡,称妇女怀孕为“有啥”或“有喜”。妇女分娩之后,农村人称“到月里”或“到炕上”;称产妇为“月里婆”。因为产后一般要在家休息一个多月,且不可出门游转,故称“坐月子”。

按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是女人家一生的大事,全家人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为宗族续上香火,自己已是人之母,担心的是怕发生什么意外,孩子出生后是否健康。俗谚云:人生人,吓死人。旧时,农村人生活贫穷,医疗卫生条件很差,几乎不进行产前检查,分娩时,随便叫个“接生婆”,一把老剪刀,也不进行消毒就动手了。老娘婆接生,根本不懂接生常识,全凭“自我经验”,如果生产正常,还则罢了,若是胎位不正或倒生,则无法应对,要是产妇有心脏病或患有高血压,大人和小孩将会有生命危险。有时,老娘婆因为接生工具不消毒,致使婴儿受病菌感染,多染四六风病(婴儿生下后四到六天会死亡)。过去,人们把12岁前的孩子不叫“人”,说12岁前的孩子是“鬼”。就是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抵抗能力差,经常会患这样那样的疾病,以致早夭,所以人们总把12岁前的小孩叫“小鬼”。现在叫“小同学”或“小朋友”。

其实在旧时,人们对孕妇还是有忌讳和讲究的。民间迷信认为,婚后女子怀孕,是胎神的安排,胎神具有保护胎儿和损伤胎儿的双重作用,因此旧时人们对胎神是很敬畏的。

过去,怀孕的妇女忌讳夜晚不归或在野外露宿。因为夜间会有黑虎神和白虎神出没,孕妇如果撞见,会对胎儿不利。夏季闷热,孕妇在外坐着乘凉是可以的,但不能在室外露宿,如遇妖怪扑身,会生怪胎的。

孕妇最好不要随便串门,也不能随意去参加别人的婚丧事。旧时认为参加婚事会犯喜冲喜,参加丧事会犯丧冲喜,对胎儿不利。

孕妇在怀孕期间,在饮食上也是需要注意的,有些食物是不可乱吃的。例如兔肉不可吃(怕生豁豁嘴孩子);吃了鸡会使胎儿化掉;吃了驴肉、马肉会延长产期(驴、马的孕期是12个月);吃鳖肉生下娃是短脖子;吃螃蟹生娃时不是横胎就是孩子以后爱游江水。这些说法没有科学根据,现在人们已不太这么讲究了。

在泾阳民间,有忌孕妇在娘家或在别人家分娩的习俗。因为闺女出嫁之后,已成婆家人,再到娘家分娩不合情理,如果母子有个三长两短,娘家人也担当不起。据《风俗通义》中载:“不宜归生,俗云令人衰,按妇人以女易他男,故不许归。”

如果孕妇在别人家生孩子,别人家觉得不洁、晦气,还怕所生孩子会把自家的“福气”带走。如果因为万不得已在别人家生孩子,一定要给这家主人挂红,放鞭炮,拿重礼到别人家神龛前烧香礼拜,人们称为“还福”。

泾阳农村,孕妇在分娩后一定会在房子门帘上沾一条小红布,示意有人“坐月子”。男士勿进。其原因是孕妇分娩后体质虚弱,婴儿太小,生人或外人有可能把其他病菌或不干净的东西带进去,传染给母子,损伤身体。坐月子期间,一般由娘家妈服侍照料;娘家、姑家、姨家、姐姐家相继前来“看月子”;满10天之日,家人为之“做10天”;满30天“做满月”;满百天“做百岁”;满年做“岁”。时下,人们多把“做10天”和“做满月”放在一块做,时间大致放在孩子出生后的第20天,仍叫“做满月”。

“看月子”一般带红糖、鸡蛋、挂面及滋补营养品。“做满月”时,客人除带营养滋补品外,还要带小孩的用品或扯几尺红布,如小孩的衣裤、鞋袜、小毛毯、帽子;现在有的给孩子母亲扯件衣料或买件衣服;娘家人来时必带“囫囵馍”;做岁时,所带礼品和“做满月”大致相同。

泾阳农村“烧娃”、“抹黑”之俗非常普遍。“烧娃”大多在孩子出生后的三五天内,邻里乡党(年轻人为主)便在产妇家门前点燃柴禾,主人闻讯,便拿出烟、酒、糕点招待。若主人迟迟不动,烧者便继续添加柴禾,直烧到主人将“礼品”拿出来方休。“烧娃”多烧“头首娃(首胎)”若是老来得子,人们也烧。而且“烧娃”者越多,说明主人家厚道,人缘好。

“抹黑”亦在孩子出生后几天内,乡亲若看见孩子的祖父母,或伯母、婶子,便飞快地去灶房锅底抓把“锅墨”趁对方不备,抹在脸上;若被抹对象发现后想逃走,会被强行拉住硬抹;更有甚者,事先以清油与锅墨搅合后抹上去,其用意是让被抹者不易擦洗。

给孩子做过10天”、“满月”、“百岁”、“周岁”之后,为了让孩子记住自己的“生日”,母亲便在每年孩子诞生之日,给孩子煮“生日鸡蛋”,孩子成人之后,“生日鸡蛋”就不再吃了。

旧时在农村还有一个“撞干大”的习俗。主人家生的孩子在月子里爱闹小毛病,大人们便会商量给孩子再找一个保护“神”,这个“神”,就是孩子的“干大”。

过去给娃“撞干大”是在满月的当天,上午或者中午将孩子抱出门,碰上谁谁就是娃的“干大”,农村人把这叫“撞干大”。被撞者会让主人请进家中,以酒席招待,当然这也是件喜事。“干大”除了给“干娃”见面礼之外,还得给“干娃”脖子上套一个红绳子,名曰:缰绳,意是把娃拴在世上;再掏钱给“干娃”买双筷子和一个小饭碗(过去多是银的),意为这娃日后有饭吃;再说这“干大”是“撞”下的,算是有运气,是贵人。不过,现在“撞”的很少,大多是相好的朋友事先“许愿”,有儿女之后“拴”给谁。

民谚云:干大是个鳖,一年四个节。意即是成了“干大”,就是亲戚,两家就有了来往,一年四时八节都得相互走动。

有钱人家,在孙子满月的当天,会提前请银匠打银锁锁套在孙子的脖子上,另外再给孙子手腕上戴一对银镯子,镯子上挂一个槟榔球,人们把这看成是吉祥之物,能避邪驱虫的作用。

娃脖子上一旦戴上红缰绳或银锁锁,是不能随便丢掉取下的,直到12岁“完灯、开锁”后,才能取下。

二,寿辰习俗

建国前,泾阳乡下人一般很少有做寿的习惯,唯有官宦绅士之家做寿。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做寿者日渐增多,但尚未普遍,俗称“过生日”。

“人活七十古来稀”。无论城镇乡下,人们过寿,一般从60岁以后开始,逢年必做,708090岁为大寿。人们过寿,主要是避坎年。

民谚曰:“人人有个三十六,喜的喜来忧的忧。”人生的坎年为36557384岁。人活55,阎王数一数;到了66,不死掉块肉;7384,阎王叫你商量事。过了坎则长寿,不过则夭折。在泾阳民间有系红裤带的习俗来破解。

民间把过60岁寿叫“喜寿”,也有的人说过66岁寿才为“喜寿”;把过70岁寿叫过“大寿”;把过80岁寿叫过“上寿”;把过90岁寿称“老寿”;把过百岁寿称为“期颐”,意为盛大的意思。旧时,通常是过9不过10,也就是在过整寿的先一年过,人们称这为“添寿”。不管在农村或城镇,给老人过寿,主要是儿女的事。乡邻和厚友都是参与者。一般情况下,过寿由儿女提出,儿子张罗操办。届时,亲朋、乡邻多来祝贺。女儿、外甥来时必带“寿桃馍”、寿面(挂面)、酒肉,其他亲朋多带副食品、糕点之类。近年来,也有送“百寿图”的(篆写寿字99个)或“松鹤长寿图”的。

旧时拜寿,礼节繁缛。在老人居室设置寿桌,桌上放香炉,靠桌墙上挂“松鹤长寿图”。晌午,开始拜寿。二老分坐寿桌两旁,乡亲先拜,点头示意后,说几句吉祥祝福话,接着儿女、媳妇、孙子、孙媳妇、孙女女婿等,依次跪拜叩头。这时老人们会把事先准备的红包分发给孙子、孙媳妇。

现时做寿,礼节不似先前繁杂,一般不设寿桌寿堂,有的离城镇近点,就干脆直接在酒店设宴招待来宾亲朋。席间,把寿糕切块分送至客人席上,儿女们会把长寿面奉送至二老享用,以示长寿之意。

泾阳民间习俗之岁时习俗

一,春节

春节,泾阳城乡俗称“过年”。过年是中国最古老、最盛大、最热闹、时间最长的一个传统节日。

其实,泾阳人过年从腊月廿三就开始忙迫了,天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剪窗花、抹抹洗洗、装碗子、炸果子,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内外打扫一遍,便开始擀面条、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火、鞭炮,贴对联、挂灯笼,整点大人小孩的新衣帽。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等咱泾阳人把象征团圆的元宵吃进肚子里,放下碗再去外边把各式各样的花灯、社火看个遍,这泾阳人的年才算过出来了。

古民谣云:“腊月二十三,灶爷上了天;买菜磨白面,热闹过新年。”

吵年:腊月二十三开始,泾阳城乡群众便把锣鼓家伙抬到街上,咚咚咚、咚咚咚……你敲一阵他敲一阵,人们称这为“吵年”,也将这一天称为“小年”。

祭灶:民谚有曰:“二十三,祭灶官。”灶王爷一升天,这年就快到了。据说,灶王爷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天神,他藏在各家的厨房里,监视着一家老小。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晚间,他骑马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一年来的善恶。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这一家在来年的吉凶祸福。所以这一天的晚上,各家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灶仪式。灶君神龛多设在灶房的墙壁上,当日,由家里的主妇给灶君献上饺子、灶糖,点烛焚香,隆重供奉。随后由家里的男人带领一家老小把灶君画像、灶马一并烧去,送灶君到天宫述职。然后贴上新请的灶君和梅红纸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焚香吊表,鸣放鞭炮,摆上灶公馍、灶糖等供品,准备迎接灶君回宫。据传说这是人们企图用灶糖汁粘住灶君的嘴,免得他上天说家里人的坏话;也有说是为了把灶君的舌头抹得甜甜的,见了玉帝替家里人多多美言。过了二十三,认为诸神上了天,就会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根本不用翻黄历,择日子。正因为如此,故在这段时间结婚的人就特别多。

民谚曰:“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因为初一至初五这几天人来客往,过于忙迫,所以在除夕之前就要多蒸些馍,以便招待来客时用。同时还要蒸好初二走亲戚的包子。到了年关,不管大小村子总有几户要杀年猪。自己养的猪跟街市上卖的猪肉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吃起来香。所以,一般杀年猪的人家会留足自家的那份后,分一些给乡邻。然后开始煮猪头,压肘花肉,备办年饭。

三十贴门神、对联,求福气,早起一碗热饺子。蒸好了馒头,煮好了肉,年的香味就开始漫天飘了。勤快麻利的泾阳媳妇们也开始把一切过年要用的东西早早准备妥当。到了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开始贴门神、对联、金光闪闪的福字,恭喜发财的俊童靓女、炕画、年年有余的胖娃娃,以示吉祥、祈福。通常在土地神两边贴:“土中生白玉,地内产黄金。”灶神两边贴:“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大门口贴:“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春风杨柳鸣金屋,晴雪梅花照玉堂。”

祭祖:旧时,腊月三十傍晚,家家户户开始祭祖,以表缅怀之意。官宦富豪,举家穿戴一新,聚于本族祠堂,祭祀列祖列宗;普通人家,堂屋设上祭案,供奉祖宗牌位或画像,堂前放布垫或草坯,供跪拜叩头之用。焚香致祭,以长幼为序,家长(族长)为先,其后,依次进行。同时,在院里鸣放鞭炮,驱除邪气。

守岁与团圆饭:除夕之夜,祭拜祖先之后,女主人便开始备办酒席。泾阳城乡的人十分重视除夕这一餐的团圆饭。一般情况下,这餐团圆饭属家庭成员共享,不邀请外人参加,同样自己家庭成员也绝对不去别人家里吃。但也有这种情况,父母、祖父母健在,兄弟们又分家过活,那这个除夕之夜的团圆饭,父母或祖父母住在谁家,其他兄弟就来在谁家吃团圆饭。不过,来时多少都带点礼品,以示对长辈的尊敬。当然,来者不能吃得过量,还得留点肚子,回去还有自己的妻儿老小呢。

吃完团圆饭,主妇会再端出水果、糕点、瓜子之类的小食品,边吃边说说笑笑,直到时钟敲响十二点,“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就在这个新旧交替的界点上,人们以极大喜悦的心情,燃放炮仗花火,迎接着新一年的到来。“守岁”到此方告结束。

拜年:拜年是人们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一项礼俗。旧时在泾阳城乡,正月初一,天麻麻亮便要起床鸣炮迎喜神,而且同村互相争胜,看谁放鞭炮早就迎上了喜神。吃完早上的饺子或臊子面,人们便在族长的带领下,去祠堂敬神灵,祭拜祖先。此后,宗族内拜年是由年长者带领,先拜“五服”以内的至亲,次拜邻里友好。新过门的媳妇还要由妯娌陪同给亲房、左邻右舍家拜年,谓之“认门”。这天,村邻见了面相互拱手作揖问好祝贺,女的见了长辈双手交叉于胸前,弯腰点头示意“拜年”。

20世纪60年代,初一团拜一度消亡。大队民兵、共青团组织,给烈(军)属送春联拜年之风很普遍。20世纪80年代后,拜年之风恢复,但礼节没有旧时复杂。

民谚云:“初二初三家家忙,外甥看舅女拜娘。”

从初二开始,人们便带上礼品看娘舅,拜丈人,走亲戚,会朋友,直到初五。旧时拜年所带礼品比较简单:包子、点心、油炸果子、红枣等。而新女婿给丈人拜年,必须备全四样礼:包子、点心、酒、礼肉。朋友之间拜年,礼品是“随心布施”,没有严格要求。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也越来越丰富,故拜年礼品的档次也越来越讲究:红西凤、红星软香酥、红葡萄酒、麦乳精、纯牛奶、特仑苏、蜂蜜、果脯……应有尽有。最近些年,同事朋友拜年已提前到年前,也许正月初上事情多,怕忙不过来的缘故吧。

在一般情况下,主人均对亲戚拜年一定要在中午以丰盛的饭菜招待,同时还给小孩子压岁钱。但新女婿头一年给岳丈岳母拜年,进门后必先领赏一碗荷包蛋。在款待新人时,还会请族人陪同。初三去舅舅家拜年;初四去姨家、姑家拜年。总之,至亲之间的拜年必须在初五前拜完。但是,如果家中父或母去世,自己在“守服”期内,须过了初五后才能外出拜年走亲戚。

破五泼污送穷气。在泾阳城乡,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天,主人早早起来燃放鞭炮,而且要由家里点燃,边放边向外走,目的是驱除一切不吉利的东西。接着便开始打扫年初一至初四的卫生垃圾,俗称“送穷鬼,赶五穷:即智、学、文、命、交。”垃圾打扫在一块后,用簸箕端着倒在一个十字路口。因为初五是财神的生日,人们要迎财神,故在垃圾上还要插五根香。“破五”即破为开也,意为从这天起,年上的诸多禁忌都被打破,商家可以开门,饭店可开始营业,俗称“开市”。农民即可以开始做农活,修盖房屋。

追节。破五后由年幼的小辈给长辈拜年转为由长辈探望小辈,泾阳民间俗称“追节”。实际上是相互走动,礼尚往来。旧时,泾阳城乡追节一般携带獾娃馍、粽子、小长命富贵灯笼,再配些其他糕点元宵,反正要凑够四样礼品。如果是头年新亲,除四样礼之外,还特地要送大红石榴灯和莲花灯和一对宫灯,意为“连生贵子”、长命富贵。蒸獾娃馍也有“讲究”:眼睛要大(一般用黑豆作眼球)、额头要宽大,意为外孙、外甥漂亮帅气、英俊聪明。从头年开始送灯,中间不能中断,一直要送到娃长到12岁,才停止,俗称完灯。过年灯的品种少,而现在有兔娃灯、猴娃灯、转子灯、马娃灯、悟空灯……应有尽有,还有的从实用出发,送个手电筒,以示前途光明。

人七日。旧时泾阳民间把正月初七称为“人七日”,即人的生日。不管穷家富户,这天都要吃“拉魂面”。据传说人吃了拉魂面,魂就被拉住了,就不怕阎王、小鬼来勾魂了。按民间传说,正月初七这天如果天气晴好,那这一年则人口平安,万事平顺;如果这天天阴,则人会生病。故这天又称“七煞日”,特别忌讳破土动工或外出远行。

据民间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上天造了万物,女娲神创造了生灵,由正月初一起: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人们称初八为“谷日”,民间也叫顺星节。“流年照命星宿”即源于此。传说这天“诸星下界”,目的是想求得星君的护佑。如果说这天晚上星斗出得最多最亮,天气又好,则这一年稻谷丰收,否则会是歉年。

民谚云:“年拜初十头,少肉没豆腐。”其意是拜年拜到这个时候,年前给过年准备的饭菜、红烧肉、甜碗、笼笼肉、  穰合、冻肉等几乎吃完,因为时过半月,没吃的也不好了。

说起来古人也很有意思,把“十”谓“实”,又俗称“石”,故民间就把这天作为石头的生日,给石磨、石碾、石台、石窗上贴梅红纸写的石神大吉字样,以示吉祥。

老鼠的生日。据民间传说,正月十二是老鼠的生日,于是人们便创造出许许多多的鼠文化:如像“老鼠娶妻”等,展示了过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连老鼠也被拟人化了。这天晚上,各家还要炒黑豆,叫“炒老鼠耳朵”,其用意是把老鼠的耳朵炒聋,让老鼠听不见啥声音动静。吃炒黑豆就是嚼老鼠眼睛,如果老鼠瞎了眼睛,就看不见东西,自然就不会祸害人了。

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既是春节的高潮,又是过年的最后一天。中午,全家吃团圆饭,而孩子们忙着捏泥灯碗,主妇则忙着蒸“蝎子馍”、“老鼠馍”。天将黑时,人们便用木盘端着添满清油的泥碗灯给先人坟里去送,每座坟头放一盏,用火柴点燃。回来后再把蝎子馍钉在房墙上,把老鼠馍放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水道口、屋角、面瓮、水瓮背后,并在门口、窗台等处都点上蜡烛。孩子们则挑着各式各样的灯笼,相互赛灯、碰灯。现在,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再看不到用泥捏的灯碗和用白萝卜旋的灯碗,代之而起的是买简易的红火罐灯,把一截小蜡烛蹲在坟头点燃,再将这火罐灯笼罩上去,既能防风,又好看。

20世纪80年代之后,县文化馆、县工人俱乐部、县纺织厂、银行、医院等许多机关单位,连年于元宵节前几日举办元宵灯谜竞猜活动,凡猜中者均发奖品,群众职工干部争相竞猜,热闹异常。

正月十五这天,县文化单位连年组织各乡镇社火进城、锣鼓大赛、秧歌表演。社火在旧时已兴起,不过品种比较单一,有狮子、龙灯舞、竹马、旱船。而现在的社火形式多样,有社火、牛社火、竹马、舞龙灯、高跷、旱船、车社火、地游等等。前有锣鼓彩旗、扎着毛巾穿着红衣红裤的鼓手,有的还边走边放炮仗。真是鼓振雄风、锣敲吉祥,炮吼天地,人山人海,非凡热闹。有的商家店铺,为了图个吉祥红火,便邀请社火队、锣鼓队、艺术表演队等到自家门前表演,并以烟、酒、麻花、水果糖等予以酬谢。这一天简直就是一个狂欢节,看热闹者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泾阳人地道、扎实的秦味让观者依稀可以看到当年秦人们金戈铁马、横扫六合的辉煌与壮举,激起泾阳人蛰伏在心底那久违的英雄豪气。

痛饮泾阳红,喝杯茯砖茶,年景热闹、年味十足的泾阳新年,让人们打心眼里暖和、快乐!

二,迎神节

据民俗传说,正月十八是菩萨从天界回到人间的日子。每年这一天,善男信女一般都去菩萨庙里迎拜菩萨,烧香、磕头、祈福纳祥。有些有条件的村镇,还组织锣鼓队、耍社火、唱自乐班、扭秧歌,十分热闹。其迎神拜神的目的是祈求菩萨保佑,早得贵子,阖家幸福康乐,平平安安。

因为菩萨是仅次于佛的神,故泾阳民间多敬拜观世音菩萨,把他视为慈悲的化身、救苦救难的神。据传观音菩萨最早是男性,所以民间把迎菩萨、接菩萨俗称迎“爷”接“爷”。由于菩萨心地良善,既能救人于苦难,又可送子赐福,若同女人心肠,故后来人们渐渐把观音菩萨的形象衍化塑造成女性。

民国时期,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许多地方把原有的庙宇变成了学堂,供孩子们上学读书,故迎神节的习俗逐渐淡化消亡。

三,补天补地节

在泾阳城乡,每到正月二十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摊煎饼、吃煎饼,同时还将摊好的煎饼往房子上扔一张,在院里铺一张,意为补天补地。据传很早以前,百姓为了感恩女娲神补天之漏,拯救天下黎民的功德,就把这一天视为补天补地日,其用意是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民康宁。

四,牛马节

民国及此前,由于生产力落后,庄户人家视牲畜为命根子,套车拉犁、驮运播种、磨面出行都离不开牲畜,故民谚云:“正月二十三,老牛老马闲一天。”俗称“牛马节”,意为牲畜过年。每年的这一天,各家各户的牲畜停止使役,既不拉犁,也不推磨,中午风和日暖时,主人把它拴到阳坡处,梳毛刷背,添草加料,百般疼爱。现在田间耕作实现了机械化,磨面拉运用上了电,车辆,牲口派不上用场,退役了,此俗也随之消亡。

正月二十三,还有另一重讲究,叫“了干节”。据传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干”的妖魔,正月二十二晚上就会从天上下降到人间来“扑噔”,祸害百姓,因为它喜干怕湿,如果谁家这天灶房干锅烧火,“干”就停在谁家不走,给家里人带来磨难,使家人长疮生病。所以到了正月二十二下午,老辈人就说:“明日是干扑噔,不能烧干锅做饭,该准备的饭菜事先弄好。”同时还叮咛到了二十三晚上,抓把麦草放在庭院的水道口,点燃后再撒上一把盐,盐在火堆里噼噼啪啪响,意为送“干”,不能让其留在家里,祸害家人。此俗在农村偶尔还可看到。

五,二月二,抬抬头

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传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是天上龙王抬头的日子,此后雨水会慢慢增多,地里墒情由干旱变得湿润,麦苗开始由黄转绿,水边的柳条也跟着曳条发芽,苜蓿、野菜也都破土露头。故民间称“二月二”为龙抬头的日子。关于“龙抬头”兴于何时,无从可考。也有的传说是始于唐朝,因为武则天当了皇帝,惹怒天神,天神命四海龙王三年内不给人间降雨,以至于天干地旱,庄稼没收成,人们无粮充饥,就连树皮草根都啃光了,当时主管天河的龙王望着人间惨景,于心不忍,就趁着天神打瞌睡的当儿,偷了令牌,悄悄给人间降了一场透雨,拯救了天下的黎民百姓。后来这事让天神知道了,一怒之下,将龙王打下天界,说:“你要想还家,除非金豆开花。”

这话传到了人间,人们为了感激龙王的降雨之恩,便四处寻找开花的金豆。有一天,有位白胡子老者见儿媳妇给哭闹的孙子爆玉米花,忽然心里一动:那里有开花的金豆,这满筛子的金豆全都开了花呀!他就笑着把这事说给了左邻右舍,左邻右舍的人又都说给了自己的亲戚朋友,接着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家家户户都在爆玉米花,没有玉米的就爆黄豆。天神听着人间噼噼啪啪的响声,拨开云头一看,人间全是开了花的金豆豆。这时被打下天界的龙王对天神说:现在金豆开了花,你要让我还家。天神点点头:既然金豆开了花,你就回家吧!说毕拂尘一挥,龙王腾空而起,霎时间,贵似油的春雨普降人间。人们敲锣打鼓、鸣放鞭炮,欢呼跳跃:龙王爷显灵了,龙王爷显灵了……

后来,为了纪念这龙王显灵的日子,就把二月二这天定为“龙抬头”的日子。每到这天,泾阳城乡家家户户爆玉米花、炒黄豆,并不准挖土扫院、动刀捉针、不熬汤炒菜,怕伤了龙体。同时有的还焚香化表,三叩九拜,祭祀传说住着青龙的水井。20世纪60年代后,此俗渐渐淡化,但这天爆玉米花、炒馍豆、黄豆、油蹦干蝎子的习俗还流传至今。就连超市也做起了“炒馍豆”的生意,以满足广大顾客在节日的需求。

六,清明节

泾阳城乡,清明节祭扫先祖坟墓之习俗,源远流长。其实,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悠久传统节日,民间谓之上坟、扫墓。

清明节一般在阳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农历的二月下旬或三月初上,也有的称“寒食节”。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内乱,民不聊生,一直到晋献公时,骊妃为让其子奚齐继承皇位,逼迫太子申生自杀,申生弟重耳为避祸外逃,受尽了千辛万苦磨难,当时同他一起外奔的大臣们因为受不了屈辱和路途的艰辛,多数借故陆续离去,最后只剩下介子推和几个忠心之人。一日重耳饥饿难忍,介子推便用匕首割下一块肉烤熟让重耳充饥。过了十几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并对和他一块同甘共苦的大臣们倍加封赏,但却忘了介子推。这时,有人婉转提示,晋文公深感有愧,当即遣人去请介子推来朝受封,介子推辞不去,晋文公闻言亲自前往,介子推与老母躲进深山,晋文公让众臣搜山,未果。正当晋文公犯愁之时,有大臣建议,三面烧山,逼介子推走出深山。晋文公点头应允,便依计而行,但火烧了三日,仍不见介子推出来。无奈之下,晋文公亲自上山来看,只见介子推与老母亲被大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哭泣叩拜时猛然发现大柳树洞里留有用血写的烟熏火燎过的诗文: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长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醒。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小心翼翼地将血诗收于袖中,然后葬介子推与老母于大柳树前。为纪念介子推的忠君之心,便将此地命名为介山(在山西省),还修了祠堂,定烧山日为寒食节,规定晋国百姓每年这天禁生烟火,只吃冷食。

临走之时下令臣子们取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双木屐,每日望屐感叹:“悲哉足下,悲哉足下。”在古时候,“足下”是下级对上级或同僚之间的尊称,由此可见,晋文公对介子推的崇敬之意。

说来也巧,第二年这天晋文公率众臣素服上山祭奠时,奇怪的是原被烧焦的大柳树竟复活了,已经发芽的柳枝随风飘舞,晋文公不由得上前折了一枝,编成一个柳圈戴在头上,并赐此大柳树为“清明柳”,将原定的寒食节改为清明节。警示自己在位之时,一定要勤政清明,励精图治,管理好国家,使普天下的老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清明节的来历少说也有两千多年了。故在泾阳城乡,清明节前家家户户都要买烧纸、阴票。把烧纸用铜钱拍打一遍,然后再剪成相互连接的纸串,到了清明节的早晨,由本族的一位长辈领着后代子孙用木杈挑着纸串去给祖先上坟扫墓。

何为扫墓?就是用铁锹铲去坟头和周围的杂草,再看看是否有兔窝、鼠洞、雨水冲刷的小沟沟,然后取土填平堵塞,以防坟里进水。打扫完毕,就把带去的纸串挂在坟旁的柳树上,若没有树杈,便用土块压在坟顶端。最后众子孙跪拜在坟前,焚烧阴票、香烛,燃放鞭炮,籍以表达慎终追远的情思。不过在泾阳城乡还有个讲究,就是一天之内不能上两次坟,故出嫁的女儿一般都在清明节前几天就去娘家给祖先焚化纸钱,有的还带有点心、水果之类的献食。20世纪60年代后,合族上坟随之淡化,多为一家一户上坟。

随着社会风气的净化,到了清明节这天,有关单位还组织青年学生、民兵为长眠在陵园的烈士们敬献花篮、花圈,以示怀念。

七,麦梢黄

“麦梢黄,女看娘。”此俗在泾阳城乡由来已久,且盛行不衰,时间大约在农历的四月下旬。民谚云:四月南风起,小麦复垅黄。眼看着麦子快成熟了,农村将要进入大忙季节,而且将忙一个多月。因为在旧时的农村,收割碾打,大都是肩挑人扛,或者架子车拉运,女儿们要忙自家地里的活,即是有心挂念,也没工夫来娘家看父母。所以在进入大忙之前先到娘家走一走,带上礼品表示对父母的一片敬意。同时,还要询问一下,看缺啥少啥,能帮上的忙尽力而为。过去反季节的果品很少,一般都带点白糖、茶叶、麻花、五月鲜杏等礼品。

八,端午节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午、重五、五月五等。

民间过端午的习俗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据传说楚国大夫是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楚国百姓崇敬屈原的爱国品德,就在这天把包好煮熟的粽子投于汨罗江中来喂鱼虾及水中的其它动物,怕它们伤食屈原的躯体。这个习俗发端于秦汉时期,到了汉代已形成传统节日。

在泾阳民间,无论南北二塬或灌区,均有过端午的习俗。追端午一般在端午节前几天就开始了,是娘家妈给女儿看节,礼品多是獾娃馍、粽子、油糕、鲜杏或其他副食糕点;若是新婚,岳母还要给女婿带衣物鞋袜。

到了端午这天,人们吃粽子、戴香包、给小娃擦雄黄酒,在门上插艾蒿。旧时粽子都是先天下午包好,晚上煮,第二天早上吃。现在,有的人家怕麻烦,就去街上买现成的粽子、油糕、甑糕,当天买当天食用。艾蒿也是先天在地头、水渠边提前采割带回,直接插在门上端;也有的晒干后插在门上点燃,意在消毒祛邪,求得平安健康。

戴香包也是泾阳民间过端午的习俗之一。

端午将临,小媳妇、大姑娘们会买来各色丝线和雄黄、香药,精心绣制香包。香包状如桃型,色彩斑斓,下垂长穗,内装香药,耀眼喷香。不仅小孩、老人佩戴香包,许多大姑娘还悄悄将它赠予意中人,作为定情之物。

端午节早晨,大人把雄黄酒抹在小孩子的耳孔和屁股眼处,以防恶虫近身。

据民间传说,香包最早始于唐代,是唐明皇的爱妃杨玉环首创的。杨贵妃虽有闭月羞花之容貌,但却有腋臭之患,于是她就求助于御医,缝制了香包,戴在身边,这一招真灵,果然香气四溢,驱散了狐臭味,赢得了唐明皇的宠爱,被封为贵妃。从此,香包就逐渐流传于民间,人们争先仿效,蔚成风气,一直沿袭至今。现时,有些中年妇女,闲着无事时,就赶制香包,每年端午节前摆到街上,换取几个零花钱,图个乐趣。

九,看忙罢

旧时麦子碾打完毕,“三夏”忙罢,女儿和女婿一块去娘家,拉拉闲话,说说今年的夏粮收成怎样,去时带的礼品多为新麦面烙的五香坨坨馍,或用石子打的干馍。干馍有咸的甜的,现在还有人别出心裁,制作夹心的。味道极好,香酥可口。

十,六月六晒丝绸

六月六晒丝绸,不怕虫咬不怕蛀。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在泾阳城乡,人们总要翻箱倒柜,把毛料皮货、丝绸锦缎的衣物拿出来晾晒,还有的老年人则晾晒女儿为自己提前准备的寿衣寿帽,以防虫蛀鼠咬,潮湿霉烂。

据民间传说,六月六晒丝绸始于宋代。说宋真宗当年是一个非常迷信仙道的皇帝,有一年六月初六的晚上,他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说有位神仙赐予他一部天书,可以帮他管理百姓,治理国家。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宋真宗便在泰山脚下建造了岱庙和宫殿,置放保存这部“天书”,以后每年六月初六,还命令主管的大臣们将“天书”搬出晾晒,防止霉变。

到了清王朝时期,有次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去扬州途中遭遇大雨,淋湿龙袍,当时又不便向臣子百姓借衣替换,正在踌思之际,日破云层,露出了阳光,乾隆心中惊喜:天助我矣。言罢,即将龙袍脱下晾晒,这天正是六月初六。老百姓虽说没有龙袍可晒,但丝绸衣物还是有的。故民间便将“晒龙袍”变成了“晒丝绸”。

其实六月六不只晒丝绸,读书人还把自己的藏书、字画、碑帖也拿出来晾晒。其来历是源于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从西天取经归来,涉水在临泾过泾河,八戒挑着经卷将到南岸时,一不小心卷箱滑落河中,师徒四人手忙脚乱,终于把箱子搬上岸来,打开箱子一看,经卷被水泡损,便急忙将经卷取出,分开晾晒在河边的大石板上。尽管被晾晒的经卷已安全运回长安,保存在大雁塔,但曾经晾晒过经卷的大石板却永远留在原地,当地人给它起名叫“晒经台”。因为这天正好是六月六日,故后人们又把这天称为“晒经日”。所以许多读书人也在这天把自己的藏书、字画、书稿等一并搬出放在阳光下暴晒,驱除霉气。

十一,七月七日乞巧节

泾阳民谚云:七月七乞巧哩,八月十五打枣哩。

农历七月初七,又叫巧节、双星节、七夕节,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泾阳民间有拜织女、贺牛郎、吃巧果的习俗。

传说七月七这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因为在人们的心中,织女是一位勤劳善良、聪慧漂亮、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在乞巧节到来之前,姑娘们先泡“巧芽芽”,当天黄昏,由参与者选出一位俊秀灵巧的姑娘扮作“巧娘娘”,然后在柳荫之下摆设香案,供奉鲜花水果以及自己平日绣的鞋垫、枕头等女红,随之两手执饭碗,边磨敲边唱《乞巧歌》:

巧娘娘,乞巧来;花儿开,树儿摆,我把巧娘迎下来。牵牛郎,写文章,笔墨纸砚全拿来。我给巧娘献西瓜,巧娘教我铰菊花;我给巧娘献梨瓜,巧娘教我铰梅花;我给巧娘献蜜桃,巧娘教我来绣描;我给巧娘献红枣,巧娘教我缝衣袄;我给巧娘献辣子,巧娘教我铰袜子。一碗茶,两碗茶,我给巧娘洗白牙;一碗水,两碗水,我给巧娘洗白腿。一页瓦,两页瓦,我跟巧娘打着耍;一块砖,两块砖,我把巧娘送上天。

随着两只小碗磨擦发出的声音,伴着甜润悦耳的歌声,反复吟唱,等三炷香燃尽,就算“迎巧”结束。这时,娘娘们双目微闭,不言不语地做着切菜、擀面、织布、绣花的动作,来来往往,十分有趣。真像小娃娃们“过家家”、“耍客客”,充满着天真,充满着幻想和期望。

待到月儿凌空,夜深人静,她们又重整香案,开始“测巧”,看谁将来能出人头地,大富大贵。

测巧之后,众娘娘便把“巧娘娘”抬到水塘边,送她“过天河”“会牛郎”。直到深夜,万籁俱静,她们便默默地爬在井台边,屏声敛气,专注地观看天上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有的姑娘还会钻入葡萄架下,聆听牛郎织女相会时依依不舍的情语……

另外在七夕之夜,小姑娘们还有用指甲花包指甲的习俗。她们先采摘指甲草,然后加入白矾,轻轻在碗中捣碎,用桑叶包裹紧,第二天早晨,指甲就会变成红色,经久不褪。

宋词中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歌颂爱情的千古绝唱又何尝不是民间“乞巧节”的写照。

民间乞巧的风俗延续了几千年,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被“文革”当作“四旧”破除。

不过,平时常见的喜鹊每年七月七日这天不知因何原因飞到哪儿去了,也许它们还惦念着天上的情人,为他们搭鹊桥去了呢!

十二,中秋节

八月十五月儿圆,月饼西瓜敬苍天;

有吃有喝又有穿,全家欢乐庆团圆。

这首《拜月歌》就是旧时泾阳民间过中秋节的写照。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又称拜月节、八月节、团圆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其实,这和《后羿射日》的故事有关。据传,在很早很早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因天气炎热干旱,弄得庄稼无收,百姓缺吃少喝,度日如年,愁苦不堪,有位叫后羿的巨人,力大无穷,挑得起江河,搬得动山川,他不愿看着百姓受苦受难,于是登上昆仑山尖,使劲拉动上天赐给他的神弓神箭,一连射落了九个太阳,老百姓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后羿成了人民心目中的“神”,大家都想拜他学艺。之后,他娶了美丽善良、贤惠能干的嫦娥为妻,郎才女貌,夫妻恩爱,令世间的男男女女仰慕不已。有天早饭后,后羿外出访友求道,途中巧遇王母娘娘,叙述当下黎民百姓之事,王母娘娘一时高兴,赐给后羿一包长生不老药,告诉他服下此药,便可长生不老。回家后后羿告知了爱妻嫦娥,让她把仙药珍藏在“百宝箱”内。常言说:墙里说话,墙外有人;路边说话,草里有人。他们的话被后羿的一个叫蓬蒙的徒弟听见了,此人心怀鬼胎,就想偷窃仙药。

几天之后,后羿带徒弟外出狩猎,这蓬蒙便借故有病在身,不能前往。待众人走后,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取出仙药。嫦娥身单力薄,根本不是蓬蒙的对手,怎么办?她急中生智,转过身,打开宝箱取出仙药,不等蓬蒙反应过来,便一口将仙药吞了下去。仙药也真是灵验,刚吞下去,嫦娥便全身轻飘飘地离开地面,缓缓地向天空飞去,蓬蒙仰望着嫦娥远去的身影,悔恨自己出手太晚。因为嫦娥心里牵挂着外出的夫君,便只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黄昏时分,后羿回到家中,侍女便将白天发生的事哭诉了一遍,后羿闻言,简直像疯了一样,到处寻找蓬蒙,岂料,蓬蒙自知闯下大祸,罪责难逃,早就逃之夭夭。后羿捶胸顿足,痛不欲生,望着星空,不停地呼唤着嫦娥的名字。唤着唤着,他惊奇地感到今晚的月光异常皎洁明亮,且看到月亮里仿佛有晃动的身影,这身影酷似爱妻嫦娥,他就努力地追呀追呀,但怎么也追不上。此时,他忽然大喊一声,忽地坐了起来,慢慢睁开双眼,看看自己,又仰首望着空中的月亮,才知道自己刚才是因为思妻心切,做了个梦。

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后羿让侍女在后院花园摆设了香案,献上嫦娥平日最爱吃的蜜饯、鲜果,来寄托自己对爱妻的眷恋。

百姓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之后,都为嫦娥的美丽善良、贤惠能干而感动,大家也摆起了香案,献上自己精心烙制的圆饼,还有鲜果,祈求月中的嫦娥平安吉祥。

因为嫦娥奔月是在农历的八月十五,而且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圆最亮,所以人们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民间有“追八月节”的习俗,每年刚进八月,出嫁的女儿带上月饼和时令瓜果去看望父母。一般情况下,新亲早,故旧迟。礼品也有轻重之分,新亲重,老亲轻。不管新老故旧,去时月饼是绝不可少的,以示与家人团圆之意。

旧时在泾阳城乡,人们在“敬月亮”时是一定要设香案的,摆鲜果、月饼。现在虽然不设香案了,但这天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切西瓜、削苹果、砸核桃、剥栗子、喝红酒、吃月饼,边吃边拉话儿,亲亲热热,欢欢乐乐,尽情地享受着天伦之乐。

据传说嫦娥吞仙药后开始升空时,情急之下抱住了一只喂养在身边的白兔,兔伴随嫦娥也到了月亮上,玉兔在月宫中日夜捣制长生不老药,济救天下黎民百姓。

十三,重阳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每逢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时候,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这首名诗佳句。并由此联想到很久以前人们过重阳节的情景:结伴外出、踩秋赏景、登高远眺、观赏鲜菊、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九月九日又称“重九节”。因为“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为两位阳数相重,故为“重阳节”,属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远在古时,就有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故又称重阳节为“茱萸节”。茱萸是一味中药,能泡酒养身、驱虫祛湿、除风邪消食的作用。民间认为九月九是凶日,人们便喜戴茱萸以避邪气,求得吉祥。

因为九在单数中为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内含长久、长寿之意,所以国家现在把重阳节定为老年节,也是对老年人的祝福。

春华秋实。重阳又正好是“三秋”大忙季节,家家户户忙着搬玉米、收豆子、割荞麦、摘棉花、种麦子、挖红薯……尽管收割碾打,辛苦劳累,但人们心里却是乐滋滋的,充溢着收获的喜悦。

民谚云:九月节,追半月。八月十五是女儿带月饼去看望父母,而九月九是父母带着枣花馍、柿子、时令鲜果去回敬女儿婆家。

十四,寒衣节

泾阳民间谚语云:十月一,穿齐备。

农历十月,北方的天气已由深秋的清凉一下子变得寒冷,很快进入冬季。建国前后,人们才刚从硝烟弥漫的战火中走过,生活水平还留在温饱线上,各种日用品、布匹、纺织品短缺,因而防寒衣物简朴单调,很少有毛、绒衣裤,更不会有现在这些既暖和又轻便的各类衣物。每当寒冷的十月到来之际,人们都会换上棉袄、棉裤、棉鞋,戴上棉帽过冬。

视死如生。民间很讲究孝道,活着在世的人穿戴齐备了,但他们还惦记着阴间曾经养育过自己的亲人,操心先人们的冷暖,故每逢农历十月一日的先天下午,人们便带着烧纸、冥票和夹着籽棉的纸质衣裤,去先人坟前焚烧,意为给先人送寒衣,让先人也过一个暖和的冬天。

据民间传说,给逝去的亲人送寒衣的习俗还是由孟姜女给丈夫万喜良送寒衣而来的。秦时,为了抵御北方外族侵略而动工修筑工程浩大的长城。当时,民间女子孟姜女的新婚丈夫万喜良被官家抓去,秋去冬来,孟姜女爬山涉水,千里迢迢地背着自己亲手缝制的棉衣棉裤来找丈夫万喜良。经再三打问,方知丈夫因病屈死工地,尸骨已被埋在长城下,孟姜女悲痛欲绝,哭得死去活来、天昏地暗,鹅毛大雪铺天盖地。顷刻间,长城倒下一角,露出嶙嶙白骨,可哪一具是自己丈夫万喜良的尸骨呢?这时,她捏土为香,对天祈祷,咬破中指,滴血认骨,用带来的棉衣盛殓了丈夫的尸骨。这天正好是农历的十月初一。民间百姓为孟姜女千里给丈夫送寒衣的精神所感动,相互仿效,便诞生了“十月一,送寒衣”的习俗。

在泾阳民间,无论南北二塬,还是平川灌区,凡是出嫁的女儿,一般都会买纸剪裁粘糊寒衣,返回娘家,为已故的亲人送寒衣。不过送的时间大都在十月一的前几天。有些儿女因为在外不能赶回家的,便在附近的十字路口,在地上画一个圆圈,里边再画个十字,把带来的寒衣、冥票、烧纸放在里边焚烧,然后心里默默地告诉亲人:过冬的衣服给您放在这了,赶快穿上,暖暖和和地过个冬吧。

十五,冬至节

冬至阳春生。

冬至起源于周时期,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到了汉朝,不但民间视冬至为冬节,就连官府也要举行祝贺的仪式,谓之“贺冬”。每年到了这天,朝中的文武百官要向当朝皇帝贺冬,皇帝也会以隆重的仪式接纳群臣的朝贺。由于官方的影响,冬至节也逐渐成了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

泾阳是古长安的京畿之地,也曾经是周、秦、汉、唐京都之屏障,又和秦都咸阳紧相毗邻,故经济、文化都受到京都文化、习俗的影响。所以民间过冬至节,依然保留着诸多历史遗风,最常见的习俗就是祭祖。因为冬至已到了数九寒冬,人们总忘不了给逝去的亲人加件衣服,焚化纸钱、冥币,让亡灵遮挡风寒,增添点自己所需之物。聊表心意,尽尽孝道。

在泾阳民间,冬至节这天人们习惯吃饺子。据说这和女娲捏耳朵有关。上古时候人们穿树皮、挂草叶,根本没御寒之衣及防寒设施,到了数九天会被冻坏耳朵,光秃秃的脑袋显得怪看。后来,女娲就用和好的面捏成耳朵,给人们补上双耳。因为饺子形似耳朵,看上去也就不怪看了。人们为了怀念女娲的“补耳”之功,每逢过冬至节,总习惯吃一顿饺子,以慰心灵。

冬至十日阳历年。就准确地道出了冬至时日。

十六,五豆节

腊月初五谓之“五豆节”,是泾阳城乡民俗中的一个传统节日。

据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境贫穷,父亲便把他送到本地一家财主家去放牛。这财主是个吝啬鬼,非常刻薄,经常虐待朱元璋,使他忍饥受饿,不得温饱。朱元璋有次去山中放牛,发现一只大老鼠钻进旁边一个小洞,他曾听小伙伴说过老鼠肉不但可以吃,还嫩而细腻,今天眼看着老鼠钻进洞里,他就想抓住美餐一顿。于是他把牛赶到草地里,任其自食,自己就近找了根尖木棍开始挖鼠洞,挖着挖着,老鼠猛一下蹿出来朝草窝里跑去,他只急追了几步就不见影了。他又回到鼠洞跟前,继续深挖,看里边还有没有它的同伙。再挖了几下,他忽然惊喜地“啊”了一声,原来他看到了老鼠所藏的宝贝:红小豆、白米、玉米粒、黄豆、谷穗,尽管不多,合起来也有大半碗。他拿到小溪边冲洗后煮粥吃了。也许太饿了,他觉得这顿粥的味道鲜美香甜,远比他平日在财主家吃的野菜糊糊、麸子菜团美多了。

数十年后,当年的放牛娃做了皇帝,大鱼大肉、人参银耳、山珍海味吃腻了,总感到御厨做的饭菜不合胃口。有天他忽然想起小时在山里放牛煮着吃的那顿粥,当即命太监让御厨精选几种五谷杂豆,满满煮了一大锅“五豆粥”。他不但自己吃,还分给文武百官品尝,群臣食用后异口同声赞道:真不错,味道好极了!因为这天是腊月初五,又是五种杂豆煮的粥,就把这天定为“五豆节”。这事后来传到民间,百姓也在腊月初五这天煮五豆粥吃,名曰:过五豆节。在举家吃的时候,给小猫、小狗也分享一些,祈求全家平安,六畜兴旺。

十七,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俗称“腊八”,在泾阳民间有吃腊八粥、腊八面的习俗。一般早晨吃腊八粥,中午吃腊八面。

这天,家庭主妇早早起来,开始煮腊八粥,内容有小米、糁子、小面片、大米、小豆、粉条、豆芽等。待煮熟后,加入各种调料,然后将油烧煎,加入葱花,倒进锅中搅拌而成。香味扑鼻,真令人眼发馋,心欲醉。吃到口里,会使你神魂颠倒,忘却自己何日所生。不只大人喜欢吃,就连小孩子也得两三碗才过瘾。

吃过腊八粥,又该忙做中午的腊八面了。

泾阳民间做腊八面也很讲究:先在面盆里舀上适量(根据家庭人口多少)的头箩子白面,再用少量盐水拌匀,搓揉成团,置于案板,苫上湿笼布,将面盆扣住,名曰“饧面”。每隔一会儿揉一次,揉过三五次之后,先用粗擀杖推开,再用细擀杖擀薄,然后用长擀杖逼着,一刀一刀切成长长的细面,分成小撮,再以干笼布盖上。这些手续完毕,就等着饭时下锅了。有民谚云:“腊八面,真好看,擀成纸,剺成线,下到锅里莲花转,挑在筷头荡秋千。”这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主妇们做腊八面的过程和要求,还深深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面擀停当,又该接着做臊子汤了。臊子汤的主要佐料有:豆腐、黄花、木耳、鸡蛋、红萝卜、葱、生姜等。木耳、黄花先用温开水泡软,再将鸡蛋搅匀摊成薄饼,然后分别将这些佐料切成碎块,倒进锅内爆炒,最后加水烹煎,待熟之后出锅置于盆中,盖严保温。

午饭时候,主妇们事先烧水下面,等热腾腾的细面条挑进碗里,浇上臊子汤,撒点香菜末,配以油汪汪的红辣子,色味俱全,未需品尝,眼先发馋。

不过,这第一碗面家里人是谁也不能吃的,要先摆放在灶王爷面前,让这位“司命之主”先尝尝,然后再将第二碗面献到老祖宗的影子前,鞠三个躬:今天过“腊八节”哩,您先吃吧!

接着,举家每人一碗,辣子、醋各随自己口味。老奶奶会逗着小孙孙说:今天吃了腊八面,明天长高一铜钱。

民间谚语曰:吃过腊八面,收拾过大年。

泾阳民间习俗之祭祀习俗

祖功泽百世,宗德润千秋。

四时节令,泾阳民间有多种祭祀活动,籍以缅怀先祖。

春节旧时,地位显赫的宗族正月初一至十五于祠堂列祖列宗画像或灵位前供奉祭品,早晚焚香化表公祭,且初一早晨最隆重。一般人家则在家设灵位祭祀。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此俗逐渐演变为除夕傍晚上坟祭祀。

元宵节正月十五晚,无论穷家富户,皆给先祖坟头送灯。此俗已流传至今,原先是泥捏的灯碗或是白萝卜旋的灯碗,现在多用红火罐灯笼或长命富贵灯笼。

清明节从节前几天开始,出嫁的女儿要提前回来给亲人上坟,跪拜叩头,送上鲜果、点心、水果糖之类。待到清明当天早上,儿孙们为先祖祭扫坟墓,铲除坟边杂草,用土堵塞蚁穴鼠洞、水冲窟窿,接着焚化纸钱、挂纸串、鸣放炮仗,跪拜叩头,以示对亲人的怀念。此俗千年不衰。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泾阳民间俗称“鬼节”。明清前均以麻谷禾苗祭祖先,清末后,此俗逐渐消亡。

十月一日每年农历十月一前天下午,泾阳城乡家家户户均要给先祖送寒衣、化纸钱。出嫁的女儿是前几天就上坟,以示不忘亲人之恩德。

“冬至黄昏年半夜,十月一日鸡叫唤,十五送灯,清明祭坟。”是指旧时上坟的时间。

泾阳民间习俗之婚嫁礼俗

婚嫁是男女之间建立的一种公认的夫妇关系,这种关系承载着家庭和子嗣合法存在的基础。故人们把男婚女嫁视为人生的头等大事。到夏商时期,便有“亲迎于堂”的婚俗;到了周秦时期,逐渐形成了“六礼告成”的婚姻形式,以至近代,在“六礼告成”的基础上,演变成了今天的“自由恋爱”。

据旧志载:明嘉靖以前,泾阳男婚女嫁多在十八九及二十四五之间。清末民初,男女婚龄多在二十岁左右,南北二塬较灌区要早。建国后,基本上遵从国家法定婚龄:男20,女18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提倡晚婚晚育,婚龄多在20到二十四五之间,但农村比城镇早,农家比单位早,塬区较灌区早。

旧时,婚嫁恪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并形成了多种婚姻形式。

姑表婚:外甥娶舅父的女儿做妻子,称姑表婚。建国前泾阳城乡普遍存在,此婚讲究严格,只许外甥娶舅家女(即是姑姑、姨姨做阿家),不许外甥女嫁舅家(因为“骨血不能倒流”)。此婚姻形式危害甚烈,建国后逐渐消亡。

转房婚:因为丈夫去世较早,身后留下孤幼寡老,无人照顾,妻子又不忍心改嫁,小叔子又无力娶妻,经人从中说合,叔嫂成婚,谓之转房婚。此俗不只旧时有,即使在泾阳的今天也偶有存在。

交换婚:旧时因农村经济条件所限,娶妻费用大,经媒人说合,两家情愿,互换女儿为媳,称为交换婚。此俗在泾阳尚未完全消亡。

童养婚:建国前因家境贫寒而无力娶妻,或患先天疾病不易成婚者,父母便从异地领回别人家的女孩抚养,待长大成人后完婚。此俗在建国前较为流行,建国后逐渐消亡。

招赘婚:有女无儿人家,为老有所养,往往给女儿招一过门女婿,俗称“上门女婿”。旧时,上门女婿倍受村人歧视,故入赘者多为无力娶妻的贫寒家庭子弟。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修养的提高,人们的传统观念开始转变,此种婚姻状况逐步被接受,加之一孩化的增多,此现象已被社会认可。

招夫养夫:丈夫因车祸、疾病致身体残损,丧失劳动能力,无法养活妻儿老小,妻子又不忍改嫁,便招一男子进门为替,养活前夫及子女,以维持家业,在泾阳民间谓之“招夫养夫”。此俗现在几乎消亡。

婚上婚:因妻子中途去世,身后留有年幼子女,为照顾孩子,妻妹经人说合,愿嫁给姐夫为妻,这种现象称为“婚上婚”。此俗至今尚存。

小女婿婚:建国前,一些有钱的富户人家,为早得贵子或因家中缺乏劳动力,便为年幼的儿子娶大姑娘为妻,民间称为“小女婿婚”。民谚云:“十八岁大姐七岁郎,夜晚睡觉抱上床;睡到半夜要吃奶,气得给他两巴掌。”此俗建国后绝迹。

指腹婚:两家过从甚密,在双方妻子均身怀有孕时,相互许诺,若二者生下来是一男一女,将来子女长大成人后即结为夫妻。这种现象,在泾阳民间称之为“指腹婚”或“仁义婚”。此俗在建国后已不存。

寡妇再嫁婚:旧时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得随意离婚。即是丈夫中途去世,寡妇改嫁将会遭夫家百般刁难。若执意再嫁,则不能光明正大地迎娶,只能由新夫家组织一帮人偷偷在夜间接走,民间称其“抢寡妇”。建国后,政府颁布新婚姻法,寡妇改嫁自己做主,不再被歧视阻挠或刁难。

纳妾:建国前,富家子弟有讨几房媳妇的,首娶者为妻,后娶者为妾,民间俗称“娶小老婆”。此俗解放后消亡。不过,现在有些暴发户有钱有权有势,常有“金屋藏娇”之事,民间仍叫“小老婆”。若用文明话说,叫“小情人”。

典妻婚:建国前,因家境特别贫寒而确无力娶妻者,为撑门户续香火,便花钱典租别人的妻子做临时夫妻,民间称为“典妻婚”。不过这典租也有个讲究:一般不超过3年,期间所生孩子应随典租者姓,原夫不得干涉。3年期满妻子再被原夫领回。此俗早已绝迹。

娃娃婚:旧时在泾阳农村,特别是在南北二塬,订娃娃亲的现象不少。一般在娃长到十多岁的时候,经双方父母同意,媒人说合,早早给娃把媳妇订下,等两个娃成人后再按当时习俗完婚,这就叫“娃娃亲”或称为“娃娃婚”。此状况在旧时婚姻不能自主的情况下勉强还能维系,建国后,在提倡自由恋爱的情况下,由于心理素质、文化差异等诸多因素,变故较大,所以娃娃亲现象早已在民间消亡。

儿女亲婚姻(普通婚):属民间常规婚嫁。建国前,泾阳城乡男婚女嫁,完婚过程繁琐而复杂,但基本上还是沿袭古代“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娶六道程序。民国时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程序虽有简化,但内容过程变化不大。当时代发展到今天,程序虽简化了,但结婚仪式却较前更繁琐复杂。不只迎亲阵容强大,且宴席丰盛,别开生面,应有尽有,真可谓“前无古人”!

一, 订婚

建国前,在泾阳民间男女青年年届婚龄,父母便张罗儿女婚事。远在古代,人们就已认识到近亲繁衍的弊病,容易产生弱智、傻呆或其他缺陷,故约定俗成:同氏族内不可通婚。还有同姓不通婚的讲究,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近亲繁衍。倘若同姓而非同一宗族,且相隔千里,早出了十服百服之外,还能有啥血缘关系?显然这说法缺少科学依据。

旧时,给儿女张罗婚事多恪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看重“门当户对”。要求男女双方的家庭状况、经济基础、社会地位、人缘关系、修养品德、身体相貌及自身条件基本相当,且男方略优于女方。出于对婚后家庭关系、亲戚往来的考虑,都不愿“攀高枝”,怕婚后被对方看不起,受歧视和虐待。有的虽然门不当、户不对,但郎才女貌,说得来谈得拢,两情相悦,志向相投,且能同心相印,互励并进,仍不失为一桩幸福美满的和谐婚姻。

民间对男女双方的年龄也很讲究。尽管民谚有“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但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是男大女小,差异最好不超过两三岁。因为就身体发育而言,这样的婚配自有它的科学性。“女大一,不是妻”,有何根据?

另外,民间对男女双方的属相也有很多忌讳。俗谚有:“女子属羊泪汪汪,男子属羊气昂昂。”“女属羊,守空房。”古往今来,属羊的姑娘何止千万,但把谁剩下了?同时在择婚配中还忌讳女子属虎。也许是出自人们“怕虎”的缘故吧,错认为女子属虎,性必凶悍,会成为“母老虎”,有克夫之嫌,故一般人家都不愿迎“虎”进门。可世间姑娘属虎者有几个上山下海了?还不都进“窝”生子,当上了“虎妈”、“虎娘”、“虎婆婆”,为丈夫繁衍生息,传宗接代,泽润后世。

当然,忌讳归忌讳,讲究归讲究,旧时订婚还是依程序而行的。

央媒:建国前,男女青年到了婚龄时期,父母便出面央求“巧嘴媒婆”为子女物色对象,谓之“央媒”。央媒时,父母会把自己的条件、想法、要求等告知媒人,以便媒人在物色对象时心中有数,权衡利弊,以防冒进。

提亲:媒人受央之后,四处奔波,多方打听,广泛在乡邻、亲戚、朋友中掂量对比,筛选出双方“门当户对”者,然后前去提亲。

旧时无论泾阳城乡,媒人普遍受人尊重。媒人进门,不管男方女方,都会盛情招待,民谚云:“是媒不是媒,先吃两三回。”吃喝过程中,媒人向男女双方父母详细介绍双方的年龄、长相、品德、职业及家庭主要成员、家境情况等,使男女双方父母参考。男女两方认为基本合适,便请媒人告知双方,再请阴阳先生“合亲”。

媒人在男女双方两边来回走动、推介、穿针引线,促使男女双方相互见面。建国前,因受封建礼教的约束,在婚前双方是不能见面的,更谈不上婚姻自由,全听媒妁之言,遵从父母之命。

时至现代,社会进步多了,人们的文化修养、思想观念有了彻底转变。普遍都是自由恋爱,就是中间有媒人的,双方家长也会让两个孩子先见见面,看是否能看上对方的个头、长相,听听对方的言谈举止,然后看娃的意见说事。时下父母很少硬拿娃的事,个别也是有的,但为数不多。现在媒人说媒比较直接,不似从前,双方若有需求,就安排见面,由男女双方直接去谈。

远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男女双方一般都由主要亲属领陪着见面。来到选定的地方,媒人会安排男女双方在另一僻静地方近距离接触,自己则陪着双方亲属在一块喝茶聊天。

男女双方见面小聊之后,便留下第一印象。男方感到女方还行,就会主动给女方一样定情物品:手帕或钢笔、围巾之类。女方若接,证明女方同意,若女方不接,说明女方不同意。男方若不给,证明男方没看上人。双方若感到满意,女方也会给男方一件小礼品,以作定情信物。现时见面,一般都不带信物,若双方都有意,就会相互留电话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

男女双方面谈之后,都会和自己的亲属交换意见。男方感到行,就留女方吃饭,女方如留下,就证明还行;若感到不行,则婉言谢绝,催促媒人离开。即是行,双方还会通过各种方式,作进一步打听了解。

合亲:旧时“合亲”,就是通过媒人把子女的生辰八字送给对方,供对方在请阴阳先生测合时参考,看对方属相是否相合,命相是否相克。属相不合者不能婚配,命相相克者也不能结合。

旧时的民谚有:“鼠羊一旦休,白马怕青牛,金鸡怕玉犬,猴猪不到头,虎蛇如刀绞,龙兔泪长流。”之说。

换帖:通过阴阳先生合亲后,在属相、命相相合无克时,双方家长便请人将子女姓名、生辰、属相写到粉红帖子上,由媒人相互传送。女方送给男方的叫“庚帖”,男方送给女方的叫“允帖”。

换帖完毕,便是达成了婚约,不得反悔。之后,双方家庭若通音信,必须由媒人传递,不允许亲家直接相见。完婚之前,女方家任何人不得随意去男方家说事。

过礼:过礼在泾阳民间称“通礼”,即行聘纳礼。一般在男方家中进行,有时也在媒人家中进行,商议礼钱、礼物、礼数等。因为泾阳盛产粮棉,故礼钱、礼物、礼数均以粮食、棉花计。当天须宴请答谢媒人,费用由男方负担。

抗日战争前,彩礼一般为银洋24元,12岁以上者,每岁加3元,贪财嗜利者索要60——80元。建国前夕,因物价不稳定,彩礼一般为棉花(皮棉)100斤左右或小麦8——10石。彩礼商定好后,由男方家长去送。女方家热情接待,这时男方家长必须给未过门的儿媳一定数量银钱。若是大户人家,“通礼”方式更为隆重,分别为头程礼、二程礼、三程礼。头程礼一般送四色礼:耳环、戒指、手镯、银项圈;二程礼最讲究送衣物和银器,银器有镯子、耳环、簪钗、项链、鞋拔子、银元等;衣物有布料、鞋袜、衣帽、门帘、枕头等,一般都讲究成双成对;三程礼送棉花一捆(皮棉10斤)、丝线一束、梳妆镜子一面。

建国初期,彩礼仍以粮、棉算计。

到了20世纪60年代,彩礼一般为二至三百元。即是南北二塬,彩礼最多也不超过六至八百元。有些家庭经济较好的女方家,只要男方人品好,女方不提彩礼的事,由男方随心布施,多少不论,自己的饼子卷自己的菜。意思是给的多了陪的嫁妆就好就多,给的少了陪的嫁妆就少就差。

当时代进入21世纪之后,整个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物价的上涨,彩礼也随之提高。21世纪初期,一般彩礼也就八千至一万左右。然而时下的彩礼却猛涨上升到八到十万,一般也得三四万。尽管人们都说现在钱不值钱了,但现在的钱却越来越不好挣了。

二,结婚

旧时“通礼、订婚”之后,再过一段时间,就该商量结婚的事了。

发媒:旧时结婚前,先由男方“发媒”(即请媒人),向女方索讨开单,男方依照开单备置衣物、首饰、绸缎布料,择吉日送去。此后,男方按双方子女生辰合婚,选定迎娶吉日。

吉日选定后,及时用红帖通知女方,供女方裁决。女方若不放心,可另请阴阳先生复合。现将旧时男方合婚选定吉日的红帖格式抄录于此:封套用梅红纸粘糊,比一般信封稍大,中间写“喜两性文章”,两边写“良缘结成两性好,选择配就百年欢。”。内装“听用全书”,其内容为“乾(男方)命ΧΧ为良,坤(女方)命ΧΧ吉祥;择定Χ月Χ日,合卺佳配为双,先期Χ时开脸,坐向东北吉昌;平时上下车轿,车口宜向南方;妨忌马前三煞,龙属猴相躲藏;路逢井石树宇,宜盖红花纸张;六位门神拦门,五谷草豆撒扬;进门先拜天地,首拜南方为良;房中坐局西北,待到Χ时梳妆;谨防产妇孕寡,远避乃为吉祥;此日三星高照,他年贵子临房。”末尾还要写上“天地氤氲、威恒庆会、金玉满堂、长命富贵。”

现时人们选日子,没有过去那么繁琐,也不看易经八卦,大多按农历三、六、九、八或者选在“十一”、“五一”重大节日。图的是吉言吉日,万事如意。

尽管泾阳民间对选定迎娶日子没有旧时那么多讲究了,但有些忌讳还是有的。

由于民间有“门前一年不放双轿”之说,故姐妹俩不能同年出嫁。如遇特殊情况,人们会尽量避这些不利之举,或者在年前姐姐先出嫁,而妹妹出嫁可放在年后进行。

不知什么缘故,也不知从何时起,泾阳民间便有了“张王李赵忌六腊月,七姓八白忌三九月”之说。其意是张王李赵在嫁娶、搬家等重大举动时,不可选在六月或腊月,而七姓八白不可放在三月或九月(指的是农历)。此俗虽缺少科学性,但民间还是忌讳的。要不人们心里总不实在,生怕出个啥岔子。

另外如直系亲属去世三年守服期内禁办喜事,农历一年两头都有春日时或无春日时也禁办喜事等。看起来像有点“迷信”色彩,但人们还是乐于接受和遵从。当然中间还是有特殊性和灵活性的。“死秤活人捉”,则道出了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规矩。

扯结婚证:旧时“婚约”就是男女双方的婚姻保证,也不存在去哪里登记的事。建国后,国家颁布实施了《婚姻法》,明确规定了结婚的男女双方的权利、义务,并规定在婚前必须去当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领证手续,否则会被视为非法婚姻,中途如有变故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按泾阳民间习俗,一般在领证前后,男方会把当初承诺给女方要置买的衣服、金银首饰、电器音响、自行车或电动车,包括彩礼等物品一一兑现。这样,结婚证才能领得顺利,婚事才会办得通畅吉祥。

日子订了,结婚证也领了,接下来男女双方就各忙各的事了。

铺房:完婚日子确定后,女方家里开始筹备“铺房”。泾阳民间说法不一,大灌区、川道一般称为“铺房”,而南北二塬有的称“洗头”,也有的叫“添箱”、“看房”等。叫法有别,其内容都是一样的,也就是父母为将出嫁的女儿举行的一个仪式。基本都在婚期之前三、五日内。

当然,“铺房”也是选吉日的。这天,女方家中要搭棚设宴,热情接待前来祝贺的亲戚朋友。旧时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一般亲朋来时都给女方添补些平日常用的礼物:梳妆盒、脸盆、脸盆架、床单、衣料、香皂盒、被面、枕头、门帘等。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庭条件宽裕的,个别也有送自行车、收音机的。送电风扇、洗衣机、沙发之类的大物件已经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事了。时下送的更讲究了,大彩电、音响已不足为奇,有的干脆给钱:缺啥少啥,你看的给娃买吧!

待嫁女子“开脸”“盘头”后,下午由家人领着上祖坟,化纸钱拜祭。

现时,铺房宴席上有的女方还把男方邀请到来,一块给宾客敬酒问好。

请执客:旧时,泾阳民间有个传统习俗,就是男方在完婚日前两日的下午,男主人家要请本族各户及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前来帮忙,称为“请执客”。之前,主人家会在家中备好饭菜、烟酒、水果等,邀请帮忙的“执客”来家吃饭议事。在所请执客中,主人会与大家推选出一位知书达理、见多识广者作为大总管(即执客头),总揽这次婚事大权,并负责与主家或同族长辈商议安排迎娶新人、请乐人、议定婚庆仪式、婚宴席口设置、搭棚借家具等事宜,然后做出具体安排,分工负责。并用红纸写好,张贴于墙,免得忙中出错。

因为旧时农村过事,不像现在这么方便,电话接通,棚帐炊具、餐桌小凳均可预订,有的还是“一条龙”服务,连服务员都带来了,主家非常省心。而那时的桌椅板凳、盆盆碗碗、酒壶酒杯、筷子炊具都将由帮忙的执客分头去借,并负责在事后逐家送还。

结婚的先一天,帮忙的早早来到主人家,盘锅头垒灶、搭棚支案、进城买菜、张贴喜联、搬陪房。而女执客则忙着刷洗碗筷、择葱剥蒜,心灵手巧麻利干净的小媳妇则会帮着收拾新房、铺炕(旧时农村基本都盘土炕)、贴窗花、粘“喜”字、扯拉花、拴胖娃娃。

搬陪房:旧时泾阳民间搬陪房大多都在结婚的前一天进行。过去因交通不便、车辆极少,又是徒步而行,故前往搬陪房的多选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并由一位年纪较长者、善于应变、有经验的人带领,用春盒抬着开脸饭(即离娘饭)、八样干菜、副食礼品等;带着女方第二天上轿时(旧时迎娶都用花轿)要穿的红衣、五色丝线、开脸红封封及简单的搬抬工具,来到女方家门前,先鸣放一串鞭炮,表示祝贺,意在向女方家打个招呼。女方家人闻声会出门将搬陪房的一行人迎进家中抽烟喝茶。此时,领头的人会将带给女方的礼物逐一交代清点。

随后,女方家把要搬的陪房按照清单让领头的人逐一过目,清点完毕,并再三叮嘱:路上要小心,别磕着碰着。然后由领头的人按照具体物件大小、轻重,吩咐来人谁抬啥、拿啥、提啥、抱啥。离开之前,女方家还会派一位做事稳重、办事牢靠的人随同搬陪房的队伍一块来到男方家,其目的是防止有人在路途耍闹、损坏、调换物件。民间把这差事谓之“押陪房”。

陪房搬回男方家,押陪房的人便将陪房清单交给男方家长,男方家长依照清单查收后会给押陪房者一个红包,以表谢意。

现时搬陪房一般都在结婚的当天早晨进行。因为车辆方便,搬陪房者来回都坐车,根本不须肩抬手提怀里抱了。

搬陪房时男方送的开脸饭,有的也叫“剃脸饭”。因为在旧时,开脸是姑娘结婚前的一个重要仪式。开脸就是请一位老娘婆,用五色丝线合成的两股细绳子,两手拽着两端,用牙咬着其中一股线来回拉动,姑娘脸上的汗毛就被两股拧在一块的线绳夹缠着拔了下来。当然这是一个细心的技术活儿,开完脸不只要请老娘婆吃饭,还要发一个开脸封封,按民间的讲究,开脸封封是由婆家封的。因为开脸后,姑娘就是婆家的一口人了。现时“开脸”习俗已被“盘头”所代替。

烘房:举行婚礼的先一天晚上,男方要在家里置办酒席,邀请乡邻朋友前来喝酒、划拳,热闹一番。同时,还特地在男方的新房中摆上一桌,让新郎的同辈人、表兄表弟、朋友在新房中吃喝耍闹,给新房增添诸多的喜庆气氛。

由于在旧时人们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不论男女都开化较晚,故在新房热闹之后,有兄长或表兄长晚上陪睡的习俗。其用意就是给新郎开导点窍,过一些新婚后房事的方子。尽管现时的男女青年成熟开化早了,关于房事的知识已为他们所熟知,但烘房之后陪睡的习俗依然沿袭下来,仅仅只是婚俗的一种形式。

迎娶:旧时在泾阳民间,迎亲分亲迎和不亲迎两种形式。亲迎时男方须备轿两乘,男青女红,不亲迎时只备一乘花轿迎娶新娘。无论哪种形式,均由乐人一路吹吹打打在前边开路。轿分四抬、八抬大轿,主要根据路途远近、主家经济状况而定。建国后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改用轿车(畜力);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改用自行车,20世纪80年代,有条件的改用摩托车、吉普车,而现时交通工具迅速发展,各种小汽车应有尽有,出嫁迎亲由普通小汽车到标致、桑塔纳,就连奥迪、宝马也大显雄威。加上精彩的洋鼓洋号乐队,那场面异常壮观。

男方迎亲时不仅要给女方带凤冠霞帔、胭脂、香粉之类的化妆用品,还需带四样或八样礼物。过去多是一吊肉(约二斤)、一瓶酒、一封点心、一根三节连着的莲菜及四样副食品,礼品均以红纸或红线绳系着,图个吉利。迎亲者要把所带礼品由新郎屋端出,再端进新娘家中摆放在女方客厅的大方桌上。同时还要带上鞭炮、红包和上轿的红褥垫等物。泾阳民间有个讲究,去时不许给新娘带“鞋”。其用意是“鞋”与“孩”同音,以避“咳咳啰啰”之讳。

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村口、家门口均要燃放鞭炮。

轿(车)到门前,新娘在伴娘的照料下,净面擦粉,更衣换袜,蒙上红盖头,先向祖宗跪别,然后向父母、兄嫂躬礼辞行。随之由伴娘(多是嫂子)搀扶,走出家门,踏干草、过火堆后上轿。轿内须坐一小孩“挡轿门”,一般为新娘的小弟或侄儿。进花轿时头朝轿外,背朝轿口。进轿后则面朝轿尾,放下轿帘。鞭炮声中起轿,新娘开始哭嫁。“哭嫁歌”内容不尽相同,主要由新娘的心境而定。新娘哭嫁,表示舍不得离开父母、兄嫂、弟妹,若上轿不哭,则会被村人耻笑。

迎娶路上,若遇十字路口、大树、大石头、水井、庙宇,均要贴上喜帖,以示避邪。中途若与另一花轿队伍相遇,则被认为晦气,双方都必须停下,由新郎或迎女郎出面,作揖道喜,互换物件,以示“大路通天,各走一边。”互不干扰,各自平安。若遇出丧,则被认为是大吉大利。

花轿中途不许落地,轿夫只能换人而不许歇脚。

轿到村口,鸣放炮仗,以示知家人,迎亲平安归来。到家门前,主家鸣炮迎接,迎亲者进屋抽烟喝茶。挡轿门的小孩,立于轿门前等候新郎发赠红包。小孩接过红包后,轿门打开,送女客搀扶新娘出轿,娶女客随其后,一手提斗,内盛麸子、豌豆、谷草及红绿黄各色碎纸片,一手向新娘头上身上抛撒,边撒边唱:“一撒麸子二撒料,三撒媳妇下了轿”,“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新娘下轿后,一般由婆家嫂子搀扶,新郎披红戴花在前边用一条挽着大红花的绸带牵引着新娘进门。进门前要跨火堆。然后慢慢步向花堂,傧相便宣读婚礼仪式开始。

旧时的婚礼仪式很简单:新郎面对祖先灵位磕头作揖、拈香祭酒,新娘起立,在傧相指导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拜祖宗,最后夫妻对拜,礼毕入洞房。

此时,新郎、新娘会在众人的簇拥下步入洞房。洞房新炕上事先放有花生、红枣、核桃等干果,看热闹的大人、小孩会一拥而上,抢抓炕上的核桃、红枣、花生吃,并边吃边唱:“七个核桃八个枣,生下娃娃满地跑。”“吃了核桃枣,两口子不准吵。白天闹,黑了好,娃娃生得多又早。”

旧时泾阳民间还有个习俗,新娘进门后,娘家来的姨姨、姑姑、姐姐、嫂嫂们急着跑进洞房,先把娘家陪的银灯点亮,且要亮三天三夜,因为“明”和“命”字音相同,“长明”即“长命”之意,图个吉祥,愿新婚夫妇地久天长。接着就是钉门帘,这道手续一般由新娘的弟、侄、外甥进行,边钉边唱:“钉门帘钉子圆又圆,要买钉子得花钱。一个钉子一百元,钉子钉齐三百元,钱不给够钉不全。”他们耍着闹着,男方的嫂子便拿出红包散发,红包散完了,钉子也钉全了。随后男方的小妹给新嫂子把洗脸水端来了,“水是买来的,要洗就得花钱。不给不能洗,看你手脸脏着去。”娘家人便掏出红包把洗脸水买下来。这时新娘按讲究沾湿毛巾,缓缓地做个形式,轻轻擦洗一下,表示盆中有水,毛巾不干,钱用不完。跟着有人会把一个白生生的大蒸馍和一根水凌凌的大葱递给新娘,让其“吃冷馍生葱”,意取新娘生的孩子白净漂亮,伶俐聪明。

入洞房毕,大总管便大声宣布宴席开始。一般都是娘家客先坐,接着才是主家亲朋,最后招待乡邻执客。

婚宴的名目繁多,好坏视其家庭经济状况而定。建国前,宴席菜有“四碗四盘子”、“四桶一柱”、“八碗四盘子”;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又时兴“五角星”、“十三花”;20世纪80年代后,大多为“四到底”,还有讲究全鸡全鱼的。现时不只全鸡全鱼,就连甲鱼大虾其它海鲜也上了宴席的餐桌。

过去因为封建礼教的约束,新娘是不与参加婚礼的众人见面的,也不在宴席上给宾朋敬酒。

至于新媳妇顶盖头之习俗,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已基本消亡。后来随着时代进步,男女平等,新媳妇逐渐开始在婚礼上亮相,并同新郎一块给宾朋敬酒。

敬酒时,由大总管指定看酒执客端酒盘提酒壶,陪着新郎新娘给客人敬酒。给女方来客敬酒时,由女方斟酒并介绍所敬者的关系、辈分、称呼,然后由男方把酒敬送于客人手中。若给男方来客敬酒时,一般是男的斟酒,并介绍来客关系、辈分、称呼后,由女方把酒敬送于客人手中。习惯是只敬酒不碰杯。

当第一茬娘家客吃毕宴席后,还另外专备一桌席,让媒人和双方家长坐在一块,边吃边商定婚后回门、住十(即熬十)、送十事宜。

旧时新娘进门时,婆婆是要回避的,婆媳互不撞面。因为民间有“新娘进门与婆婆碰面,日后会爱顶嘴”之说。故在宴席结束,客人相继离开后,新郎才能进洞房,揭下新娘的红盖头,一同去拜见公婆。

拜见时,公婆坐在客厅大方桌的两边,新郎新娘上前叩头:“儿子叩见父母亲大人”“媳妇叩见公公婆婆”。起身后新娘上前向公公敬茶:“请公公用茶。”公公接过茶杯,会给儿媳一个红封封。接着向婆婆敬茶:“请婆婆用茶。”婆婆接过茶杯,会给儿媳一件早已准备的贵重礼物,同时还会交给儿媳一串用红绳子系着的钥匙,表明今后就是一家人了,诸事要多操点心。

不过现时已经没有这一套了。因为娘家妈、婆家妈已同时参加了婚礼仪式,并将所赠红包、礼物在仪式进行中已给了儿媳。同时男女双方父母、新郎新娘会在热闹而隆重的气氛中合影留念。

闹洞房:送走客人,收拾完宴席诸事后,天色已晚,左邻右舍的年轻人、小娃,闲着没事的大人们会陆陆续续来到洞房耍媳妇,看热闹,抢喜糖,让新媳妇点烟倒茶。旧时有“三天不论大小”之俗,所以耍闹的手段不论有多粗俗,新郎新娘都不能生气使性子,否则就是失礼。而且闹洞房的人越多,越能说明主家的人缘好。其目的就是促进新婚夫妇的感情,增强他们对两性知识的了解。旧时由于封建思想的束缚,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加之那时人们文化程度低,对性的知识羞于启唇,通过闹洞房、耍媳妇即可让新娘新郎亲近接触,消除羞涩感。

今非昔比,现时的青年男女由相知相识、自由恋爱到结婚进洞房,这期间的亲昵已早不受男女“授受不亲”的约束了。他们相互牵着手搭着肩已经昔日的山旮旯来到了公园景区,走进了灯红酒绿的公众舞场、热闹繁华的大街小巷。性的知识已通过电影电视、书刊杂志、微信群聊等诸多媒体渠道沁润了他们原本觉得神秘的性的面纱。所以现时结婚“闹洞房”已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但结婚究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闹闹洞房、耍耍新媳妇,给新房增添点欢声笑语,给新家庭增加点温暖,给社会带来了和谐,这何乐而不为呢!故“闹洞房”的习俗还会继续,永远传下去。

回门:泾阳民间在完婚后第二天,新婚夫妇一同去丈人家,谓之“回门”。

回门是女儿婚后首次走娘家,所带礼品比较讲究。一般是四样、六样、八样,还有十六样的。不论几样,但“四鲜礼”是必须要带的,因为来到丈人家中,要先向主堂行礼,这酒、肉、莲菜、糕点四样是奉敬先祖的。接着向长辈、岳父母磕头,同时还要给娘家的叔伯亲戚带礼品,通常是四样或六样。中午,岳父母设宴招待新女婿,新女婿向新娘的弟妹赠送礼物或红包。因为这天不只是岳父母待女婿,弟妹们还要“耍女婿”。到了娘家门上,小孩子们会一拥而上,挡住新女婿不让进门,争着要喜糖、要红包。进门后丈母娘会给女儿、女婿做荷包蛋。

中午的招待席上,新娘的弟妹会极尽“耍女婿”的手段,让新女婿“丑态百出”,再三求饶发了红包才肯罢休。有时新娘不忍心看女婿的窘态而出面讲情,但往往事与愿违,会遭到弟妹们的讨伐。此刻他们来时陪着回门的堂兄弟或表哥会出面打圆场,替新女婿“吃罚酒”。在这欢快的笑闹声中不知不觉就乐到了下午。当天返回时,岳父母还要给女儿、女婿赠送衣物,娘家妈还会给女儿叽咕几句悄悄话,以示关爱之情。

天黑之前,新娘新郎还要赶回婆家,因为“闹洞房”的那一帮人还在门口等着哩。

熬十:按旧时的习俗,新媳妇婚后要回到娘家住十数八天,泾阳民间谓之“熬十”。并有“两头停,不受穷”之说。即是说新媳妇在婆家住了几天,熬十时就在娘家住几天。究其缘由,是说新媳妇在婚前一直生活于娘家,初来到婆家,吃的、住的、用的都还不大习惯,生活环境变了,日后回来慢慢适应。当然,新媳妇由于在办婚事的过程中,应酬劳累,影响正常休息,熬十就是让她调整心态,恢复体力,日后要正式参与婆家的家务活动和田间的农事活动了。

送十:熬十期满,娘家人把女儿再送回婆家,谓之“送十”。送十的队伍由姨姨、姑姑组成,娘家妈领头,她们提着礼品、领着小孩同女儿一块到婆家。当然婆家人会热情接待。

过去,娘家妈婚前和结婚当天是不到女儿的婆家来的。给女儿送十是头一次,两亲家母见面会亲亲热热地拉拉家常、说说自己女儿的脾性儿、生活习惯,让亲家母宽看一眼,常指教不到之处。“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因为女儿日后进灶房做饭菜、熬粥做汤,所以娘家妈给女儿送十,围裙、护袖是一定要带的。

吃喝完毕,女儿留下,其他人告别回家。婆家人会客客气气送出门,女儿则要送到村口路边,听母亲叮咛:“现在你结婚了,是人家的人,多听婆婆的话,比不得原先在自己家里,由着性子来。”女儿望着母亲,热泪盈眶,默默点点头,挥手辞别。

建国后,提倡婚事新办,婚礼习俗简化多了。但20世纪80年代后,婚嫁铺张浪费之风日盛。在政府倡导下,“旅行结婚”“集体结婚”者愈来愈多。但现时新的结婚仪程却反而变得繁琐了。

附录:现代婚礼仪式主持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大家好!

惠风和畅送吉祥,冬梅初绽吐芬芳。高朋满座添喜气,欢声笑语好时光。在这温馨、美好、浪漫的日子里,大家欢聚一堂,共同见证xxx先生和xxx女士的幸福结合。我是主持人xxx,今天受到两位新人的委托,有幸来主持他们的新婚庆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两位新人及其家人,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最热烈的欢迎。

伴随着《婚礼进行曲》温馨浪漫的乐曲和来宾们最诚挚的祝福,让我们请出今天的两位主角——新郎、新娘闪亮登场!鸣炮奏乐。各位快看吧!这两位新人心贴着心、手牵着手,正微笑着向我们款款走来。这预示着他们幸福生活的开始。来宾朋友们,让我们以最衷心的祝福,为他们欢呼、喝彩,为了他们完美的结合而热烈尽情鼓掌吧!祝福他们拥有最美好的明天!

人常说,每一个女孩都曾是自由翱翔的天使,今天却心甘情愿地收起羽翼,放弃天堂,只为一个自己心爱的人。新郎官,在这个新婚之喜的美好时刻,你是否要将身边这位美丽漂亮的天使介绍给大家认识一下呢?(新郎回答:愿意!)

美丽的新娘子,我现在问你,你是否要向这么多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介绍一下身边这位英俊潇洒的帅哥呢?(新娘回答:愿意!)

在这里,我谢谢两位新人充满爱意的介绍,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美好与甜蜜,也祝福二位新人在未来的日子里和睦美满幸福到永远!

现在让我们进入正式的婚礼仪式程序:

首先请外家戴花。

人常说,要想和睦百事成,舅家上前来披红。请新郎的舅家为两位新人披红戴花!现在请大家热烈鼓掌,欢迎舅家在外甥的大喜日子里,送上他美好的祝福!(外家讲话)

二,拜天地。

请大家看看,披红的新郎是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戴花的新娘是绝代佳人、举世无双。这就叫才子佳人、地设天造!感谢上天的眷恋,大地的厚爱,请新郎新娘拜天地!

一鞠躬——感谢佳偶天成!

再鞠躬——感谢缔结良缘!

三鞠躬——惟愿天长地久!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这对新人已由天作证、地作证,现场的每一位作证,我相信他们婚后的生活一定会非常幸福美满。请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和祝福送给这对新人吧!

三,拜高堂。

天上四时春为首,人间百善孝为先。此时此刻,要说最激动幸福的人是新人的父母。岁月蹉跎,怎能不感慨万千!现在有请新郎新娘的父母上台就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新郎,请你拉起美丽新娘的手,到双亲面前,亲切地叫声爸、叫声妈!(新娘改口,父母发红包即“改口费”)。儿媳今天过门来,团团圆圆是一家。一个女婿半个儿,从此两姓合一好。

现在有请一对新人携手拜谢双亲!

一鞠躬——感谢父母生身恩!

再鞠躬——感谢父母养育情!

三鞠躬——孝奉父母记心中!

有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却说,可信天下父母情。所有的人都将为人父母,来宾朋友们,请为这四位老人,也为我们自己,为伟大的父爱母爱热情鼓掌祝福!现在有请新郎新娘的父母讲话。

四,夫妻对拜。

下面请两位新人迎面相对,含情脉脉地看着对方。此时此刻,首先请问新郎xxx先生,你愿意娶你对面这位美丽的女士为妻,从此无论贫贱或者富贵,你将永远爱着她,对她不离不弃吗?(我愿意)

请问新郎xxx女士,你愿意嫁给你对面这位优秀的男士为夫,从此无论贫贱或富贵,你将永远相信他,对他不离不弃吗?(我愿意)

今天“我愿意”三个字包含了新郎、新娘相伴永远的誓言。下来夫妻対拜的时候,谁鞠躬鞠得深,说明谁爱对方爱得上深。开始鞠躬。

一鞠躬——志同道合,永结同心!

再鞠躬——夫妻互敬,相爱一生!

三鞠躬——风雨同舟,白头偕老!

常言说得好,白头永相结,美酒来助兴!它代表着幸福,也代表着永久!请两位新人饮交杯酒。有道是:喝了这杯酒,今生今世不分手;喝了这杯酒,来生还要一起走!

五,谢媒。

人常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今天这对才子佳人好事玉成,自然少不了媒人的撮合。为感谢媒人,主家特备礼品一件,以示感谢。现在请媒人讲话。

六,谢新客。

我记得有一首歌叫《漂洋过海来看你》,红遍了全中国。今天我们也有着众多最为尊贵、远道而来的新客人,带来了最真挚的祝福。请两位新人鞠躬致谢我们最尊贵的客人!同时有请新客代表xxx上台讲话。

七,谢宾客。

新春来临喜气生,感谢宾客把福送。现在新郎新娘谢宾客。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下面请xxx讲话。

八,主家答谢。

九,鸣炮,奏乐,开宴席!

泾阳民间习俗之寿诞习俗

泾阳民间,古来就有为长者做寿的习俗。不过民间把“做寿”不叫“做寿”,而叫“过生日”。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之日起,年年岁岁过生日,一直到终老。还有些大人物,即是去世多年,人们还纪念他诞辰多少多少周年。过生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皇亲国戚、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人人皆过,只是过的方式不同。有的讲排场阔气,过得隆重,有的过得简单平庸,还有的一辈子不说过生日也过来了。

旧时过生日的习俗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别,小娃叫“过岁”,青年人叫“过生日”,只有到了60岁以后才能举行寿礼。

民谚云:“人活七十古来稀”。过去因为人们的生活条件、医疗条件极差,加之战乱饥荒,人的寿命都很短。所以民间把过60岁寿称为过“喜寿”,把过70岁寿谓之过“大寿”,把过80岁寿叫过“上寿”,把过90岁寿叫过“老寿”,把过百岁寿称为“期颐”,取隆重祝贺之意。

泾阳民间“过寿”还有个讲究,就是过九不过十,即在整寿的先一年过,谓之“添寿”。同时人们还认为“九”是单数中最大数,且“九”有长久之意。旧时农村人家都比较贫穷,故少有做寿的习惯。遇到谁“生日”,也就由主妇打两个荷包蛋或者煮两个鸡蛋一吃就算把生日过了。只有达官贵人、小财主、绅士之家才正儿八经做寿。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时为老人做寿者日渐增多。这充分体现了人们尊老、敬老的良好美德。

给老人过寿,这是儿女们在父母跟前行孝、尽孝。通常是由女儿女婿提出,与父母商量,同意后由儿子筹办。其规模大小视其经济状况而定。

寿堂一般设在厅堂,正面挂一幅用大红洒金纸写的大寿字或岁寒三友松鹤长寿图,两边配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寿联。如果是男寿星过80大寿,寿联可用“大德常宁从眉寿,至仁永乐得鸿福”;若是女寿星过90大寿,寿联可选用“三千蟠桃开寿域,九重春色映霞觞”、“云霞辉映千年鹤,雨露润滋九畹兰”。寿联前安放大方桌,桌上摆放有蜡台、红寿烛、大寿桃或寿糕,桌前放置有红垫子,供晚辈跪拜用。

女儿回娘家给父母亲做寿时,大多带寿桃、寿面(挂面)、酒肉、糕点或其他副食品、水果。其他亲朋参与祝寿也带寿桃、寿面、副食、字画(大幅寿字、福寿图、福禄寿喜图)、烟酒等。现时祝寿,还时兴送鲜花、鲜果。

寿糕一般都在蛋糕房预订,并说明是男性或女性。是男性上面做有“仁者为寿,贵寿无极”字样;若是女性,上面可做“金萱焕彩,寿域呈祥”;如果是父母同时做寿,上面可做“椿萱并茂,盘献双桃”。

预订好寿糕后,要提前给被邀请的祝寿者发请柬,好让人家有个准备,如果是突然“袭击”,被请者会无所适从,心中不快。

拜寿开始前要先点燃大红寿烛,接着请寿星在寿堂前左侧落座(一般由寿星心爱的孙子孙女搀扶),寿星的妇或夫坐右侧位。

如果规模大,请有堂戏或歌舞,此时即开唱并奏寿曲或《祝你生日快乐》,随后由子孙向寿星敬献寿桃或鲜花,来宾献寿幅、寿联、寿诗、寿画,宣读贺寿词。

拜寿通常是由左邻右舍的乡亲开始,拱手作揖的同时说些吉祥祝福的话。接着由寿星的晚辈、亲戚、亲朋厚友、其他来宾祝寿。晚辈行跪拜礼,其他亲朋只是拱揖,说贺语贺词等。晚辈行跪拜礼时,寿星会给他们发红包(指孙子辈),表示关爱之情。

拜寿完毕,由寿星作答谢讲话。不过,一般情况下,寿星大多不作正式讲话,因为旧时有“避寿”之说,故答谢讲话由寿星的晚辈代替进行。

在这欢乐融融的气氛中,儿媳会向寿星献上长寿面,寿星则向子孙及来宾切分蛋糕,让大家分享福寿,同欢共乐。

接着寿筵开始,来者共同举杯,祈祝寿星福寿长存,永远康乐!

现时民间做寿,大多不专设寿堂,不请司仪,只是在寿筵席上,让寿星坐在上位,戴上寿帽,由女儿或孙子献上鲜花、寿糕,点燃红寿烛,同唱《祝你生日快乐》歌,集体向寿星行鞠躬礼。寿筵开始,来宾向寿星敬酒祝寿。儿媳向寿星献上长寿面。同时切分寿糕,共享福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