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族中的闪姓竟然是成吉思汗开国功臣之后

 宜良明光 2017-02-10


回族姓氏中,除了马、丁、白等常见外,赛、撒、速、忽、纳、闪等十三姓在《百家姓》里却找不到。回族十三姓,源于我国杰出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及其子孙。


1221年,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军占领了布哈拉,回回人苦鲁马丁和他的儿子赛典赤·赡思丁率骑兵千人归顺。因赛典赤·赡思丁聪明英武,颇受成吉思汗的信赖和重用,任为帐前侍卫,南征北战。窝阔台和蒙哥汗时,出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1274年任云南省平章政事。赛典赤执政期间,兴屯田、修水利、置驿道、办教育,改革行政制度,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功绩显赫,威望甚高,百姓自觉地为他树碑。赛典赤逝世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宣布'赛典赤虽逝,德政尚存,敢有更易者诛之'。 '赛典赤'阿拉伯文原意为'荣耀的圣裔',即伟大的贵族。'赡思丁'的含义是'宗教的太阳'。'乌马尔'的意思是'长寿'。赛典赤的后裔,不仅铭记着前辈的丰功伟业,而且取赛典赤称号之首音'赛'立姓。 赛典赤·赡思了有五个儿子。长子纳速拉丁,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陕西省平章政事;次子哈散,官至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三子忽辛,官至云南行省右丞、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四子苫速丁兀默里,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


赛、纳、哈、速、忽、马、撒、沙、丁、闪、穆、杨、郝等姓,传说子孙分为'十三姓',主要集中在云南。直至清咸丰六年(1856年),清朝官府曾下令'灭回',激起回民大规模武装反抗,即历史上有名的'丙辰之变',这十三姓回民才被迫分居全国各地。后来在长期的发展中,由十三姓又演变出其他姓。如忽姓后来又发展为虎、胡姓,闪姓后来又发展为陕姓等等.回族中的闪姓,据《回教民族说》称,由'苫思丁之后裔'转 为闪和陕。

今日话题

你的姓氏是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姓氏的来源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