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又一个美丽的春天降临人间。春天无疑是最迷人的季节,中国古人也深味这一点,我们单从它那绚烂缤纷的别名上就可以看出来。
春之别名有一部分跟数字有关。像三春,春天有三个月,古人把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合起来就是三春。还有九春,春天三个月有九十天,所以古人也称九春,阮籍就曾有诗云:“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跟太阳有关的春天别名众多,人们常说的就有阳春、艳阳、阳季、青阳等。为何如此呢?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这时的阳光温暖而不炽烈,人们的印象十分深刻,自然就把阳和春扯到了一起。北魏的张铣为上面阮籍那首诗做注解时就说:“春,阳也;阳数九,故云九春。” 第三部分春别名跟颜色有关。那春天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呢?聪明的读者朋友们,大概已经想到了,那就是绿色。古人一般把绿色称为青色,这部分的春别名有青春、青阳、青陆等。古人将青和春联系在一起是有讲究的,古人相信五行学说,春季跟木相匹配,而木的代表色就是青色,这样青与春的搭配就非常合理了。 春与五行里的木匹配,那么跟草木有关的别称也不少。这方面的别称有芳春、花月、兰时、望杏、杏花天、华节等,这些词的关键字都是草字头或木字旁的。 春天和天文密不可分,春天的定义就是根据地球绕日运行而确认的,春别名也不例外。古代天文上有二十八宿,东方七宿很像条龙,就被称为青龙,所以青龙也指东方。《隋书》里讲,太阳沿着黄道运行,行东陆就是春天,行北陆就是冬天。这就是指明了春季太阳所在方位,东陆就成了春季的代名词。东陆和青龙意思基本一致,两词也就代表了春天一把。还有人称春天为东节,这很可能是从东陆延伸出的意思。 春天如此美好,中国人从来就不吝惜用那些美丽的词汇来形容它,如淑节、昭节、韶节、泰春、良辰、迟日、软节等。想想这些美妙的字眼吧,读者朋友,你们能否感觉到古人对春天的热爱了呢? 最后,我们来单独说说“发生”。发生,其实也是春天的别称之一。发生的原意是萌发、滋长,植物萌发、滋长的季节当然就是春天了。唐钱起《春郊》诗曰:“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旧唐书·僖宗纪》里说:“属节变三阳,日当岁首,乃御正殿,爰命改元,况及发生,是宜在宥。”这两处的发生就是春天之意。杜甫《春夜喜雨》诗里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此处发生是出现的意思,不过也难说,杜诗圣是一语双关呢。 作者:张天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