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朋友圈屏蔽父母”無關孝道關乎文化衝突

 昵称40199295 2017-02-10

  作者﹕楊朝清

  “好不容易學會用智能手機﹐春節加了女兒的微信﹐沒想到﹐她把我給屏蔽了﹐想想也挺難受的。”近日﹐家住浙江寧波西門街道的劉阿姨向記者吐槽。女兒的朋友圈﹐連做美甲的小妹都能看﹐卻把親媽屏蔽了。(2月9日《寧波晚報》)

  為了增強與子女的親情互動﹐避免讓代溝變成“鴻溝”﹐一些年邁的父母好不容易學會了使用微信﹐卻遭遇了“被屏蔽”。一腔熱忱被潑了“冷水”﹐讓他們不可避免地產生心理落差和相對剝奪感。“朋友圈屏蔽父母”的做法﹐歸根結底﹐在於子女和父母對朋友圈存在著不同的用戶需要和價值認知。

  美國社會學家雷·奧登伯格認為﹐在現代社會﹐第一空間是家庭生活空間﹐第二空間是工作場所﹐第三空間用來滿足人們對社交﹑創意﹑娛樂的需求。在第三空間裡﹐人們的關係是自由平等的﹐沒有科層制度和等級意識﹐也沒有形形色色的社會角色的束縛﹐可以把真正的自我釋放出來。一些子女“朋友圈屏蔽父母”﹐就是希望擁有一個更加真實地表達自我﹑展示自我的“第三空間”。

  伴隨著社會流動的加速﹐不少父母和子女處於一種分散居住的狀態。和子女的日常生活缺乏交集的父母們﹐期盼著利用社交工具來縮短彼此之間的連接距離﹐讓自己和子女在社交網絡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微信朋友圈給父母打開了一扇瞭解子女的窗戶﹐卻可能也會讓子女感受到無形的壓力。

  一方面﹐父母和子女在知識背景﹑生活經歷﹑消費觀念﹑生活習慣等方面存在著代際差異﹐不可避免地出現思想碰撞和文化衝突﹔另一方面﹐父母的過度關心﹐也會給子女的正常生活帶來困擾。就像很多子女習慣“報喜不報憂”一樣﹐“朋友圈屏蔽父母”看似無情﹐實際上也隱含著子女對父母的愛與關心。

  微信朋友圈作為一個精神家園﹐承載著年輕人的精神文化訴求。不論是分享生活點滴﹐還是發表觀點﹐抑或進行人際交往﹐年輕人更希望從微信中得到尊重﹑信任﹑認同等愉悅的心理體驗﹐而不是擔心﹑壓力甚至批評質疑等負面情緒。說到底﹐即使是父母和子女這樣的親密關係﹐保持適當的距離﹑尊重彼此的隱私﹑包容彼此的“第三空間”﹐都是必要的。

  “朋友圈屏蔽父母”並非不孝順的舉動﹐而是一種無奈的保持距離。將父母和自己的朋友圈隔離開來﹐完全可以在現實世界中多一些“彌補”──多一些電話問候﹐多一次“回家看看”﹐都比微信朋友圈更有情感互動的深度和廣度。當然﹐不同的父母與子女有不同的相處之道﹐屏蔽與否都取決於你個人的權衡與考量﹔而學會和親人相處﹐也是必不可少的社會化過程。(楊朝清)

[責任編輯:賀梓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