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在黄州写了一首什么词,居然被杜撰成香艳的爱情故事

 天成天成 2017-02-10

苏轼被贬黄州,其实属于监视居住。

据史料记载:检校官之名始于李唐,它是诏除而非正式任命的一种加官。有宋一代,从检校太师至检校水部员外郎共分十九等,实际上检校水部员外郎在当时不过是贬官的代名词而已。检校官按例没有俸禄,按苏轼诗《初到黄州》自注称“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检校水部员外郎的唯一待遇,就是可以领取若干瓶官酒,可以得一些退酒袋的钱。

团练使之职与唐代的司马一样,常常作为贬官安置。团练使始置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大者领州十余,小者二三州,是掌握各州军事的显职。唐代的团练副使虽然是副职,品级和实权与正职相去甚远。宋代的团练副使是从八品的散官,在黄州,苏轼不过是一个监视居住的钦犯而已。

据《宋史-职官十一》载,团练副使的月俸是二十千(注:宋代官俸按省钱支付,一百文实得仅为七十七文)。按宋代官制,苏轼因为是责授团练副使,按例“支给半俸”。苏轼在黄州的月薪为七千七百文。

元丰三年(1080年)正月初一,苏轼离开汴京赴贬所。一个月之后顺利抵达黄州,从此开始了他在那里四年的谪居生活。

陪苏轼前往贬地是苏迈,到了黄州,父子二人先是寓居城东南的定惠院(寺庙)。在这里,写下了《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州冷。

黄庭坚对此词推崇备至,赞道:“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中,更是把这首词视为“诗言志,词亦贵乎言志”的代表作。

夜深人静,残月斜挂,梧桐稀疏,一只无助的孤雁“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的眷恋、惆怅、哀愁,都凝结在看似悠然缥缈的往来盘旋之中。显然,这只孤鸿正是词人的自我写照。

这首《卜算子》本来是极写苏轼初到贬地,孤独、彷徨无助的,阮籍《咏怀》中,“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隋人卢思道《孤鸿赋》赞美孤鸿“实禀清高之气”,显然,孤鸿是苏轼自喻。

幽人,同样也是苏轼的自喻之词,在其《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中,首句即为“幽人无事不出门”。词与诗做于同时,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该词在《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中多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序,写作背景地也设在了惠州,更杜撰出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一位神秘的温姓思春女,因为仰慕苏轼的才华,夜深人静的时候大胆来寻找自己的爱情。幽人成了美女,孤鸿则是逾墙而翩如惊鸿的妙曼缥缈身影了。因为苏轼的拒绝,美女郁郁而终。

这样曲解苏词,不但是唐突佳人,而且是对苏轼的亵渎。

如此牵强附会,完全脱离和违背了苏轼原词的创作思想感情,只有佩服国人的八卦精神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