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跋明三原焦公家书(清)张裕钊

 名天 2017-02-10


  平江钟君以所藏明三原焦公家书视裕钊[2],裕钊受而观之,盖公分巡河东时所示其子兵事也[3]。公大节凛然,其书既可贵重;又所述战事,多本传所未及载,尤足以补史氏之遗,是重可宝也。始公以抗疏忤群小[4],媾祸几不测[5]。后以佥都御史巡抚大同[6],不见容,卒罢归。及公家居,抗贼不屈死,而明亦未几亡矣。明季流贼之陷京师,实自山西入。今观公是书,战绩炳著处,计画尤周尽。使终官山西,竟其用,明疆事或未遽至是亟也。媢嫉之病人国[7],伤哉!
  余观自古忠臣拂士[8],后世得其遗文手泽[9],弆臧葆贵[10],虽一字若拱璧[11],爱之如不克见[12];而并时之人,乃至戕其身而不忌[13],排陷之不遗余力。当其世者,遇之而不见惜,后人惜之,而又莫能相遇,古与今相续,而胥若一也[14]。余莫之能知也,悲夫!
  书凡十纸,其第二纸、第三纸皆有公名印记;第九纸书王家允为王家印,与史亦少异。同治七年夏闰月二十五日[15],武昌张裕钊敬跋。



  注释:
  [1]三原:县名,属陕西。焦公:焦源溥,字涵一,明末三原人。万历进士,任御史刚直敢言。崇祯时任大同巡抚,请求赈济百姓,增加军饷,与当事者不合而罢归。李自成攻陷陕西时,焦居家被俘,肢解而死。[2]平江:县名,属湖南。[3]河东:古地区名。泛指今山西省境,因在黄河以东而得名。[4]忤(wù):触犯,得罪。光宗时,焦源溥曾上疏劾内侍崔文昇进献丹药之事,遭崔文昇排斥。熹宗即位,为争议晚明三大案之一的“移宫案”,也曾上疏。[5]媾:通“遘”,造成,构成。不测:意外的灾祸。[6]佥都御史:官名。明代都察院设置左右佥都御史。大同:府名。又是军事重镇,明代“九边”之一。[7]媢(mào)嫉:妒忌。病:败坏。[8]拂(bì)士:辅佐的贤士。拂,通“弼”,辅佐。[9]手泽:原意为手汗所沾润,借指先人用过的某些遗物。《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10]弆(jǔ):收藏。葆:通“宝”。[11]拱璧:须用两手人拱抱的大璧。后喻极珍贵之物。[12]见:同“现”。[13]戕(qiāng):杀害,残害。[14]胥(xū):皆,都。[15]同治七年:1868年。



  张裕钊(1823—1894),字廉卿,一作濂卿 ,湖北武昌人。道光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历任江宁、湖北等地书院。曾师事曾国藩,与黎庶昌、吴汝纶、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弟子”,继承桐城文派的传统。他的散文长于议论、写景,内容多表达对正统皇权的愚忠以及对贫弱屈辱现状的忧虑痛心。有《濂亭文集》等。
  焦源溥在明末历史上并不是起眼人物,作者如此推重他的几封家书,其实是惋惜其人,而惋惜其人又旨在抒发对忠臣弼士遭排陷的现状的痛慨。最后进一层推论,这种恶弊古今相续,惜之而不鉴之,实在是莫大的悲哀。文意环环相生,十分绵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