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朱元璋

 竹使人俗 2017-02-10

[原创]朱元璋——杀尽江南百万兵,腰前宝剑血犹腥

杀尽江南百万兵,

 

腰前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

 

只顾哓哓问姓名。

 

  ——[明]朱元璋《不惹庵示僧》


  
  公元1363年,朱元璋于鄱阳湖大战以少胜多击败陈友谅百万大军,一举奠定统一霸业之基,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兴之所至,私访至紫金山一禅寺,主持问其姓名。朱元璋不答,在寺院墙壁上题诗而去。

 

  关于该诗,个人认为,王霸之气侧露,乃系难得的豪迈之作。但是关于其各种不同版本,却有三个疑问其间。
  
  其一,关于标题,或作《愤题和尚诘问》,或作《不惹庵示僧》。然究其实际,想当时,朱同学正值名动江南、意气风发之际,区区一山野老僧居然敢不认识他,其时其景,正如某大明星登机被工作人员拦住要证件,是若能忍,孰不可忍?朱同学没有立时拔剑相向,令该老僧血溅三尺,已是难得了,所以当时大概是没心情写标题的,标题应当系后人所加。


  另外,和尚者,乃僧之尊称也,以朱同学当时之心情,绝无可能而称僧为和尚也,所谓《愤题和尚诘问》,更像是现代人所加。
  
  其二,关于内容,最后两句,或作“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或作“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个人认为,以朱同学当时的文化水平,要写出所谓“英雄主”的文绉绉来,估计有一定难度,而且也与前两句的风格稍为不同。“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版本,当为当世或后世狗腿文人所拍马改编,或是其后朱同学收录进入《朱八八全集》时审阅修改之作,一如我盛世天朝之开国太祖。
  
  其三,关于作者,朱元璋,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名兴宗,再后名元璋。朱重八一名已然简约,然究其出生时元朝取名惯例,即出生时父母年龄之总和,朱同学之本名,当为更加通俗的“朱八八”(其姊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朱七七),以朱同学父母的文化水平(教育程度=0),估计还想不到“朱重八”这一变通。“朱重八”一名,已然为朱同学初识文墨之后的改名了。
  
  中国文化,绵延数千年,素有“为君饰、为尊者饰”抑或“为己饰”之光荣传统,更有狗腿、狗屁、御用、无良、拍马、帮闲等庞大“蚊人”紧密团结在其周围。关于该诗之所以出现如此N个版本,堪可为上述传统之淋漓尽致体现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