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葫芦丝演奏入门知识

 绘声音乐教室 2017-02-10
讲解:绘声    示范:乐洋yang


葫芦丝的演奏姿势 

 
 
 葫芦丝的吹奏姿势

1.初学成习惯,日后难改变。

2.手持葫芦丝:“横平竖直”,指肚按孔,美观、稳固,自然放松。

3.上身要求:端正放松、头正肩平。

4.肢体要求:肘不夹、腕不塌、掌不靠、指不翘。

5.站立姿势:小腿直立、脚掌落地、八字丁字、表演适宜。 

 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分站姿和坐姿两种:

①站姿。要求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略分开,呈外八字站稳,两腿直立,身体的重心点放在两腿之间(必要时可左右移动)。上身挺直,但不能僵硬。头部直仰,胸部自然挺起。目视正前方。双肩松弛平衡。两肘自然下垂,两臂不可夹住身体,要与腰间保持一定距离(约十公分左右)位于身体正前方中心线。乐器与身体形成45度到50度角。

②坐姿。其上身的要求和站姿相同,一般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双脚分立踏地,一脚稍前,一脚稍后,但不可架腿或两脚交*。坐位高低要适当,以免影响呼吸肌肉的充分运动。


葫芦丝的持法和手形

 
 手位: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控制第一、二、三个音孔,拇指托于主管下方,与食指相对;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控制第四、第五、第六音孔,大拇指控制主管后方的第七音孔。 

手形: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对演奏不利。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的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 

 注意:

1.附着于音管左右侧的小指,不是一直固定不动,应根据演奏时的情况灵活掌握,如当运用上三指(即开闭四五六音孔)演奏时,右手小指应附着于第一音孔下侧固定支撑,而左手小指可自然地随演奏抬起,这样才不至于影响上三指在演奏时的灵活运用;当无名指抬起时,小指可自然地随着抬起,解放弱指增加灵活性;当食指抬起时,小指就应该提前落回了。

2.各个音孔在按下(既关闭)时一定要用手指第一节指肚将音孔按严,不能漏气,否则会影响音准和音色。在演奏葫芦丝,时应使手臂,手腕放松,手指适度地向里弯曲。开放音孔时,手指不宜抬得过高,过高会影响演奏速度和灵活性,但也不要太低,太低会影响音准和音量。


葫芦丝的按孔练习

       

 葫芦丝的按孔方法: 

 用第一关节的手指肚轻轻放在音孔上,双手自然放松。

  七个音孔全部关闭,横平竖直,两个小拇指自然伸直稍向下轻搭在副管上。 

 抬起一孔手指,右手小拇指也随着抬起,解放右手无名指(弱指)。 

 继续抬起二孔手指,右手小拇指也继续抬起,提升灵活度。 

 抬起三孔之前一定落下右手的小拇指,做好整个下手位的固定和支撑。 

 继续抬起四孔手指,左手小拇指也随着抬起,解放左手无名指(弱指)。 

 继续抬起五孔手指,左手小拇指也继续抬起,提升灵活度。 

 抬起一、二、三、四、五、六音孔,最好是落下左手的小拇指,帮助做好上手位的固定和支撑。整体手形不变,拿稳葫芦丝。 

 七个音孔全部打开,手形要保持不变,手指应在所控制的音孔上方,不要远离音孔,随时做好向下关闭音孔的准备;三个固定手指:右手大拇指向上托住音管,双手小拇指向下轻压副管,做好固定葫芦丝和手位及手形的支撑。 

  


葫芦丝正确的呼吸和发音方法

     呼吸方法吹奏的呼吸不同于人体本能的自主呼吸,演奏气息是吹奏的动力、吹奏的生命、吹奏的质量保障。正确的呼吸方法非常重要,若用气不对,但演奏好,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所谓呼吸即包括 “吸气呼气这两个方面。 

 1.吸气时,身体一定要端正放松,避免缩脖耸肩、含胸收腹、紧张用力等,多余的动作全丢掉。练习吸气可先平躺在床上,自然的吸气,感觉像是把气吸到肚子里了,把肚子鼓起来的感觉。站立起来练习时要找到这种气沉丹田的感觉:吸进的气快速向下沉,横膈膜下移,腰腹向外膨胀。这里提供几种方法:第一,先将胸腹内的气息全部吹出,然后在全身非常轻松的状态下吸气。如果这时胸、腹腔内有一种冷气进入的感觉,腰腹有膨胀的感觉就说明吸气方法和气体贮藏部位基本正确。其次,还可以自己体会你在闻花香时以及剧烈(如长跑、登山等)后的深吸气的吸气动作。吹奏时的吸气,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空气,因此,一般是口与鼻同时吸气,慢吸以鼻为主,快吸以口为主。放松喉头,打开咽腔,畅通无阻,进气不带任何声响。      2.停气。为了暂停休止和演奏需要,停气有两种方法。第一,舌头顶住上腭,把气息停在舌尖,靠舌头起到气阀的作用;第二,丹田稍向外撑,不让腰腹肌肉回收,身体内外的气压基本持平,这样张开嘴巴也能把气停住了。 

3.呼气时,要求腹肌、腰肌和横隔膜始终要有控制(即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肚子稍向外撑的感觉),使气息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地、慢速均匀地向外徐徐呼出。随着气息地呼出,腹肌、腰肌等有关肌肉群随之逐渐收缩,横隔膜也随之复位。这里特别需要强调一点:刚呼气时,切不可立即收腹(应略向外)。因为立即收腹将造成腹部往里挤压,迫使本来下降的横隔膜提前复位,从而把气息挤到胸部,增加胸部的负担。这样,不仅不利于控制呼气的速度,而且时间长了会影响演奏者的身体健康。当气息吹出一半时,腹部分自然而然地往里收。还有不要等到气息全部用完了才去吸身体始终要有余气藏。否则会造成亏气,亏气状态导致慢性缺氧直接影响身体健康。                      总之,吹奏中的呼气始终要在一定压力的推动下均匀地输送出来(如流水般有连续不断的支撑感觉)。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要达到这种要求,必须反复练习。可以通过吹长音来进行练习,也可以做吹奏口型集中口风对着自己的手背呼气练习。通过练习,学习者将感觉到气息的速度、压力、稳定程度等,从而增强有意识控制气息的能力。说明两点:第一,智能吸气。根据长短、强弱等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吸气量第二,吹奏中有急吹缓吹之分。急吹者重吹即气压大,气速较快。缓吹便是轻吹气压小,气流缓慢地呼出。一般情况下,葫芦丝吹奏低音时用急吹法,吹奏高音时用缓吹法,吹奏中音力度适中。掌握和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葫芦丝以及其他管乐器至关重要,必须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
 
 发音方法:吹奏时不可鼓腮(抿嘴微笑状态可以避免鼓腮),每个音头用舌头做“”的动作带动发音,长音用韵母“U”来连续不断的保持,音尾结束时要收住气息(可以用迅速微张嘴的方法辅助断开气息),这样常常练习就可以逐渐减少音头和音尾的杂音(前咕音和后咕音)。吹奏中, 高音时要用缓吹法轻吹气流低音时要用急吹法重吹气流中音时力度适中如何检查自己的气息是急是缓的办法:保持吹奏口型对着自己的手背吹气如果气流加急是冷风,相反气流缓慢是热风不冷不热力度适中


葫芦丝基本指法、嘴劲和气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