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冷泉留早味, 紫泥新品泛春华。 北宋梅尧臣的诗句,道出紫砂制成的陶器在宋代已获得文人雅士的欣赏。然而,它在艺苑中大放光彩之时,却是在茶风大盛的明代中叶。 一捆柴壶 1968年 长15.1厘米,宽9.8厘米,高7.2厘米 松、竹、梅自古以来被中国人视为不惧严寒、不折不挠高贵品质的象征。该壶用紫砂五色土制成,集松、竹、梅三干束于一体,松段的松鳞、松针,梅段的杆枝、花卉以及竹段的竹节,都刻划细致。壶把状若虬屈的松枝,壶嘴有横生的梅枝,盖纽又巧塑成一段竹节,更为绝妙的是在树干小洞中还塑有两只小松鼠。全器浑然天成,不失为绝妙茗壶。 “世间茶具称为首”是明人对紫砂茗壶的推崇,时至今日,宜兴紫砂壶仍保有这个地位。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称宜兴陶壶“能发真茶之色、香、味”,明末文人文震亨在其《长物志》中也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荷花茶具 1993年 长20厘米,宽12.1厘米,高11.5厘米 此壶是仿制胞姐蒋蓉的作品,意将中国文人爱莲的高古超尘情怀融于壶艺之中。壶身为盛开的莲花,造型丰润雍容,花瓣参差层叠,脉络清晰精巧,着实夺尽天工和造化之灵气,立体感厚实。莲叶反卷成壶嘴,藕、菱、荸荠为足,壶盖饰以莲花蕊,上伏一青蛙,全神贯注,仰望远方。骤雨初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派夏日闲情风光。 2006年11月, 由于紫砂自身独特的理化结构,使得它能蕴积和散发茶的芳香,从而在茶具中脱颖而出;加之,它不施釉彩,完全通过紫砂天然本色,通体散发着一种高贵与祥和的亚光色,表现出“外类紫玉,内如碧云”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擦拭,日趋呈现出一种妙不可言的宝光。因此,明代中期后,紫砂壶成为茶器新贵,亦被明代以后文人雅士争相收藏。 云龙茶具 2001年 长27.5厘米,宽16厘米,高18厘米 龙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以龙为创作题材的各类艺术品不仅贯穿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册中,而且也陪伴在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里。本着对龙“兴云雨,利万物”,“注雨以济苍生”的崇敬,设计创作了六件套云龙茶具。该壶采用原矿紫砂清水泥,壶身主体呈圆形,古朴稳重,线条挺括有力,上面用堆、塑、贴等技法装饰半浮雕云水图案。龙首壶嘴、龙尾壶把等部件配置协调统一,前后呼应,浑然天成。整件作品在较好地保持紫砂壶实用品茗功能的同时向人们展示了较强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集实用、陈设、观赏于一体。 2010年5月,参加深圳文博会作品展,获一等奖。 2012年10月,参加非遗薪传——浙江传统塑艺陶艺精品展,获金奖。 明清两代,紫砂名手如日照中天。当代紫砂更是群英璀璨。蒋淦勤大师,技术精纯,花素皆能,以独特的表现手法,在艺苑中独树一帜。 佛手壶 松竹梅壶 美林石榴壶 蒋淦勤,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长兴紫砂陶艺协会会长。 1941年生于宜兴紫砂世家,1956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学习班,师承制壶名家王寅春,又得朱可心、顾景舟及胞姐蒋蓉等大师的言传身教。1958年被选送到南京艺术学院深造,毕业后留校任教。后经江浙二省组织协商调至浙江发展紫砂事业,长期从事紫砂产品开发和技术辅导工作,先后担任长兴紫砂厂技术副厂长、二轻紫砂研究所所长等职务,培养了大批年轻紫砂技术骨干,是浙江紫砂创始人之一。 青蛙莲蓬壶 1998年 长16.2厘米,宽12.6厘米,高13.1厘米 选用紫砂五色土中的墨绿泥制作,集多种技法之大成,设色丰富。因其巧妙的构思、逼真的形象,经专家评审鉴定为工艺美术珍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1999年12月,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2009年4月,参加义乌文博会工艺美术作品展,获银奖。 2009年5月,参加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深圳)优秀作品评选,获金奖。 蒋淦勤制壶,继承和发扬了胞姐蒋蓉的花货创作路径,其制作多出自然界如桃、莲和竹等物象。蒋淦勤的花货,古拙中竞放秀美,以紫砂制成的青蛙、猴子、梅花、荸荠、莲藕、莲蓬、菱角、慈姑等装饰摆设和自然生态的精妙结合,最能见陶艺家的巧思。而对自然的观察和再现,已达到生动传神的境界,令人激赏。蒋淦勤制壶还讲究壶与壶的组合,以赋予作品更多的内蕴空间。这一切,构成了蒋淦勤紫砂的独特风韵。 大彬虚扁壶 2006年 长19.8厘米,宽13厘米,高8.1厘米 此壶采用扁平的造型,俯视如满月,侧看如梭。壶身一道凸起刻纹,增强了横向的视觉效果,使壶更显平薄。再由底座圈足托起,使壶身凌空欲起。加上壶嘴、壶把左右展翅,欲乘风而去。而壶盖中部隆起,丰厚饱满,与壶身的轻灵纤巧稍有不同,中冠以实心小纽,有压住这只蠢蠢欲飞之鸟的架势。自然流露仙逸、清雅的灵性。 2008年10月,参加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获银奖 2010年5月,参加第2届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天工艺苑杯”特等奖。 此次浙江省博物馆展出蒋淦勤大师作品88件(组),基本涵盖了蒋淦勤大师从艺60余载的紫砂作品,较为全面地展示其紫砂作品的各种类型、装饰手法和艺术风格。希望这次展览能给文物收藏家和广大紫砂爱好者带来艺术上的享受! 圆珠提梁壶 2000年 长12.8厘米,宽11.3厘米,高11.3厘米 利用纯天然紫砂原料制作,采用传统工艺技术全手工一气制成的光器。该壶采用提梁把,美观实用。壶嘴小巧玲珑,壶口饰以线条,提梁与壶身衔接处尤为精巧,制作难度也在于此。整体以圆为本,紫气纯正,犹如一件玉器,朴实简洁,敦厚圆润,实为紫砂精品。 2001年10月,参加首届(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获金奖。 2010年11月,湖南省醴陵市博物馆收藏。 深竹浮烟 2004年 长16.5厘米,宽11.6厘米,高8.1厘米 壶以竹子为主题,壶嘴、壶把、壶纽呈竹节状,壶身、壶盖上浮堆泥塑嫩竹叶,细腻可见竹叶脉络,折枝竹管,竹影婆娑,显现新竹蓬勃的生机。师法自然,吸取自然之精华,转化成抽象的艺术语言,然后诉诸掌心指端。在朴素恬淡的壶艺境界中,仿佛感觉细雨入夜,润物无声。 2005年7月,参加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保护成果展暨首届浙江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获“天工”最高荣誉奖。 编者:七弦琴 ![]() 展览时间 2017年2月17日—3月5日 展览地点 孤山馆区精品馆 每周二至周日 9:00—17:00,16:30停止入场 欢迎前来参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