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管理,你和这17个耶鲁精英的差别在哪里?

 七十六之羊公子 2017-02-11

小时候,总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下,

好不容易长大了,这些“别人家的孩子”,也又都有了新的传说:

“太可怕了,XXX比你聪明就算了,居然比你还努力。”

可是,不管他们多努力、多成功,他们也是人,可定同样会有压力、有烦恼、有挑战。

那,和这些精英人士相比,差别到底在哪呢?


其实,就差这3个问题的距离:

1. 怎样更好地自我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2. 怎样在压力面前,增加适应的能力?

3. 怎样激励自己和他人保持创造力?


这3个问题,看起来确实很难,不过别怕,既然路已经指到这了,答案自然也都给你准备好了。

最近,「得到」App订阅专栏《王烁大学问》的作者王烁,就和他的16个“耶鲁世界学人”同学,专门针对这3大难题,进行了一次深度讨论并且把这些耶鲁精英分享的方法和心得,总结在了他的专栏里。

PS. 王烁是财新传媒的主编。去年9月,他从全球上千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作为“耶鲁世界学人”在耶鲁大学游学。

所修课程的教授有诺贝尔奖得主、墨西哥前总统、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等,同学也全都是世界各国领袖精英。


王烁把这些耶鲁精英分享的自我管理方法总结如下:

1. 有纪律地管理时间。 

要充分利用好起床后的时间段,这个时间做事效率最高;

要保持准时;

可以用番茄钟来帮你保持专注:每次只做一件事,做25分钟,休息5分钟;

为重要的事情优先留出时间,其他事都为它让路。

2. 主动设定日程。

要主动构建自己的日程,而不是被动的应变,比如:每天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回邮件,而不是随时回,否则你的日程就是被动的。

3. 定期自问。

我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

4. 随时记下想法。

善用列表。

5. 善用软件。

Calendly.com(日程)、Doodle(小组会议)、Trello(任务管理)、Evernote(记录)、Slack(团队协作)。

6. 保持开放心态。

即使事情不在你掌控之中,也不要焦虑。

7. 拥抱变化。

旅行、听音乐、做菜、做瑜伽。

8. 学习一项新技能。

比如演奏一种乐器,获诺奖的科学家中会演奏乐器的比例远高于整个科学家群体。

9. 打破日常惯例。

比如换条上班路线,换用左手刷牙……

10. 走出舒服圈。

听取不同意的观点和想法;

多见陌生人,跟比你更聪明更能干的人在一起,跟与你能力互补的人合作。

11. 督促你周围的人成长。

给自己找一位导师,或者指导一位门徒。

12. 大胆从别人那里“偷”想法。

自己不会没关系,可以向他人求助。

13. 下放任务。

注重最后的结果,而不是看下面的人用什么方式完成它。

14. 读书。

无论是传记、历史、小说还是诗歌,上下班路上听有声书,衣服口袋里随时放着kindle,好书要重读,写长文章,每本书不必读完,有益就行。

15. 健康最最最重要。

一定要定期锻练身体。

16. 最后是王烁自己的小心法。

总是把手机和Kindle放在一起,并在大脑中植入一个if-then:if想刷手机,then打开Kindle。


以上,就是王烁和他的16个耶鲁精英同学一起分享的自我管理术。

赶紧用起来,你也可以成为别人眼中“最可怕的人”。

除了和同学的互动,王烁还把他在耶鲁学到的“博弈”、“谈判”、“金融”、“领导力” 等系列课程,以及跟诺贝尔奖得主、墨西哥前总统、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等的交流心得,全都分享在了《王烁大学问》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