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穴】“足厥阴肝经”和它的起始穴“大敦“

 医贵仁心 2017-02-11

 


时逢春季,五行属木,我们便从互为表里,同属木的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腧穴开始学习吧!
今天先学习“足厥阴肝经”和它的起始穴“大敦”。


足厥阴肝经


【经脉循行】足厥阴肝经从足大趾背毫毛处的大敦开始,向上沿着足背内侧,到内踝前1寸的中封,上沿小腿内侧,在离内踝8寸处交于足太阴脾经之后,再沿膝关节和大腿内侧中线上行,进入阴毛中,环绕阴器,到达小腹部,挟胃旁边,属肝,络胆,向上贯穿膈肌,分布在胁肋部,沿着喉咙的后边,上行到鼻咽部,联系目系(眼与脑相连的组织),上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行到面颊里边,环绕唇内;它的另一支脉,从肝分出,贯穿膈肌向上流注于肺,经气由此处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腧穴】足厥阴肝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原穴为太冲穴,络穴为足少阳胆经之光明穴。首穴大敦,末穴期门。依次为: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足厥阴肝经与胆经相表里,以里症虚症为主。
【主症】足厥阴肝经发病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疾患、消化系统疾患、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患。如:呕吐、泄泻、遗尿或癃闭、小便色黄、腰痛、胁肋胀满疼痛、疝气、小腹肿、咽部干、面色灰黯、头痛、眩晕。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
【主治】足厥阴肝经腧穴主治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胸胁痛、少腹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头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


大敦穴


别名水泉,大顺。为五输穴之一,足厥阴肝经的井穴,五行属木。
【取穴】 在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正坐或仰卧取穴。
【解剖】 有足趾背动、静脉;布有腓神经的趾背神经。
【主治】疝气,缩阴,阴中痛,月经不调,血崩,尿血,癃闭,遗尿,淋疾,癫狂,痫证,少腹痛。
【配穴】
配太冲、气海、地机,有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疝气。
配隐白,直接艾炷灸,有补益肝脾,调理冲任的作用,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配百会、三阴交、照海,有调补肝肾,益气固脱的作用,主治子宫脱垂。
配内关、水沟,治癫、狂、痫和中风昏仆。
配膻中、天突、间使,治梅核气。
【刺法】1、斜刺0.1-0.2寸,局部胀痛。 2、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附注】肝经井穴。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中医针灸医案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