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的建築将改變世界:罗杰斯

 rong_nirvana 2017-02-11

好的建築将改變世界:Richard Rogers


今年81岁的Richard Rogers是英国建筑业「教父」级顶尖建筑师,曾经获得第十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终身成就奖和建筑界最高荣誉普立兹克奖(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罗杰斯所设计的经典建筑,包括法国庞毕度中心、伦敦千禧巨蛋、西班牙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Madrid's Barajas airport)、西班牙波多酒厂拱廊( Protos Wineries)等;台湾高雄捷运R9中央公园站及庆富集团营运总部大楼,也是来自罗杰斯建筑师事务所的巧思。

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Madrid's Barajas airport


法国庞毕度中心


西班牙波多酒厂拱廊( Protos Wineries)


伦敦的 Leadenhall Building


台湾高雄捷运R9中央公园站


伦敦千禧巨蛋


罗杰斯表示,他的成功没有秘诀,都是靠一点一滴努力累积而来;他相信,好的建筑可以改变世界,设计良好的建筑及公共空间可以和人类产生良好互动,这是一种社会关系。

罗杰斯的2位资深合伙人--建筑师史特克(Graham Stirk)与哈伯(Ivan Harbour)指出,罗杰斯的设计灵感并非灵光乍现,而是经过一段很缓慢的过程成形。

去年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展出的Richard Rogers回顾展名称Inside Out」,正说明了RichardRogers建筑中的钢筋裸露风格特色,但是,Richard Rogers在展览开幕当天接受媒体专访时,他说,其实这个展览的真正名称是「Ethos」,他认为建筑师应该对整个社会有着责任感。

除了建筑师的身分,Richard Rogers还身兼伦敦与巴塞罗那的城市规划顾问,对Richard Rogers来说,城市规划与社会才是永存在他心中的思考议题,因此,当观众一走进展览会场,便可看到展览现场开宗明义地道出Richard Rogers的建筑哲学:「A place for all people, all ages, all creeds, the rich and the poor.」(这是一处属于大众的地方,无论贫富、信仰、老少。)

Richard Rogers曾获得众多奖项的肯定,如1985年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协会RIBA所颁发的史特灵奖、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终身荣誉金狮奖」、2007年普立兹克奖,除此之外,Richard Rogers更于2006年获得英国女王册封为勋爵(Lord)的终身荣耀,名号为「Lord Rogers of Riverside」,因此有人将之翻为「河畔旁的爵士」,不过记得,Richard Rogers并不喜欢大家称他为Lord Rogers,若有机会与他见面,请亲切地称呼他为Rogers吧。

说到Richard Rogers或是他的建筑历程,不能不从1971年建成的巴黎庞毕度中心说起,庞毕度是由Richard Rogers与建筑师Renzo Piano共同设计,希望建造出一处真正属于民众的空间,因此在设计之初便决定将建筑内部的管线全部往外移,而内部便有完整的空间供人使用,这个强调以人为本的空间,可以随着人们的需求而弹性灵活变化。


不过,被移出的管线该如何处置?Richard RogersRenzo Piano便设计让管线包裹着整栋建筑外部,而当作品完成后,这栋过于新颖且标新立异的建筑,立刻为这两位建筑师引来不少批评声浪,有人直接称它为建筑怪兽,更有人说它破坏了巴黎的市容。

但在这片挞伐中,也是有着肯定的评论,如《纽约时报》这样称许:「高科技且反传统风格的庞毕度中心赢得了声誉,尤其是庞毕度中心骨架外露并拥有鲜艳的管线机械系统。」而今日,庞毕度已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巴黎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空间,无论是馆内举办的展览,或是周边广场的活动,在地民众皆乐于参与,庞毕度是一座真正属于民众的现代艺术中心。

说到各界对于这种钢筋裸露高科技风格的批评,在「Inside Out」展览中,也幽默地展出了一件批评Richard Rogers建筑风格的插画作品,不过现在看来,倒是反让人会心一笑。

我喜欢这个设计,但是谁去说服查尔斯王子呢?


面对曾有过的批评,Richard Rogers这样解释(自嘲):「其实我的建筑一直都有争议,别人喜不喜欢并不是那么重要,我当然会去了解他人意见,但不会因为别人不喜欢就改变想法,英国有个说法叫『Shocked the new』,因为太新了,所以得花点时间去吸收、分析、接受它,这是一定的。」下图为英国韦尔斯议会大楼(National Assembly for Wales)。

另外一件同样是以钢筋外露而引起高度注意的,便是位于伦敦的Lloyds Building,这栋大楼无论是电梯、钢骨、管线全部显现于外,灰色冷调的外观,呈现出一种工业化的冷峻感。


「我认为建筑是艺术也是科学,适当的科技运用是走向未来的关键。」这段话可说为Richard Rogers的高科技建筑风格下了最好的批注,而后有着越来越多建筑师也效法发展高科技风格,为20世纪的建筑带来新的样貌。


Richard Rogers除了以钢筋外露的高科技建筑风格闻名外,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Richard Rogers,更希望大众能够记得他建筑里的阳光穿透性与欢愉的庆典感,而最能代表这类特色的建筑,便是「马德里巴拉哈斯国际机场第四航厦」(Madrid Barajas Airport Terminal 4)的设计案。

此航厦是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站,而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彷若波浪形状与彩虹色彩的屋顶设计,它以圆顶与大片落地玻璃作为设计元素,而特殊的天花板设计,让西班牙最有特色的「阳光」,可以直直落下照到每个走过机场的游客身上;另外,天花板的梁架更喷上以橘、黄为主色的色彩,传达出西班牙热情的性格,而从天空洒落的阳光与色彩,会让人暂时忘了时间的流逝。

从巴拉哈斯机场的建筑来看,可以了解到Richard Rogers是一位大胆使用色彩的建筑师,这也不禁让人联想到,Richard Rogers每每出现在公众场合,或者他的公开照,总是穿着极鲜艳的色彩,他曾经说过一段对于色彩见解的言论:「所有颜色都是我的最爱。我以前爱黄色、也爱粉色。其实重点不在于是什么颜色,而是在于你如何运用颜色。我刚成为建筑师时,总搞不懂为什么西方建筑圈的人都只穿黑色?」看到以上这段话,是不是觉得Richard Rogers性格非常真诚可爱呢?


法国波尔多法院(The Bordeaux Law Courts)则是另一个Richard Rogers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此作品中仍可看到Richard Rogers喜爱使用的大片玻璃、波浪状屋顶与明显的钢筋结构等元素,而这栋建筑最特别之处在于,Richard Rogers让一座座如瓮型(或酒桶状)的法庭独立地飘浮在半空中,并混合使用钢筋、玻璃、木头、混泥土等材料建成,特殊的造型与各自独立的法庭和法官办公室,给予了内部使用者不被干扰且保有隐私的空间。


不过,可别以为当Richard Rogers攀升上世界级建筑师地位后,他的作品就不再受到批评,像是Richard Rogers为伦敦所设计的地标建物千禧巨蛋(Millennium Dome),因为盖成后每个月竟需花费超过100万英镑维护,当然为他引来大量批评争议。

台湾高雄捷运站也是Richard Rogers的作品,并2012年获美国旅游网站BootsnAll,评选为全球最美丽的15座地铁站第4名。除了融入当地自然特色外,此作品仍是保有Richard Rogers设计的科技美感,以铝板无缝打造一体成形的斗篷状屋顶,但是铝板的重量加上台湾南部的雨水与气候影响之故,此需要极精细的技术协助制造,最后,Richard Rogers团队找上台湾造船团队合作,成功完成这件既科技又优雅的作品


虽然Richard Rogers设计过许多巨大、美丽的建筑物,但是Richard Rogers却曾这么说过:「我心目中真正的美,来自于社会与文化的动态活动,而非建筑本身的美学设计。」他理想中最好、最完善的城市规划,是生活在城市中的民众,人人享有公共空间使用权,且每个房间都有能让阳光透进的窗户,Richard Rogers甚至想立法,让每个人可以从各自的窗户中至少看到一棵树。Richard Rogers所提出的2033年伦敦的未来城市规划提案。



文:编辑自 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