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2017-02-10
国馆文化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戴望舒的一首《雨巷》,曾经撩湿了多少才子佳人的心。 古自以来雨伞既为遮风避雨之物,又是传情之物。许仙与白娘子断桥相会,便是以伞定情。 六百年历史油纸伞曾经给我们带来无数遐想和诗意,它承载了中国几百年的文化传统与历史,更沉淀了油纸伞婉约而扣人心扉的美。 流传六百年的诗意,却在现代频临失传 在过去,制作完一把古老的西湖绸伞,要历时半月之久。从开料起到制作完毕,一把伞要经历90多道工序,使用上百种工具。 一把制作精良的油纸伞,反复撑收3000次不损坏,清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伞顶5级风中行走不变形。 如今油纸伞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传统油纸伞的伞厂也仅存一家,传统技艺已经频临失传。 他为传统挺身而出,设计出一把享誉全球的东方伞,被中国伞博物馆珍藏 一个叫李游的教师,集合了一群珍爱传统文化艺术的中国人,历时三年制作出一把“竹语伞”,荣获“设计奥斯卡”之称的德国“iF设计大奖”等多个国际奖项,目前已被中国伞博物馆的收藏。 它从百年的油纸伞工艺而来,全手工制作,美若画中来 “竹语伞”继承西湖绸伞的制作工艺,每一把都经由20位以上师傅的手,18道工序和6道传统手工艺精心制作而成。 大到一道工艺,还是小到一个线头,各环节均有实名工艺师签章,如同完成一件艺术品的创作。 为此,才能做到伞骨粗细精准相同,才诞生有史以来最完美的伞面曲线,伞面异常饱满,将东方古典气韵演绎得淋漓尽致。 为什么是竹子? 竹,环保且速生,其物理延展性,让手工品更坚韧更密实,用竹制造的伞具,天然环保丝毫不逊色于木材。 竹,更是承载了一种文化元素,是东方文化、中国文化、江南文化的鲜明载体。 一把竹语伞,从伞骨到伞柄采用全竹,保留竹子原有的颜色,带着自然古朴的韵味,伞面采用的竹碳纤维面料也取自竹本身,紫外线的阻隔率达99.6,是普通织物材料400倍。 只用“六年成长”优质淡竹,古法工艺杜绝发霉、变形 好原料开启好开端,只采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安吉所产的淡竹,所有竹原都必须经过2190天的成长,竹纤维及质地均达最佳状态。 竹材的内部细胞结构紧密,不易虫蛀,经久耐用。砍伐季节也很有讲究,需每隔六年冬季砍伐,才能保证竹子天然的支撑力与柔韧性完美并存。
再传承地道古法劈青、蒸竹、晾晒、拉丝等工艺,又加入现代高科技的防腐剂浸泡、烘干,并经过打磨和环保清漆表面处理工艺,杜绝发霉、变形。 一把全竹伞,严格只选同一颗竹子同一个部位,保证受力均匀 竹语伞骨采用精巧的12道伞骨的力学结构,12道伞骨取自同一棵竹子的同一个部位,保证受力均匀。 一把竹语伞仅400克,相当于2个iPhone的重量。经严格的5级大风抗风测试,轻盈的同时又坚韧无比。 竹语伞,实现的不仅仅是对传统手工制伞的敬畏,更希望能够成为人与物之间的情感纽带,成为传递人与人之间温情的文化载体,带给大家一份由心的美好。 竹语伞 购买方式如下▼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购买 ▽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在风雨中撑起一片优雅。 |
|